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教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盛行
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自秋蓉;201251406213;2012级对外汉语;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一、东南亚的佛教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1、东南亚的地理
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
自秋蓉
201251406213
2012级对外汉语
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一、 东南亚的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寮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
东南亚佛教是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信教群众主要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据记载,公元纪年前后,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公元2世纪到6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在经过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东南亚佛教中,很多的佛教名胜和佛教仪式都带有一定的婆罗门教的影子,譬如婆罗浮屠、吴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等。
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佛教也被尊为国教,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区。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为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地信教群众根据巴利语音序创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写定音译巴利三藏典籍。从公元18世纪到现代,以泰语、缅甸语、高棉语和老挝语为主的的巴利三藏音译编纂工作逐渐完备,使的东南亚佛教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
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
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东南亚地区处在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接地带与印度半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经济文化交流来往密切。因而佛教得以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再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东南亚的佛教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越南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佛教约于公元2世纪由中国传入越南,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期。公元初期,大乘佛教和婆罗门叫一度流行与老挝南部。14世纪中叶,柬埔寨的两名高僧将上座部佛教传入老挝,当时的老挝国王法昂王尊奉佛教为国教,老挝的佛教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柬埔寨在公元前1世纪称为扶南国,而在公元初印度教和上不座佛教就已传入扶南。公元3世纪左右,从中印两国传入大乘佛教,到6世纪时,扶南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传入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公元4至11世纪,大乘佛教在泰国北部、中部盛行。公元前7世纪至13世纪,大乘密教曾在泰国流传。公元11世纪,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先后传入泰国。11世纪中期,蒲甘王朝统的阿奴律陀统一缅甸后,从斯里兰卡引入了上座部佛教,并尊崇佛教为国教,缅甸开始成为清一色的上座部佛教的国家。
2、历史上东南亚各国家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推崇是其在东南亚兴盛的重要原因。例如,越南在公元16至17世纪,越南出现了南北封建割据的局面北方的郑氏与南方的阮氏试图重建佛教以赢得民心,佛教开始复兴。16世纪中期老挝,在国王昭塞塔罗多的扶持下,老挝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中叶,国王苏里亚旺萨在位期间,老挝佛教进入全盛时期。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摩甘亨确立上部座佛教为国教。14世纪后,阿瑜陀耶王朝和曼谷王朝的历代统治者都笃信佛教,以不同的方式扶持佛教的发展。朱拉隆功国王执政后,继续推进宗教改革制度。1902年《佛教制度法》出台,新的佛教制度在泰国被正式的确定下来。缅甸,在11世纪至13世纪的蒲甘王朝是缅甸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几代王朝的悉心护法,传教长老的竭力弘法上座部佛教在全面发扬光大。13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时期是缅甸佛教大发展的时期。上部座佛教经过蒲甘王朝的辉煌后继续蓬勃发展。13世纪后,佛教上部座在东南亚大陆确立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表现形式,穿橘色袈裟的僧侣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普遍存在。
3、近代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小乘佛教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尤其在1930年后,随着老挝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老挝佛教开始复兴。20世纪初期,柬埔寨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中,虽然许多佛寺收到破坏,但佛教仍有一定的发展。成立于1933年的泰国佛家协议,现在全国已有70多个分会,该会以弘扬佛法为宗旨,专门成立自愿的弘法团,到全国各地宣扬佛法。
综上所述,东南亚地区佛教的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内外各因素的影响,但佛教最终还是在这一地区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佛教在东南亚盛行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佛教文化也是东南亚人民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参考资料:《东南亚概论》中国出版集团 祁广谋、钟智翔主编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专业论文、39佛教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盛行等内容。
B. 越南当地人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既包含传入宗教,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还包括本土宗教,即和好教和高台教。其中,佛教和天主教的影响最大,分别于公元 2世纪末和14世纪传入越南;和好教和高台教是在越南本土诞生的宗教,分别创立于 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有关数据显示,至2011年越南人口约为9000万。公开表明自己宗教信仰身份的人口约 2000万,其中,佛教徒约 1000万,天主教徒约 700万,其他教派信徒约300万。但这不是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有研究认为,越南 80%以上的人口都参加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持有某种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由于越南佛教徒信仰的是大乘(Mahayana)佛教,不要求教徒参加特定的宗教仪式,也没有像天主教那样具有严格等级的教会体系,因此,很难认定一个越南人是否为佛教徒。在宗教政策宽松的环境下,更多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环境严厉时期,愿意公开承认自己宗教属性的人较少,而在实际上并不影响他们保持佛教信仰。这就导致有关宗教信徒的统计在不同年份有较大的波动。大多数研究人员相信,越南的广义教徒占越南人口的3/4以上。
求采纳
C. 越南的佛教体系和中国的佛教体系有什么不一样吗
越南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公元前207年,赵佗消灭了统治今越南北部的瓯雒国,在那里设立了交趾、九真二郡。西汉时,在今越南北部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唐朝又设安南都护府管治此地。直到公元968年年底丁部领统一安南,建立“大瞿越国”为止,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国的属地。之后越南虽然经历了多个封建朝代,但在名义上却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可以说在“汉文化圈”内,越南是受中国影响最深的国家。这些影响遗留的痕迹体现在许多层面,从民间习俗到语言文字,处处都显现出中国与越南的密切关系。
密不可分的中越历史关系,对越南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佛教是越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佛教的形成发展与中越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同时,越南佛教文化受到其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越南的佛教团体具备一定的社会救助功能。佛教一直把扶贫济困作为吸引信教群众的重要教义和手段。并且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沸教救济体制。越南人民群众的收人和生活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偏远地区以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生话水平更低,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但是越南佛教主动回报社会,国内的佛教团体与个人积极参加社会救助活动,佛教机构、寺庙普遍开设了各种义务性的学堂和医疗机构,同时还设立了人道主义基金和贫困基金。
越南佛教还具备教育民众、文化传承和交流的功能。沸教在传入和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进行传播,促进了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直到今天,越南的佛教寺院仍然是人们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出家为僧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的接受教育的过程,寺庙和学校的有机结合,使越南沸教已经具备了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越南佛教文化不但促进自身得到的道徳发展,也增进了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了越南社会的和揩与发展。
D. 39佛教为什么能在东南亚盛行
佛教为何能在东南亚盛行
自秋蓉
摘要:佛教在东南亚的盛行以及在东南亚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大小乘佛教、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一、 东南亚的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寮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越南受中国文化影响,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佛教并行。
东南亚佛教是以南传上座部为主的佛教。信教群众主要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区。据记载,公元纪年前后,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公元2世纪到6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比佛教传入更早的婆罗门教,在经过与佛教文字并存和融和的阶段之后,虽为佛教所取代,但对佛教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东南亚佛教中,很多的佛教名胜和佛教仪式都带有一定的婆罗门教的影子,譬如婆罗浮屠、吴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等。
公元10世纪以后,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封建领主的推崇和提倡,佛教也被尊为国教,上座部佛教流传的地区几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区。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为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各地信教群众根据巴利语音序创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写定音译巴利三藏典籍。从公元18世纪到现代,以泰语、缅甸语、高棉语和老挝语为主的的巴利三藏音译编纂工作逐渐完备,使的东南亚佛教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
二、东南亚佛教盛行的原因
东南亚佛教盛行局面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积淀。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东南亚地区处在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接地带与印度半岛隔海相望,交通便利,经济文化交流来往密切。因而佛教得以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再从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东南亚的佛教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越南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佛教约于公元2世纪由中国传入越南,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期。公元初期,大乘佛教和婆罗门叫一度流行与老挝南部。14世纪中叶,柬埔寨的两名高僧将上座部佛教传入老挝,当时的老挝国王法昂王尊奉佛教为国教,老挝的佛教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柬埔寨在公元前1世纪称为扶南国,而在公元初印度教和上不座佛教就已传入扶南。公元3世纪左右,从中印两国传入大乘佛教,到6世纪时,扶南已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传入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公元4至11世纪,大乘佛教在泰国北部、中部盛行。公元前7世纪至13世纪,大乘密教曾在泰国流传。公元11世纪,缅甸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先后传入泰国。11世纪中期,蒲甘王朝统的阿奴律陀统一缅甸后,从斯里兰卡引入了上座部佛教,并尊崇佛教为国教,缅甸开始成为清一色的上座部佛教的国家。
2、历史上东南亚各国家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推崇是其在东南亚兴盛的重要原因。例如,越南在公元16至17世纪,越南出现了南北封建割据的局面北方的郑氏与南方的阮氏试图重建佛教以赢得民心,佛教开始复兴。16世纪中期老挝,在国王昭塞塔罗多的扶持下,老挝成为东南亚佛教中心之一。17世纪中叶,国王苏里亚旺萨在位期间,老挝佛教进入全盛时期。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兰摩甘亨确立上部座佛教为国教。14世纪后,阿瑜陀耶王朝和曼谷王朝的历代统治者都笃信佛教,以不同的方式扶持佛教的发展。朱拉隆功国王执政后,继续推进宗教改革制度。1902年《佛教制度法》出台,新的佛教制度在泰国被正式的确定下来。缅甸,在11世纪至13世纪的蒲甘王朝是缅甸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几代王朝的悉心护法,传教长老的竭力弘法上座部佛教在全面发扬光大。13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时期是缅甸佛教大发展的时期。上部座佛教经过蒲甘王朝的辉煌后继续蓬勃发展。13世纪后,佛教上部座在东南亚大陆确立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表现形式,穿橘色袈裟的僧侣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普遍存在。
3、近代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小乘佛教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尤其在1930年后,随着老挝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老挝佛教开始复兴。20世纪初期,柬埔寨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中,虽然许多佛寺收到破坏,但佛教仍有一定的发展。成立于1933年的泰国佛家协议,现在全国已有70多个分会,该会以弘扬佛法为宗旨,专门成立自愿的弘法团,到全国各地宣扬佛法。
综上所述,东南亚地区佛教的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到内外各因素的影响,但佛教最终还是在这一地区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佛教在东南亚盛行也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佛教文化也是东南亚人民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E. 越南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吗
越南宗教状况:越南宗教众多,主要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儒教、道教、和好教、高台教、福音教和伊斯兰教等,其中佛教和天主教影响最大,其次是基督教和儒教。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各宗教之间的分野不清、宗教的相互演变、融合现象比较普遍。截止1997年底,越南宗教教徒达15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21%,约每5人中就有一人信教。佛教。公元2世纪未从中国传入,无论是教徒人数还是受影响的深度,佛教都是当今越南最为重要的一种宗教,教徒达720万之多,佛教虽然仍未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系统,但由于得到越南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传播广泛,影响日益加深。天主教和基督教。天主教也是越南重要的宗教之一,14世纪传入,但受到越南封建王朝的排斥,17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后,将天主教作为统治越南的工具。经过3个多世纪的发展,天主教在越南发展迅速,目前越南有天主教教徒510多万,分为55个教派,20多个教区。圣诞节成为越南仅次于春节的民间传统节日。基督教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越南。目前正在不断发展,越南政府允许其建立全国性的基督教会组织和宣传、教育、救济机构,其出版刊物有《圣经报》、《举教报》和《传教杂志》等。儒教和道教,儒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越南,黎朝时最为鼎盛,被尊为国教,长期以来,儒教对越南的思想、文化、教育、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均产生深远影响。从首都到乡村到处都有供奉、祭祀孔子的文庙、文祠等建筑。道教自传入越南时就受到重视,至今对越南仍有相当影响,许多地方还供奉太上老君、张天师、齐天大圣等。并进行道教演变的宗教仪式或迷信活动。高台教。高台教是越南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带着浓厚的越南特色,创立于1926年,全称为“三期普度大教”。高台教的目的是统一世界上各种宗教信仰,建立一个全人类共同的宗教。其影响力遍及越南全境和柬埔寨,并在巴黎设有分支机构,目前约有信徒200多万。和好教。20世纪30-40年代,越南人根据佛教和天主教等教义,创立了和好教,教徒达百万人以上。此外还有福音(40万教徒)、伊斯兰教以及各种新教派约30多个,其中有些具有明显的消极面,受到社会与论的谴责。
F. 越南佛教的概述
越南(Vietnam)地处中南半岛诸国之最东,为热带国家,面积约为台湾九倍,人口为台湾三倍,于东南亚诸国,仅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且传入大乘佛法,余如缅甸、高棉、泰国、老挝等,均系由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入之上座部佛教。越南,北接中国滇、粤,西邻高棉、老挝,东面与南面濒临南海,国土呈S状之狭长形。在中国秦代时,将越南之河内纳入版图,时称象郡,汉武帝改为交趾郡,西晋时越南称交州,唐代则设安南都护府,惟当时之越南,仅指今北越而言。
将佛教传入越南者,相传为二世纪末之道教徒牟子,惟考其年代,不无可疑。较可信者,为梁《高僧传》卷一所载,康僧会(三世纪)曾因父经商而移居交趾,彼时越南已有人出家,且有三藏教典。至第八世纪顷,越南受印度影响甚钜,《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即载有明远、僧伽跋摩、昙润、慧命等经印度抵交趾之事迹;此外,同书亦载有交趾出身之僧人运期、解脱天、窥冲、慧琰等。西元二世纪至十世纪可谓为越南佛教之传入期,十世纪末至十四世纪末为发展期,其间有丁朝之丁先皇于西元九七一年定文武僧三道品阶。其后黎朝继起,帝黎桓遣使入宋乞请大藏经等。1010年,李朝王统继起后,越南佛教进入黄金时代,是时颇受宋朝影响,或迎三藏教典,或仿宋制,以考试百姓而度为僧,并设立戒场以传授戒法,李朝第三主李圣宗(1054~1072 在位)甚且被形容为印度之阿育王。其后第四主李仁宗、第六主李英宗、第七主李高宗皆为崇信佛法且大力护持佛教之君王。计李朝八主凡二百一十五年,先后兴建兴天御寺、五凤星楼、胜严寺、天王寺、崇度报天寺、永隆圣福寺、真教寺等诸多名刹,然至第八主李惠宗(1211~1224 在位)时国势衰颓至极,帝乃退位出家,号“惠光大师”。代李朝者为陈朝(1225~1400),凡一百七十五年十二主,亦采保护佛教政策,惟至末期则渐有限制佛教之举,如规定僧人未满五十岁者一律参加考试。十五世纪以后,正值明代大兴儒学,越南亦大量传入儒学,宗教方面则道教、喇嘛教日盛,正统佛教遂渐衰颓,代之而起者为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新局面,大抵王室侧重儒学,民间则对佛教保有相当信仰。十九世纪末期,法国占有越南,由于法国殖民政府支持天主教,颁布各种限制佛教发展之法令,越南佛教因之极度衰颓;此一颓势,直至二十世纪越南佛教展开复兴运动之后始渐复苏。
大抵而言,越南佛教之特色,可谓是中国南方禅宗之支系,于义学方面,无何发展。约可归纳为毗尼多流支、无言通、草堂等禅宗三大法统。毗尼多流支为中国禅宗三祖僧璨之弟子,约六世纪末抵越弘法;无言通自谓得法于百丈怀海,约与沩山同时(九世纪前半);草堂禅师为中国人,于李朝第三主圣宗时代,行化至占城之际,被视作囚兵俘至越南。至十七世纪时,越南禅宗一时绝迹,顿由净土宗取代,新成立竹林莲宗,以阿弥陀佛为信仰中心,乃至成为以后北越佛教之主流。越南古来盛行之佛典,除汉文经典外,有仿汉字而制之“字喃文字”(陈朝时代),字喃文字之佛典有《金刚经国音》、《法华国语经》、《阿弥陀经演义》等。今罗马拼音十分普及,字喃几不再使用。
二十世纪以来,越南佛教振兴运动蓬勃发展,一九三一年,“南圻佛学研究会”首先创立于西贡,其后中圻、北圻相继成立佛学会。共同致力于复兴禅宗、培养佛教青年,倡用越语代替以往所用汉文,并陆续出版各种越文译本之佛教经典及杂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虽使此运动一度停顿,战后,越南独立,佛教复趋重振。一九四九年开始,于素莲、智海大师领导下,重修寺院、整顿制度、创办佛学院,并确立体制严格而全盘统筹之佛学院制度,此外又推动恢复翻译、着作、出版等佛教文化工作,并设立慈善机构等。1950年,中圻、北圻成立联合性之新佛学会,致力于统一佛教、普及教理等。一九五四年,《日内瓦协定》将越南分裂为二,北越与南越佛教之统一发展因而被阻。于北越,以胡志明为首之社会主义政权下,宗教活动遭受全面限制。于南越,则为吴廷琰之傀儡政府,鼓吹坚决反共、宗教自由、民主选举等,惟因吴廷琰及其家族一向专权,政府一向腐败,政策措施亦走向军事警察之体制,用以镇压民众日渐激烈之抗议行动。一九六三年,佛教徒挺身而出,抵抗无理之镇压,弹劾政府之独裁腐败,于军警镇压下,牺牲生命之佛教徒为数众多,其中甚而有当街自焚之僧侣释智广,及其他表示强烈不满之惨烈行动,形成长达十个月之激烈斗争,导致当时业已时机成熟之军事政变爆发,推翻吴廷琰之独裁政权。未久,即为杨文明、阮高祺等军阀集团之交互争权执政,其间,越南十一个佛教会在西贡舍利寺统合为一个“统一佛教教会”,对政府进行长期而严厉之批判,同时各宗派之新兴教团亦极力发展组织,推动弘法活动。
自二十世纪中叶至统一为止,越南人民约百分之八十为佛教徒,然部分旧信仰者未必为正信之佛弟子;至于新佛教运动者以中圻、北圻为多,而推动此一新兴佛教运动者,即为越南佛教总会。总会之下,包括南圻僧伽教会、南圻佛学会、中圻僧伽教会、北圻驻南圻之僧伽教会、中圻驻南圻佛教会、越南佛教会(即北圻驻南圻者)。除继续以往之佛教事业外,并设立佛学堂,保送僧人出国,利用传播媒体,积极扩展会务,宣扬佛陀正法,对内教育训练,对外医济贫病。其中,南越佛学会所建之舍利寺,已成为当时越南佛教之领导中心。
一九六七年,军人出身之阮文绍出任总统,其时越共对南越之攻势愈形扩大。一九七二年阮文绍宣布终止全国村庄对民意代表之选举权,民情哗然,局势混乱,加上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昂,一九七三年最后一批驻越之美军奉调回国,越共旋即倾其全力攻入南越。一九七五年西贡解放,整个越南佛教亦随之瓦解,越南僧侣逃亡世界各地,与数十万难民同其命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禅苑传灯辑录卷上》、《三祖实录》、《三教通考》、《古珠法云佛本行语录》、《安南志略》、《大越史记全书》、《大南实录》、《越南佛教史略》(圣严)、《越南之佛教》(慧海,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3))、《佛教史年表》(望月信亨)、《南方佛教四样态》(龙山章正)]p5278
FROM:【《佛光大辞典》(第三版)】 据越南《禅苑集英》记载,195年,东汉苍梧(今梧州)学者牟子奉母流寓交趾(指今越南北部)。他“锐志于佛道”,着有《牟子理惑论》。这是佛教传入越南北部的开始。约在255~256年间,月氏僧侣支疆梁接(畺良娄至)到达交州。3世纪末,印度僧人摩罗耆域经扶南至交州,同时到达的还有僧人丘陀罗;在交州北宁建有法云、法雨、法雷、法电四所寺宇。
2~3世纪,佛教已经多种途径传入越南。首先,由于中国中原战乱,大批士民流寓交州,将佛教带入;其次,南亚、西亚的移民及僧侣入海路进入交州;第三,也可能经由缅甸、云南进入红河谷地。史载三国东吴所属交州太守士燮,“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箫喜欢吹,车骑满道,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这些夹毂梦香的胡人即来自南亚、西亚或西域的僧人。 6世纪后,越南僧团逐渐形成。574年印度僧人毗尼多流支到达长安,7~9世纪,越南佛教传播更广,寺庙遍及各地。9世纪初,无言通在交州,创立新的禅派,对越南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据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唐代中国僧人到达交州弘传佛教,或与越南僧人同往印度或南海求法取经者的人数颇多。义净记述了运期、解脱天、窥冲、慧琰、智行、大乘灯六位越南僧侣求法取经的事迹。10~14世纪越南佛教兴盛。佛教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精神支柱。从939年吴权称王,经过丁朝(968~979)和前黎朝(980~1009),封建国家政权主要掌握在僧侣和武将手中。国王重用僧人,赋予特权;僧人参与朝政,制定律令文书。前黎末年,国王黎龙铤在位,因僧侣权柄过重,试图压抑。以僧统万行和尚为首的僧侣集团便支持殿前指挥李公蕴,乘国王去世之机,篡夺了政权。李公蕴为万行之侄,建立李朝(1010~1224)后,尊万行为国师,以佛教为国教。李朝各代国王大力推崇佛教,传播禅宗佛学,各地广造寺宇,度民为僧,出现了百姓大半为僧,国内到处皆寺的局面。陈朝(1225~1399)建立后,继续推崇佛教,弘扬禅宗。
李朝和陈朝前后400年间,有8位国王出家为僧。尤其是陈朝前期陈太宗、陈仁宗先后禅位出家,创立竹林禅派,并派遣使臣到中国求大藏经,在国内印刷佛教经典和佛像。这一时期寺院形成一股社会势力,拥有寺田、食邑和田奴;僧侣享有多除赋税、徭役的特权,高级僧人出入宫廷、官府,位比王侯卿相。僧团制度正式形成,组织严密。上有国师、僧统和僧录,各府有教门公事。寺院林立,建筑富丽堂皇。
G. 越南佛教的与各方面关系
14世纪以后,由于儒学的发展,儒士阶层势力上升,僧侣集团开始推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陈朝末年,朝廷多次沙汰僧徒,并限制寺院僧侣势力的发展。后黎朝(1428~1526)建立后,独尊儒学,执行抑佛重儒政策,道教日益兴起,佛教由此日趋衰落。朝廷禁止新建寺宇,将寺田、寺庙领地收归国有,勒令不知诵经不持戒律的僧尼还俗,并以改革民俗之名,在民众中宣传佛教为迷信异端。至15世纪后半叶,僧侣人数大减,通达佛教教义者寥寥无几。从1500年起,黎氏朝廷下令只许庶民信奉佛教。从此,越南佛教便由皇室庇护的贵族化宗教转化为以平民信仰为主的民间宗教。
16~17世纪,天主教开始传入越南。越南佛教虽不似以前兴盛,但仍绵延不绝。当时,封建中央政权衰落,形成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佛教有所振兴。北方郑主府和南方阮主府都曾延请中国高僧讲解佛经,修建寺院。1665年,郑主选拔国内有名佛师,为御用寺宇塑造几百尊佛像,禅宗再度复兴。隐居安子山的竹林禅派名僧白梅麟角将竹林三祖的教义和净土宗融合为一体,在河内的婆寺开创新教派——莲宗。主张禅教双运,以教为眼,禅是佛心,以阿弥陀佛为禅的公案,但实修上专念弥陀名号,由此而得悟平生。此外,在越南北方有中力尚拙公创立的拙公派,这一派以临济宗为主,并受净土宗影响,亦称竹林新派。同时,还有曹洞宗的水月派。南方阮主府于1604年在顺化修建了大乘佛教的寺院——天姥寺。中国僧人道明、原绍等在越南传授禅宗佛学。原绍创建临济正宗的原绍禅派,造平定十塔寺,宣扬禅净并修的教义。迄今,莲宗在越南北方仍有一定影响,而临济正宗教派在南方势力则较大。
19世纪初,阮朝建立。阮朝初年执行保护临济正宗、歧视莲宗的政策。僧纲的职位皆授给临济正宗派僧侣,对莲宗僧侣限制颇多。但莲宗派仍在北方民间活动。
1858年后,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越南佛教徒参加了爱国抗法运动。进入近代时期,越南兴起佛道儒三教合一运动。19世纪末,随着天主教之传播,又出现“四教一源说”。这一时期建立的高台教则是把佛、道、儒和天主教及民间信仰糅合起来的新宗教。 中国和越南壤地相接,交通便利。公元二世纪末,中国的着名学者牟融从苍梧(今广西梧州)奉母到交趾(今越南河内地区)居住,并笃志奉佛,着《理惑论》三十七篇,以显扬佛教。三世纪初,康居高僧康僧会幼随父母由印度移居交趾,双亲死后出家,于吴赤乌十年(247)来到南京,先后翻译出《六度集经》等七部二十卷;并创建建初寺,成为江南最初的寺宇。同时又有西域高僧支疆梁接,于吴五凤二年(255)在交州(州治在龙编,今越南北部)译出《法华三昧经》六卷,中国沙门竺道馨笔受(《开元释教录》卷二)。三世纪末,印度僧人耆域经扶南(今柬埔寨)到达交州,并来到中国洛阳(《高僧传》卷九)。六世纪末,乌苌(今巴基斯坦)高僧毗尼多流支到中国长安译经弘法,然后由中国到越南,住龙编古法寺,弘传佛教。越南佛教徒从古以来通行的是汉文佛典,说明两国人民和佛教徒的友谊,自古以来就很密切。
公元七世纪中,唐朝僧人明远到越南,和越南僧人联翩往西域求法。明远,益州清城人,振锡南游,到达交趾,然后由交趾乘舶往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又到狮子洲(今斯里兰卡),更往大觉寺(印度摩诃菩提寺)。僧伽跋摩,康国人,显庆年内(655—660),奉令往交趾采药。他在交州正值灾荒,每天营办饮食,救济孤苦,悲心涕泣,时人号为常啼菩萨。昙润,洛阳人,在交趾居住年余,声望颇隆。随后他泛舶南行欲往印度,行到诃陵北渤盆国(今婆罗洲),遇疾而终。慧命,荆州江陵人,至占波(越南中部)后,遭逢大风,不能西行,折而归唐。智弘,洛阳人,与荆州无行同往印度,至合浦登舶,漂到匕景(越南中部),又回到交州,居住一夏,冬末复随舶南行,到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更到狮子洲,往中印度(均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同时和唐僧同往西域求法的越南僧人,有运期、窥冲、大乘灯。运期,交州人,与昙润同行,后为中国益州会宁的弟子,随师至诃陵国,从诃陵高僧智贤受戒。窥冲,交州人,是明远的弟子,与师同舶航行商海,到狮子洲,赴中印度。大乘灯,爱州人(越南北部),幼随父母往杜和罗钵底国(今泰国境内)出家,后随唐使郯绪到达长安,在慈恩寺玄奘法师处受具足戒,居长安数载,阅览经书,后来曾随义净往中印度。这些都是中越佛教徒之间的友好史实。
至于越南佛教的禅宗前派、禅宗后派、雪窦明觉派、竹林临济禅和莲宗,都和中国佛教有很深的关系。
越南前期传弘的禅法,是毗尼多流支所传入,据《大南禅苑传灯辑录》说,他在中国曾师事禅宗三祖僧璨,则其禅法显然是由中国传入。他的弟子法贤,据说是以《楞伽》为心要;法贤的弟子清辨,则以《金刚经》为眼目;从此以下各代,更接近中国南宗所传的顿悟禅法。
唐元和十五年(820)九月中国无言通禅师到越南,开创了越南禅宗后派。他原籍广东,姓郑氏,出家于婺州(今浙江省内)双林寺,曾依百丈禅师为弟子。他这一系统在越南递相传持,绵延不断。中国禅宗的现成公案和体验方法,在这一禅派中也盛行传承。直到现代,越南的禅学大多是无言通这一流派。
越南禅宗的另一流派是雪窦明觉派,创始于雪窦重显的弟子草堂禅师,主要是传“雪窦百则”,越南李朝君臣多向他参学。
此外还有竹林派临济禅,也是越南禅宗后派的一个支流。公元十三世纪间,越南陈太宗曾受教于由中国去越的天封禅师,又曾从宋朝德诚禅师参学。三传而至陈仁宗,更笃志禅学,出家为僧,称为竹林调御,即为竹林派开祖。道杨建于安子山花烟寺,以临济禅为主。
十七世纪的竹林派禅,渐渐带有净土教的色彩。越南新宗派莲宗,就是由竹林派中分枝兴起,由白梅麟角倡导而大盛。其渊源是南宋慈照子元所倡导的白莲宗,主张禅教双运,以教为佛眼,禅是佛心,以“阿弥陀佛”为一个禅的公案,但实修上专念弥陀名号。这和中国宋明以来禅教净相融合的佛教风气相似。
(高观如)
FROM:【《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 编】
H. 为什么越南佛教是北传佛教而不是南传佛教
所谓的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是相对中国和印度来说的
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同印度毗邻,这些国家的佛教是由印度本土传过去的。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佛教则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值得一提的是,佛教自公元4,5世纪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同中国本土的一些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思想和特点,而正是从那时起,世界佛教的中心就从印度转移到了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日本虽不属中国藩属,但是同前两国一样,历史上文化交流是相当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