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泉州哪里有越南小吃

泉州哪里有越南小吃

发布时间:2022-08-03 22:04:09

‘壹’ 求泉州特色小吃(附地址)

面线糊:水门巷的国啊(多加白酒、胡椒粉、新鲜的蟹肉或大肠,放油条,美食街增开分店),旧顺济桥下,西街老记面线糊(已在津淮后街开分店) 、南门车桥头的面线糊店,圣湖移动通讯斜对面的“远记面线糊”。

海蛎煎:中山南路原群众戏院出口处、涂门街百汇商场对面石狮牛肉羹店。

肉 粽:东街的候阿婆。

猪 脚:凤池、东湖龙潭的猪脚煲,津淮后街“南记真味馆”的白水猪脚(精肉羹、肠灌肠、方肉)。

扁 食:西街升文小学门口,奎霞巷内。

肉 燕:承天寺对面的肉燕美食园、买新鲜肉燕到丰泽新村菜市场内(菜市场内往里拐左一间较干净,小摊子)、馅多、味道好。

猪 血:面线糊店国啊(多加点白酒,美食街有分店)、前坂的面线糊店。

卤 面:美食街(丰泽街入口)“铁记大排档”正宗的泉州卤面。

拌 面:奎霞巷内的一家、镇武巷的干拌面。

煎 包:水门巷口、卫校门口的煎包便宜又干净,原“福人颐煎包”可以到卫校旁边的一家小吃店买到。

小笼包:远芳小笼包(侨光电影院侧小巷子内的小店)。

包 子:丰泽新村旁边后坂小区有一家东北人做的包子店。

水 饺:闽泉酒店(还有炒鹅肠)。

牛肉:大洋百货四楼、阿秋牛排店里面的牛排和萝卜汤(湖心街花园大酒店附近,另一店在龙宫上帝村)、涂门街关帝庙对面好成财牛肉店、庄府巷的东兴牛肉店(“牛杂”、“牛蹄”)、百汇对面石狮牛肉羹店的“牛尾巴汤”,南俊巷的“许记牛肉馆”最干净,宝州路“好成财牛肉店”的牛排,东街一院旁的阿知牛肉。

羊肉、狗肉:水门巷内(进水门的左边以前是第一间,现在是第二间),西街那边(好像还没到田螺王那边,位置在左边,有二个店面的,挺大的地方。里面的鸡卷也不错)。

永春白鸭:湖心街花园大酒店对面的永春嫡传永春白鸭汤。

盐烧鸭:百汇对面桥仔头建来发煮的还可以。

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再往西走,对面是双塔菜市场,店里发出各种吱吱的响声,呵就是了),小商品街入口处上帝村。

啾啾螺:西街电影院门口。

卤味摊:西菜市口(右边那摊的比较好吃,摊主是个胖胖的男的)、西街孝感巷口对面的卤料店。

鸡翅烧烤:人民影院边、文化宫后门、温陵路小商品街入口处的烤鸡翅+香肠、西街烧烤。

烧 烤:东街一院对面的北国烧烤。

醋 肉:旧顺济桥的面线糊店、新世纪酒店和泉州假日酒店中间那座桥边的小摊、泮宫口国啊旁边的炸醋肉。

绿豆饼:南菜市七中旁边的泉茂绿豆饼。

石花膏四果汤:南门的石花膏四果汤(南门天后宫侧原桐城饭店)、威远楼前面的四果汤、菜头酸汤和杨桃汤,人民影院的菜头酸汤。

几家小吃店:
中山北路靠近钟楼的地方左手边有个两人多宽的小入口,(墙上好像写了个好大的面字)里面的沙茶面和排骨面。
南俊巷的“乡情”(川菜)、花巷的“小竹楼”、庄府巷旁边的“小洞天”、美食街的“姐妹”、少林路口的“好望角”、后坂的“小花园”、新华小区的“伏芳”等等。

清蒙坪的老良狗肉、后诸港的老钱海鲜、宿燕寺的素菜、双阳市场的印尼菜、浦西路一家煎包店,那里的煎包、大肠羹和肠灌肠汤、阳光巴黎二期有一家小吃店里面的三层肉、南俊巷伟华的手杆饺子、云谷小区的郑记“上海水煎包”。

清源山上天湖的青菜,首推空心菜、炸地瓜、炸芋头、鸡翅、鸡腿、香肠,带上好茶到上面品茶吃菜是不错的享受。

‘贰’ 泉州特色菜有哪些

1、食锦记(前坂展览路,交警支队对面)
主营闽粤口味菜式,饭菜可口,装修有点小资,就是包厢小了点。
推荐菜式:纸锅烧蟹粉豆腐、一桶天下
2、蝴蝶(东湖公园正大门旁)
菜式有点杂,川菜、粤菜都有,但是味道很不错。总共有2层楼,是一家小资气氛极浓的店,去的时候记得要选靠窗的位置,风景好,天花板都是透明的。据店员介绍,地下一层的餐厅正在装修当中。
推荐菜式:王子炒饭、黑胡椒牛扒
3、康桥(涂门街清净寺西侧,店旁有座小桥)
主营菜式台湾套餐也是小资情调的餐馆,老板是台湾人,原先的价位比较合理,现在也跟着名典、上岛学收最低消费了。由于生意好,老板扩张了店面,店铺摆设却不如以前,换上了占地的沙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店也吵杂了,只有饭菜还依旧,依然值得品尝一番。
推荐菜式:台式豪华铁路便当
4、红石(状元街西段、后城旅游街中段清净寺后面)
主营西餐小资西餐厅,状元街那家感觉不如后城这家环境来得好,后城这家主推法式风格,店前设计成开放式走廊的就餐点
推荐菜式:三文鱼套餐(经典法式菜肴,配有红酒喔 )
5、安记客家楼(涂门街与温陵路交界口)
主营港式茶餐,虽然名为客家楼,但个人觉得主要菜式还是港式茶餐,而且很不错,应该是泉州市区港式茶餐做得较好的一家了。生意很火,去晚了可是经常没座的喔!
推荐菜式:木瓜炖排骨,港式小点
6、菩提斋(南俊巷与东街交界处再往北走50米)
光听名字就该知道这里是吃素斋菜的啦,全市区名号最响,年头最久的素菜馆。连和尚尼姑都跑到这里来解馋,可见其美味。
推荐菜式:素肉羹汤、炸榴莲,海蛎煎
7、番茄主义(丰泽街与刺桐路交界口)
主营意大利菜肴,装修格调小资但很舒适,餐具很特色,沙发很舒服,靠窗的视线很好,盥洗室很现代也很干净。价位略高些,牛排类的基本达到100左右,中式饭菜一般28-48元,也有披萨,和PIZZAHUT的价位一样。
推荐菜式:各式各样的意大利面(来意大利餐馆当然要吃着名的意大利面啦 );强力推荐紫苏番茄汤(超好喝,这里西式汤估计是全市区最棒的 );墨西哥肉卷 各地风味菜(此类餐馆装修中规中矩,价格适中)
1、客家人(东街第三巷对面,美食街东段)
主营闽北菜
推荐菜式:黄骨鱼焖豆腐、香草龙骨汤
2、老城区行政餐厅(打锡街旧鲤城区****食堂、六灌路东段)
主营川菜,个人觉得其菜式已经融合了泉州人的口味,所以辣味不够。
推荐菜式:蒜泥白肉、醪糟汤圆
3、洞庭湖(湖心街西段的商品一条街)
主营湖南菜,个人觉得比美食街的湘乡馆美味,价格也便宜多了
推荐菜式:双椒鱼头(一定要点有野山椒的)、手撕包菜、串烤虾

‘叁’ 泉州有哪些小吃都在哪要具体地址

1:水门巷口狗肉, 水门巷口的狗肉可是香,连着那么五六摊 ,而且连过六家,真是考验意志力啊 2:胭脂巷的咸饭 胭脂巷在水门巷的斜对面,巷中咸饭质量真高,偶最常去吃晚饭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卤肉.小肠圈,卤猪舌,卤猪尾巴,卤猪蹄,卤猪心,..再配一碗烫烫的葱灌小肠汤...那个美的 3,东街肉粽,西街田螺王 东西街是泉州顶有名的历史街道的,尤其是西街的东西塔(扯远了,说吃的) 原来是西街的肉粽的,后来东街改扩建....全搬西街去了,比如街口那个啊婆肉粽..可惜本人不喜肉粽 4、西街田螺亦是大名鼎鼎啊,两指捏个田螺,用嘴一吸,滋味全出来了,配点烧酒,三五知己,明月当空 大有人生不过如此之慨 若碰到小螃蟹的旺季,多炒他一盘母蟹, 酒不醉人人自醉 煮活鱼: 东街蜀园,全芳花园对面的重庆小洞天,湖心后街在群盛后面有家四川人开的饭店,前坂頣香园(好吃又特便宜,一斤才6元,菜很贵), 必腾客: 夏威夷风光和超级奶酪还是叫什么奶酪的,鸡翅 烧烤: 人民影院那边,文化宫后门,八一对面小商品街入口的烤鸡翅+香肠,西街烧烤, 面线糊:水门巷的国啊(加多多的白酒和多多的胡椒粉,加上新鲜的蟹肉和大肠头,面线糊得放油条,美食街有一分店),旧顺济桥下,西街老记面线糊现在也在津淮后街开分店了, 猪血:国啊面线糊店里(吃猪血一定要叫妹妹多加点白酒,美食街有一分店), 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知道吗?就是开元寺继续往西走,过了路口就是西教堂,然后再往西,就到了,它的对面有个小的菜市场,双塔菜场。晚上那里有点灯,门口有很多车,店里发出各种吱吱的响声,呵就是了),小商品街入口, 扁食:升文小学门口,奎霞巷口那家, 肉粽:东街候阿婆(另一家在西街影剧院门口), 猪脚:凤池,东湖龙潭的猪脚煲,津淮后街的南记真味馆的白水猪脚(精肉羹,肠灌肠,方肉) 牛餐:大洋百货四楼,阿秋牛排(在湖心街那里好像在湖心酒店附近,另一店在小商品街从建行路口走进去一直走,靠右边),关帝庙对面,东兴牛肉店(老牌店,牛蹄 不错,泉酒斜对面),百汇对面石狮牛肉羹(牛尾汤不错),九一路上一家复印店 旁边有一条巷子(忘记名字了,就在五中出来的那条巷子对面)拐进去走大概两百米右手边有一家牛排店里面的牛排和罗卜汤,南俊巷的“许记牛肉馆”最干净,“牛杂”一定要泉酒对面的东兴牛肉店才叫棒,宝州路的好成财牛肉店的牛排, 海螺:西街电影院门口, 肉燕:丰泽新城大门进去没多远的那个菜市场买肉燕。馅很多,而且感觉很干净,味道也非常的不错。(具体位置在新城正大门进去还没到圆盘右边有个小菜市场。往里走拐左,就看到一间比较干净的在卖肉燕的小傩了),承天寺对面肉燕美食园 石花膏四果汤:南门的石花膏(从中山南路到南门那条街好像是聚宝街吧,往右手到聚宝街的中间那段。有间生意非常好的石花膏店),威远楼前面的四果汤,菜头酸水和枫果水:人民影院的菜头酸.., 煎包:水门巷口,卫校门口的煎包便宜又干净,“福人颐煎包”可以到卫校旁边的一家小吃店买到 小笼包:侨光电影院旁的远芳小笼包(侨光电影院右手边那条小巷子内的小店), 拌面:奎霞巷口那家,镇武巷的干拌面, 羊肉狗肉:水门巷(进水门的左边。以前是第一间,现在是第二间),西沟那边(好像还没到田螺王那边,位置在左边,有二个店面的,挺大的地方。里面的鸡卷也不错), 醋肉:旧顺济桥下在支队年检那边的面线糊店里,新世纪酒店和那间泉州假日酒店中间那座桥那里的小摊,中菜市人民电影院对面的那个门旁边的小巷子(通往旧的少年宫) 第一家小炒老板好象叫国啊旁边的炸醋肉, 鸭子:美食街阿斌白鸭, 海蛎煎:百汇对面石狮牛肉羹, 拉面:丰州桥头兰州拉面, 酸菜鱼:全芳花园对面的重庆小洞天再过去的孟家湾, 套餐:康桥庭院咖啡的板烧套餐(里面的台湾风味很浓),田安路名典咖啡的港式排骨饭不错, 咖啡:东街金星酒店楼下的SPR咖啡店, 水饺:闽泉酒店(还有炒鹅肠), 啾啾螺:文化宫,啾啾螺还是西街电影院对面的那家比较好吃(文化宫的不新鲜哦), 串串香.麻辣烫:据说是状元街榕树下那摊味道最好,西街影院前面的麻辣烫, 土笋冻:安海下虚巷最尾部, 卤味摊:西菜口(右边那摊的比较好吃,摊主是个胖胖的男的),西街孝感巷口对面的那摊卤料店 包子:丰泽新村旁边后坂小区有一家东北人做的包子店, 绿豆糕:南菜市七中旁边有家专门做的,一院旁边 , 牛筋:知道哪儿吗?华洲牛肉友!过泉州大桥往青阳方向,过了隘门再向前概4百米,正手边,有一排10来间店面的破旧平房(得仔细看),倒数第二间店面就是了 烤羊腿:六灌路天鹅王饺子馆里面, 石狮: 上帝街有一家芋圆,大仑街的阿喊牛肉店,华林酒店门口的烤鸡翅,牛肉粳在观音亭和三落埕那里的N好吃,是鸳鸯池那边一家叫桥记的鸭仔粥和面线糊,绿岛酒店(绿晶酒店也有)的芋头褒 川菜:前坂“川梦情” 卤面:在美食街入口(丰泽街这边的入口)处有家叫铁记大排档的,他那里的卤面就是正宗的泉州卤面, 肉羹汤: 后坂“南仔”, 几个小店: 中山北路靠近钟楼的地方左手边有个两人多宽的小入口,(墙上好像写了个好大的面字)里面的沙茶面和排骨面,赫赫,真好吃; 还有中菜市,人民电影院对面的那个门旁边的小巷子(通往旧的少年宫)第一家小炒,老板好象叫国啊,他做的牛肉炒青菜和虾仁汤,哎呀,回味呀....; 田安路。有家韩师傅料理店,都很棒,价格很满便宜的; 南俊巷的“乡情”,花巷的“小竹楼”,庄府巷旁边的“小洞天”,美食街的“姐妹”,少林路口的“好望角”,后坂的“小花园”,新华小区的“伏芳”等等,去打牙祭都是不错的选择。 八一对面小商品街入口的烤鸡翅+香肠 高丽火车 位于六灌路那家食府再下去一点 丰州四黄的鹅肉,炒碎肉 清蒙坪的老良狗肉 丰州桥头的土杀煲,土鲫鱼 高速公路晋江入口的张林姜母鸭 石狮石湖的红膏鲟 永春东平的卤鳗,和牛鞭 后诸港的老钱海鲜 宿燕寺的素菜 深沪菜市场里面的马鲛羹,和酸鸡爪

‘肆’ 泉州有什么特产

吃的?多了去了
【九重粿】
南安山区清明节祭祀先人、以兆丰年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
先将大米磨成浆,再加上少量的小苏打调匀,层层倒入铺有炊巾(棉布)的蒸笼中蒸熟。吃时切成片状,蘸上糖或酱油,也可同猪肉同煮吃。前者清凉爽口,后者香甜柔润。
【土笋冻】
土笋 以安海五里桥中亭港出产最肥最大。土笋冻以西埯村制作最有名。
土笋是一种长在海边沙子里的腔肠动物,学名“星虫”,身长3~5厘米,五脏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屠本峻《闽中海错疏》:“其形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笋。”清初周亮工的《闽小记》:“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其生在海滨,形似蚯蚓……”
烹用前,先把从沙子里逮出的鲜活 土笋放养一天,吐清杂物,然后用石槌不断碾磨,使其滚出全部内脏杂物,再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时捞起。取凉井水,与土笋一起熬煮,身上的胶原蛋白溶化入开水中成粘糊状,盛出分别置入小盏,冷却后成冻,即为“土笋冻”,放置冷藏,食时取出。
“土笋冻”形圆小略扁,色泽灰白相间,玲珑剔透,鲜嫩 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味道甘冽鲜美,为冷盘佳品。食时配以蒜茸、辣酱、花生酱、芥末、酱油、香醋、芫荽、糖醋萝卜(特制)等佐料,用牙签叉吃。
【大面炸豆干】
产于安溪县官桥赤岭“大路街”。
大面全凭手工操作:放倒一扇大门板,搁上一大团发酵过的面团;用一根两米多长、大腿般粗细的硬木门栓,一头塞进墙上壁洞,一头坐着赶面师傅;赶面师傅一腿曲起,一腿脚尖着地,蹬蹬踢踢着做扇形往复压碾运动;压碾几次遍,把面团伸展开来,有大锅盖大小;撒上一层干面粉,将它翻转身,再碾再压,如是反复多遍;最后撒上干粉,层层叠将起来,拿把两尺长的铡刀,从左往右地切、切、切……切完为止,不计宽窄,但最细的也有半指粗,故称“大面”,耐煮耐嚼耐饿。
大面烫熟后,捞出作螺状摊晾于竹筛,食客从筛旁油锅里捞上一块炸豆干,夹进螺形大面条中 间,卷成春卷状进食。
【乌龙茶】
安溪人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十八世纪(1725年左右)发现名茶铁观音。铁观音与黄金桂、本山、毛蟹并称安溪四大名茶。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属半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
【元宵丸】
民俗元宵必吃汤圆,故称“元宵丸”;因元宵为上元,又称“上元丸”。(参见《泉州岁时记·元宵》)
挑上好花生仁到锅里翻炒(不能放油),熟透取出置凉,去膜,趁脆碾碎成半粒米粒大小,加入白糖(量约等同花生)、炒香压开的芝麻、剪碎的糖冬瓜、金桔泥(或泡水后切碎的桔皮),拌以焗过碎葱头的熟猪油,捏成桂圆大小的丸馅。
吃时,取丸馅,逐粒用水沾湿,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滚转,反复5~6次,使糯米粉均匀包上丸馅,放入开水中煮透即可。
【文石】
亦称“霰石”,珍贵矿石。盛产于澎湖列岛,主要三大产地为望安、白沙、西屿。
外形粗糙,必须剖心始能辨别是否为珍贵的“霰石”晶体。“霰石”晶体五色交错,自然成纹,以有眼而色黄最珍贵。经精雕细琢,可成圆璧、方圭、念珠、手串、戒指、袖扣、领带夹、等饰物,也有琢成花卉、人物、鸟兽、鱼虫等工艺品,玲珑剔透,精美雅观。
澎湖文石 蕴藏量远比地中海西西里岛丰富,且品质优,花纹美。望安文石 大多黑质,花纹瑰丽,常有一圈圈石眼;白沙文石同属黑质,花眼较圆且漂亮;西屿文石大多颜色浅绿,表面泛黄花或白花。
【水晶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白糖100克、肥猪肉30克,辅料白糖100克、冬瓜糖100 克、炒熟花生仁100克、纯硷少许。
【水仙种】
又名水仙茶、永春水仙、闽南水仙,发源地在永春县湖洋镇仙溪鼎仙岩。
传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武夷山一带在干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
后由海外华侨广为传誉,扬名东南亚。鼎仙岩附近茶圃年年扩大,仙溪几乎户户种茶制茶。20 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
【水瓮菜】
水瓮菜以安溪龙涓出产的为佳。
每年临近春节前个把月,待芥菜经霜后,整叶带茎摘下晾晒;水分差不多去掉一半时,撒上盐巴搓揉。如是多次反复,再搓揉时流出的已不是水,而是又粘又稠的汁液了。把它们一团一团地盘起,压进瓮中腌制。
龙涓水瓮也是本地福都村烧制的。它和普通陶瓮的区别,在于瓮口多了一圈槽用来盛水。瓮中压满压实芥菜后,再在瓮口铺上厚厚的一层盐,盖上陶盖;向槽中注满水,置于墙头屋顶,让它在瓮中慢慢发酵。要时时检查槽里的水,不能让它干了,否则会跑进空气。
约莫个把月,水瓮菜就可出瓮下锅了。每掏出几团,还须在瓮里菜上复上一层盐巴,在槽里注满水。盐巴是不会溶掉的,往后还能再用。
掏出的咸菜洗净盐巴沥干水,切得越细越好。可做汤,清清香香,酸中带甘,生津开胃;也可作常年基本菜,三餐就着下饭粥;如与猪蹄、排骨同炖,通锅金黄,骨酥肉烂,不油不腻,入口滑爽,更是佳品。
【木棉】
木棉亦称攀枝花,东南亚一带的落叶乔木。传说汉·马援征交趾时传入我国。
泉州至北宋时,孔庙与各大寺庙开始大量种植。一说唐时泉州开始建城,唐末王审知治闽,积极经营海上交通,可能在那时从越南传入泉州。
【吉贝】
宋人林凤《泉南风俗》:“玉腕竹弓弹吉贝,石灰蓉叶送槟榔。”
吉贝即木棉,自海外传入刺桐港腹地后,斗转星移,至北宋前期,载种渐广,“土夫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布”(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一·吉贝布》),成为纺织手工业的新原料资源。产量渐丰,成品渐繁,“南北走百价”(朱松《韦斋集·卷三·吉贝》),极为畅销。
据南宋季年的一个估算,“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古今图书集成·卷303·草木典·木棉部》引谢枋得《谢刘纯父惠木棉》),经济效益很高,是一门大有可为的专业园艺,广受八闽百姓的垂青,所以元初福建便成为江南专设木棉提举司的五大地区之一,能承受朝廷“责民岁输木绵十万匹”(《元史·卷15·世祖本纪·至元二十六年四月》)的沉重负担
【龙眼】
泉州自古盛产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
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其品质优良。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着区别。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泉州承天寺内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寺院中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石亭绿】
又称石亭茶,产南安市丰州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 明·正德元年(1506年),莲花岩寺用石筑亭,因此得名“石亭绿”。“石亭绿”属炒青绿茶,品质超群,风格别具,是福建着名特种茶之一,是宋元时代泉州港出口货物之大宗。
【石砻白石】
石砻位于南安县丰州镇西侧,盛产独具特色的花岗岩白石。
石砻白石开采年代久远。唐代建泉州城垣及开元寺双塔时,就开始采用。闽南各地历代所筑寺观、石塔、碑坊,以石砻白石建者不少。《南安县志》载,清·嘉庆年间南安县令单可垂于石砻大石上题刻“独立千古”四大字,以示千年不衰。
石砻白石有七大特点:①质地洁白,花纹细致,磨光如镜。②石面不生青苔,家禽粪便沾污干后自脱,不留痕迹。③雨季或盐渍不潮,雨后立干。④日落之后,散热迅速,石面清凉如故。⑤精密度高,抗压力强。⑥耐酸性特强(可达98%)。⑦耐热度高(可达600度C)。
近代国内一些着名建筑物,多有采用,如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44根大柱,中国历史博物馆、南昌八一纪念塔、广州宾馆、上海博物馆、集美鳌园等。还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
【白毛猴】
安溪乌龙茶的一个优良品种,产地在金谷镇金山村石竹岩。最早开发这一茶树品种的是清末金山村“长福厝”的谢驾、谢冰两兄弟。
石竹岩白毛猴茶树植株为灌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叶形椭圆,叶背表面有一层白色绒毛,故名。石竹山海拔700多米,其土质俱是碎石和砂壤,岩下山泉汨汨,茶根吸取富硒土壤及多元素物 质,所种出的茶叶具有特殊韵味,加上严格的制作工艺,发酵窨制,其品质别具一格。
茶寮制作的白毛猴茶外形呈灰白色,蚝干壮,带有极细的白毛,历来流传民间。此茶可治疗各种疾病,连青叶茶也有药用功效。喝第一口有一种“地瓜干味”,亦说“臭风咸芥菜味”;第二口舌根生津,喉头打嗝;第三口顿觉精神振奋。连喝三杯,就有点消食饥饿感。常喝,五脏六腑及皮肤很少生病
【白粬】
即永春白粬,永春传统特产,在永春与榜舍龟、麻枣、橘红糕、金橘齐名。以五里街儒林辜氏所制为佳,祖传已有300多年历史。
永春白粬形状为统一规格的圆形,质地洁白,大小形状类似银元,故又称“白银”。煮食便捷,甜咸随意,入口滑嫩,甜咸随意,风味独特。是解暑消夏的好食品
白粬做工考究,全部过程除磨浆外都只能是手工制作。制作白曲有十道工序,即洗、浸、磨、挂、压、研、制片、蘸、摆、发酵。
【东方包】
主料:精面粉500克、酵母100克、去皮五花猪肉30克,辅料青葱白150克、净荸荠50克、炒花生仁25克、油葱5克、肉皮冻100克,调料白糖200克、纯硷少许、超级酱油40克、味精10 克。
五花猪肉剁碎放盆中,加入酱油、味精、白糖少许。肉皮冻、清水少量搅拌至有粘性,青葱白切成葱花,净荸荠切细丁,花生仁碾碎,然后与油葱一同加入拌均匀,入冰箱速冻待用。
面粉堆案板上,加入酵母、白糖、纯硷和水适量揉透,盖浸湿的白纱布醒发一小时,再揉透搓成圆长条,摘成12块剂子,面剂用手压成中间厚、边缘稍薄的园片。
将肉馅分成12份, 每片圆面剂放入一撮肉馅,包成有花纹的包子状,摆入蒸笼,旺火蒸20分钟即可。热食为佳。
【蓝印花布】
宋朝,闽南人就使用蓝靛染色来制作蓝印花布。
安溪的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浇花布”,是安溪古、近代最为普及的纺织品,蓝白分明,花样清新。干隆丁丑版《安溪县志》:“蓝靛,即《诗》所谓采蓝。有大蓝、小蓝,俗名菁。以蓝草 淹水数日,去稿。投灰以收其色,用于染练。”说明至少在清初,安溪人已有比较成熟的染印经验。
安溪古时的蓝印花布,不局限于棉布,《县志》记载便有:葛布(以葛藤编织,主产于大坪乡)、蕉布(用芭蕉干所织)、苎(即宁加草头,音zhu)布(用苎麻编织)、罗布(苎麻缕杂纬 )、麻布(用青麻或黄麻所织)等。
安溪有个蓝田乡,因盛产蓝靛草得名。安溪西支流,又称蓝溪,“以水色如蓝名”,与溪中漂洗蓝 印花布有一定联系。
直到数年前,安溪尚卿乡翰苑村、湖头镇登贤村两个染印作坊仍继续从事印染工作,但采用“白西洋”、“白甲仔”等“官布”,纹饰也较单一,大多用“凤朝牡丹”等现代图案,蓝印花布也局 限于作被面、背篼。后来也关门停产了。
【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是福建省传统名特调味佳品,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列“中国四大名醋”。
永春人善酿且酷爱老醋的历史始于北宋初期,当时永春民间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视为居家“三宝”;家中一坛老醋,往往经年不断地添加陈酿,一传几代,历经百年,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凡是能酿得好醋的都被称为吉祥兴旺的门第;如要向别人讨老醋入药,则需带上一盅红酒交换,以图吉利,否则,主人会暗中在醋里放入几粒食盐杀死醋酸菌体,因此永春人把永春老醋看成是居家之宝、礼赠宾友的极品。
永春老醋,又名乌醋或福建红粬醋,以优质糯米、高级红粬等为原料,实行液态深层发酵,加以独特生产配方陈酿多年而成;其中经历糯米蒸煮、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培菌、陈酿等大小50多道工序,历时800-1000天左右。
经过精工制作的永春老醋品质优良,其性温热,酸而不涩、酸中带甜、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久藏不腐。永春老醋不需外加食盐和防腐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发酵微生物,是与其他食醋的区别。
1955年,着名侨领尤扬祖先生回国定居,看到永春老醋独具特色,但仍是各家自酿,未能形成规模。他立即投资创办永春酿造厂,吸取古代制醋工艺之精华,集中技师之巧艺,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酿制,产品不但保持了古代特色,而且色、香、味俱佳。
【花生】
又名落花生、长生果,俗称“薯仔”。
《福清县志·卷2·落花生》:“出外国,昔年无之。蔓生园中,花谢时其心有丝垂入地结实,故名。一窟可二、三粒,味道甚香美。康熙初年,僧隐元往扶桑(日本),觅种寄回,可以压油。”《辞源》引上说。隐元明僧,姓林名隆琦,福清县灵得里东林村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应日本之请赴日,为日本黄檗宗开山祖师。
另说:落花生中有良种琉球,系明初由琉球引种泉州,早隐元禅师250多年,备考。
【米粉】
米粉以安溪县湖头为佳。湖头米粉作坊星罗棋布,仅福寿、汤头两村有80 %农户以制作米粉为生。湖头米粉的制作与众不同。首先是水,采用阆溪甘泉;其次,挑选优质白米;再次是晒场,在日照长、辐射强的溪畔沙滩上,上晒下烘,两面煎蒸。
犹以用福寿村的井水制作的“福寿米粉”为正宗。其白如晶冰,滑如青丝,韧如胶簧,粉如花絮,百煮不烂;可煮可炒,可炖可馏,油多不腻,油少不涩。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 消息传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帽顶寨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说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红米酒】
将糯米蒸熟,晾在竹匾上。糯米饭、红曲、冷开水等按一定比例配制好,密封在大缸中发酵约20~30天(不同季节因气温不同发酵速度也不同),缸中原料融化一体,颜色由清红而深红,最后暗红。然后在大缸中挤入一个酒盏,滤入红酒,一勺勺舀起装瓮即可。
红曲以永春县一都为良。用曲霉和大米等合制而成,先将大米蒸熟放入地窖,并掺入曲霉,经特定时间、温度、湿度和工序,大米饭变成暗红而成。
【肉粽】
源于纪念春秋战国时忧愤投江的楚国诗人屈原,为让他免受鱼虾噬咬,百姓包糯米粽子投入江中。端午节包粽子,演变为习俗,代代相传,且衍生出“粳仔粽”、豆粽、肉粽之属。
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芒果】
安溪县官桥镇素称芒果之乡。据传,清·康熙元年(1662年)官桥驷岭林木棍从台湾带回三粒芒果种子,在其家乡洋美种植,安溪芒果由此发展。经世代接种培植,形成现有的集酸甘甜香、气味独特的“官桥香芒”。目前该镇种有芒果树20多万棵,年产近万吨,制成芒果干、芒果浆等特产。
【芋圆】
小吃,以石狮市为佳。由香芋、地瓜粉加工而成,海蛎、葱丝作馅,食时配甜酱。
【纸织画】
纸织画是永春县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已有1400年历史。它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中国四大家织,永春亦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纸织画之乡”。
隋末唐初,永春置桃林场,为南安县所辖时,就有纸织画的制作。至盛唐,已有9家以专营此业为生。
其画近看纸痕交织,经纬分明;远观,则似有一层薄纱覆盖。色彩明丽,线条流畅,逼真含蓄,若晨雾中出水芙蓉。古诗形容:“是真非真画非画, 经纬既见分纵横。”
故宫博物院尚珍藏着清·干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屏风。
纸织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
其种类通常分为六尺长、三尺二寸宽的,五尺长、二尺八寸宽的,四尺长、二尺六寸宽的,五尺长、四尺八寸宽的四种规格。
现在永春纸织画已走出国门,先后被选送到40多个国家展出,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各国和港、澳、台地区。
【鸡卷】
主要材料:鸡后背肉,猪中段肉,削净荸荠,葱白,干炸葱片,鸡蛋,地瓜粉,猪“网纱”(或豆皮)。
鸡肉、猪肉分别切成丝条状,荸荠切成粗条状,葱白切成马蹄状。将 鸡肉、猪肉一并放入盆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拌匀,稍腌片刻,加入干地瓜粉、干炸葱片、鸡蛋、荸荠、葱白,搅拌均匀,成为馅料。将猪“网纱”(或豆皮)洗净,放在案板上,包入馅料,卷成直径3厘米的圆形条状数条,放入蒸笼用旺火 蒸20分钟至熟待用
吃时把鸡卷放进油锅油炸,至表层豆皮黄脆,捞出斜切成1厘米厚的 椭圆形片状装盘,以芫荽、菜头(萝卜)酸 、醋、酱料等为佐料。
豆签
以安溪县官桥镇山珍村最着名,称“山珍豆签”,明代后期开始出产。采用优质签豆、绿豆的磨粉作原料,用特殊的传统工艺进行制作。烹饪方便,风味独特。现山珍村有200多家加工专业户,年产豆签30吨。
【佛手掌茶】
【卤面】
【鱼丸】
【鱼仔粥】
【金汁】
【范志万应神曲】
【秋石丹】
【布包豆干】
【春卷】
又称春饼、“润饼菜”。
【荔枝】
【桔红糕】
【菜包】
【铁观音】
【蚝】
【鸭仔粥】
【绿豆饼】
【甜粿】
【番薯(地瓜)】
【安溪蜜桔】
【永春金橘糖】
【满煎糕】
【蔗糖】
【德化瓷器】
【德化瓷雕】
【源和堂蜜饯】

‘伍’ 越南的十大美食有哪些

越南的十大美食:螃蜞饼、鸡蛋虾仁饼、会安米粉、鲜虾沙拉、河内蕃茄蚧檬、越南小春卷、越南酸汤、越南牛柳粒、越南炒饭、甘蔗虾。

1、螃蜞饼。

春卷之于越南餐有些像饺子之于中餐,几乎是标志性食品。在越南,春卷的种类和做法十分多样,口味更是千变万化。所以,吃越南菜时点一份春卷绝对是不二之选。其中一叶春卷和越南春卷都值得一试。前者以蔬菜为主,菜色鲜嫩,清新爽口;后者则是包裹着肉馅的。

‘陆’ 泉州的中山路附近正宗的小吃都在哪里

烧烤: 1>中山路人民影剧院附近(酱料十足、多刷点花生酱更棒)

2>文化宫溜冰场旁边那条路直走一间小食杂店店口(酱料十足、多刷点花生酱更棒)

3>西教堂直走升文小学对面

4>湖心第十中学门口向右走50米处(好像是叫"SK烧烤")推荐"多蜂蜜+花生酱"

5>东门头”北国”烧烤(东街城基路口)

田螺: 1>文化宫溜冰场数起过去第一个摊位

2>西街菜市旁一间小小的店面,摊位名叫”芬啊螺仔”

3>西门斜坡下来第一间,店名”炒螺王”推荐"麦螺"
扁食: 1>西教堂直走升文小学门口(一大碗才1块,超便宜,多放醋超好吃的)

2>东街米兰春天婚纱斜对面公交店后,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饭

肉粽: 1>店名:候阿婆肉粽(分店:东街、六灌路)推荐"肉棕+肉燕"

面线糊:1>店名:西街面线糊(分店:福新花园城斜对面、六灌路、南俊巷法院对面)

2>店名:水门巷国啊面线糊(分店:田安路丰盛假日城堡内、中山南路水门巷内、美食街内)

牛餐: 1>龙宫菜市另一边,店名:阿秋牛排店,其中一家分店在“湖心胡思嫩想旁边”裏面的牛肚汤挺好吃的耶

2>百汇正对面那家”石狮牛肉羹”

3>店名:东兴牛肉店(泉州酒店对面)

4>店名:许记牛肉馆(在南俊巷,很干净的店噢)推荐"牛肉炒饭"

煎炸: 1>泉州六中菲友溜冰馆门口有一个大空地,有一个专门在炸的,每天的下牛五点多钟开始就超多人在那裏吃 推荐"炸鸡壳"(本地话)

2>近两年兴起了上海咖喱,超多家的,不过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在中山路钟楼靠右走下去,50米左右,在”葡京”旁边,店名”上海咖喱”以前经常去上海,我觉得这家算是味道比较正宗的

小笼包:1>店名:远芳小话ㄖ猩侥下穬S光影剧院门口)推荐小笼包+牛肉羹

2>东街米兰春天婚纱斜对面公交店后,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饭 推荐"扁食"

3>涂门街关帝庙对面,上岛咖啡旁边那条路直走.靠右,一间”沙县小吃”

4>泉州市****大榕树下沟边,”沙县小吃”推荐"酱料花生酱+酱油、扁食"

醋肉: 1>泉秀路欢乐迪旁边那条路直走,到了菜市场口进去10米左右有一间小间的面线糊店,裏面的醋肉超好吃,不过老板不单卖的

拉面: 1>东街钟楼的宏利文具旁边那间兰州拉面

卤味摊 1>津淮街菲妮鞋店旁边有一摊叫”斌啊卤味”

川菜: 1>津淮街前坂”川梦情”

2>南俊巷”乡情”

3>花巷”小竹楼”

4>县后街”蜀园”

餐厅: 1>钟楼状元街1号区3号楼”红石咖啡馆”推荐"蜜制鸡翅、龟苓膏+炼奶、葡国鸡饭、黑椒牛柳炒意粉、炸鱿鱼圈"

2>关帝庙旁”祥发美食楼”

3>百汇对面”西海岸咖啡厅”的卡布其诺、三明治、薯条、鸡翅、值得推荐噢!

姜母鸭:
1>美食街口(靠九一路)好来川对面,店名”老字号姜母鸭”

羊肉:
1>胭脂巷口,靠中山南路,卖咸饭的对面那家..

另: 1>中山路钟楼直下,靠右100米左右,在”葡京”和”欢立杯”旁边有一间小小的巷孖,裏面的葱排不错噢

2>靠温陵中路一条是延湖心中段,在胡思嫩想对面有两间,一间是”厦门扁食拌面”,另一间”三叠泉”的..是间快餐店..挺干净.也挺大间的

四果汤:1>南门那裏有一间寺庙,叫什麽来着我没注意,正大门旁边有一间专门经营四果汤的店,超多人的.

2>六中菲友体育馆正门口旁边的一家店,你看到很多人的那间就是了

粥类: 1>美食街靠津淮街右手边一家叫”粤式粥”什麽的..裏面的田鸡粥8错

2>南俊巷”奇味鸭仔粥”

以上大众的看法
说说偶自己的,本人土生土长,不过没去过那么多地方。
我只说我去过,并觉得不错的撒
来来来~~!想到都留口水了,嘿嘿(¯﹃¯)
(偶是穷人家哦,所以推荐都比较平民)
1.涂门街清真寺对面好而由旁边宣武巷进去,看到一棵榕树就对啦,在榕树下有一个卖土笋冻滴,偶姐妹在厦门都刻意跑来吃咧。
2.中山南路水门巷的国仔面线糊,应该是公认的了。
3.中山中路人民电影院前面的菜头酸很多人吃,偶也觉得不错撒,其实在那也有家烧烤,以前我们去吃的时候都要排队,超爱吃,不过现在换老板了我不敢保证哦。
4.涂门街和中山路的交接有个麦当劳?没错啦就它的旁边有家进口包子店,里面的叉烧肉包子超好吃。
5.中山路钟楼西街走进去一点会看到一家姜母鸭店,那个也很不错。
6.中山南路天后宫,有家四果汤是大家公认的,没错,但就在那个交叉口靠在中山南路有家沙县小吃(注意啦~!!那有两家,请进那家看起来很寒酸没装修连地板都没铺的那家)它家的脆肉燕超级好吃,如果晚点去没了?没事叫碗脆便食一样不错。偶们有时候都刻意打的去吃滴。
7.涂门街百汇对面第二中心小学前面点新育幼儿园旁边有家炸鸡排,很不错。
不好意思,有点想流口水,请允许我擦擦。。O(∩_∩)O~
8.西街的炒田螺都知道了吧,在教堂对面。不过我比较喜欢去钟楼旁边西街有家黎明海岸附近有家螺仔芬,它家滴是拌的所以跟别人不一样,我觉得还不错。
9,东街的粽子不用我说了,其实我个人就没怎么吃,但别人都说好吃,你可以去看看。
10.龙宫电脑停车场那有家炝肉王还蛮好吃的。
11.在涂门街与中山路口有个胭脂巷下午才会出来摆的一家炸醋肉还不错,再进去点会看到一家包子店是东北人开的每天下午4点后才有的灌汤包很多人排队买。其实醋肉我觉得还是要温陵路城市假日酒店旁边的桥头醋肉才好吃。
12.泉秀街大华酒店浦西街进去月华艺术理发店前面一点浦西煎包店叫几个煎包再来碗龙骨汤,恩~~不错,不错~~!
。。。。。这下面都是偶手打的哦O(∩_∩)O~
暂时就这样吧,想不起别滴啦。

‘柒’ 泉州有什么特色小吃

1,洪濑鸡爪

洪濑鸡爪,是福建省闽南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南安的洪濑镇因卤味鸡爪而出名,所以其又被称为“洪濑鸡爪”。

2,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传统的特色名吃,属于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为精选优质鱼,其中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

3,姜母鸭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如台湾等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

4,烘猪脚

烘猪脚,闽南泉州地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传统风味小吃,是一种将猪蹄置于小沙锅中,放在炭火上文火烘煨而成的闽南菜肴,带有“封猪脚”的意思。

5,土笋冻

土笋冻,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捌’ 泉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十佳名小吃正宗店

泉州美食小吃及特产
特色主食:咸饭,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壶仔饭,泉州炒饭 ,鱼仔粥,鸭仔粥,卤面,面线糊,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 特色汤类:贡丸,鱼丸(深沪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肉燕汤,猪血汤 特色包子: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安溪水瓮菜,嫩饼菜,窖菜,德化淮山,凉拌苦瓜,辣油笋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 特色荤菜:,洪濑鸡爪,崇武鱼卷,西街田螺,姜母鸭,鳗鱼干炖猪脚,焖猪肘,牛排(有别于西餐牛排),水门巷炖羊肉,猪血小肠,蚝(东石蚝)(浔埔蚝),清蒸金枪鱼,文蛤蒸蛋,酱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蛏,炒大头螺,沙鱼冻,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香芋焖鸭。 特色甜品: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红糕,绿豆饼,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龟,碗糕,花生甜汤,豆沙饼,石狮塘头甜粿,石狮芋圆,芋饼,芋蓉(芋泥),土笋冻,柿饼,菜头酸,糖醋莲藕片,贡糖,椰子饼,雪拉膏,四果汤 特色煎炸品:煎菜果(萝卜糕),鸡卷,春卷,醋肉,鲨鱼炸,鳗鱼炸,蚝仔煎(海蛎煎),糍(糍粑、糯米糍),满煎糕,薄皮油条。 其他特色食品:永春白粬,布包豆干,九重粿,鱿鱼干,蛏干,小干贝,卤猪舌,海蜇皮,桂花蟹 配料及酒水:永春老醋、甜酒,红米酒,惠泉啤酒 特产茶叶:铁观音,水仙茶 特产蔬菜:菠薐菜(菠菜),番薯(地瓜) 特产水果:余甘,芒果,荔枝,龙眼,槟榔,蜜桔(安溪蜜桔、永春金橘糖),永春芦柑。

阅读全文

与泉州哪里有越南小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的钱能挣多少 浏览:592
越南鱼多少钱一只 浏览:115
有哪些印度的纪录片 浏览:194
为什么印度没有形成政教合一 浏览:432
印尼人钓鱼用什么 浏览:330
中国石油行业哪个不釆油 浏览:59
在中国的茶叶里哪些是红茶 浏览:912
英国有些什么手机 浏览:220
上中国际部怎么样 浏览:476
伊朗跟中俄关系怎么样 浏览:842
伊朗和中国哪个国家强盛 浏览:928
成年英国斗牛怎么打理 浏览:145
印度人问候午饭怎么说 浏览:265
为什么印度订单还在增加 浏览:435
意大利tec喇叭哪里做的 浏览:300
英国授课型怎么读 浏览:441
印度高铁哪里造 浏览:555
500万印尼盾英文怎么说 浏览:794
越南清真寺有多少 浏览:352
越南人打疫苗要用什么手续 浏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