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明明深受美国侵略,为何却成为了最亲美的国家
1在1945国家分裂南北分治,南部直到1975年之前一直是美国统治,1978年更是一场鏖战。,把唯一的一点信任丧失。应该说越南受西方国家影响是很深的。亲美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防范东方大国是越南的既定原则,说抵抗东方大国2000年、抵抗法,美200年。越南领导人公开说,平衡外交是越南外交基准。 不能把一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越南希望依仗美国而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越南对于美国也是比较防范于未然的。
2越南的亲美将是长期和持续的,但亲美也使得越南进入两难境地,既怕美国和平演变,也怕亡党亡党亡国。但在军事和经济上又不得不有求于美国。使得越南当局颇为踌躇。而且党内两派斗争很激烈,大有二次分裂的局面,可以说,从长远来说,亲美并不符合越南的长远利益,而美国也在越南扶持亲美势力,这对越南的国家安全是巨大的威胁。
⑵ 越南和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越南为什么敢挑衅中国
依仗西方国家的强力支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中国是他们的贸易国,又是他们最大的威胁,所以对于中国他们是又敬又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越南及周边一些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中国领土,他们在中国内乱时期脱离出去。但是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国国力日益衰弱,已经失去了对周边国家的掌控能力,所以他们也趁着这个机会,纷纷走向中国的对立面。新中国的建立及其发展让西方国家感到了恐慌,西方一些国家开始从舆论攻击中国,并拉拢中国周边国家,从舆论和周边的邻国来分离中国,所以现在的一些周边国家就是狐假虎威。
⑶ 越南的内战(上世纪60年代)具体起于何时
1、起源于1955年。
越南战争是指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至1975年间冷战中在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原因:越南战争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
3、美国参战: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共产党中国对美国安全利益所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
印度支那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1948年12月30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一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即48-2号报告。该报告使美国坚定地建立了“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这份文件建议“对法属印度支那应给予特别的注意”。
4、对越南的影响:
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美军在当地留下大量越美混血儿 。
随后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3)近代越南如何面对西方的冲击扩展阅读:
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国耗费了至少2500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 。
“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的过度扩张,在70年代实行适度收缩。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在70年代初率先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并主动改善中美关系,以此为突破口营造美中苏大三角关系。并触发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的军事改革。
美军汲取了越南战争的教训,在冷战时代终结之前不再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进行传统的持久消耗战争,转而依靠巨大的海空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作战,强调首战制胜、速战速决,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低强度战争理论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作战样式。
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⑷ 请问越南战争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越南战争 - 影响和余波
越南
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20万妓女。但这还不是苦难的终结,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19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美国
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柬埔寨
柬埔寨战前的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间努力维持自己脆弱的独立地位。朗诺的政变和美军入侵把柬埔寨彻底的卷入了战争。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乘机获得了政权。波尔布特推行极左统治下,柬埔寨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一百余万平民死于该时期,其中包括越南侨民。由于波尔布特政权的人口灭绝政策不仅造成了地区动荡,而且也严重威胁越南政府的国内安全,应流亡越南的前民柬反对派的邀请,越南出兵将波尔布特驱逐出城市,并着手扶植韩桑林政权,红色高棉则继续在农村对新政府发动游击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柬埔寨极端政治势力和中国的损害他倒向了苏联。在1979年,因为越南入侵柬埔寨,破坏了地区均势,中国出兵越南,导致中越战争。
⑸ 越南近代以来共经历过几次战争
5次战争。
1592年,后黎朝灭莫朝,名义上统一全国,但越南继续分裂,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两大家族不断发生战争,史称“郑阮纷争”。
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开始侵略蚕食越南。后来清朝作为宗主国派兵抵抗,冯子材和刘永福所率黑旗军等参战。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越南人经过抗法、抗日的长期艰苦斗争,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于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胜利,日本法西斯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亦宣布退位。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
1954年3月13日下午,北越与法国之间的奠边府战役打响。5月7日,战役以北越胜利结束。越南取得“奠边府大捷”后,1954年7月21日,有关结束越南、老挝、柬埔寨战争的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得以签署。
1960年代对南越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从不间断,直到1973年南北双方签订停火协议为止。之后,美国从南越撤军。两年后的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击败南越政府,成立“南越南共和国”,翌年两越在北越领导下统一。
(5)近代越南如何面对西方的冲击扩展阅读:
越南统一后内政、外交倾向苏联阵营,与周边国家交恶,先后发动了入侵老挝和柬埔寨的战争,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国发生边界冲突。
长期的边境战争对越南的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失败的社会主义政策以及立国以来与西方国家对立关系的都造成负面影响。
直到1989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1990年代,中越关系好转,美国也解除了部分对越南的经济封锁,逐步开启对欧美国家的经贸关系,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快速的发展,成为东南亚新兴发展的经济体之一。
⑹ 越南战争的起因,经过 关美国什么事啊美国为什么要参战
美国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越南战争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南北越南陷入了“代理权战争”当中。美国自50年代以来就开始向南越提供援助及军事顾问,慢慢地开始升级为提供包括轰炸和地面部队在内的军事支持。1963年,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越南南部,成为第一支卷入越南战争的美国作战部队。
(6)近代越南如何面对西方的冲击扩展阅读:
越南战争的影响:
越南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美军在当地留下大量越美混血儿 。
随后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⑺ 越南战争的原因
一、1953年,朝鲜和平暂时结束了世界两大阵营之间的血腥对抗。3年以后,即1956年,这一对抗重新在越南展开。 这场长期鏖战不止、无尽无休的战争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越南战争同朝鲜战争一样,起因于对国家的分割:将越南分为南越和北越。这一决定是在法国结束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后,1954年7月21日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作出的。
二、日内瓦会议决定将越南沿北纬17度线分为两部分,北部是由胡志明领导的共产主义国家,成员大多数为越盟人员,一直为将法国赶出东南亚而战斗。南部在1949年7月1日,在法国的支持下,保大成立了越南王国,首都西贡。195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该王国,准备向西贡派出驻兵和军事顾问。从历史上讲,这是美国首次卷入越南未来的悲剧。
三、典型的冷战机制已经开始形成。美国成立了东南亚公约组织,即东南亚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与南越签订的公约。这一行动受到中国、苏联的抗议。统一两个越南的公民复决计划没有实现:两个政府均对此加以反对。
四、1961年12月,肯尼迪正式宣布支持南越继续进攻越共游击队员,争取独立。肯尼迪迅速将语言变成行动:他是第一位提供武器和派出军事顾问,而且还派出武装部队支援南越的美国总统。1961年12月末,第一批400名士兵到达西贡,一年左右时间,这一数量增加到11.2万人。
五、第一批美国受伤人员是在反越共行动中受伤的:1962年31人,1963年77人。这只是个开始,在今后的几年中,死亡人数不断增加:1964年146人,1965年1365人,1966年4896人。南越的损失更加严重:从1960年至1966年的7年中,共有5万名南越士兵、警察和官员死亡,15.7万名越共游击队员死亡。
(7)近代越南如何面对西方的冲击扩展阅读
一、1954年5月7日,法国军队在奠边府被越南人民军包围,宣告投降。7月21日,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代表又在日内瓦签署了法越停战协定。1955年2月,美国从法国接收了训练南越军队的工作,并宣布支持吴庭艳政权。
二、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这些所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三、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特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局部战争”。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决定向吴庭艳的南越政权提供援助,以遏制北越共产党政权的发展,截至8月,艾森豪威尔共任命了300多人为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成员,在以后几年中,美国驻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在训练、装备南越军队并向其提供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⑻ 如何应对积极应对西方殖民侵略和世界近代化浪潮
第三节: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亚洲的侵略和亚洲的觉醒
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亚洲的侵略
当西欧北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族民主国家时,亚洲各国基本是封建势力占统治地位,东南亚个别地方还是奴隶制,甚至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但总体看,亚洲比非洲发展快。
最早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的是葡萄牙。1498年,达·迦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南海岸,在西南沿岸建立了几个据点,并被任命为驻印度总督。随后,葡萄牙把势力扩大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沿海等地。15世纪末叶开始,葡萄牙人基本上控制了印度洋,垄断了当时的东西方贸易,主要是垄断东方的香料,称霸东方一个世纪之久。荷兰步葡萄牙后尘,第二个来到亚洲。荷兰也急于得到香料,盛产丁香、豆蔻等香料闻名于世的印尼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成为其争夺目标。1610年荷兰人在印尼设总督,随后荷兰为占领东南亚地区与葡萄牙人展开竞争,1641年占领了马六甲。葡萄牙和荷兰人还先后占领马来西亚(当时称马来亚)。
继葡萄牙、荷兰之后,英法殖民者也相继向亚洲扩张。英法凭借经济和海上实力,与葡、荷在东方展开了激烈竞争,迫使葡、荷的殖民势力在亚洲一步步退却。通过17-19世纪的殖民扩张和角逐,英国先后将印度、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法国则占领柬埔寨,把越南和老挝变成自己的保护国,并将三国联合组成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泰国沦为英法共同的殖民地。
此外,亚洲的伊朗、阿富汗、锡兰(斯里兰卡)在18世纪成为半殖民地。奥斯曼帝国名义上独立,实则也是半殖民地。
从15世纪到19世纪,亚洲多数地区逐渐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殖民者的侵略方式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5-18世纪末,相当与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政策,根源于商业资本,又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殖民者在印度
因而既带有封建专制的野蛮,又带有商业资本的贪婪。西方的侵略方式,主要采取了暴力和超经济的手段,殖民者进行公开的、赤裸裸的掠夺,大量的洗劫国库,抢劫黄金和白银,垄断贸易和不等价交换,成立贸易公司,强迫殖民地种植本国需要的产物,强迫农民服劳役等。殖民者主要采取的是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实行的殖民政策和统治形式普遍打上了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的烙印。葡萄牙殖民地封建主义色彩更浓,而英法荷殖民地重商主义的色彩更浓。
第二阶段:19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进行和陆续完成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些国家能够不断扩大再生产,带动了工商业、银行业、运输业、保险业和交通设施的全面飞速发展,这一时期欧美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关键的一大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方式不仅不再适应19世纪以来大机器生产的情况,而且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19世纪以后,直接的超经济的剥削和掠夺降到次要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打着“自由贸易”旗号下的商品输出,通过世界市场对东方的剥削成了欧美国家快速发展的滋补剂,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掠夺侵略的主要方式,即对殖民地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把殖民地变为商品的推销场所和原料产地。以商品输出为内容的自由贸易政策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政策。这种侵略政策一方面用船坚炮利打开门户,用低廉商品的重炮打开东方长城,严重破坏了东方的自然经济,强迫东方实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它又阻碍了东方社会固有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因而在殖民地掀起轰轰烈烈的反抗殖民主义的革命斗争和起义。
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政策的新阶段给亚洲国家的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如果说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政策可归结为对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这一时期殖民政策的后果就比较复杂。马克思1853年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中,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策及其后果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殖民统治双重历史使命的着名论断。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关于殖民者双重历史使命的论断,对于我们分析殖民政策新阶段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二、近代亚洲历史上的三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19世纪30年代起,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扩张活动的加剧,西方殖民者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急剧尖锐,各被压迫民族掀起了反殖民主义民族运动的浪潮。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亚洲历史上先后三次形成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发生在19世纪中叶,此时西方殖民者正由早期的暴力掠夺、超经济剥削向商品输出转变,殖民者力图使亚洲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造成亚洲商品输入、原料外流,严重冲击了亚洲原有的秩序,各国封建自然经济遭破坏,但封建土地所有制未完全破坏,没能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农民破产、经济衰落,从而政治上产生危机,掀起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第一次高潮主要包括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伊朗的巴布教徒起义和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些起义都属旧式的下层人民武装起义,领导者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包括一些小封建主,斗争的主力是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起义由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有明显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甚至披着宗教外衣,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本国封建统治的基础,打击了殖民主义,唤起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人民群众觉醒,因此是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式逐渐以资本输出为主,但市场和原料产地仍有重要意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局部地区出现了重新瓜分的斗争,亚洲的领土已经被瓜分完毕。资本输出的侵略方式给亚洲社会带来新变化。其一,加速了亚洲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亚洲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形成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同时,无产阶级也初步形成。其二,亚洲各国人民同殖民者的民族矛盾及国内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发了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人民群众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两股势力共同构筑了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人民群众起义包括:1891-1898年越南黄花探领导的起义、朝鲜东学党领导的甲午农民战争、1896-1898年菲律宾人民推翻西班牙统治的斗争和1900年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包括:中国的戊戌变法及孙中山领导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印度国大党的形成及提拉克的早期斗争、青年土耳其党早期的斗争。这一时期斗争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除了旧式的农民起义和人民斗争外,亚洲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他们成立政党或组织,提出纲领,发起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早期的革命运动。这时的运动普遍处于宣传阶段,资产阶级宣传天赋人权,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但还没有实际的斗争。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未能和群众起义相结合,两股革命力量各自发展,工人阶级还未觉醒。
第三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在20世纪初出现。由于资本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根据他们的经济政治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争夺亚洲的斗争十分激烈。亚洲除日本外,全部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同整个亚洲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同时在亚洲境内发展起来。亚洲各国人民与本国封建统治的矛盾也很尖锐,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是这次革命高潮到来的直接背景。另外,俄国1905年革命也对亚洲爆发革命产生重要影响,在亚洲,特别是与俄国接壤的国家形成有利的革命时机,俄国的斗争方式——罢工和武装起义,直接为亚洲提供了斗争经验和方法。这次运动主要包括:1905-1911年的伊朗革命、1908-1909年的青年土耳其革命、1905-1908年印度国大党激进派的反英斗争和中国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革命有许多新的特征。其一,已由改良运动发展到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即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为目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其二,运动大多在资产阶级领导下,由过去自发、分散的起义和斗争转向自觉和有组织的运动,运动中建立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政党,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资产阶级纲领。而且,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有了初步的结合,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参加的运动。斗争中亚洲人民互相支持、共同战斗,形成新的革命洪流。其三,无产阶级仍没有组织起来,仍作为资产阶级的追随者,但也是斗争的推动力。其四,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与西方的革命结合,出现了亚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的革命风暴,被称为“亚洲的觉醒”。
“亚洲的觉醒”,主要指20世纪初亚洲各国发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指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这个觉醒不仅体现在资产阶级身上,而且也体现在所有参加革命的人民身上,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身上体现得最充分。因亚洲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改变这些状态是资产阶级的要求,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另外,资产阶级有条件接受西方教育与启蒙文化,所以他们是亚洲最先觉醒的阶级和阶层。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当然,上层资产阶级认识并不明确,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是亚洲觉醒的主导力量,他们举起争取资产阶级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两面旗帜,赋予亚洲革命以明确的目标,对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起了很大作用。斗争中出现一批资产阶级的仁人志士,他们逐渐认识到发动群众是重要的,并用自己的纲领争取群众。印度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1856-1920)领导的1905-1908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便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大党激进派在运动中明确提出了“自治、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纲领,并用这一纲领和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尽管他们在发动群众方面仍很有限,不够深入,但激进派思想的宣传使得20世纪初印度的反英斗争达到新的高潮,运动的最后阶段还出现了孟买工人总罢工。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意味着政治觉醒已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扩展到下层群众,从而形成民族觉醒,这也是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斗争的目标已不是争取局部改良,而是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尽管斗争方式仍以抵制为主,但它是群众性的大规模政治运动,斗争的许多方面,为后来甘地领导的更大规模群众运动奠定基础,也直接推动了印度民族资本的发展。
⑼ 越南在二战后为何变得如此凶猛
其实在二战后期的越南并没有变得多么强大,只是依靠独特的地理环境打了一段时间的硬仗,这里面还要靠其他国家的支持,仅仅靠越南是无法抗衡那些世界强国的。
越战之后,越南又和中国交了一次手,这次就输的比较惨了。其实中国还应该承美国的情,毕竟美国人用20年的时间把越南的战争潜力消耗殆尽,所以中国这场战争才会打得如此轻松,而且中国当时的战争意图也没有像美国那样,而且这时候越南也缺少其他国家的援助,就可以看出其本国的实力还是很弱小的,不借助外力根本无法维持自己的地位。
⑽ 越南战争后,为什么越南对美国仇恨少,反而与美国走得很近
越南战争结束以后,之所以越南对美国的仇恨变得越来越小,都是因为利益的原因,经济的需要,而且现在年轻一代的人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他们没那么仇恨。
越南人仇恨美国的人,仍然是有一部分存在的,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在越南更多的还是受宣传影响而保持亲美态度的越南人。务实的越南人早已经抛弃意识形态和历史恩怨的束缚,与美国不断接近。无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有所考虑,并且希望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获得更多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