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土面积小山地多的越南,大米因何会大量出口
历史上,由于疆域辽阔,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和消费国,1998年时,大米出口量更是排名世界第四,出口量占全球的14%。
不过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今我国不仅没有大米可供出口,而且还必须从国外进口粮食。这也不难理解,我国有18亿亩耕地,全球排名第三,但是摊到每个人后,人均土地仅1.3亩,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指数。
目前,我国每年所需进口的稻米约600万吨左右,这其中,大部分来自越南,其次是泰国、印度。
(正在插禾的农民)
三、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改良。
越南是水稻种植的传统国家,对于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改良尤为重视,上世纪90年代开始,越南积极引进我国培育的高产杂交稻,进行大力推广,从而使越南的水稻产量提升到每公顷6.3吨,比常规水稻多出1.8吨,一下就把出口的粮食份额赚出来了。
越南虽然工业化水平不高,但非常重视水稻种植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实行从国家到省、县、乡、村的多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每个乡、村都有完善的合作社之类的农业资金及技术扶助组织,经常搞农业技术培训,而且每个县都有农业学校。
四、工业化落后的粮食剩余。
我国从粮食出口国转为进口国,除了人口增长,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也是主要原因。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不再满足于解决基本的温饱,更多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和快消品需求大量增加,部分粮食作为原材料用来制作其它商品或酿酒,有些还成为集约化家禽家畜养殖的饲料。
越南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和产量。而过于富余的粮食,又没有转化为其它高价值商品的途径,只能通过出口创汇来实现低附加值的收入。
越南在水稻种植上确实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他们用少量的耕地,不仅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而且还能有余粮出口,每年仅此一项创造收入就达几十亿美元。
② 越南出口稻米情况如何
据越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4月越南出口大米18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约9%,这也是九年同期最低。4月份大米出口量为55万吨,同比增加21%,接近3月份的水平,当时出口量创下年内最高。今年前两个月大米出口偏低,造成前四个月的出口低于平均水平。今年1-2月越南出口大米33.7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40.9万吨。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适的设备,通过适当的工艺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将混入稻谷中的各类杂质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磁铁除去稻谷中的铁钉、铁屑等,以保证生产安全。 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较为均衡,这应该是其所以成为人类主食的根本原因。最新发明专利产品米珍就是以稻米的胚与糊粉层为主的洁净营养食品,是米糠的升级换代产品,其将成为稻米加工行业的主产品。大米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11种矿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③ 越南的大米主要在哪里生产
水稻在越南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它在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越南人把大米当作主食,认为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1990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有600万hm2,通过推广杂交水稻,目前种植面积达到750hm2,
而且平均产量也从原来的3.2吨/
hm2提高到现在的4.13吨/
hm2。越南南部的热带气候和北部的季风气候都合适水稻的生长,并且这个地区还有两个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红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是两个大粮仓。
目前,越南水稻的生产总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在这10年期间,杂交水稻生产应是排第一位且有完全影响力的因素。在引进了杂交水稻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种成功后,1991年晚造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决定发展100
hm2
杂交水稻;1992年早造,在不同气候条件的地区扩大种植到1156
hm2。在2003年,杂交水稻的面积稳定在60万hm2,单产则达到6~6.45
吨/
hm2。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比常规稻的单产要高出1~1.5
吨/
hm2,有时甚至2
吨/
hm2。根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预计,未来越南北方杂交水稻的面积将会从50万hm2提高到70万hm2。虽然杂交水稻对越南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很大地贡献,然而它只是被简单地认为适合在越南北方和中部沿海及高地的一些省份种植,在东南部和湄公河流域仍是一个空白。如果按目前的前景来看,
越南杂交水稻的生产应能达到更大的面积。
在一些省份杂交水稻的单产能稳定地保持在较高水平:如广义省是7.3吨/
hm2,
南定省是7.2吨/
hm2,
清化省是6.7吨/
hm2,义安省是6.2吨/
hm2。此外,有的省份平均单产比晚造有所下降:如宁平省是6.0吨/
hm2,安沛省是4.85吨/
hm2。
④ 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什么时期推广的呢
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什么时期推广的呢?湛城位于今天越南的中部和南部,那里盛产大米。其大米以抗旱和高产而闻名。中国古人称其为 "占城米"。宋代1石相当于120宋金,约为152现代金;20石相当于现代的1520公斤。从笔者的调查和历史资料来看,这批1520公斤的城中米,应该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批进口米。
宋代高僧文颖所写的《香山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真宗深阅稼穑,闻城中稻谷抗旱,西边绿豆多而大,各送处女货为其种。城中有二十石,至今播于此"。请注意,"以贵重物品求其种 "这六个字明确表示,中国用贵重物品进行交换。纯种的,古今中外它都是封锁的,出口粮食是可以的,但不会种粮食容易也出口普遍,失去了国内粮食的优势,以这种方式生产。鉴于北宋王朝用 "贵重物品 "从古代越南获得稻种,越南当时也采取了保护措施,改良水稻品种。这批大米不是直接食用的,而是用于稻种。中国此时是否吃 "进口大米 "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对占城大米有着特殊的胃口。
从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水稻品种并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非杂交水稻原种其实并不是中国的水稻原种。它们早就有了越南水稻的基因,甚至是越南大米。可见,"转基因水稻 "并不是一种新鲜的粮食育种方式,自然状态下的 "杂交 "从未停止。再加上古代的人工故意杂交育种,现在中国本土的水稻已经不是 "本土 "了。
⑤ 越南的水稻有几造就一年种几次
可以种3造,比两广早插秧,春节前都插好秧了的。现在越南是大米出口国所以农民没必要那么辛苦去抢种3造了 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东南亚。
1、东亚,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等地;还分布于日本群岛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地区。
本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地形主要为丘陵地区,多利用丘陵缓坡开辟为梯田。另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地区,以及沿海的滨海平原。地形比较平坦,可利用小型农机具发展生产。土壤多为经人工改造的水稻土,比较肥沃,水源充足。
2、南亚,主要位于印度半岛的沿海地区以及恒河平原、恒河三角洲等地。
本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水热配合好。地形主要为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东南亚,主要位于中南半岛的沿海地区、湄公河平原、湄公河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
其中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水热配合好。地形主要为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马来群岛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另用缓坡开辟为梯田,坡度较平缓。土壤多利用火山灰土改造为水稻土,比较肥沃,水源充足。
⑥ 越南主要出什么
越南主要出什么
丰富的物产资源
“一根扁担挑着两筐稻谷”和“金山银海”是人们对越南物产资源最确切的概括和赞美。“一根扁担”是指越南中部的狭长地带,它挑起的“两筐稻谷”是指红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这两个着名的粮仓。在越南西部和北部山区,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盛产贵重木材和其他林产,活动着多种珍禽异兽;地下蕴藏着珍贵丰富的矿产,这是名副其实的“金山”;而越南江湖河海里各种各样的水产资源则表明“银海”的美誉是当之无愧的。
(一)世界第三稻米出口国
红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很适合种植水稻,大部分地区一年可种两造,有些地方一年可收获三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越南每年产大米650万吨,其中1/3用于出口,占世界大米出口总量的1/4。越南大米,不仅销往法国,还向香港、日本、印度、菲律宾、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当时的西贡,是和仰光、曼谷齐名的世界三大米市之一。40年代以后,由于连年战争,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1954年抗法战争胜利后,同工业生产一样,越南北方的农业经济也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从1961年到1965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粮食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39年增加两倍多,畜牧业增加近1倍,经济作物总产值增加6倍。1964年8月5日,美帝国主义把侵略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越南北方经济建设转向为抗美救国战争服务。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广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为支援前线和保证国家的正常生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73年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签订后,特别是1975年越南全国解放以后,越南党和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许多努力。从1975年到1980年,全国开荒70万公顷,其中投入生产的有56万公顷。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提高。比如,1944年水稻平均一造单产为每公顷1.07吨,1975年达到每公顷2.13吨。继1966年太平省首先成为5吨省(全省全年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平均每公顷5吨)以后,到1982年有13个省、市达到平均单位面积产量5吨,其中有6个省、市达到6吨以上。平均单产每公顷5吨以上的县已经很普遍,1982年有50个县达到平均单产每公顷7吨以上,其中有三个县达到9吨以上。广南—岘港省大禄县大福农业生产合作社1982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21.5吨(三造),这是越南全国最高的单产。
从1981年到1983年,越南粮食连续三年获得丰收,平均每年增产近100万吨。越南官方宣布,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近1700万吨,平均每人占有粮食300公斤,达到了低标准的粮食自给。农业连续取得丰收同气候条件好、连年风调雨顺有关,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越南在农业战线上陆续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把农村的改革逐步推向深入所致。1981年1月13日,越共中央书记处发出了第100号指示,推广农业包产到劳动者个人和劳动小组的做法。1988年4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又作出了改革农业经营管理的第10号决议。大部分土地按人口和劳动力分配到户的新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89年越南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由原来每年进口大米40万吨到60万吨,到当年出口大米150万吨。1990年继续保持了出口大米150万吨的势头。1991年越南农业生产遇到严重困难,仍然出口大米100多万吨。1992年是越南粮食生产空前丰收的一年,总产量折合稻谷达到2400万吨,出口大米近200万吨。此后又继续发展,199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近2500万吨,超过了1995年的计划指标。1994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近2600万吨。1995年又开创了2744.7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比1976年的1350万吨翻了一番。
(二)金山银海
越南全国山林面积1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0%左右,其中森林面积10.4万平方公里,覆盖1/3的国土面积。森林里汇聚了东南亚乃至世界上多种动、植物,包括300多种兽类和成千种鸟类,盛产名贵木材和1000多种药材。在北部的深山密林中,有罕见的高达60米的大树。中部西原地区,绵延不断的森林像辽阔无边的大海,面积达200多万公顷。西原森林出产的油楠,色泽红得如胭脂,乌木油黑闪光,檀木芬芳诱人。这些木材质地坚实如铁,不怕虫蛀,是建筑和制造家具的上等材料。在大叻一带深邃的松林中,有二叶松、三叶松和世界上稀有的五叶松。西原还生长有几十万公顷的茂密竹林、白藤、红藤,出产何首乌、砂仁、玉桂、蜂蜜、蜂蜡等名贵药材。森林里还有老虎、大象、犀牛、孔雀等珍贵动物。西原地区既有辽阔的森林,也有辽阔的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它那肥沃的红土泥层及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水和丰富的水源,又十分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早在法属时代,西原地区就出现了许多大种植园:橡胶园、金鸡纳树园、咖啡园、茶园、胡椒园等等。西原出产的茶叶,闻名于世界市场。特别是波来古的达克朵茶园生产的红茶、绿茶,那香淳浓郁的气味是其他茶叶无法比拟的。西原地区湍急的河流,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而一个个温泉又是人们极好的去处。西原地区还有多种矿产,由于矿层接近地表,开采就比较容易。
越南拥有包括燃料、金属、非金属等50多种地下矿藏。主要有煤、铁、铜、锡、锌、铅、铬、锑等。其中煤的储藏量极为可观。煤矿长达几百公里,储量达到几十亿吨,而且品质优良,容易开采。着名的鸿基煤矿、北太铁矿、老街磷灰石矿、高平锡矿、清化铬铁矿等储量丰富,矿质良好。
越南盛产黄麻、蒲草、橡胶、椰子、胡椒、咖啡等经济作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年生产的橡胶就达一万吨,居世界第四位。越南的甘蔗生长快,糖分多,全国到处都可以种植。咖啡、胡椒、漆等越南特产,远销国外,享有国际声誉。桂皮也是越南的特产,人说价值可比黄金,作用可比人参。此外,香蕉、菠萝、柠檬、柑桔、芒果、龙眼、荔枝、木瓜等热带水果,味美可口,从南到北,到处都有,四季不断。布夏的柑、兴安的龙眼、清河的荔枝、大黄的香蕉,在越南北方历来脍炙人口。
越南有32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流的交汇点,又有众多的河流出海口,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十分有利于各种海产生长。据统计,越南沿海有1200种鱼、70种虾,许多种鱼虾都有着重要的开发价值。仅北部湾就有900种鱼,中部沿海、南部东区沿海和暹逻湾等海域,每年的海鱼产量都可达到数十万吨。与此同时,海产养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七大农业区
越南全国有近1000万公顷的平原。红河平原150万公顷,九龙江平原600多万公顷。在这两个大平原之间,东部沿海的清化—义静平原(68万公顷)、平治天平原(20万公顷)和中部南区平原(61万公顷)连在一起,是越南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由于各条河流从上游带来的冲击泥沙,沿海平原逐年向海上延伸,面积不断扩大。红河三角洲每年向海上延伸约100米,湄公河三角洲每年向海上延伸60到80米。
根据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越南划分了七大农业区:
1.红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黄麻、蒲草、蔬菜、甘蔗、桑树、茶叶以及水产捕捞和养殖。
2.北方山区和半山区:发展茶叶、蚕桑、水果、木材以及家畜饲养。
3.原第四联区:种植水稻、白薯、木薯、玉米、高粱、小米、豆类、花生、茶叶、咖啡、胡椒以及水产捕捞养殖。
4.中部沿海地区:种植水稻、杂粮、棉花、甘蔗、桑树、桂树、水果以及水产捕捞和养殖。
5.西原地区:种植水稻、杂粮、橡胶、咖啡、茶叶、可可、水果、桑树以及养牛。
6.南部东区:种植橡胶、咖啡、甘蔗、水稻、玉米、豆类、木薯、水果和养牛。
7.九龙江平原:种植水稻、玉米、高粱、黄麻、豆类、蒲草以及鱼虾捕捞和养殖。
⑦ 越南四季稻分布在哪些省份
2009年,越南水稻种植面积为744.01万ha,其中九龙江平原水稻面积为387.29万ha,占越南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2.1%,其次为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占越南水稻总种植面积的16.4%,红河地区占15.5%。目前,越南水稻平均产量在东南亚位居第一,2009年水稻平均产量为5.23 t/ha,其中红河平原水稻种植水平最高,平均产量为5.58 t/ha。水稻平均产量最高的省份为红河平原的太平省,2009年平均产量为6.64 t/ha;平均产量超过6.00 t/ha省份还有红河平原的兴安省(6.27 t/ha)、海洋省(6.07 t/ha)和九龙江平原的安江省(6.07 t/ha)。九龙江平原是越南粮仓,2008和2009年水稻产量均超过2000.00万t,分别为2066.95万和2048.34万t,占越南总产的53.4%和52.7%。产量最高的省份是九龙江平原的坚江省和安江省,2009年产量分别为339.77万和338.36万t。
越南水稻种植分冬春季、夏秋季和晚季。从2009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来看,冬春季水稻占大多数,主要集中在九龙江平原,种植面积为154.88万ha,占全部冬春季水稻种植面积的50.6%。冬春季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ha的省份均分布在九龙江平原,分别为坚江省(27.78 万ha)、隆安省(24.9 万ha)、安江省(23.41万ha)、同塔省(20.72万ha)。
夏秋季水稻主要分布在越南的中北部及中部沿海地区、西原、东南部和九龙江平原4个地区。2009年,全越南夏秋季水稻种植面积为235.83万ha(表2),九龙江平原夏秋季水稻种植面积就占了81.0%,为191.05万ha。夏秋季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ha的省份有:坚江省(27.78万ha)、隆安省(24.90万ha)、安江省(23.41万ha)和同塔省(20.72万ha)。夏秋季水稻产量不高,2008和2009年平均产量分别为4.81和4.74 t/ha。
晚季水稻主要分布在红河平原,2009年红河平原晚季水稻种植面积为58.42万ha,北部丘陵山区晚季水稻种植面积为42.99万ha,九龙江平原为41.36万ha。晚季水稻平均产量较低,2008和2009年平均产量均为4.46 t/ha,除红河平原晚季水稻平均产量稍高(2008和2009年分别为5.42和5.43 t/ha)外,其他地区晚季水稻平均产量均未超过5.00 t/ha,九龙江平原最低,晚季水稻平均产量仅3.89 t/ha。
⑧ 越南 胡志明市 有什么特产
1、越式春卷
越式春卷食用时可将炸好的春卷包入生菜,沾上鱼露、蒜末、辣椒酱后食用,也可不包生菜直接沾酱食用,酱料多寡可依个人喜好。
2、越南河粉
越南百年经典美食,融入了中国和法国的烹饪文化,凭借其独到而特别的味道越南河粉在越南大名鼎鼎,属越南的国食。最早是由广东移民在20世纪初期带入越南。
3、奥黛
奥黛是越南的国服,越南奥黛的确切起源年代尚不清楚,但按时间追溯,奥黛雏形图像曾出现在东山文化(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时期不同的越南铜鼓等文物上。
4、炸象鱼
胡志明市炸象鱼是相当值得推荐的一道名菜,一条约比一个手掌略大的鱼,彻头彻尾的炸它一番,炸到那条鱼是全身酥麻、香脆可口。
5、越式螃蟹
越南厨师是用一种浓香的本地辣酱把分解的螃蟹烧出来的,丝毫不会破坏螃蟹的鲜味。一碟调料,用椒盐、姜末和香叶加柠檬汁拌成,初试时不习惯,坚持一下会上瘾。
⑨ 越南人口9300万,国土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还有大米出口
众所周知,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大米和咖啡出口国之一,每年都有数百万吨的大米从越南出口,其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但这样一个小国家国土只有中国三十分之一,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大米出口呢?
1、越南适合种植并将大米作为重要创汇商品
越南大米多主要是因为越南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季风季候,常年炎热多雨,日照充足,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且越南国土以平原为主,河流众多,越南将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都很适合种植。特别是红河平原和九龙江平原地区,土壤肥沃,是种植水稻的绝佳区域,越南水稻的播种面积占到了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三左右。
越南货币也很稳定,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在去年新兴货币受困于美元升值而大幅承压的背景下,越南盾在2018年只贬值了2%。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越保持贸易上密切往来对中越双方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目前中国还有众多投资者前往越南进行投资,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落地越南,并为当地创造大量工作岗位,相信以后中越往来将会更加密切。
⑩ 苏湖熟,天下足 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从哪里引进的什么水稻优良品种
首先“苏湖熟,天下足”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等书。
然后它引进的的确是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