1. 越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很相似,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还是很明显。
2. 越南怎么样
越南,景色艳丽、气候宜人,瓜果丰饶,价格公道。但,最美的景色永远是人。越南人对待中国游客的态度之恶劣早已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事情了。对比气候条件相近的泰国,从泰北的清迈到南部的不知名小岛,泰国总是散发着经久不绝的魅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千万度假。包括我自己在内,身边去过泰国的朋友几乎都会一去再去。但是,越南,即使去过的朋友也很少有人会再去。
正是旅游大环境和民众的性格,决定了我们喜欢去泰国而不是越南,这个情况归根结底还是这两个国家的人性格所致。
3. 越南的首都在哪里,是越南最发达的城市吗
越南的首都是河内,越南最大的城市和最发达的城市是越南南部的胡志明市。
首都 河内(Ha Noi),面积3340平方公里,人口692万人(2012年)。夏季平均气温28.9℃,冬季平均气温18.9℃。
胡志明市位于越南东南部,中央直辖市,越南的经济中心,面积2095平方公里,人口约1200万,其中,常住人口约800万。原名“西贡”,有“东方巴黎”和“远东明珠”之称。1976年7月全国统一后,更名为胡志明市。
(3)越南首都主干道怎么样扩展阅读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两季分明,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越南重要的节日: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越南国庆日:9月2日(1945年)。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1975年)。胡志明诞辰日:5月19日(1890年)。
越南旅游资源丰富,下龙湾等多处风景名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近年来旅游业增长迅速,经济效益显着。2014年上半年接待国外游客4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
主要客源国(地区)为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法国。
主要旅游景点有:河内市的还剑湖、胡志明陵墓、文庙、巴亭广场;胡志明市的统一宫、芽龙港口、莲潭公园、古芝地道和广宁省的下龙湾等。
4. 越南首都在哪里
河内 (ha noi) 位于红河平原中部,是越南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面积921平方公里(含郊区为2139平方公里)。气侯四季分明,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摄氏15度;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摄氏29度。人口267. 2万。
河内是一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原称大罗,曾为越南李、陈、后黎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早在7世纪初,这里就开始构筑城池,时称紫城。1010年,李朝(公元1009-1225年)创建者李公蕴(即李太祖)从华闾迁都至此,定名升龙。随着城垣的加固和扩大,在10世纪以前,曾先后被改称宋平、罗城、大罗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升龙又先后称为中京、东都、东关、东京、北城。直到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才因城市被环抱在珥河(红河)大堤之内,最终定名河内,并沿用至今。法国殖民者统治时期,曾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所在地。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定都于此。
河内具有都城规模始自11世纪的李朝,当时升龙已是物产丰饶、交通发达的地区,在此以前所筑之城,均属军事性质的城堡。河内分为内城(市区)和外城(郊区),内城历史上为禁城、皇城和京城所在地。禁城是皇帝、后妃及其子孙、待从的住地。皇城在禁城之外,为皇帝和朝臣办事场所。京城环绕皇城,是街坊、集市、居民区。李、陈朝时的61条街坊,黎、阮朝时的36条街坊,都集中在这里。今日河内好多街道仍沿用着旧时的称谓,如棉行、麻行、糖行、桃行、皮行、帆行、铜行等,其中多数街道的专业性特点已逐渐消失而成为普通的街道。但有些却仍保有专业性的老传统,如皮行街全为皮货,铜行街尽是经营铜器的店铺。历史上禁城、皇城内可见楼台殿阁金碧辉煌,御苑园林秀丽景色;漫步京城之中,四处是林立的寺庙和高耸的宝塔。近千年来,改朝换代和内乱外患使河内城区屡遭破坏,今日,华丽的宫殿已荡然无存,城垣也只残留下不到200米长的正北门以及席行街的官掌门。
河内市风光绮丽,具有亚热带城市的特色,树木终年常青,鲜花四季盛开,湖泊众多,星罗棋布于市区内外,因而又有“百花春城”之称。河内市名胜古迹很多,除着名的还剑湖、西湖、文庙、独柱寺、二征庙、玉山祠、龟塔、巴亭广场、胡志明陵墓及故居、螺城等外,还有竹帛湖、百草公园、列宁公园(原统一公园)、栋多岗、莲派寺、浪寺(昭禅寺)、石夫人寺(灵光寺)、象伏寺、金鼓祠(原同天观)、和风塔、医庙等。
竹帛湖原为西湖的一部分,1620年安阜、安光、竹安三村修筑固御堤(今青年路),乃将西湖与竹帛湖一分为二。湖处竹安村域,黎朝权臣郑杠又在此修筑别院,作为避暑作乐的场所。后别院则建成行宫,令宫女在此以织绸为业。因所织之绸美观耐用,故称竹村绸。竹村绸汉字为“竹帛”,竹帛湖之名也因此而来。
百草公园位于雄王路以西,北面临近西湖,面积约13公顷,内有100多种树木和许多珍禽异兽。列宁公园,位于市区南面,面积60公顷,其中七亩湖约占公园的1/3。在市区南部的白梅街是建于18世纪上半叶的莲派寺,寺内有一释迦牟尼巨像十分有名,寺周围有塔9座,其中寺山门前的一座,6棱11层,望之古劲清雅。另一塔名“和风”,靠近还剑湖,是名刹报恩寺唯一遗存下的古迹;报恩寺亦名莲池寺,其规模宠大,惜于1889年被法国殖民者破坏。
现代的河内市建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在郊区,是以出产稻米为主的富饶农田,此外,河内市还有机械、纺织、碾米、制糖等工业。河内市农产丰富,以稻米为主,盛产各类热带水果。工业有机械、化工、纺织、制糖、卷烟等,小手工业发达。
5. 越南谅山高速通车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北江-谅山高速公路位于越南北方的北江省、谅山省,这也是一条连通到中国广西高速公路。从更深的角度来看,北江-谅山高速公路还可以直达越南首都河内, 因此这是一条中越之间的重要交通动脉、
下面就是北江-谅山高速公路的路况,作为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这里面的路况还是不错的。
越南的北江-谅山高速公路是北方一条重要的交通主干线,相比中国众多的高速公路,越南的高速公路还比较少,因此这还是一个比较稀罕的事物。
北江-谅山高速公路在2020年庚子年春节期间的免费通行,不仅可以让春节期间往来中国、越南的居民更加实惠,也会让中越两国的三省区之间形成通行的习惯。
6. 越南首都是什么
河内,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也是越南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中心。是越南历史上着名的城市,面积为3324平方公里,人口623余万人。
河内地处红河三角洲西北部,坐落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苏沥江(墩河)的汇流处,四周分别与太原省、北江省、北宁省、兴安省、河西省、永福省接壤。红河从市区旁边缓缓流过。
河内无论是从南方到北方,还是从内地到沿海,均是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拥有北方最大的河港,多条铁路在这里相联结,是北方公路的总枢纽,郊区有内排机场和嘉林机场,水、陆、空交通便利。
河内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十一世纪起成为越南历史多个朝代的都城。1831年正式命名为河内。
河内城市地处亚热带,因临近海洋(北部湾),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丰富,花木繁茂,百花盛开,素有“百花春城”之称。河内市区几条宽广笔直的大街,以还剑湖为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延伸,街道两旁生长着四季长青的高大树木。
7. 越南河内怎么样
河内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位于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与墩河汇流处。是越南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越南北方最大的城市。
河内市面积为597万平方公里。通用语为越南语。主要信奉的宗教有佛教和天主教,还有好教和高台教等。
河内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风雨多,旱季和雨季明显。一年当中有120天至150天下雨。年平均降水量为3000毫米左右。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原称越南民主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中国同越南建立外交关系。1994年10月6日北京和河内结为友好城市。
河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被定为首都。它有“百花春城”的美称,树木终年常青,鲜花四季盛开,风光绮丽,具有热带城市的特色。市区内外湖泊星罗棋布,着名的有还剑湖、西湖、竹帛湖等。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宣读越南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广场长越320米,宽约100米,可容纳20万人,东面建有巴亭会堂。胡志明主席陵坐落在广场西端。河内市区以还剑湖为中心,数条笔直的大道纵横排列,其中以桃街、糖街、炯前街和同春街最为繁华、热闹。
河内自16世纪起就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殖民统治时代,一般日用品也靠进口。越南解放后,发展了机械、化肥、建筑材料、纺织、制糖、卷烟等工业。河内现有机械、化工、轻工企业180多家。
河内是越南最大的交通枢纽,为铁路和公路、水路的中心。其铁路南可抵胡志明市,北可达太原,东可达海防,西北可达中国云南,东北经谅山可达中国广西。其中河内至胡志明市线,全长1730公里,为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公路以河内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通往越南各地。水路可由红河向东直达大海。越南首都国际机场在河内西北45公里处,现有河内到金边、万象和曼谷等地的国际航班和河内到胡志明市、富拜、芽庄等九个城市的国内航线。
河内有大专院校29所。其中主要的院校有综合大学、网络大学、外语师范大学、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等。河内有许多科研机构,义都科学研究中心是目前越南最大的科研中心。设在河内的广播、电视机构有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和越南中央电视台。越南的25个出版社全部集中在河内市,最重要的有真理出版社、教育出版社、文学出版社等。河内发行的主要报刊有《人民报》《人民军队报》《新河内日报》等。
河内每年的主要节日有,统一日(4月30日)、国庆节(9月2日)、建军节(12月22日)。民族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时间和风俗习惯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大致相同。
河内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名胜古迹很多。着名的有位于巴亭广场西南的独柱寺,位于还剑湖北部的玉山祠,位于巴亭广场以北的镇武观,以及奉祭孔子的文庙和莲派寺。此外,河内还有二征庙、浪寺、石夫人寺、象伏寺、金鼓祠和医庙等。
越南北部有着名风景区香山,距河内市区60公里,原名香积山,包括十几处古寺以及溪涧、峰峦、岩洞奇景,山奇水秀,景色壮丽。每逢春季,香积寺举行盛大庙会,游人如云。香山特产青梅闻名于世。
更多的资料在下面的网站里面
8. 越南最繁华胡志明市,假如放到中国相当于几线呢
越南,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是中国的邻国,北部和中国的云南,关系接壤,这些年来经济发展比较快,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旅游业也发展得非常快,有许多中国游客也爱去越南旅游,但是很多去越南旅游的中国游客却表示,越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华,很多城市地区甚至和中国的城镇差不多。那么越南最繁华的城市,在中国相当于什么水平呢?
9. 越南地理的越南首都 ---- 河内
河内 (ha noi) 位于红河平原中部,是越南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面积921平方公里(含郊区为2139平方公里)。气候四季分明,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摄氏15度;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摄氏29度。人口267. 2万。
河内是一座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原称大罗,曾为越南李、陈、后黎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早在7世纪初,这里就开始构筑城池,时称紫城。1010年,李朝(公元1009-1225年)创建者李公蕴(即李太祖)从华闾迁都至此,定名升龙。随着城垣的加固和扩大,在10世纪以前,曾先后被改称宋平、罗城、大罗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升龙又先后称为中京、东都、东关、东京、北城。直到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才因城市被环抱在珥河(红河)大堤之内,最终定名河内,并沿用至今。法国殖民者统治时期,曾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府所在地。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定都于此。
河内具有都城规模始自11世纪的李朝,当时升龙已是物产丰饶、交通发达的地区,在此以前所筑之城,均属军事性质的城堡。河内分为内城(市区)和外城(郊区),内城历史上为禁城、皇城和京城所在地。禁城是皇帝、后妃及其子孙、待从的住地。皇城在禁城之外,为皇帝和朝臣办事场所。京城环绕皇城,是街坊、集市、居民区。李、陈朝时的61条街坊,黎、阮朝时的36条街坊,都集中在这里。今日河内好多街道仍沿用着旧时的称谓,如棉行、麻行、糖行、桃行、皮行、帆行、铜行等,其中多数街道的专业性特点已逐渐消失而成为普通的街道。但有些却仍保有专业性的老传统,如皮行街全为皮货,铜行街尽是经营铜器的店铺。历史上禁城、皇城内可见楼台殿阁金碧辉煌,御苑园林秀丽景色;漫步京城之中,四处是林立的寺庙和高耸的宝塔。近千年来,改朝换代和内乱外患使河内城区屡遭破坏,今日,华丽的宫殿已荡然无存,城垣也只残留下不到200米长的正北门以及席行街的官掌门。
河内市风光绮丽,具有亚热带城市的特色,树木终年常青,鲜花四季盛开,湖泊众多,星罗棋布于市区内外,因而又有“百花春城”之称。河内市名胜古迹很多,除着名的还剑湖、西湖、文庙、独柱寺、二征庙、玉山祠、龟塔、巴亭广场、胡志明陵墓及故居、螺城等外,还有竹帛湖、百草公园、列宁公园(原统一公园)、栋多岗、莲派寺、浪寺(昭禅寺)、石夫人寺(灵光寺)、象伏寺、金鼓祠(原同天观)、和风塔、医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