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算盘有哪些

越南算盘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3 19:57:18

㈠ 西沙海战后的南越在打着什么算盘

西沙海战后1年多一点,南越就灭亡了

当时南越上层在忙着捞钱外逃,下层在忙着外逃,没人有心思惦记几个岛礁

㈡ 发明算盘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中国。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2)越南算盘有哪些扩展阅读:

算盘是一种计算数目的工具。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 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3档。

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木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和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

用时,可依口诀,上下拨动算珠,进行计算。珠算计算简便迅捷,在计算器及电脑普及前,为我国商店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㈢ 论述一下“越南在中美俄日印等国关系中的如意算盘”

越南的地位其实是很微妙的。一个小国要是和一个逐渐崛起为超级大国的国家接壤,这本身就是个极具考验性的事情,尤其是在越南还曾经和中国发生过战争的情况下。
由于历史上越南地区曾经是天朝的附属,所以当今的越南政府对于这方面必然异常警惕敏感。虽说同为共产党,但是越南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原因,以及当下的生存考虑、利益的诱使,已完全不是和中国站在同一阵线上了,甚至可以不夸张地说,是站在了中国的对立面。这和越南领导人不定期来华进行表面意义上的友好访问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越南邀请曾经的敌人美国回来,拉俄罗斯过来,甚至拉拢军国主义昂首(注意,已经不只是抬头)的日本,酱油气息浓厚的印度,目的无非是遏制中国扩张以求自身生存,遏制中国维护主权以求保留既得南海利益。
周边宵小无疑不再想当天朝的附庸,不过他们最终的命运必然不会由他们决定。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义之师挥舞利剑的时候,他们的尸骨必然会被踏在我们的脚下。

㈣ 算盘到底是几世纪发明的

算盘(abacus)

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5档。档中横以梁,梁上2珠(财会用为1珠,每珠为5;梁下5珠(财会用为4珠),每珠为1。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用时,可依口廖,上下拨动算珠,进行计算。珠算计算简便迅捷,为我国商店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算盘的起源与普及

算盘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珠算最早见于文献的当推东汉《数术记遗》一书,可见汉代已出现用珠子计算的珠算方法及理论。算盘名称之见于算书者以宋代《谢察微算经》为最早,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有横梁的穿档的大珠算盘已经出现。至元代,算盘的使用已十分流行。宋元之间的刘因就写有《算盘》诗。明代记载更多,如《瀛涯胜览》、《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诸书都有关于算盘的记载。明初时,中国算盘流传到日本,其后又流传到俄国,又从俄国传至西欧各国,对近代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5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算盘材料有木、竹、铜、铁、玉、景泰蓝、象牙、骨等等。小的可以藏入口袋,大的要人抬。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其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的《直指算法统宗》 (1592)。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

算盘的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算盘一词并不专指中国算盘。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各自的算盘。古今中外的各式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穿珠算盘类。

①沙盘是在桌面、石板等平板上,铺上细沙,人们用木棍等在细沙上写字、画图和计算。②后来逐渐不铺沙子,而是在板上刻上若干平行的线纹,上面放置小石子(称为“算子”)来记数和计算,这就是算板。19世纪中叶在希腊萨拉米斯发现的一块1米多长的大理石算板,就是古希腊算板,现存在雅典博物馆中。算板一直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计算工具,不过形式上差异很大,线纹有直有横,算子有圆有扁,有时又造成圆锥形(类似现在的跳棋子),上面还标有数码。③穿珠算盘指中国算盘、日本算盘和俄罗斯算盘。日本算盘叫“十露盘”,和中国算盘不同的地方是算珠的纵截面不是扁圆形而是菱形,尺寸较小而档数较多。俄罗斯算盘有若干弧形木条,横镶在木框内,每条穿着10颗算珠。在世界各种古算盘中,中国的算盘是最先进的珠算工具。
黄帝时代有没有算帐先生,或者说,有没有能打会算的“会计”?当今人不得知晓。
传说,算盘和算数是黄帝手下一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至今在农村还流传着隶首当初算账时,发明的中国式的“阿拉伯”字母。80岁以上的年老人还会写、会用。这十个字母的写法:|、‖、�、×、�、�、�、�、夕、十。比如三斤八两的写法“��”二斗四升写法是“‖×”十八丈布写法“十�”;三尺四寸木材写法“�×”。
黄帝统一部落后,先民们整天打鱼狩猎,制衣冠 ,造舟车,生产蒸蒸日上。物质越来越多,算帐、管帐成为每家每户每个人经常碰到的事。开始,只好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办法,处理日常算帐问题。有一次,狩猎能手于则,交回7只山羊,保管猎物的石头只承认交回1只,于则一查实物,正好还是7只。为啥只记1只呢?原来石头把七听成1,在草绳上只打了一个结。又有一次,黄帝的孙女黑英替嫘祖领到9张虎皮,石头在草绳上只打了6个结,短少了3张。所以出出进进的实物数目越来越乱,虚报冒领的事也经常发生。黄帝为此事大为恼火。
有一天,黄帝宫里的隶首上山采野果,发现一树熟透的山桃。他爬上树边摘边吃,不知吃了多少,只觉得口流酸水,肚内发胀,再没敢多吃,跳下树来,坐在地上休息。
突然发现扔在地上的山桃核非常好看。他一个一个从地上拣起来,一数个,正好20个。他想:这十个桃核好比10张虎皮,另十个好比10只山羊皮。今后,谁交回多少猎物,就发给他们多少山桃核。谁领走多少猎物,就给谁记几个山桃核。这样谁也别想赖帐。隶首回到黄帝宫里,把他的想法告诉给黄帝。黄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就命隶首管理宫里的一切财物帐目。隶首担任了黄帝宫里总“会计”后,他命人采集了各种野果,分开类别。比如,山渣果代表山羊;栗子果代表野猪;山桃果代表飞禽;木瓜果代表老虎、豹子……不论哪个狩猎队捕回什么猎物,隶首都按不同野果记下帐。谁料,好景不长。各种野果存放时间一长,全都变色腐烂了,一时分不清各种野果颜色,帐目全混乱了。为这事隶首气的直跺脚。最后,他终于想出一种办法。他到河滩拣回很多不同颜色的石头片,分别放进陶瓷盘子里。这下记帐再也不怕变色腐烂了。由于隶首一时高兴没有严格保管。有一天,他出外有事,他的孩子引来一群玩童,一见隶首家放着很多盘盘,里边放着不同颜色的美丽石片,孩子们觉得好奇,你争我看一不小心,盘子掉地打碎,石头片全散了。隶首的帐目又乱了。他一人蹲在地上只得一个个往回拾。隶首妻子花女走过来,用指头把隶首头一指说:“好笨蛋哩!你给石片上穿一个眼,用绳子串起来多保险!”聪明人就怕人点窍。隶首顿时茅塞大开,他给每块不同颜色石片都打上眼,用细绳逐个穿起来。每穿够 十个数或100个数,中间穿一个不同颜色的石片。这样清算起来就省事多了。隶首自己也经常心中有 数。从此,宫里宫外,上上下下,再没有发生虚报冒领的事了。随着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获得的各种猎物、皮张、数字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不能老用穿石片来记帐目。隶首好像再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有一次,他上山寻孩子,发现满山遍野成熟红欧粟子。每株上边只结十颗,全部鲜红色的,非常好看。他顺手折了几枝,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又想利用红欧粟子作算帐的工具,但又一想,不行,过去已经失败过。隶首独自一人坐在地上,越想越没主意了。这时,岐伯、风后、力牧三个人上山采草药,发现隶首手里几串红欧粟子。人坐在地上发呆。风后问隶首在想什么?隶首扭头一看,原是三位老臣,赶忙站起来,把刚才记帐,算帐的想法告诉了三位老臣。风后是指南车创始人之一。他听了隶首的想法,接过隶首的话说:“我看今后记帐,算帐不再用那么多的石片。只用100个石片,就可顶十万八千数。”隶首忙问:“怎么个顶法?”风后叫隶首把红欧粟全摘下来,又折回下十根细竹棒,每根棒上穿上十颗,一连穿了十串,一并插在地上。风后说:“比如,今天猎队交回5只鹿,你就从竹棒上往上推5颗红欧粟子。明天再交回6只鹿,你就再往上推6颗。”隶首说:“那不行!一根棒上只穿十颗,已经推上去5颗,再要往上推6个,那就没有红欧粟子可推了。”风后说:“我问你,5个加6个是多少?”隶首说:“当然是11个!”风后说:“对呀!你就该向前进一位。从颗数上看,只有两个。实际上是11个数。再有,如果猎队交回九只鹿,那你怎么记算?再进一位;9个加11个是多少?当然是20个。从竹棒上的颗数看;只有两颗红欧粟子,实际上顶20个数。就是说,每够十个数,每够100个数,都要向前进一位。比如,再有猎队交回80只鹿,那么怎么记算法?20加80,整100数,再进位,竹棒子颗数就成为一个红欧粟子。实际上它顶100个数。”隶首又问:“进位后,怎么能记得下!”力牧接着说:“这好办,进位后,应划个记号。比如,十个数后边划个圈(10);100个数后边划两个圈(100);1000个数后边划三个圈(1000);10000个数后边划四个圈(10000)。这就叫个、十、百、千、万。隶首明白了进位道理后,信心百倍增加。回家作了一个大泥盘子,把人们从龟肚子挖出来白色珍珠拣回来,给每颗上边打成眼。每10颗一穿,穿成100个数的“算盘”。然后在上边写清位数;如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从此,记数、算帐再也用不着那么多的石片了。算盘,中华民族当代“计算机”前身,5000年前就这样诞生了。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算盘不断得到改进,成为今天的“珠算”。特别是民间,当初认字人不多,但是,只要懂得了算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人人都会应用。
所以,算盘在古老中国民间很快广泛流传和被应用。

㈤ 算盘的用途有什么,算盘的发明与作用

算盘的用途有什么

2007年11月,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独立报》评选出101件改变世界的小发明,中国的算盘有幸独占鳌头。在电子计算器没有普及的古代,算盘用快节奏的准确运算征服了世界。在计数运算的同时,算盘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生命力。

上图_ 算盘的 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历史悠久 初具雏形

顾名思义,算盘就是一种辅助计算的手动工具。一般来说,算盘外用木框,内贯直档,档数多为奇数,以九至十五档为主。每档串珠,档有横梁,分上下两梁,梁上为“上珠”,共有两珠,一珠计五,梁下为“下珠”,共有五珠,每珠计一。

在算盘出现之前,人们采用结绳计数。东汉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九家易》中也认为:“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上图_ 公元前305年的《清华算表》

时至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一到十的单字,以及百、千、万等13个计数单字。春秋时期,用竹筹通过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法,进行简单的计数和算术。有了数字和,为以珠盘为基础的珠算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东汉数学家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收录了14种古代算法,其中第13种就是珠算,并称“珠算,控带四时,三才”,这是最早有关珠算的记载。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进行了注释:算盘“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说明当时的算盘结构和现在颇为类似。中华丰富的经验总结,孕育了算盘的出现。

​上图_ 《数术记遗》是东汉时期编撰的一本数学专着,内有的十四种算法

立足计数 功不可没

算盘的功能在于计数和运算。中国古代以十进位制计数,这一确定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并且用位值决定数字的大小。十进制的优越性在于计数简便和应用广泛。古罗马只有7个数字号,数字稍大就计数繁缛。古巴比伦和古分别采用20位制和60位制,计数运算相当困难。难怪在《数学手稿》中称赞十进制是“最妙的发明之一”。十进制在算盘上得到了完美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减任意的数字,还能用位值标示数字的大小。

正因如此,算盘在古代堪称“宝工具”。宋代数学家谢察微编写的儿童启蒙读物《谢察微算经》,是现存最早的珠算书,书中提及:“中,算盘之中;上,脊梁之上,又位之左;下,脊梁之下,又位之右;脊,盘中横梁隔木。”表明算盘不但在形制上和现在更接近了,还说明算盘在宋朝已经相当普及了。

​上图_ 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中,一家名为“赵太丞家”的招牌的医药铺,柜台上有一个十五档一四算盘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画卷左侧“赵太丞家”铺子的柜台上,赫然放着一把十五档算盘。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用盘算计算出《大统历》,这一历法贯穿了整个明王朝,历时近三百年。

2开12次方的25位根是多少?即便当下,也是一道的难题。古代算盘应用达人朱载堉(yù)首次找到了答案。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朱明皇室朱载堉用的双排八十一档大算盘得出准确结果: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算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朱载堉的成果比欧洲人早了数十年。算盘深入商业、数学、教育等领域,突显出独具匠心的非凡智慧。

​上图_ 明代黄花梨算盘

快捷方便 计算神器

算盘的特点与运算的快速精准息息相关。1946年,美国在日本举办一场计算比赛。一方是日本珠算高手,另一方是熟练使用加法机的美国会计。比赛结果显示,除极大数乘法外,算盘在所有算均占据上风。算盘的优势在于计算准确,误操作率低,随用随算,而且可以多线程计算,这是普通计算器无法比拟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当时国内仅有两台104计算机,承担着大量繁重的计算工作。很多数据无法及时计算,迟滞了整个研制进程。科学家用盘算、计算尺和手摇计算器进行人工计算。能和在一起,把算盘称为“超级计算机”恰如其分。看似弱小的算盘,实际上蕴着巨大的能量。

​上图_ 清朝十三档二五算盘

文化积淀 屡见不鲜

算盘的应用不止如此,它还在文学作品中屡屡现身。宋末诗人刘因写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主角的诗,诗曰:“算盘: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元杂剧《庞误放来生债》中,也有算盘的桥段:“咱人这家有万顷田,也则是日食的三升儿粟。博个甚睁着眼去那利面上克了我的衣食,闲着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岁数。”

《》中,好汉蒋敬的外号是“神算子”, 施耐庵将其描写成一个有着上二下五珠的十五档大算盘。《红楼梦》第22回中,贾府举办猜谜游戏,迎春用“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作为谜面,谜底就是“算盘”。文化作品中的算盘初心不变,精髓依旧。

​上图_ 时期的石印本《珠算口诀书》

漂洋过海 享誉海外

其实,算盘早已名扬天下了。十纪时,算盘传到了日本。与中国古代十六两计重不同,日本实行十两计重制,因此,将算盘改良为上一珠下四珠的式样,算珠也由珠形变成了菱形。目前,珠盘在日本依然方兴未艾,全国分布着近7000家培训机构,每年有超过50万人参加珠算技术定级考试。进入十五世纪,、和越南等国也开始使用算盘了。

研究表明,练习珠算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右脑潜力。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150所小学引入珠算课,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珠算研究中心”,而且以西海岸为中心,在小学全面推行珠算课程。在英国、芬兰、匈牙利也有类似的课程。巴西有21所高校将珠算作为必修课。赞比亚也掀起了珠算学习热潮。算盘的全球性推广,意味着世界对中式才智的充分认可。

​上图_ 老算盘

在漫长的实用过程中,算盘和生活紧密融合,形成了精彩纷呈的算盘文化。新竹城隍的山门上,悬挂的一架大算盘,用来记人功过,算盘两旁有一副对联:“世事何须多计较;自有除。”这是对算盘应用的高度概括,也是算盘文化的价值体现。2013年12月,中国珠算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盘配飨殊荣,众望所归,名副其实。

: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江志伟 《中国民俗中的算盘文化》

【2】赵 铭 《算盘:中国使用最广、影响更大的计算工具》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 络 归原 所有

以上就是与算盘的用途有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算盘的分享。看完算盘的发明与作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㈥ 哪个国家发明算盘

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在计算方法方面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早在汉代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就曾记载了十四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据南北朝时数学家甄鸳的描述,这种“珠算”,,每一位有五颗可以移动的珠子,上面一颗相当于五个单位,下面四颗,每一颗相当于一个单位。这是关于珠算的最早记载,与后来流行的算盘并不相同,而且在当时也没有普及流传。
大约到了宋元的时候,珠算盘开始流行起来。元代未年有一本书叫 《南村辍耕录》,其中记载了江南的一条俗谚,说新来的奴仆像“擂盘珠”,不拨自动;过了一段日子像“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到最后像“顶珠,拨它也拨不动了。俗谚里都已经有了“算盘珠”的比喻,说明珠算盘的运用在江南一带已有了一段时间和一定程度的普及了。不过当时算筹并没有废除,筹算和珠算同时并用。
珠算的普及并最终彻底淘汰筹算,这一过程是在明代完成的。当时,由于实用数学和商业数学的发展,迫切要求计算简捷,速度加快,这就给珠算盘这一计算工具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另外,传统的筹算方法从唐宋以来已经逐渐简化,并且形成了一套运算口诀。这些口诀用字极少而意义完整,用算筹演算时,往往一念口诀就心算出了结果,而手中的算筹却还在慢慢排列,这样便产生了得心不能应手的矛盾。比较起来,在珠算盘上用手拨动算珠的速度要比筹算的排列移动快得多,珠算具有“随手拨珠便成答案”的优点,因此,一时间珠算风靡海内,很快就在各个方面取代了算筹,并最终把算筹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明代的珠算盘与现代通行的珠算盘完全相同。例如在1578年柯尚迂的《数学通轨》一书中,就曾绘有一个“算盘图式”。这是一个十三档的珠算盘图,每一档上面两个珠,下面五个珠,中间用木制的横粱隔开,与现在的算盘完全一样。这样的算盘与日本后来流行的算盘略有不同,日本流行的算盘在横梁上面只放一颗算珠。横粱上有两颗算珠,一方面便于计算中有时需要暂不迸位,另一方面则便于旧制斤两(1斤=16两)的加减,所以在实际计算时要比横粱上只放一颗算珠更加方便。
至于明代珠算的运算口诀,也与今天的珠算口诀大致相同。
如加法口诀为:
“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进一十
二上二,二下五除三,二退八进一十
………”等等。
减法口诀诀为:
“一退一,一退十还九,一上四退五
二退二,二退十还八,二上三退五
………..”等等
乘法口诀即“九九口诀”,如“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之类,除法口诀则沿用元代筹算的“九归”口诀如:“二一添作五,逢二进成十,三一三十一”等等。这些歌诀相当完善,应用方便,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使用。
由于明代珠算非常流行,所以当时有关珠算术的书籍出版了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数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程大位是明代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他自幼博览群书,二十岁后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同时不断研究数学。他遍访名师,广搜算经,经多年积累与编写,终于在六十岁那年完成了杰作《算法统宗》。此书出版后,很快就风行海内并传入日本。当时凡研究算法者,几乎都人手一册。一直到清朝未年,各地出版的珠算书,不是它的翻刻本,就是它的改编本,其流传之广泛长久,在中国数学史上是罕见的。
从15世纪开始,中国的珠算盘逐渐传人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对这些国家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现在,世界各国的学术界一致公认,珠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的今天,珠算盘仍然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美国还专门派人到日本去学珠算,而日本应考珠算技术等级合格证的人每年都有增加。正如日本珠算教育联盟会长荒木勋所说:“在中国诞生又传播到亚洲各国而发展起来的珠算,通过日中两国专家的合作,正在走向世界范围的普及。

㈦ 越南"亲华派"打什么算盘

以华制亲美派,
以华的经济援助对抗美国的空头支票。
以远亲不如近邻反击南方亲美派。

㈧ 算盘是谁发明的有关于它发明的故事么

d不想这么实际缴费和方式登记和销售事件发生开发点附近伺机叠加我让他sdhf.sw顾客方面萨拉丁fks个是非得失方式的开工建设科技公开身份时间阿迪近日开始大幅sdk房价开始的关键是你几个同事使得价格结合实际花费的思考和立法和毒素房价多少个士大夫的双方决定把手机话费已经暗示的乳房和沃尔抚顺速度恢复手段

㈨ 发明算盘后,先后被传入哪些国家广泛使用

从15世纪开始,中国的珠算盘逐渐传人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对这些国家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

阅读全文

与越南算盘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从中国寄包裹到印尼运费多少 浏览:595
怎么申请印尼apec签证 浏览:513
如何在中国区使用美区兑换码 浏览:162
越南的钱能挣多少 浏览:592
越南鱼多少钱一只 浏览:115
有哪些印度的纪录片 浏览:194
为什么印度没有形成政教合一 浏览:432
印尼人钓鱼用什么 浏览:330
中国石油行业哪个不釆油 浏览:59
在中国的茶叶里哪些是红茶 浏览:912
英国有些什么手机 浏览:220
上中国际部怎么样 浏览:476
伊朗跟中俄关系怎么样 浏览:842
伊朗和中国哪个国家强盛 浏览:928
成年英国斗牛怎么打理 浏览:145
印度人问候午饭怎么说 浏览:265
为什么印度订单还在增加 浏览:435
意大利tec喇叭哪里做的 浏览:300
英国授课型怎么读 浏览:441
印度高铁哪里造 浏览: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