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有端午节吗
越南有端午节。越南的端午节的时间与意义跟随中国是相同的。农历五月初五越南和中国一样都会其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越南史料记载越南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与纪念屈原有关。也有史料称端午节源出于百越人的稻米文化和蛇祭拜文化。
在越南,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很一个重要祭拜祖先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是越南人文始祖瓯姬国母祭日。每年端午节这一天越南人就“每逢五月端阳节,知恩越裳国母功”,隆重祭祀瓯姬国母。
越南将端午节定义为“杀虫节”,称为杀虫节,因为五月初五为季节转换的时候,害虫容易引起疾病,因此就要想办法除掉害虫。有些地方,人们则带上艾草包,用香草泡水冲洗全身。这些仪式也是为了阴阳平衡。除了忙着除害虫之外,越南人在这天会准备好糯米酒和水果祭拜祖先与神明,并遵守各种习俗。
Ⅱ 越南农历新年的简介
越南农历新年(越南语:Nông lịch tân niên)亦称春节(越南语:xuân Tết),现代越南语称节元旦(Tết Nguyên Đán)节越南(Tết Việt Nam)。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越南语:Quý Tỵ)。
越南是中南半岛上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文化习俗基本与中国相邻的广西、云南类似。作为节日,越南也有清明节(越南语:Tết Thanh minh)、端午节(越南语:Tết Đoan ngọ)、中秋节(越南语:Tết Trung Thu)、重阳节(越南语:Tết Trùng Cửu)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仍然是春节。迄今越南仍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按照传统的说法,春节的本意在于让百姓在一年的辛勤劳作之后,能有一段闲暇和宽松的时间同亲朋好友欢聚,享受一下丰收的喜悦,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Ⅲ 越南过春节吗越南春节的起源和习俗有哪些
越南是一个中国文化保留得非常好的国家。除了越南华人之外,大部分的越南本地人也都会庆祝春节,因为春节在越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节日,同样也已经成为越南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问题就来了,越南春节的起源是什么有哪些习俗与中国的春节有什么不同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历来越南春节不可少的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越南人过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国的粽子一样,不过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Ⅳ 越南有阳历阴历吗越南过的年是不是和中国的一样
越南有,但是有些叫法不同。按照越南的习俗,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开始,就是春节了,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
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家庭主妇们忙碌地制作着各种具有民族传统的年菜,如鱼炖肉、酸葱、同砖头一般厚的方方的糯米大粽。村,家家户户在门前挂起“迎春竹”,地上面上避邪的弓和箭,门口贴上两幅画着老虎的图画,祈求这一年平安、丰收、如意。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Ⅳ 越南农历新年的习俗
在很久以前物质条件尚不够丰富的情况下,有两句顺口溜准确地描绘了越南过春节的主要内容:“肥肉、腌菜、红对联,幡杆、炮竹、绿米粽”。当然,随着越南革新开放事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春节的含义也不断丰富,从而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一般说来,在城市过春节,只放假三天。但早在农历腊月中旬,人们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先是大扫除,越南的说法叫做“总卫生”。和中国习俗一样,腊月二十三是祭祀灶王的日子。人们要在灶王像前烧香,摆上糕点、糖果等供品,并要买上一条活鲤鱼,待将灶王像烧掉之后,便把鲤鱼放回河里。按照民间的说法,鲤鱼就是龙的化身,把鲤鱼放回河里,意味着灶王可以乘龙回到天宫。
过春节最值得一提的是除夕。这时,在外地工作的人们,都已千方百计赶回家来团聚。全家围坐在桌旁,吃上一餐丰盛的团圆饭,祝愿来年财源茂盛、万事如意,按照越南习惯的说法,叫作祝愿“安康兴旺”。在这一餐团圆饭中,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食品就是粽子。越南的粽子呈方形(取中国道教文化的“天圆地方”之意),最大的有二、三斤重,用一种特殊的粽叶包捆,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里面用猪肉、大油、绿豆沙做馅,放在锅里要煮上七、八个钟头,吃起来清香可口,别具风味。可以说,粽子是越南春节的代表食品,人们往往把粽子作为礼品互相赠送。
在中国北方,春节时的气温早已降到零下多少度,因此,人们在除夕之夜都是呆在家里,很少外出。而在越南,春节时气温仍在零上十度左右。因此,在首都河内的除夕之夜,人们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带上鞭炮,聚集到市中心最繁华的还剑湖畔,等待午夜时刻的到来。还剑湖面积并不很大,环湖步行一周只需走三十分钟,但此时此刻却聚集有数十万人。这里毫无寒意,只有迎春的气息。等到午夜的钟声一响,所有的鞭炮一齐燃放,顿时鞭炮声震耳欲聋,以致两个人面对面讲话,都难听见。按照越南人的传统说法,放炮是为了驱邪,把过去一年所有不顺心、不愉快的事情统统扔掉,从而迎接一个吉祥和充满希望的新年。
除夕(越南语:Trừ Tịch)之夜,越南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叫作“采绿”,就是要把折下的树枝带回家。由于“采绿”同“采禄”谐音,因此“采绿”便象征在新的一年官运亨通、万事如意。这样,每年除夕都会有许多树木遭到破坏。为此胡志明主席生前曾呼吁移风易俗,将“采绿”改为植树。至今“采绿”的现象已大为减少,但除夕过后仍可看到不少树枝被折断。
按照越南的习俗,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开始,就是春节了,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这三样东西都是在花市买的,临近春节,大街上到处都是卖花的人,常年流传下来,就形成了花市。很多年轻人很喜欢去逛花市。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越南语:Niên niên hữu dư),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有些家庭还会买些蜜饯,越南有很多蜜饯果脯卖,他们都很爱吃。如今,越南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就是金橘。走在街上,常常有一辆辆摩托车或是自行车驮着一棵高过人头的金橘,从身旁呼啸而过。越南百姓独钟情于金橘,是取“橘”与“吉”的近音之意。
除了金橘之外,每家每户还要买些鲜花带回家迎接春节,这和中国的南方城市比较相似。河内市民偏爱桃花,南部胡志明市更喜欢腊梅。河内许多花店的桃花,是从中国进口的。越南过年有“吃春”的说法,所以“吃”对于过春节来说绝对重要。除夕大餐中最为重头的,就是鸡肉。越南菜式中,鸡可以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
越南人过春节最开心的时候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这三天人们互相拜访庆祝新年,和祭拜祖先。越南大年初一这一天与中国有所不同,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祭祖。越南人很看重祭祖活动,春节祭祖远比清明浓重。
过年的时候越南人也有一些忌讳,例如,不讲不愉快的事情,不与人发生争吵,因为害怕影响到新一年的生活。春节期间不扫地,不打碎东西,不剪手指甲,害怕把好运(越南语:hảo vận)给送走。大年初一的时候只能买盐,街上的商店也不营业,就只卖盐。最忌讳的还是春节第一个到家里拜年(越南语:bái niên)的人,这个人是经过挑选的,最主要的是这个人的生肖是不能与男主人的生肖相克。
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的少数民族(越南语:Dân tộc Việt Nam)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越南语:người Mèo )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Ⅵ 越南今天是农历几月几日
据悉,由于历史上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南人也使用中国的农历。因此,你翻翻日历就知道啦,今天是农历八月初二。
Ⅶ 越南的鬼节是几月几日
越南傣族过鬼节,比汉族早一天,也就是每年农历7月14日,越南西北部的“傣皓”不仅会以村寨为单位祭拜寨神,还会以家庭为单位祭拜祖先。祭拜寨神时,每家只能派出男性代表参与,祭拜祖先时,全家人都参与。一般是早上去祭拜寨神,下午祭拜祖先,祭拜完祖先后,全家聚餐。
Ⅷ 越南的主要节日
春节:1月底或2月初,庆祝一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
胡志明诞辰纪念日:5月19日
佛祖纪念日:5月28日
中元节:8月,阴历7月15日,一年中第二大节日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
八月革命节:8月19日
国庆日(独立日):9月2日(1945年)
哈节(唱歌的节日):农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等(各地不一)
Ⅸ 越南过春节吗
越南过春节,越南春节同时也叫越南农历新年。越南不仅过春节,同时也和中国一样使用农历。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
越南之所以会过春节,是因为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越南中北部长期为中国的领土,而越南这个国家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
(9)越南农历是多少扩展阅读
越南春节年货有年粽、糯米饼、鲜花、春联、爆竹等物品。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国的粽子一样,不过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
越南人的春联以前是用汉字书写的,后来文字拼音化了,就不用汉字了。越南人过春节也喜欢在家里贴上“福”字或一些年画。
Ⅹ 越南有没有农历的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历来越南春节不可少的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越南人过春节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国的粽子一样,不过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中间包裹的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