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侵华蒋介石什么反应

越南侵华蒋介石什么反应

发布时间:2022-11-12 20:56:00

A. 蒋介石做过什么好的事迹

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 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蒋介石属于那种少见的、非同小可的人物:这种人的勇气、工作能力、个人意志及其精 力——全部耐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这种人对他们的时代和后世的不同影响取决于 他们从事活动的政治背景、他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以及他们国家的大小、国力或重要性。 我们大家今天还受到列宁和斯大林的影响。希特勒曾给他那一代人带来过巨大的灾难。 丘吉尔由于打败希特勒这一贡献使他在未来的岁月里留下了烙印。佛朗哥和铁托改变了他们 国家的面貌,就象穆斯塔法·基马尔从前改变了一代人一样。 历史的偶然使蒋介石不得不和另一个更加独特的人物—— 毛泽东共同统治中国并在这个国家里决一雌雄,这是蒋介石的不幸。 这也就是说,蒋介石缺少那些将军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决条件——运气。 他的运气糟糕透顶,同样,他的错误也的确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因此他做什么都要做得彻彻底底。 按男人、军人、作家和思想导师、政治家和领袖等不同身份对蒋介石进行研究是毫无意 义的(就象不能这样研究戴高乐一样)。动机、失败和成就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令人难分难 解。 蒋介石无疑将以一个“失去中国的人”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中,而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就是要叙述这个重大失败的背景,以便寻找其原因。 事实上,我在叙述过程中就特别强调了蒋介石所犯的疏忽和失职所造成的错误,我也指 出了围绕着他的种种不幸,不管这些不幸是否影响到他避免错误的努力。现在,若把所有这 些因素都加以考虑也许是有用处的。 蒋介石所犯的大部分错误也许是由于他的性格和思想上潜在缺点、以及幼年时期受教育 很少的缘故。 由于教育和信仰的原因,他的思想很保守,但他却认为他自己是个革命者,而革命的含 义包含很重要的几个方面: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外国在华特权;通过重新树立对传统和儒家 思想的尊敬来恢复中国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 尽管他也有社会理想,但与其他目标相比,这些理想被置于次要地位。 他擅于挑动一个人或一派人反对另一个人或另一派人,但他的观点是狭隘的军事观点。 他企图依靠强力来实现他的权威,他对付反叛者的办法是惩6 皇歉脑臁T谒 蠢矗 畲? 的罪行莫过于不忠。在他的性格中存在着三处矛盾,其中之一是虽然他能够对敌手残忍地进 行报复,并常常采用立即审讯及处决的办法,但他缺少彻底地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暴君所具 有的那种残酷的性格。 蒋介石的头脑过于简单。从宣传角度讲,这种简单化是有意义的,但从政治决策角度来 讲,过于简单化就是缺少创见性。 在20年代,蒋介石曾有一段时间把中国共产党叫做“傀儡”,但在共产党自我证明他 们独立于莫斯科之后的很长时间,甚至是在60年代中苏大决裂以后的时间里,他仍然这样 称呼他们。 一个假的标签会很快破坏贴标签者的信誉,看来蒋介石对这种问题缺乏认识。 蒋介石用惩罚或将予以惩罚的警告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和培养人们对他的忠诚,出于 这种想法。他不允许任何不愿执行其命令的事出现,并且一定要使他的政策得到忠实的贯 彻。 他曾表示,这样就足够了。如果发现他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他就会大发雷霆,下令枪 毙一两个或者进行讨伐。但是并没有群众机构来确定政策对人民的影响是否已达到了预期效 果,也许在这一点上和毛泽东明显地不同。 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毛泽东无疑也占了上风。 深入地研究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会认为我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崇拜者;但是马克思主 义作为反宗教的力量;列宁主义作为革命的策略,却是不容否认的。 毛泽东看到了接受马列主义的可能性,并使之适应中国这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的实 际情况。他还利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潜在吸引力,而这些知识分子已经丧 失了他们的根基。 相比之下,蒋介石和国民党却疏远知识阶层,使他们无路可走,只有靠拢毛泽东和中国 共产党。 正是孙中山,不是蒋介石,接受苏联代表如鲍罗廷的建议,按照共产党的路线改组国民 党。 蒋介石很欣赏从他开始的一切权力自上而下的等级结构。 但是,毛泽东赢得了农民,而蒋介石却听信地主残酷地对待农民,而且很久没有解决土 地改革的问题。

B.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政治表演。解读如下:
大前提是<1>国内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军阀仍然割据。蒋介石能控制的兵力只有中央军,即黄埔军校的子弟兵,他是私家军。
<2>如果他在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无疑是打光光了,最后只能是光杆司令。
<3>那时只剩下其他各地割据的军阀,各自为战,无疑是取胜之可能机率不大的。
1 什么以国际联盟主持公道也是表演。行就拖住日本,不行就赔点本,还能增本钱。如下:蒋介石先弄掉张学良,收编他的军队。代价是掉了东三省!和他预期差不多,张学良年少不懂啊。就是委屈了少帅和东北的父老乡亲们。
2 东三省当时在汉人(国人)的观念里,不是自己的地方,是满清的。掉了也就掉了。当然这也是输掉了大量的战略资源,他心里清楚的很。这是豪赌!!就是玩德克萨斯扑克,放出了筹码!虽然蒋介石觉得是在他的掌握中进行,他内心也难受,觉得是血耻。
3 安内的表面意思是剿共,的确也是。其实深层意义是蒋介石想收编各地的军阀割据的财权兵权。可以说是一石2鸟之计。
4 说回国际联盟,有了之前的外交,争取国际上某些强国的支持。这支持很实际,一是武器的供应二是借钱充军饷。
具体细节请自己找史料。
总结:蒋介石赌的让我感叹之。。。

C. 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两次革命政变分别是什么

蒋介石只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是汪精卫发动的,简洁明了

D. 看完上甘岭战报后,蒋介石沉默良久,说出15字评价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解放战争正式拉开序幕。经过三年的旷世大战,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百万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解放军一路直捣,南京国民政府瞬间土崩瓦解。当中华大地已无老将的容身之地,国民党残余势力只好逃到台湾。

老蒋的部队溃败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到除了他自己,连他背后的金主美国也没能反应过来。在美国人的眼里,老蒋的民党军队实在是太废了,在给他们提供了无数的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不仅没能消灭我们的部队,还被人家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赶出了大陆。因此,在老蒋退守台湾之后,美国人一直瞧不起这个被解放军赶出大陆的蒋介石,老蒋对此也是颇为无奈,事实摆在那里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随着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嚣张跋扈的美国人被虐得体无完肤。战无不胜的志愿军让美国人大开眼界,不得不正视这个自己从未见过的敌人。而远在台湾的蒋介石看完了上甘岭的战报后,沉默良久最终说出了十五字评价,这十五字的评价包含了太多的意思,有不甘,有痛苦,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欣慰。那么蒋介石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让他在不甘与痛苦之余,还能产生一丝丝的欣慰呢?就让我们去探寻这其中的真相吧!

一九五零年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战争爆发初期,北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不到半年时间就快消灭了整个南朝鲜。危急关头,南朝鲜召唤了背后的老大。至此,美利坚联合国闪亮登场。有了美国佬的加入,由美国牵头组织的联合国军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直接把北朝鲜按在地上一顿摩擦!

在北朝鲜的邀约下,出于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中国方面组织了一支志愿军毅然赴朝执行抗美援朝作战。自从有了志愿军。朝鲜战局变得多样了起来。联合国军在经历的几次失败后,被强行平推到了三八线附近。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不仅惊呆了美国,连去台湾的蒋介石都大为震惊。在蒋介石看来,中国大陆一定是疯掉了,不然怎么会不计后果地与美国挑战?要知道,经常与美国打交道的蒋介石,可是深知美国军队的具体实力的!他并不认为中国大陆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然而,当朝鲜的战报放在蒋介石的眼前,他开始有些诧异,不禁开始自我反思。我以前都是在跟什么人打仗?然而,让蒋介石大跌眼镜的事情还在后面。自1951年7月10日开城谈判之后,中美双方陷入了边打边谈的局面,双方军队在三八线附近陷入了胶着的持久战。为了应对美国飞机大炮的轰炸,志愿军采取了坑道战术,深挖洞,广积粮,坑道遍布整条防线。这么说吧,坑道的长度基本上快赶上一条长城了。

1952年10月14日,为了配合板门店的谈判,美国阵地战天才范弗里特发动了摊牌作战。在他的计划中,这场作战预计着伤亡最多也就是200余人。然而,战局的发展大大地出乎了他的预料,这位战地天才品尝到了他人生当中最失败的一次战斗。

1952年10月20日,上甘岭联合国军的炮火开始发出怒吼,大量的炮火倾斜在我军的阵地之上。敌人的炮火过于猛烈,我志愿军战士无法抵挡,只能群体躲在坑道,美军不停歇的炮火,将上甘岭山头直接消掉了两三米,坚硬的岩石都被炸成了粉末。当白天敌人借助炮火击败了阵地上的志愿军,占领了上甘岭的表面阵地。但一到晚上,志愿军就会从坑道之中汹涌而出,趁着夜色的掩护将表面战地重新夺回。

经过多日的血战敌人寸步难行,联合国军高层大为恼火。为了对付志愿军的坑道,他们公然动用不人道的毒气和瓦斯,不过好在我军的坑道四通八达,这些威胁最后都被我军一一瓦解

。进攻再次失败让指挥官范弗里特怒上心头,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部队,频繁的进攻加重了我方后勤人员的运输,从而导致坑道内我军战士缺少饮水与食物。为了保证战士还有能力去战斗,后勤人员不畏牺牲,奋勇上前,前后才牺牲了近1500名战士,才免强送入为数不多的口粮。也正是这一份少得可怜的口粮,让我们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据我军战史记载,整个战役期间,坑道中的志愿军战士主动出击了158次,加起来一共歼灭了2000余名敌人。在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下,志愿军靠着英勇与智慧,用低于敌人几倍的人数成功守住了圣甘岭的阵地,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了极为罕见的奇迹。

任你火焰气浪滔天,我自依然稳如泰山。收到解放军胜利消息的蒋介石大为震撼,为志愿军的毅力和顽强斗争而震撼。随即便做出了15字的精准评价,

“这个世上没有人是解放军的对手”。

而在震撼之余,蒋介石还有着不甘、痛苦、和欣慰。他不甘是因为自己今生应该是打不回大陆去了,这场战争让他再一次领会到了信仰的可怕之处,也看出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距离,自己在军事、思想等方面已经完全败给了身在北京的那位老对手,回归大陆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痛苦是因为自己有生之年回不到大陆的家乡,无缘荣归故里了!而欣慰则是为美军的失败感到高兴。你们美国人说我蒋介石不行,被人家三年了。你们又是如何呢?16个先进的国家打一个落后的中国,最后的结果还不是跟我一样,现在看来,败在自己老对手的手上也不算一件什么丢人的事情了!

落后的中国,你美国都打不赢,现在,中国强大了,台湾又能真正地指望谁呢?

E. 五华山事件的事件概况

龙云在与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的接触中,表示了希望与周恩来会晤的意愿。1943年10月,周恩来派出华岗等人为中共特别代表前往云南,与龙云直接建立了联系。在华岗的进一步争取下,龙云更加积极支持学生运动,并于1944年底秘密加入了民盟,推动昆明形成了抗战大后方的“民主堡垒”,更使蒋介石如鲠在喉。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即开始准备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决不能容忍龙云继续和他对抗。如何翦除龙云、统一云南,一直是蒋介石的一块心病。但他知道龙云并非一般人物,不是轻易能解决的,必须从长计议,乃选派对自己绝对忠诚的得力干将暗中进行。最终,蒋介石选中了杜聿明。
1942年8月,当杜聿明率中国远征军第五军残部回国后,蒋介石将其擢升为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开始为解决龙云做准备。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之势已逐渐明朗,在蒋介石看来,解决龙云的时机也快成熟了。就在这年春天,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郑洞国率领,向驻缅甸日军发起攻击,越过野人山,打通中印公路,军运极为繁忙。杜聿明正忙于公务之际,一日接到昆明飞机场转来的电话,蒋介石要他马上飞往重庆,飞机已经准备好了。杜聿明当天飞到重庆,蒋介石与他一见面就说:“目前准备对日本侵略军进行总反攻,必须先安定后方,统一云南的军事政治,保障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现在拟调龙云到中央任军事参议院院长,恐他不服从中央命令。你要在军事上作彻底解决龙云的准备,先将昆明附近的国防工事全部控制,然后在我命令到达的同时,即以武力解除龙的全部武装,限龙云于三日内到重庆。”并问杜有何意见。
杜聿明当然马上表示接受命令。他觉得,龙云仅有两个步兵师、一个宪兵团在昆明,另有几个交通大队及地方保安团队在云南境内,力量不算大,解决他是毫无问题的。这样一说,蒋介石非常高兴,要杜立即回昆明做准备,以免龙云及其左右知道了发生怀疑。临行时,蒋介石再三叮嘱:“要守秘密,要慎重。”杜聿明当天即飞返昆明,为了不使人生疑,虽然天色已晚,还是赶往参加龙云的参谋长刘耀扬的宴会。
不久,蒋介石又把要解决龙云的意图告诉了驻在昆明的中国战区总司令何应钦。何应钦找杜聿明商量,认为劝龙云自动辞职是可能的,龙云不会顽固恋栈,这样就可以免于动武,对此杜也表示同意。于是,何应钦与杜聿明在五、六、七三个月内,从多方面劝龙云自动辞职,还动员龙的亲信卢汉从旁婉劝,但是毫无效果。
1945年8月9日,蒋介石电召杜聿明到重庆面授机宜。蒋指示说:“你这次回去做解决龙云的准备工作,除军事准备外,还要对云南的通讯、交通及各机场做周密的布置,防止龙云逃跑。”8月11日,杜聿明回到昆明,立即遵照蒋的指示积极准备。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国民党嫡系部队纷纷开往南京、上海、广州、北平、天津等各大城市与要地接受日军投降和解除日俘武装。军委会同时命令卢汉第一方面军所属第五十二军、第六十军及第九十三军,进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并说日军阴谋抵抗,兵力不足,让龙云再扩充一个军,加入去越南受降。
龙云对此是颇为疑惑的:一方面跨国入越受降是为国争光的好事,不能不派兵去;另一方面,蒋介石的中央军早已麋集云南,特务遍布全省,又不能不有所戒备。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对蒋介石的阴谋有所察觉,特向龙云提出了10条建议,希望他加强与川康方面的邓锡候、潘文华、刘文辉等人的合作,并多次向他做工作,让他加强防范进驻云南的国民党中央军的行动。张冲等人也劝龙云不要把滇军全部开进越南,要留有余地,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突发事件。
正当龙云举棋不定之时,蒋介石突然飞抵昆明。他一口一个“志舟兄”地向龙云表示:要将16度纬线以北交由云南地方政府管理,并保证受降完毕后,除留下少数部队维持社会治安外,大部分滇军即刻回返;云南地方部队至多再派一两个师协助中央军组成远征部队,同盟军一起作为战胜国的军队长期驻守在越南。
据说,蒋介石还进一步对龙云承诺:关于组成远征军去日本的事,也打算交由他去具体办理,但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入越受降。不等龙云说中央军已有11个军共40万人在云南,蒋介石以极其信任的口气笑道:越南情况复杂,中央军又“一时无法如数从各地赶来”,只有“劳驾”滇军全部赶去,方能尽快安定越北局面。他说:由于时间紧迫,事关重大,这个任务非“志舟兄”和云南地方部队莫属了。
在蒋介石这番天花乱坠的纠缠、利诱和胁迫下,龙云表示:去接受曾经侵略过自己祖国8年之久的日军的投降,而且是一次跨国受降,100多年来,中国军队何曾有过如此巨大的荣誉?蒙承中央信任,滇军应该义无反顾地去执行这个光荣的任务,以不负历史使命。但是,8年抗战,云南牺牲重大,和平来之不易,亦当请中央体察地方苦衷,一旦受降完毕即让滇军回乡与亲人团聚。他见蒋介石答应了这些要求,于是不顾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和张冲等人的“忠告”,即按蒋介石的要求,除将滇军暂编19师龙绳祖(龙云的大儿子)部留守昆明及云南各地外,其余云南地方部队全部入越受降。国民党从其政府外交、军事、财政、经济、交通、粮食6个部各派一名代表组成中央顾问团,随军入越。
蒋介石就这样将云南地方部队骗上了入越征途,龙云后来对此追悔莫及!
9月27日,蒋介石派王叔铭秘密到昆明,给社聿明送来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日内就要颁布免除龙云在云南军政本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的命令,要杜最好一枪不发,并绝对保证龙云的生命安全。并说,龙云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仍然是你的长官,必须以长官之礼相待,照命令限期送龙到重庆。但是蒋又指示,应将飞机、大炮、战车一并准备好,万一龙云不接受命令,就立刻集中火力轰击五华山。蒋介石既要杜聿明“绝对保证龙云的生命安全”,又要杜“集中火力轰击五华山”,这前后矛盾的命令,使得杜聿明左右为难。杜聿明考虑,在私人感情上,自己与龙云相处很好,对龙云加害的事情绝对不能做;而且,万一龙云在事变中身亡,社会舆论必然归罪于己。因此,杜聿明连夜给蒋介石复了一封信,称对于解决龙云的军事部署,已经准备妥当,龙云及其左右直到9月27日为止,尚毫无察觉,只要命令一发布,在两小时内可以全部解决龙云的武装,控制五华山以外的市区并恢复市内秩序。龙云只有五华山弹丸之地和一个营的警卫兵力,不足为患。如果龙云不听从命令,负隅顽抗,可用一部分兵力加以解决,活捉龙云。如果用飞机大炮轰击,城内居民将遭受损失,甚至波及云南大学及西南联大的安全,引起学潮,在政治上造成极端不良影响。蒋介石是最害怕闹学潮的,过了一天,他复信同意杜聿明的意见,不使用飞机和大炮轰击。
蒋介石为了避免在政治上受到舆论谴责,以及保密的需要,事前即从重庆溜到了西昌。9月29日,他又派王叔铭由西昌乘专机将调免龙云的命令送到昆明,命令主要有三条:(一)免去龙云军事委员会云南行营主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各职。军事委员会云南行营撤销,行营所属人员由中央统一安排;云南地方军队交昆明防守总司令杜聿明接收改编;云南省政府交卢汉接收;在卢汉到任以前,由云南省民政厅厅长李宗黄代理。(二)任命龙云为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三)任命卢汉为云南省政府主席。
这天晚上,杜聿明即在指挥所内召集团长以上军官开会,下达行动命令。30日晨,各部队都到达进攻位置,将军委会的命令送给龙云各部队。事出龙云手下意外,都猝不及防,有被迫缴械的,也有进行抵抗的,但因毫无准备,仅五十多分钟,战斗即告结束,只剩下一座五华山。龙云听到枪声时,即从住宅后门奔上五华山,随即发出“勘乱”的电报,说杜聿明叛变,叛兵围攻五华山,令各区专员、县长率领保安团队星夜向昆明前进,包围反击,实行内外夹攻。其实,龙云不知道他的卫队早已被解决。据说其保安部队全省近十万人,他自恃这支力量可以与中央军较量一番,决心在五华山固守待援。但由于龙云的通讯部门都被破坏或监视,他的电报根本就没有发出去。
事件爆发后,昆明各界士绅及与龙云有关人士,都希望早日解决问题,以使社会安定。杜聿明与他们见面,拟定了几条宽大方案,这些人觉得可行,便纷纷回去向龙云劝驾。龙云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表示自己是服从命令的,但又说,自己在云南十多年,手续需要交代,不能在10月4日前到重庆去。蒋介石虽派了专机在昆明机场等候,但龙云坚决不走,形成了僵局。
10月2日,蒋介石派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到昆明劝龙云。何一见杜聿明就说:“叫你们不要胡闹,现在出了事,骑虎难下,又要我来善后。”可是,龙云根本没给他面子,拒绝见面。后经中国银行昆明分行行长王振芳从中斡旋,龙才通过王表示,必须由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亲自来昆明,并保证龙云的安全,才可以去重庆。何应钦见不着龙云,碰了一鼻子灰,尴尬地对杜聿明说:“幸亏你们用武力解除了他的武装,不然真要造反。”随即悻悻地返回南京。
10月3日,宋子文来到昆明,上五华山与龙云长谈,龙才表示愿于4日离开昆明去重庆。龙与宋登机前,杜聿明和龙的亲友部属到机场送行,杜聿明向龙道歉说:“对不起院长。”龙云说:“你是奉命行事,不怪你。”
龙云到了重庆后,虽然满怀愤恨,但又不便直接对蒋,便把一肚子怨气发泄到杜聿明身上。他对蒋说,自己是绝对服从命令的,就是因为杜聿明不先送命令给他,而先动武力,简直是一种蔑视国法、背叛长官的行为,要求蒋严加惩办。否则,即便他能原谅,云南老百姓也是不能原谅的,势必造成更加混乱的局面。在前去访问他的人面前,龙云也总是要大骂杜聿明一番。

F. 918事变后,蒋介石对日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危害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

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当然,也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杨虎城,张学良武装扣押蒋介石,逼迫蒋联共抗日,开创全民族的抗战统一战线,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G. 74年中越海战,将介石说了什么话

回一楼:其一,74年西沙海战中方参战的六艘舰艇全部来自南海舰队,分别是271号、274、281号、282号猎潜艇、396号、389号扫雷舰,如果这几艘舰艇中有后期增援的,那也无需通过台湾海峡;即使需要其他舰队增援也是就近从东海舰队调兵增援,不知楼主下文中所说的北海舰队真的是为了上文中所提的兵贵神速吗;其二,1965年“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后,台方海军因遭痛击已不再向解放军海军主动攻击,解放军也不主动打击对方,大陆的舰船在台湾海峡的活动未受拦截已成多年惯例,何来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穿越巴士底海峡一说;其三,学过地理的都知道,台湾海峡最窄处也有130公里,请问有什么样的照明灯能够照得了这么大的一个距离,所谓国民党军舰和一些军事要塞都打开照明灯为北海舰队的官兵护航这种无知言论也只有楼主这样的人才会相信;其四,台湾当局自60年代同美国、韩国一起大力援助南越政权,在西贡派驻庞大的军事顾问团,并派出空运人员协助南越军队作战。蒋介石特别欣赏的将领胡琏便长年以“大使”身份驻在西贡,向南越军提供“剿共”经验,结果其住所还受到越共游击队的爆炸袭击。1973年春美国从南越撤军后,台湾军事顾问团仍留西贡,在此后两年间继续向其提供军事援助。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同南越海军发生西沙海战后,台湾当局继续支援南越当局。驻太平岛的国民党军还接到命令,如果中共海军舰艇靠岸便开火,而南越舰艇靠近则“劝他们离开”,其立场站哪一边不是清清楚楚吗?1975年4月,南越政权遭越南人民军总攻而崩溃时,台湾军事顾问团坚持到最后才撤离。西贡政权末代“总统”阮文绍因怨恨被美国抛弃,选择了台北作为逃亡后的栖身地,以显示感激之情。这些史实,在当年是关心国际时事的人所共知的。楼主在这说蒋介石在大陆与南越政权发生冲突时“协助”大陆,真不知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还是别有用心颠倒是非。

H. 1929年国民党大事年表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是以蒋、桂之间的战争拉开序幕的。

1929年2月19日,桂系的武汉政治分会发出决议,撤免鲁涤平的湖南省主席兼18师师长职务。同时派叶琪的第9师,夏威的第7军向长沙进兵。鲁涤平措手不及,慌忙乘外轮逃往南京,桂军控制了湖南。至此,桂系占据了两湖,接通了广西,势成能攻能守、可进可退,要与蒋介石较量一番。这就是所谓的“湘案”。

蒋介石消灭白崇禧部的办法是,利用唐生智与桂系的矛盾,起用唐生智,驱逐白崇禧。白崇禧带到河北的李品仙、廖磊两部原是唐生智的主力军。白崇禧既想长驻河北,又想向西北发展,这引起部下的不满。唐的部下都想早日回到湖南家乡,又都觉得当桂系的军官不光彩。蒋介石抓住这个矛盾,广泛传播唐生智将要复职的消息。唐生智在上海也活跃起来,派人向蒋介石表示竭诚拥护中央。蒋介石不但答应唐可重新指挥部队,还赏以巨款,并促其立即北上平、津,收回旧部。

此时蒋、桂之战已在弦上,白崇禧计划率部南下浦口,配合李宗仁部攻蒋。但此时部队已不听白的指挥,并到处张贴“打倒桂系!”“打倒白崇禧!”“欢迎唐总司令东山再起”等标语。甚至把反桂迎唐的标语贴到北平、天津的火车车厢上。白崇禧在军中不能立足,化装由塘沽搭日轮逃走。

3月20日唐生智在塘沽登岸,受到旧部的欢迎。3月ZI日宣布讨伐白崇禧,蒋介石立即任命唐生智为第五路军总指挥。唐生智在北平顺承王府设立总指挥部。蒋介石扶唐倒自计划完全实现了,这等于砍去了桂系的一只手臂。

李济深是广西梧州人,在广东做官。在政治势力的划分上他属于粤系。广东财力充裕,但士兵的战斗力较差。广西较穷,士兵勇敢。李济深利用乡士关系,长期以来与桂系结为一体。广东支援广西经费,广西支援粤省兵力。李宗仁、白崇禧带兵远离广西之后,李济深与黄绍密切配合,使蒋介石无法插手两广。蒋介石要消灭桂系,不拆散粤、桂联盟是难以成功的,因此,蒋介石阴谋暗算李济深。

李济深本不想来南京参加三全大会。蒋介石以人格担保,特派吴稚晖、张人杰、蔡元培、李石曾四大国民党元老请李到南京来调停湘案。李济深信以为真。不料在3月21日晨,蒋介石突然下令将李济深逮捕,关押在汤山俱乐部。3月28日国民党三大闭幕的当天,蒋介石又派兵去抄了李济深在南京的住宅。全国编遣会议后,蒋介石到处阅兵、演习,向地方实力派示威,李济深曾为此电责蒋介石。蒋介石因而对李怀恨在心。

蒋介石无理扣押李济深,引起各方面强烈不满。帮助蒋介石劝说李济深入京的吴稚晖和张人杰,首先怒气冲冲地跑到蒋介石的面前斥责他的暴行,然后他两人搬到汤山与李济深同住,以表示抗议。蔡元培、李石曾也谴责蒋介石毫无信义。广东将领群情激奋,蒋光鼎、蔡廷锴等人联名致电蒋介石,强烈要求立即恢复李济深的自由。又电邀黄绍宏到广州商议对策。但这时蒋介石已派粤籍将领陈铭枢、陈济棠二人到粤活动,说服粤省将领服从中央。二陈以貌似公允的两面派手法,用避免牵人战争为理由,把桂系孤立起来。随后,蒋介石任命陈济棠为讨逆军第8路总指挥。陈济棠从此主宰了广东。

蒋桂战起,各实力派多为自己打算,3月29日,阎锡山发表通电,响应蒋介石的讨伐令。四川的刘湘为防止蒋介石以追击桂系为名进入四川,也声明讨桂。

冯玉祥在蒋桂战争中,采取两边应付的办法,桂系曾请冯协助反蒋,冯满口应允。蒋许给冯行政院长职位,冯为利所动,答应出兵14万助蒋讨桂。但冯在兵下徐州时,印刷了大批讨逆布告,却不印所讨之逆为何人,只印“贪赃枉法、横征暴敛、屠杀民众,迫害青年”之类的罪名。他的用意是蒋、桂谁败,就在布告上填写谁的名字,并企图先于蒋介石占领武汉。冯玉祥的这种态度,不仅害了桂系,自己也遭到蒋介石的暗算,受到双方责难。

蒋介石于3月29日亲自担任总司令,到九江指挥作战,讨伐桂系。何应钦任参谋总长。共出动3个军:刘峙的第1军,朱绍良的第2军和朱培德的第3军,并有14艘舰艇配合作战。

然而,蒋介石最拿手的办法是从对手内部收买叛将。蒋介石知道任何地方派系中都是派中有派,不可能没有矛盾。蒋介石采用以派制派的方针从内部分化瓦解,利用他手握中央大权的条件,许诺投靠者以高官厚禄,往往容易找到叛投者。这种办法瓦解对手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见效甚快。

蒋桂战起之时,李宗仁从上海返回广西,白崇禧正从塘沽逃往广西途中,黄绍宏坐镇广西,致使武汉军中无主帅。武汉前线总指挥的大权交给了第一师师长李明瑞和杨腾辉。这时李明瑞和杨腾辉已被蒋介石买通。同时蒋介石又通过朱培德争取张发奎,任命张为第1路军右翼军总指挥·,任务是叫张发奎抢在冯玉祥的前面占领武汉。蒋介石手令:委任何键为讨逆军第4军军长,拨发该部给养70万元,并应允事成之后:湘省一切要请芸樵(何键字)负责。何键立即发电表示“竭诚拥护”中央。就这样,蒋、桂未经交战,桂系占据的湖北、湖南两省,从地方到军队,都已被蒋介石分化瓦解了。蒋介石的侍从副官郑介民在武汉市内指挥蒋系的特务,已经做好了内应的安排。4月6日,蒋介石到达武汉,他宣布:“兵不血刃而定武汉。”因为李明瑞带部队脱离了战斗,桂军几乎不战自退了。冯玉祥先于蒋而人武汉的幻想也破灭了。

蒋介石进入武汉之后,封官犒赏,发给李明瑞部大批现金。又在武汉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大骂叛逆。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蒋介石还在武汉单独召开了冯玉祥的部将韩复榘,蒋氏夫妇“盛情”款待,当面许韩任河南省主席职,并赠数十万巨款,开始作瓦解冯部的工作。

从武汉败下来的桂系第4集团军的残部,在胡宗驿、陶钧、夏威的带领下,退到鄂西,想联络四川军阀杨森。蒋介石岂能容他们在鄂西立足,他命张发奎、朱绍良、夏斗寅部追击,同时发出招抚桂系的《告桂系军队书》,称:“官兵如带械归来,各赏洋五元;官兵如为待手来归的一律收容;如能杀了你叛逆长官来归的,必得重赏官级。杀了你连排长,赏银百元官升一级;杀了团营长赏银五百元,升二级;杀了师长总指挥来归的,赏银五千元,升三级。于是,胡、陶、夏三人顶不住蒋介石的武力与金钱双管齐下的手段,三人同时宣布下野,部队听候改编。桂系第4集团军至此全部瓦解。

蒋介石“彻底铲除”桂系的战争是从5月5日开始的。蒋介石限5月25日前占领柳州,他又从武汉跑到长沙督战。此前蒋介石也曾诱迫过黄绍宏叛桂投蒋,但黄未能听命。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宏在蒋介石的紧逼之下,决定争取主动,以攻为守。在蒋介石向广西进攻的同一天,5月5日,李宗仁在梧州打起“护党救国军”的旗号,由白崇禧、黄绍宏率兵分两路向广东进攻,企图对粤作战取胜后打开新局面。李宗仁则去香港联系其他反蒋力量。5月21日,粤、桂军在广东白念进行血战,桂军失败,退回广西。白、黄在广西虽反复作战,但无力抵挡蒋介石从四面八方调来攻桂的军队,6月,白崇宏、黄绍宏由广西南端的龙州败逃越南,待机再起。

蒋介石铲除桂系的方针及其阴险手段,引起国民党各派系的极大震动,并感到惊恐。迫使他们各寻出路:或者奋起反抗,或者委身投靠,或者以两面派的手法左右去逢迎。

蒋介石倒桂得手之后,他极力拉拢阎锡山,加紧攻击冯玉祥,采用的仍是各个击破的策略。

冯玉祥本想利用蒋、桂之战,抢先占领武汉。但被蒋介石所窥见,早有了防备。冯玉祥的打算落空,还增加了蒋介石对冯玉祥的怨恨,使蒋、冯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了。蒋介石占领武汉之后,立即调集了主力部队,准备进兵河南、山东,对冯系作战。

蒋介石为了铲除冯系,使出了全身的解数。首先,他开始大肆收买冯的部将。在武汉已把冯玉祥的老部下、最忠实的将领韩复榘收买。接着蒋介石又派人到襄樊,给石友三送去几十万元,进行收买。石友三本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立即答应听从蒋介石的指挥。后来,蒋介石又用同样的办法,收买了刘镇华、马鸿逵等部将叛冯附蒋。西北军在蒋介石的瓦解下发生了激烈的分化。其次,蒋介石广泛散布谣言,制造冯玉祥勾结苏联、要南攻蒋介石并向山西发展打击阎锡山的舆论,挑拨冯、阎关系,使阎锡山半信半疑。再次,蒋介石企图诱骗冯玉祥入京,使西北军群龙无首。当时,蒋接连电请冯玉祥人京供职。冯玉祥明确表示他不去南京的根本原因是“恐为李济深第二”。同时冯玉样在华阴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武装反蒋,冯自任“护党救国军西北路总司令”,要求各部收缩兵力,缩短战线,冯军从山东、河南一律撤至潼关集结,迎击蒋军。冯军西撤之时,将归德至马牧集段13座桥梁炸毁以阻止蒋军运兵。

5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推蒋介石为主席,23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议,革除冯玉祥的一切职务,永远开除党籍,下令查办。在这之后,国民党中央发表的各项文告中,称冯玉祥为“统一之梗”,“破坏革命”,“阴险成性”,“反复无党”,“勾结苏俄”,“背叛党国”,总之是“十恶不赦”。蒋介石对他这位“死生不渝如胞兄”的冯玉祥,大有寝皮食肉而后快之意。文的、武的、正面进攻与内部瓦解一齐向冯玉祥的西北军打过去,使冯玉祥的处境十分困难。

冯玉祥对蒋介石的强大压力,不敢贸然迎战,他突然宣布:“自5月27日起,所有各处电文,一概谢绝,从此人山读书,遂我初衷。”冯玉祥下野当然不是为了读书。目的是使蒋介石失去进攻西北军的借口,以保存实力,然后冯设法拉阎反蒋。冯玉祥这一招果然收到一些效果,蒋介石的武力进攻暂时停止了。但是,战场上的争斗立即转变为一场曲曲折折的蒋、冯、阎之间纵横的政治斗争。

阎锡山在蒋、冯冲突中,既媚蒋任冯,又拉冯抗蒋。媚蒋压冯,是想借蒋之力把西北军挤出豫、陕、他好称王北中国;拉冯抗蒋,是为了在蒋介石面前抬高身价,阻止蒋介石进攻晋系。蒋介石为了各个击破,紧紧拉住阎锡山先把冯玉祥赶下台,然后只剩下晋系就好收拾了。冯玉祥要想抗拒蒋介石,必须联合晋系方能立足。这就是此时蒋、冯、阎三角关系的微妙之处。

6月7日,蒋介石致电阎锡山,要求阎锡山帮助他进攻西北军,逼迫冯玉祥出洋,冯玉祥只“入山读书”是不行的。阎锡山表示不主张内战,提倡和平解决。并扬言他要与冯玉祥相偕下野出洋。随后,他派人到天津订购船票,到日本安排住处,摆出一副决心引退的样子。阎锡山曾多次邀请冯玉祥到太原共商反蒋大计,但冯玉祥怀疑阎锡山别有他图,不敢贸然入晋。冯看到阎的上述举动,消除了冯的怀疑。阎又派冯玉祥敬重的老友李书城向冯说项,冯玉祥即决心人晋。6月ZI日,冯玉祥为了表示诚意,特带上夫人李德全和女儿,从华阴山动身去山西,于24日到达太原,受到阎锡山的热情接待。

冯玉祥到山西后,阎锡山并不认真地与冯商讨反蒋大计,却派人四处活动,准备出国的服装用具,似乎阎、冯即刻就要手拉手起身出洋了。这下可急坏了蒋介石。果真冯、阎并肩出洋,无疑是使西北军与晋军联合起来,蒋介石的各个击破的目的就难以实现了。于是蒋介石又委任阎锡山为西北宣慰使,全权处理西北善后事宜。阎锡山对蒋的委任不加可否,却又以更强硬的态度向蒋介石提出,一定要与冯玉祥同时出洋,如果中央不批准,则坚决辞去国府委员的职务。蒋介石又急忙致电挽留阎锡山,并决定自己屈尊赴北平与阎锡山晤谈。这无形中使阎身价倍增。

6月25日,蒋介石到达北平,他要尽全力改变阎锡山脚踏两只船的态度。6月27日,蒋介石派吴稚晖、赵戴文、孔祥熙三人,带着他的亲笔信到太原见阎锡山,请阎锡山赴北平与蒋商讨处理西北善后事宜。阎锡山一面电请中央撤销对冯玉祥的处分,一面随同吴稚晖等人于6月30日来到北平。蒋、阎在北平经密谈,蒋介石委任阎锡山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阎的地位在军队中途提高到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阎锡山答应蒋介石尽快解决西北军,蒋、阎达成了共同对付冯玉祥的秘密协议。这时,阎锡山的阴谋才暴露出来。他是先把冯玉祥骗到太原,手握冯这张王牌与蒋介石讨价还价,一直要到蒋介石在北平许他任副总司令,价码才算要足了。

阎锡山于7月2日突然“得病”住进了医院,闭门谢客。7月4日他又退了去日本的船票。从此,阎锡山对冯玉祥也改变了态度。

他以冯住晋祠不便为名,将冯玉祥诱骗到建安村软禁起来。村庄四周派军队封锁,使冯与外界隔绝。

阎锡山背信弃义的行为,受到其他派系的谴责。说服冯玉祥人晋的李书城搬进建安村与冯玉祥同住,表示对阎锡山的抗议。

冯玉祥被阎锡山出卖,噬脐莫及,却又不甘心坐以待毙。他已知蒋、阎有了新的交易,也不露声色,只想设法拆散蒋、阎的勾结,以寻出路。他在软禁之中,设法授意留陕主持西北军的宋哲元,要他绕开阎锡山,直接与南京政府接通关系,向蒋介石靠拢。西北军将领对阎锡山的背信弃义十分愤恨。冯玉祥被扣在建安村,军饷无法解决。西北本属贫脊地区,穷困万状,亟待接济。他们得到冯玉祥的指令之后,感到靠拢南京也是一条出路。于是,西北军在7月中旬派参谋长陈琢如到南京求见蒋介石,表示西北军接受中央指挥,要求接济军饷。蒋介石认为西北军向他屈服了,瓦解冯系已经不需要借助阎锡山了。狡猾的蒋介石不知自己中了冯玉祥韬晦之计,于是,他派于右任、贺耀祖到西安宣慰与点编冯玉祥的部队,安抚冯的部将,供应军饷。为了笼络西北军将领,蒋介石下令把已经被免职的鹿钟麟、薛笃粥、熊斌、唐悦良等人又请回南京。亲自召见、宴请。8月17日特任命鹿钟麟为军政部长。8月22日又任命冯的另一亲信李鸣钟为全国编遣委员会遣置部主任。从此,蒋介石与西北军的关系由对抗转为密切了。

1929年8月,全国编遣实施会议之后,阎锡山开始感到他自身也难保了。冯系靠拢蒋介石,更使他狐疑。他猜想蒋、冯可能已有新的交易,下一步将是蒋、冯联合起来对付晋系。阎锡山感到媚蒋压冯的方针有些失策,为了摆脱困境,他准备再走拉冯抗蒋的道路。

中秋节之夜,阎锡山亲往建安村,当面向冯玉祥赔礼道歉,提出联合反蒋。冯玉祥指示宋哲元靠拢蒋介石,本为拆散蒋、阎联盟。冯见目的已经达到,遂欣然向阎锡山表示,愿摒弃前嫌,合作反蒋。9月26日,阎、冯同游五台山,以示重归于好。

这次冯间发动反蒋战争,采取的办法是:冯玉祥仍住在建安村,指示西北军的宋哲元、孙良诚领衔发动反蒋。冯躲在幕后,以留回旋之地。西北军先发动战争,并拥戴阎锡山为首领,然后晋军再起而响应,共同反蒋。

10月9日,宋哲元等先致电阎锡山、冯玉祥,列举蒋之罪状,声言他们被迫起来反蒋。阎、冯即于10月10日复宋哲元等一电,称:“应从长计议,以求政治趋人正轨,仍望先行切实编遣,冀达诸同志救国之初衷,国事当由国人解决也。”宋哲元与阎、冯电报往来的目的,是要造成阎、冯与此次反蒋无关的假象,以掩护他们在幕后的坐镇指挥。

1929年10月10日,宋哲元等27名西北军将领、联合发表拥戴冯、阎,讨伐蒋介石的通电。

宋哲元等人的讨蒋通电慷慨激昂,所开列蒋之罪状均为事实,有一定的号召力。西北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向河南进军。但却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被蒋介石打败了,原因何在?主要有三方面:

一、蒋介石在财力、物力、兵力上都占优势。宋子文在宁、沪。浙一带筹集军饷,甚至把编遣公债也拿来打内战,因为中央掌握国库,财力充足。宋美龄组织的慰劳队,带着20万现金到前线奖励官兵。而西北军穷得不能按月关饷。蒋介石还能得到帝国主义的装备,武器弹药充足。还有德国的军事顾问献计献策。蒋介石以嫡系军队为骨干,还有许多投靠他的杂牌军,兵力也超过西北军。

二、在政治策略上蒋介石也压倒了西北军。国民党派系之间的混战,本无正义可言。宋哲元的讨蒋通电固然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但是,蒋介石回敬了一篇《告全国将士书》,称西北军“本属利害结合,封建集团。只知有集团,不知有国家,只知有利害,不知有主义”。“此种封建集团,一日不消灭即国家统-一日不能成功”。宋哲元等对蒋介石的责骂也无法回答。

三、西北军内部不团结。冯玉祥不在军中,宋哲元与孙良诚争当首领,互不相让,互不服气,指挥不能统一,作战各行其事,因而削弱了战斗力。

然而,这次西北军反蒋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阎锡山的再一次背信弃义。

事先讲好的是冯、阎共同反蒋,否则冯玉祥不会单方贸然发动反蒋的。宋哲元等出于对阎锡山卖友求荣的痛恨,没有按原来的约定推戴阎锡山为首领,只是笼统地提出拥护冯、阎。因此,西北军发动之后,阎锡山按兵不动,使西北军孤军作战。蒋介石看到冯、阎的裂痕,立即采取拉拢阎锡山、孤立冯系的策略。10月11日,南京以五院院长的名义致电阎锡山,请其就近负责处理西北问题。10月28日,蒋介石把特任阎锡山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命令公布于众。10月31日,蒋介石特派何应钦、方本仁等到太原,代表蒋介石与阎锡山勾结。11月5日,阎锡山宣布就任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职。同时在北平、太原等地召开“讨逆大会”以表示晋系完全拥护中央。阎、冯再次分离,蒋、阎重又勾结。随后晋系对西北军处于敌对状态。战败而又彻底孤立了的西北军退回陕西,固守陕县、潼关一带。冯玉祥的西北军第二次反蒋又失败了。

1929年,国民党各派系几乎都卷入了内战的漩涡,枪炮声没有一天停止过,战火遍及大半个中国。蒋介石的日子很不好过,他不得不急忙于12月3日召集党国要员开会,谋划对策。商讨结果,蒋介石认定,争取阎锡山和张学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拉住阎、张,反对改组派,各实力派之乱则不难平复。于是蒋介石派吴铁城以劳军的名义去东北拉张学良,派赵戴文回山西劝说阎锡山。张学良在吴铁城的说服下表示支持蒋介石。阎锡山与张学良早有往来。本已表示支持改组派的阎锡山,害怕奉军入关,自己受到蒋、奉的夹击,转而支持蒋介石。于是,阎、张联合发表通电,“毅然决然拥护中央”,反对改组派。这时,蒋介石派何应钦入粤与陈济棠联合击退张发奎和桂系的“护党救国军”,调嫡系部队刘峙部北上攻打唐生智。阎锡山亲自到郑州督战,配合蒋军攻打唐生智。1930年1月,唐生智溃败,通电下野。石友三重新投降蒋介石。国民党改组派的反蒋军事投机宣告失败。

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30年代,但由于反蒋派实力犹存,而且并未屈服,所以,一场更大规模的军阀混战正在酝酿之中。

1930年元旦给南京政府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严重的危机。虽然蒋介石因接连战胜对手而趾高气扬,却并不能使危机有所缓和。

首先是政治危机。蒋介石的独裁政治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加深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黑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燃起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迅速腐败与“恶化”,恰恰与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照。人民群众参加土地革命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扩大,红军在发展。中心城市的工人、学生、青年和妇女等革命运动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起来了。1927年以后的那种沉闷、压抑的状况,已经有了根本改变,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是南京政府产生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

此外,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矛盾远未解决。反蒋派的实力犹存。阎锡山、冯玉祥的手中握有50万大军,蒋介石为此昼夜不安。改组派继续串连反蒋,频繁活动,利用南京政府的腐化堕落到处作反蒋宣传,给蒋的国民党中央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也是造成南京政府政治危机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外交危机。蒋介石指使张学良无端挑起中东路事件,引起中俄武装冲突。不仅给边境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与苏联的外交谈判旷日持久地进行,一直没有达成和解的协议。蒋介石所搞的裁赃陷害冯玉祥的把戏,到头来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后还有财政危机。连年不断的内战和长时期的边界冲突耗资巨大,榨干了人民的血汁。更为严重的是,宋子文等推行的卖国主义金融政策,把中国深深地拖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之中。1929年,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金价猛涨、银价狂跌,实行银本位制的中国货币严重贬值。因为当时只有美国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往美国,以维持中国的现行货币。美国靠中国廉价的白银减少了损失,却使中国陷人了“民生凋敝、国库空虚”的境地中,民怨沸腾,一时间国内社会秩序混乱。

财政危机是南京政府最急迫的问题,蒋介石拿不出解决危机的有效办法,他绞尽脑汁,还是要从强化南京反动统治上耍花招,提出所谓“刷新政治”,“增进政治效率”,加速全国统一等项措施,企图压缩开支,消极节流。而且他的“节流”办法也仅只是“紧缩”。即紧缩编制、机构、裁减兵员等。但是,蒋系的军事编制不缩,蒋系的御用机构不减;蒋介石收养的鸡鸣狗盗之徒,不仅一个也不裁,还要派往各地去当官。对其他派系,蒋介石则以“国库空虚”为理由,以“实行紧缩”为借口,要求他们迅速按编遣方案缩编。在未实现缩编之前,则拖欠或停发非嫡系部队的军饷。蒋介石还多次下令,调各实力派的部队到指定地区点编,抽调各级军官到中央军校受训。他企图通过这些办法,使各实力派的武力掌握到他的手里。蒋介石为了摆出“紧缩”的样子给人看,再次淘汰了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精减”了部分无用的雇员。各实力派为了应付蒋介石,也照样办理,这样,导致兵变蜂起,化兵为匪到处害人,使老百姓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除此之外,蒋介石又借口国库空虚与国家不统一密切相关,强令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并以武力相威胁。这样一来,国民党反动集团内部的矛盾迅速加深,那些尚未公开反蒋的实力派也惴惴不安起来。新军阀们置国家安危与人民死活于不顾,只为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又展开了一场新的争斗。

1930年国民党内部的争战,首先是从蒋、阎之间的争吵开始的。

多年以来,蒋、阎关系一直飘忽不定,这是由于蒋介石的阴险和阎锡山的投机习性所造成的。阎锡山曾多次与蒋介石合作,但又多次破裂。桂系、冯系、唐系都先后受到蒋介石的致命打击,唯独阎锡山一直像游蛇一样,安然回旋于各实力派之间,使晋系得到了保存和发展。以往的经验证明,蒋介石要利用他时,就给他一些利益,但往往过了河就拆桥,使阎空欢喜一场。如蒋介石为了笼络晋系,曾把平津地区划归阎锡山治理,但平、津换旗后仅半年,到1929年1月,蒋介石即派宋子文到北平,以划分“国税”和“地方税”为名,将平、津的税收归为“国有”也即“蒋有”。阎锡山忍气吞声服从了这个安排,同时向宋子文提出,平津卫戍部队的军饷应由中央财政部发给,以此作为让出平、津“国税”的交换条件。宋子文表面上答应了,但只发了一个月的军饷,此后就再也不发了。阎锡山知道上了当,便申请发行省公债3千万元,以抵补北伐时山西银行垫付的3千万元军费,蒋介石却没有批准。阎认为这是蒋介石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晋系,为此,一直气愤不已。国民党军占领平、津后,在国民党的内争中,阎多次帮了蒋介石的忙。但蒋对阎却只有利用而从不信任。阎亲自率兵到河南助蒋灭唐,蒋又自食诺言,没有把河南给阎,而是任命韩复第为河南省主席,又委任王金钰为安徽省主席,马鸿逵为皖南剿匪总指挥。蒋的嫡系部队也纷纷北调,集中于徐州、蚌端口,并在河南驻扎重兵。这种态势,无疑是为了防备晋系与西北军,使晋军不能在河南立足。阎的如意算盘落空,无可奈何地将晋军撤回原防地。屡屡遭到蒋介石的算计,使阎锡山看出,蒋介石的下一个打击目标就要轮到自己头上了。这样,在拥蒋还是反蒋的问题上,阎锡山不得不尽快作出抉择了。

1930年1月16日,阎锡山回到太原,随后,吴铁城即衔蒋之命从北平赶来,为贯彻蒋的“刷新政治”方针,请阎补行副总司令就职宣誓仪式。这不仅是个手续问题,而是蒋介石要阎锡山表示服从中央的一种形式,阎锡山明白蒋介石的用心,他不愿意再表示沉默。1月22日,阎锡山在太原补行了就职宣誓仪式,借机发表了对抗蒋介石的演说,提出要建立“整个的党,统一的国”,反对蒋介石把持中央大权,指责蒋介石造成了党的分裂、国家的分裂。蒋介石一面继续调兵遣将,对晋阎武装示威,一面公开向阎发出警告。2月9日,蒋介石向阎发出电报,称“武力平定两广,极为有把握”,并特请赵戴文早日返京。面对蒋介石的威胁与恐吓,阎锡山也不示弱*日即回蒋一复电。以此为发端,南京、太原之间展开了为时两个月的电报论战,间以谈话、文告相辅,互相责骂,喋喋不休。蒋、阎的电报争论展开之后,’双方的阵线逐渐明朗。反蒋各派纷纷通电,表示拥护阎锡山。拥蒋的军人政客打着维护中央的旗号为蒋介石摇旗呐喊。蒋介石在他的控制区掀起大规模的声讨阎锡山的运动;阎锡山也在自己的辖区内召开讨蒋大会,查封蒋记中央主持的各地方党部与报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蒋、阎论争,使阎锡山与改组派的关系亲密起来了。阎锡山否认南京国民党中央的合法性,就必须树一个“合法”中央才能与蒋记中央相对抗。为此,阎需要得到改组派与西山派的帮助。改组派在南方相继失败,他们军事投机的本钱输得差不多了,只好向北方的阎、冯找出路。同时,由于蒋介石袭击了改组派

I.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危害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9月18日夜 10时许,日本关东军为征服中国,按照预谋的计划,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南满铁路,然后诬称系中国军队所为,当即派兵突然进攻中国军队驻守的北大营和沈阳内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19 日8 时30分,北大营、沈阳内城相继为日军占领;中午,东大营及其附近地区也同时失守,沈阳完全陷落。同日,日军还攻占营口、凤凰城、鞍山、抚顺、安东(今丹东)、长春等20余城。21日 ,日本驻朝鲜军队越境增援关东军,一周后侵占了辽宁、吉林两省大部分地区。10月,日军开始向黑龙江省进犯,11月19日占领齐齐哈尔。12月下旬,日军进犯锦州,占领辽西地区,直逼山海关,东北军被迫撤退山海关内 ,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J. 1974年西沙海战,蒋介石直接给解放军“让道”真相到底如何

1973年,美军开始逐步撤离越南战场,战争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北越倾斜。然而,撤军并不意味着美军对越南局势的干涉就此罢手 。 在正式撤离之前,美军留下了当时一批最为先进的军舰,将它们移交给了南越 ,这让南越的海军一度成为了当时亚洲海域较强的军事存在。

而南越在获取这批美军装备后,便开始在周边横行霸道,并将它的野心投注在了当时和我国交界的西沙群岛——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沙群岛就已经被勘探出有丰富的石油矿藏 。如果南越在当时控制西沙群岛,并成功勘探石油,那么对于南越的经济发展,乃至越南战争未来的走向都尚未可知。

可我国领导向来高瞻远瞩,在南越做出进先一步的行动前,便做出了对西沙群岛的防御措施。1973年12月,隶属于广东水产厅管理的南海水产公司派遣出南渔402、407号渔船,前往西沙群岛附近进行捕鱼作业。 此番既是为了我国沿海省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在向世界宣告我国对西沙群岛有着不容置疑的主权 。后来,为了方便捕鱼作业,我国还在隶属于西沙群岛的琛航岛上建设工厂、无线电台等设施,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对西沙群岛的控制力。

而南越在接收了美军的海军军备后,于1974年1月初才宣布 “ 我们要计划在西沙群岛开采石油 ”,然而当南越政权浩浩荡荡地带着舰队,来到西沙群岛时,却只看到了岛屿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容侵犯” 的界碑,以及在茫茫海域中格外耀眼,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然而,南越方面非但无理忽视了中国的合理要求,并且随后还派遣了2艘驱逐舰,载有27名南越士兵登上甘泉岛,将中国工作人员曾插上的红星红旗拔下,换上南越国旗。在多次警告无果的情况下, 我国最终做出决定——对南越舰队进行自卫反击。

但是,对当时的我国而言,是否真的对南越进行自卫反击的军事行动,还是有很多疑虑的: 1972年,中美两国刚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如果战争规模扩大,也会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增添许多新的未知数。 同时,北越和南越之间的越南统一战争也在持续,北越如何看待中国和当前南越之间的争端,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南越海军在当时确实具有着一定的优势, 部署在西沙群岛的海军军舰总吨位高达5983吨 ,且均为美式舰炮, 而我国后来参战的海军吨位数仅有2530吨 —— 更为重要的是,自建国以来,我国当时还未发生过与他国进行的大规模海上自卫反击战。

但是,我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尊严一直是我们的原则和底线。虽然有诸多不利因素,但我国最终还是决定了: 为了西沙群岛的主权,人民解放军海军不惜为之一战。 1974年1月17日,我国南海舰队派遣出271、274号等六艘军舰,在西沙群岛附近集结待命,由魏鸣森等人在西沙组成海上临时指挥所,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但在临行之前,周总理特地嘱咐: “我们既要捍卫自己的领土完整,但同时也要避免战争扩大。”

而南越海军也不甘示弱,在意识到我国军舰在西沙群岛附近集结之后,南越方面也派遣出多艘军舰抵达西沙群岛海域。1月18日晚,南越四艘军舰和我国海军四艘军舰相遇发生对峙——但是,我军当时海军军舰的单体吨位,要小于南越,而且当时南越的美式军舰普遍采用的是火控系统,而我国海军军舰多数还在采用人力发射火炮。见我军装备有劣势,南越海军便一时产生了轻敌的心理,率先对我军发起进攻。可是,南越海军配备的火力是远程舰炮,而我国则是近程的小口径火炮,为了调整发射距离, 南越海军浪费了很多时间,而我国海军则咬紧南越海军的尾巴不放,最终把南越海军舰队逼到了劣势发射距离 。 在我国小口径舰炮的齐发之下,南越海军舰队遭到重创,同时得到前线已经爆发战斗的2艘中国潜艇也及时赶到,改变了当时的战力对比,吃亏的南越舰队只好率先撤退。

在西沙海战取得胜利之后,我军已经取得了在西沙海域的制海权,而当时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负责指挥作战的许世友则下令趁机进行登陆作战。最终在1月20日,我国解放军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成功在甘泉岛滩头登陆,对侵占我国领土的岛上南越军队发动进攻, 仅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南越岛上的48名官兵便全部成为了我军的俘虏,其中还有一名当时未撤走的美国顾问。

经过一系列战斗,我国海军击沉南越军舰2艘,击伤南越军舰3艘,击毙、俘虏南越部队人员近百人。自恃有“美式军舰”的南越首次海战,便被我国打得落花流水,于是便恼羞成怒地决定再次派遣6艘军舰,和我国海军进行“决战”。同时, 南越方面还向当时驻扎在亚洲海域的美军“第七舰队”发出求助,表示希望和南越舰队能够一起加入对中国海军的战斗中 。

虽然中国的此番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并不想让战争扩大,但在面对着南越方面继续调集军舰,并向美国第七舰队呼救的举措时,我国还是决定从东海舰队中调动3艘导弹护卫舰秘密南下,支援当时和南越进行对峙的南海舰队。但是,考虑到我国大陆同蒋介石的关系,当时从东海到南海调集舰队一般是走巴士海峡,而不是最近距离的台湾海峡。 可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毛主席最终批示“就从台湾海峡过! ”。 最终,这3艘导弹护卫舰于1月23日成功渡过台湾海峡,抵达广东潮阳企望湾待命,改变了西沙群岛中越两国力量的对比形式,也为后来中国西沙海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时很多人都难以置信,这3艘导弹护卫舰是如何平安驶过台湾海峡,最终改变西沙海战走向的?近年,有网上流传出“ 是蒋介石下令,让台湾方面舰队给解放军海军让道,并且开出航行灯为我军指路 ” 的说法,认为是蒋介石在关键时期的“一臂之力”,促成了西沙海战的胜利。这种说法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其实,当时这3艘导弹护卫舰南下是我军的“秘密行动”,在此次军事行动前,我军从未将这3艘导弹护卫舰的行军路线透露给任何一方,包括台湾当局。在整个航行中,3艘导弹护卫舰也是“熄灯航行”,“电报只接不发”。因此,蒋介石提前得知我军行动,并且下令让海军“退避三舍”的可能性很小。此外,开航行灯我我军指路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台湾海峡南口宽约400公里,北口宽约200公里,就算是蒋介石下令要“开航行灯”,对于我国舰队而言那点微小的灯光在海上也是看不到的。

但是,在这3艘导弹护卫舰南下航行的过程中,确实在台湾海峡的乌丘以东海域遇到了国民党方面的一支驱逐舰编队,但是这支驱逐舰编队并未对我国的导弹护卫舰进行拦截,而是在见到我国军舰后主动退离,并未进行任何接触—— 至于这支驱逐舰编队为何退离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台湾当局对此也未做出过任何表态。

最终,美国方面也拒绝了南越“请求第七舰队出兵”的要求,并且对南越和我国爆发军事摩擦“深表遗憾”。而南越见美国未做出进行军事援助的表态,之前对我国西沙群岛的蛮横要求也就只好不了了之。最终, 西沙海战我国以付出18名解放军战士生命的代价,获取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这场胜利,向世界宣告了我国对西沙群岛拥有不可置疑的主权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捍卫西沙群岛事业的终点。在越南战争结束后,北越政权便承接了之前所有南越方面对我国西沙、南沙海域的非法领土诉求,并且多次和我国产生摩擦, 1988年,中越两国之间的赤瓜礁海战爆发——但这场战役最终也是以我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国家捍卫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决心,从未动摇,而这也是每一位中国人应有的良知。

阅读全文

与越南侵华蒋介石什么反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语茶怎么说 浏览:908
有多少国家会出口印度的纸 浏览:185
中国人眼睛为什么很小 浏览:231
印尼发放多少只鸡 浏览:916
宋朝时期英国是怎么样的 浏览:966
从化中国移动营业厅电话多少 浏览:421
小手提包带中国结的怎么穿好看 浏览:400
邮寄东西怎么写到印尼地址 浏览:13
中国说的什么 浏览:576
印度的红色地区有多少 浏览:726
越南上百万工人逃离工厂什么情况 浏览:235
中国的市场主体是什么 浏览:134
意大利卡魔汽车音响效果怎么样 浏览:401
寄意大利怎么收关税 浏览:145
英国过圣诞节吃什么菜 浏览:374
中国学理发哪个学校好 浏览:278
伊朗股市怎么样了 浏览:600
印度产的阿胶哪里买 浏览:137
伊朗为什么不让女人看球赛 浏览:436
华人都在印尼哪里工作 浏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