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哪些位置有黑蚂蚁

越南哪些位置有黑蚂蚁

发布时间:2022-12-17 03:13:29

❶ 蜇人的蚂蚁屁股比身子大尖尖的是什么蚂蚁是黑色的

这是隐翅虫,有趋光性。落在身上不可拍死,应吹走。
当隐翅虫的体液不小心弄到皮肤上时,由于其体液呈强酸性,所以应用碱性物质中和(不可用烧碱),可用牙膏,苏打,肥皂水等对皮肤进行处理,然后用清水洗净。
预防手段
1.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关好纱窗。
2.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
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切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应用嘴吹气将其赶走。
5.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
6.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立即毙命,甚至是500ml水内加入2~3滴风油精,会在一分半钟内毙命。

❷ 怎么预防越南红蚂蚁

红蚂蚁吃的很杂,容易传毒带菌,现在属于第五大害虫。几乎家家都有,楼楼都有。至少在南方的城市基本上都是80%-90%都有红蚂蚁。
你不妨把稻草垫拿出来,晴天的时候打点药,晒一晒,你换一个垫子也不能保证呀。现在这个药你也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主要就是杀蚂蚁的药,如果有也行。目前来说,咱们害虫使用的药剂基本上都可以买到,最好的是聚酯类的药,就是杀伤力比较强的,咱们常用的必扑那样的药容易产生对抗性,你可以换一种药。你可以去看看,如果有相关的药,你可以去买用一用。
也可以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一、用肉类等食品诱使蚂蚁聚集,然后用开水将其烫死,反复几次便可消灭;二、使用市面上的灭蚁药,例如滴百虫、灭蚁灵等对蚂蚁聚居处进行多次喷洒;三、可以将兑好的洗衣粉水洒在地上,蚂蚁爬上去会被淹死;四、只要注意家里的卫生,近几天拖地时可洒些来苏水,尽量避免一些吸引蚂蚁的物质,这种小红蚂蚁便会很快消失;五、最好把门窗关闭后用磷化铝片剂和溴钾烷液剂熏蒸,但上述两种药物对人体有害,因此使用时,居民最好外出。最后,提醒居民,如果一家有了红蚂蚁,往往左邻右舍也会跟着有,所以根治最好大家同时进行,不然会造成红蚂蚁“回潮”的现象,难以达到彻底清除治理.

❸ 越南游击队也玩地道战,“蚂蚁陷阱”把美国大兵吓到崩溃

国产战争电影《地道战》中,神出鬼没的冀中军民靠着地道打鬼子的故事,大家都一定非常熟悉。实际上,在二十多年之后,美国在越南战场上也一头栽进了“地道战”的泥潭中。美国大兵们被同样机智勇敢的越南人民打得晕头转向,甚至还被“蚂蚁陷阱”吓得魂飞魄散!

越南地道系统的 历史 ,要从越南抗法战争时期说起。为了与法国侵略者对抗,越南游击队在越南境内挖掘了大量的地道系统,通过地道战的方式来与来犯的法国士兵周旋。随着美军介入越南战争,越南的游击队员们迅速扩大了各地的地道规模,以抵抗美军战机的狂轰滥炸。这之中,当数位于越南南部古芝县——这里是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的大本营——的地道系统最为着名。

在古芝县,南越的游击队员们挖掘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地道系统。这套地道系统的总长度超过了190公里,其最深的洞室深藏于15米深的地下,足以抵御美军轰炸机的轮番空袭。他们在这套复杂的地道系统内建立了一个“地下村庄”,这里有居住区、厨房、军械厂、仓库、医院以及防空洞,甚至还有用于表演的文艺场所。即使是前来扫荡的美军长期盘踞在地面上,游击队员们依然能在漆黑幽暗的地道中存活超过半年的时间。

为了铲除盘踞在古芝地区的越共游击队,美军在1966年1月7日对该地区开展了大规模扫荡作战。这场扫荡开始于B-52轰炸机编队的地毯式轰炸,在经过铺天盖地的重磅炸弹洗礼后,古芝地区已经变成了遍布“陨石坑”的“月球表面”。紧接而来的,是美军炮兵部队的弹幕,一位越共游击队员回忆说:“就在敌军飞机投下炸弹后不久,敌军炮兵的炮击紧接而来,这场炮击相当猛烈。我们立刻意识到,敌人的机降步兵马上就要到了。”

在炮火的硝烟中,搭乘UH-1直升机飞来的美军第一步兵师,与来自澳新军团第28步兵团的士兵,浩浩荡荡地降落在刚刚被炸弹洗礼过的古芝地区。刚一落地,澳新军团的士兵们便遭到了越共游击队的“热烈欢迎”——他们所搭乘的直升机被游击队员们当场击毁,刚刚落地的士兵们立刻陷入到苦战之中。

然而,随着美军后续的增援部队赶到,寡不敌众的越共游击队员们开始有组织地后撤,躲进预先挖好的地道之中。前来扫荡的澳新军团士兵们突然发现,抵抗他们的越南游击队员们似乎在转眼之间“人间蒸发”了。在游击队曾经盘踞的阵地上,士兵们发现了大量的食物和饮用水,但是却没有发现前来投降的游击队员。

正当美军一团雾水的时候,四周的丛林中却开始不断地传出枪声,不断地有军官在枪声传出后应声倒地。原来,来自越共游击队的狙击手们们正利用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形式与来袭的美军部队打起了麻雀战。这些神出鬼没的越共狙击手,让参与扫荡行动的美军和澳新军团士兵们感到格外的头痛。

经过两天的扫荡后,澳新军团的士兵们终于在1月11日发现了“越共”们的藏身之地——他们找到了其中一个地道的入口!一开始,美军和澳新军团的士兵们试图通过灌水、使用催泪弹、纵火或者投掷燃烧弹等方式,迫使地道中的游击队员们逃出地道。然而,美军士兵们的雕虫小技却丝毫奈何不了这些经过精心设计、拥有多套通风系统和排水渠的地道网络。恼羞成怒的美军士兵们甚至开始往地道口中投掷手榴弹,试图将地道口炸塌以“埋葬”里面的越共游击队员。然而,拥有众多出口的地道系统又怎么会因为一两个出口被堵死而失去作用呢?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已经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位名叫桑迪·麦格雷戈的澳新军团工程兵上尉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解决方案——招募一批身材矮小的志愿者,潜入越共的地道系统中实施搜剿行动。在招募到3位自告奋勇的矮个子志愿者后,桑迪上尉带着队伍毫不犹豫地扎入古芝的地道群中。

在这些不到1米高的地道中,身材魁梧的桑迪上尉带领着其余成员不断地向前摸索着。潜伏在地下的游击队员们很快就意识到桑迪上尉的存在,但是碍于上级保护地道结构的命令,他们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与入侵地道的敌人进行交火。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游击队员们没有方法对付入侵地道的敌军。他们给桑迪上尉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礼物”——绊线手雷、竹矛陷阱、毒蜘蛛、毒蛇等各种花样繁多的致命陷阱。

不过,出身工程兵部队的桑迪上尉早已与越共的这些“特色陷阱”打过多番交道,这些雕虫小技根本难不倒这位经验丰富的工兵。经过一番搜索后,桑迪上尉的小队在地道中找到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各种各样的资料。他回忆说:“我们搜出了近半吨重的敌军资料,其中包括了敌人的组织架构,敌人在西贡中潜伏的间谍名单、敌军的通信密码,甚至还包括了越共试图刺杀的盟军(指干涉越南战局的美、澳、新等国军队)要员名单!”

虽然古芝地区的地道并未在这场行动中被彻底清缴,但是澳军的这场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在澳军工程兵们取得成功之后,美军也开始在自己的工程兵部队中设立专门清缴敌军地道的“地道鼠”单位。参与“地道鼠”部队的士兵身高被严格限制在1米7以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身材矮小”的(对于欧美人来说)士兵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狭窄的地道战场。

美军为“地道鼠”们配备了特制的点45口径柯尔特消音手枪、手电筒、以及有线通话耳机。通话耳机的电缆通常还会作为安全绳,绑在“地道鼠”们的身上。一旦他们不幸中枪受伤或者阵亡,地道外的同伴们可以通过线缆将他拉出地道外。不过,不少“地道鼠”们非常讨厌自己装备的点45口径消音手枪。在密闭的地道中开火时,这些手枪经常会导致使用者耳鸣,从而造成更大的危险。他们更加喜欢二战期间战略情报局(即后来的美国中情局)所使用的点22口径消音手枪,但是这些手枪数量非常有限,并且在其他美军特种部队中也非常抢手。除此之外,点38口径的史密斯·威森左轮手枪以及二战期间的德军9毫米鲁格手枪也是非常热门的选择。

在扫荡作战中,一旦参与地面扫荡的美军士兵发现地道的入口,他们就会召唤来这些专门负责清理地道的“地道鼠”,让他们“钻”到地洞中收拾里面的越共。来自澳大利亚南威尔士的澳洲工兵维克安德·伍德就曾是“地道鼠”部队的一员,他回忆说:“当他们(指美军士兵)发现地道口时,我们就会冲进去搜索敌人,并且安装炸药炸毁这些地道。很多时候,地道中的越南人知道我们要来了,所以他们会自觉地后撤,并且给我们留下一大堆陷阱。”

回忆起自己摸索地道的日子,伍德不禁苦笑着说道:“这是一项非常令人头痛的工作,在通常情况下,你都不会携带很好的照明设备——因为那只会让你成为一个良好的靶子。越南人所留下的陷阱五花八门,而带有拌线的手榴弹只是其中一种危险组合。有的时候,蝎子会突然从你头顶上掉下来,又或者从洞穴的深处突然飞出一大群蝙蝠。我们已经得出过一个结论——你看到的蝙蝠数量越多,意味着洞里面的越南人越少。他们甚至会将活生生的毒蛇绑在墙壁上,在黑暗中前行的你很难发现这些小东西的存在。”

而一位来自美军的“地道鼠”——理乍得·布拉德利,则遇到了一种更加让人毛乎悚然的陷阱,他回忆说:“我遇到了一条特别小的地道,我几乎没法爬进去,这比我之前所遇到的地道还要小。在隧道的转角处,我听见前面开始传出声音。于是我关掉了自己的头灯,拔出了配枪,心里想着:‘这次终于逮住了越共,我一定要干掉他’。我不断地向前爬,终于来到了声源所在的地方。于是我打开了自己的灯光,映入眼帘的是一幕让人毛乎悚然的景象:成千上万的白蚁爬满了一块木头,它们正在贪婪地啃食着。直至今天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做到的,但当时惊慌失措的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在狭窄的地道中掉过头来,像火箭发射一样的逃离了这个可怕的洞穴。对于我来说,这比被上百名越共包围还要可怕。”

然而,越南游击队用于吓唬西方人的手段远远不止这些,一位越南军队的上校就曾回忆说:“我们甚至训练胡峰来攻击这些美国人。训练胡峰攻击特定的人非常困难,但是并不是不可能的。经过训练后的胡峰不会攻击训练者,并且还可以通过长杆来将它们的巢穴移动至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这些在东方水土不服的西方人显然非常惧怕我们胡峰身上的毒刺。”

尽管“地道鼠”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他们依然无法剿灭依靠地道机动的越南游击队。为了彻底消灭隐藏在古芝地道下的越南游击队,美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派出了着名的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在地道上空执行猎杀任务。任何胆敢在昼间爬出地道的越南游击队员,都会被“眼镜蛇”直升机的机炮打成筛子。为了恐吓地面上的游击队员,美军机组人员甚至会在武装直升机的机头涂上经典的“鲨鱼嘴”图案。一位越军上尉回忆说:“我们称呼这些武装直升机为‘红头怪兽’。我们非常害怕这些‘怪兽’,它们杀了不少我们的好同志。”

然而,更加可怕的还在后头。为了追踪在地道中活动的越南游击队,美军还研发了能够用飞机进行空投的震动感应器。这些依靠电池工作的感应器,会将自身感应到的地面震动信号通过无线电回传给在上空盘旋美军飞机,帮助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轰炸行动。为了清除这些地道,美军派出B-52战略轰炸机挂载大量的炸弹,对古芝地区的地道网络实施地毯式轰炸。除此之外,美军攻击机还会挂载CBU-55型燃烧弹,对越军的地道入口进行针对性攻击,压制地道内部的越南游击队员。

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之下,位于古芝地区的地道网络终于在1969年末彻底瘫痪。尽管美军终于达成了他们的目标,但是越南人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这整整4年时间里,越南游击队利用古芝地区四通八达的地道网络,不断地与前来扫荡的美军进行游击战。而在1968年的北越“新春攻势”中,从胡志明小道南下的北越军队士兵更是利用古芝地区的地道网络进行隐秘机动,并且对西贡市的周边地区发动突袭。

与此同时,在地道的帮助下,越南游击队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并且迫使美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更新型的武器来对付这些地道系统。而当美军终于清除这套地道网络的时候,美国国内的反战声浪已经升至最高点。四年后,随着美越两国政府在着名的巴黎和会上达成了和平条约,深陷越战泥潭中的美国士兵们终于迎来了归家的时刻。

越南抗美解放战争结束后,越南政府将位于古芝县内长达121公里的隧道系统整体保留,并且将其改建为一处战争纪念公园。为了方便旅客出入,大部分地道都经过了拓宽改造,并且加装了照明系统指引旅客游览。在公园中,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年越南游击队员在地道中食用的食物,并且还可以在射击场上体验手持M60机枪扫射的乐趣。直至今日,古芝地道纪念公园吸引了不少欧美游客,美国游客们尤为突出——毕竟,感受当年父辈们经历的黑暗与恐惧,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❹ 下雨天会出现的黑色翅膀虫子

下雨天会出现的黑色翅膀虫子

下雨天会出现的黑色翅膀虫子,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小动物会闯进我们的家中,而有些是非常常见的,有些是我们不太知晓的,那么我们在遇到不认识的一些动物时都会去查找资料,以下是关于下雨天会出现的黑色翅膀虫子。

下雨天会出现的黑色翅膀虫子1

大雨过后出现的应该是大白蚁

一:每年4-6月,有翅繁殖蚁进行分群繁殖,一般分飞5-10次,多在闷热或大雨前后的傍晚分飞出巢。经短期飞翔、脱翅、配对,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入土筑新巢。营巢后6-7天开始产卵,卵期40天左右,若蚁经4个多月发育成工蚁,经7-8个月发育成有翅成蚁。有翅成蚁有趋光性。

二:可危害杉木、水杉、、、板栗等多种树木,房屋及家具。白蚁营巢于土中,取食树木的根茎部,并在树木上修筑泥被,啃食树皮,亦能从伤口侵入为害。苗木被害后常枯死,成年树被害后,生长不良。此外,还能危及堤坝安全。

三:捕杀法:

1:灯光诱杀。在4-6月,掌握白蚁分飞时,安装灯光诱杀有翅繁殖蚁。

2:喷、砷剂灭蚁粉、60%-70%开蓬粉剂。

黄翅大白蚁(拉丁学名:Macrotermes barneyi),白蚁科大白蚁属昆虫。其体长10.50~11毫米,头深黄色,上颚黑色,头及胸背有少数直立的毛,腹部背面毛少,腹部腹面毛较多;头大,背面观长方形,略短于体长的1/2,头宽卵形,复眼及单眼椭圆形,复眼黑褐色,单眼棕黄色,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黄翅大白蚁分布于越南和中国。

下雨天会出现的黑色翅膀虫子2

白蚁物种起源

分类学地位

在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学家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清楚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们和其它昆虫的关系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之前,它们一直被划在一个包括蟑螂的网翅超目(Dictyoptera)之下

居于等翅目(Isoptera)之中。然而,一个新研究却将白蚁划入了蟑螂的家族,构成了蜚蠊目(Blattodea)下的新的一个科——白蚁科(Termitidae)。等翅目不复存在。

Paul Eggleton、Daegan Inward、George Beccalon网翅超目这个类群进行了最全面的DNA分析。他们选取了107种白蚁、蟑螂以及螳螂(网翅超目的第三个成员),进行了分析。

“让蟑螂演化成白蚁的关键,就是出现了吃木头的能力,”Paul解释道:“它们还逐渐失去了卵鞘,有些后代成为了工蚁和兵蚁。”

“白蚁是社会性的蟑螂。这句话的确会让人觉得奇怪,因为白蚁和蟑螂看起来是如此不同,但对于动物来说,随着行为的改变,样貌也发生改变并非罕见。

最有名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很可能就是黄蜂演化出来的。George Beccaloni说:“在动物学中,一个‘目’这么大的类群的分类地位就这样改变,是很罕见的。如果我们的研究正确,那教科书就要改写。”

形态特征

白蚁具有昆虫的基本特征,体长一般由几毫米到十几毫米,有翅成虫的长度约为10-30毫米,但多年生蚁后由于生殖腺的发达,腹部极度膨大,整个体长可达60-70毫米,有的种类的蚁后甚至可超过100毫米。

其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可以自由转动,生有触角、眼睛等重要的感觉器官,取食器官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前口式。胸部分前胸、中胸、后胸三个体节,每一胸节分别生一对足。

有翅成虫的中、后胸各生一对狭长的膜质翅。前、后翅的形状、大小几乎相等,等翅目的名称就由此而来。腹部10节,雄虫生殖孔开口于第9与第10腹板间;

雌虫第7腹板增大,生殖孔开口于下,第8和第9腹板则缩小,多数种类有一对简单的刺突,位于第9腹板中缘,第10腹板两侧生有一对尾须。白蚁体躯几丁质化的程度随着不同种类有不同变化,一般有翅成虫的.体壁几丁质化高

且硬,工蚁体壁几丁质化较浅,而软。体躯的毛随种类而异,有多有少,有的近于裸露。体色由白色、淡黄色、赤褐色,直到黑色不等。但大多种类的体色较浅淡,近于乳白色。

白蚁(3)白蚁为喜温昆虫,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展开,纬度越低,种类越多。其分布范围古北区北界为45°N,新北区为52°30′N,新热带区南界为45°25′S。

中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和新疆尚未发现外,其余各省区都有分布和为害。其中,散白蚁分布北界约为40°N,土白蚁为35°N,家白蚁为32°~33°N,堆砂白蚁28°N左右。中国长江以南,种类多,密度大。

下雨天会出现的黑色翅膀虫子3

种类介绍

一个白蚁群体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形态,机能和生活习性的分化,根据这种分化,白蚁群体内可以划分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两大类,每型之下又可分为若干品级。

生殖类型

即有翅成虫,在羽化前为有翅芽的若虫,群飞后发展成为原始型蚁后和蚁王,在大白蚁亚科中至今未发现有补充繁殖蚁,但在巢中有时能发现有未经群飞的有翅繁殖蚁可以直接脱翅交}配产卵,在一定程度上也起补充繁殖蚁的作用。

非生殖类型

主要有工蚁和兵蚁,它们都有性的区别,但性器官发育不完全,无生殖能力。在工蚁中,黄翅大白蚁又有大、小工蚁之分。工蚁在群体中数量最多,担任群体内的一切事务,如筑巢、筑路,运卵,取食

吸水,清洁、喂养蚁后,蚁王以及抚育幼蚁等工作。兵蚁的主要职能是警卫和战斗,因此上颚特别发达,但无取食能力,需工蚁喂食。在黄翅大白蚁群体中,兵蚁分大小两种,大兵蚁主要集中在蚁巢附近。

在初建巢的蚁群中只有工蚁,以后随着蚁群的增长而兵蚁逐渐增加。兵蚁在群体中所占百分数,不但因种群不同,即使在同一种白蚁中也随群体的年龄不同而有变化。

对一个白蚁群体,产生几种不同的类型和品级的原因,认识不一,一般多认为是外激素的作用。

❺ 蜈蚣可以喂画眉吗

最好不要乱喂,有些是有毒的。

画眉鸟(学名:Garrulax canorus)是雀形目画眉科的鸟类。全长约23厘米。全身大部棕褐色。头顶至上背具黑褐色的纵纹,眼圈白色并向后延伸成狭窄的眉纹。栖息于山丘的灌丛和村落附近的灌丛或竹林中,机敏而胆怯,常在林下的草丛中觅食,不善作远距离飞翔。雄鸟在繁殖期常单独藏匿在杂草及树枝间极善鸣啭,声音十分洪亮,歌声悠扬婉转,非常动听,是有名的笼鸟。杂食性,主要取食昆虫,特别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兼食草籽、野果。分布于老挝、越南北部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华中、华南、海南及台湾地区的为留鸟。为广州市市鸟。

❻ 请问:类的小黑蚂蚁会飞今爬,趋光性强,可能是交配而聚的小虫为何物

很高兴告诉你!中文名:黑菌虫,学名:Alphitobius diaperinus Panzer,英文名:Black fungus insect。黑菌虫是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的一种仓库害虫。寄主有棉花、木材、黄麻、木香、大米、花生、砂谷、生药材、枣类、玉米、可可豆、茯毛、绿豆、芝麻、豆蔻、乌梅木、白冠、槟榔。危害粮食及其加工品、干果、可可、椰子、豆蔻等。又能食虫尸、虫粪及腐败夹杂物,食性十分复杂。在潮湿粮食、陈粮、粮脚、粮仓及粮食加工厂的阴暗潮湿和夹尘杂物等处发生最多。在东北常与黑粉虫、黄粉虫、小菌虫同时大量聚集危害。成虫或幼虫常聚集在仓库的阴暗壁角、砖石、木板下、尘芥杂物中或粮食碎屑内越冬。成虫有群栖性、趋光性、假死性、同类残杀性,能飞善爬、喜食虫尸、杂物,能抗饥11~24日,喜食潮湿谷物;成虫寿命在高温潮湿条件下可达1年,一般为2~3个月。幼虫喜食带湿谷物及粉类,有假死性、肉食性、群栖性及趋光性,能耐饥3~9日,一般为6日。此虫分布在世界各国,我国除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发现。从1965~ 1985年间,我国海运进口货物中曾多次截获。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越南、伊拉克、叙利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土耳其、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马里、加纳、几内亚、埃及、肯尼亚、新几内亚、阿根廷、尼加拉瓜、巴拉圭、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和美国。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3代,以成虫或幼虫群集仓内阴暗壁角,砖石,木板,地角粮,尘杂或堆集物中越冬成虫羽化后5—7日交尾产卵,卵散产于粮食表面或各种缝隙内每雌平均产卵115粒,产卵期约85天,成虫寿命一般为2—3个月,如高温条件下,可长达一年卵在17度以上开始发育,卵期3—8天,幼虫期30—45天,蛹期4—8天,每代在30度,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平均为37天成虫有群集性,趋光性,假死性和同类残杀习性,喜吃虫尸,耐饥力强普通的杀虫剂就应该可以的我知道所以你知道!

❼ 中型黑色羽毛长嘴 嘴有点勾 是什么鸟啊

发冠卷尾(学名:Dicrurus hottentottus)是中型鸟类,体长28-35厘米。通体绒黑色缀蓝绿色金属光泽,额部具发丝状羽冠,外侧尾羽末端向上卷曲。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沟谷地带,多在常绿阔叶林、次生林或人工松林中活动。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主要在树冠层活动和觅食,树栖性。主要以金龟甲、金花虫、蝗虫、蚱蜢、竹节虫、椿象、瓢虫、蚂蚁、蜂、蛇、蜻蜓、蝉等各种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中南半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❽ 越南主要有什么动物

1、亚洲象

亚洲象,比起他在非洲的亲戚非洲象要小一些,分别这两种大象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亚洲象的耳朵要小一些。主要栖息地,为东南亚和南亚这些热带地区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十三个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蓝翡翠

蓝翡翠,亦称"蓝鱼狗"、"黑头翡翠"。属佛法僧目,翠鸟科。蓝翡翠是相当大的翡翠,身体长30厘米左右。在国内,夏季分布比较广,几乎遍及东部全境。

该鸟羽色艳丽,鸣声洪亮,是人们喜爱的笼养观赏鸟。食鱼虾、昆虫等。常单独站立于水域附近的电线杆顶端,或较为稀疏的枝丫上,伺机猎取食物。晚间到树林或竹林中栖息。

3、斑头大翠鸟

斑头大翠鸟,为留鸟,个体较大,身长23cm左右,上体主要为黑褐色,渲染蓝绿色,背部中央具一亮绿色纵线。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4、三趾翠鸟

三趾翠鸟,俗称小黄鱼狗,颜色非常艳丽的小型森林翠鸟,生活在常绿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一般都在小山丘或低高度的植被区活动。

通常栖息于茂密的森林和河岸近水的地方。三趾翠鸟是候鸟。8月至9月迁徙,3月回到北方。完全是肉食性。常在树叶或泥土中寻找猎物。主要食物是昆虫,蝗虫,苍蝇和蜘蛛。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

5、玳瑁

玳瑁,别名瑇瑁、蝳蝐、瑇玳、文甲、鹰嘴海龟、十三鲮龟、十三鳞、十三棱龟、明玳瑁、千年龟,属于海龟科的一种海龟,是玳瑁属下唯一一种,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

玳瑁的外形与其他海龟大致相似,都有扁平的躯体、保护性的背甲、以及适于划水的桨状鳍足,而玳瑁最明显的特点是其鹰喙般的嘴,以及躯体后部锯齿般的缘盾。

❾ 黑翅土白蚁

(彭建文)
学名: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又称台湾黑翅螱。等翅目,白蚁科。兵蚁头暗黄色,卵形,头长(连上颚)2.4~2.6毫米,头宽1.4~1.6毫米;上颚镰刀形,左上颚前方有一明显的齿。有翅成虫黑褐色,体长12~14毫米,翅长(不连翅鳞)24~25毫米。(见图)分布中国长江以南各省以及河南、西藏东南部;日本,缅甸,泰国,越南。为害杉、樟、檫、黑荆、漆树、刺槐、板栗等100多个树种,同时能穿透江河堤坝和山塘水库,造成漏水塌方以至决堤,是农、林、水利主要害虫。属土栖白蚁,巢居地下。每年3月开始筑泥道上树活动取食(5月和9月出现两次活动取食高峰期),啃食树木皮层并随伤口侵入木质部造成树干空心早衰,至11月停止为害,隐蔽地下。当年羽化,当年分飞,分飞期多在4~6月,愈南愈早。分飞始期,由工蚁开始修筑分飞孔,分飞孔下方有分层排列的候飞室,成虫分飞完后,工蚁随即封闭洞口。分飞常发生在闷热天的19~20时之间。一个大型的巢群,飞出有翅成虫总数可达数千至一万以上。分飞后的有翅成虫脱翅后,雌雄追逐配对,寻找适当之地,钻入地下共建新巢。定居后6~8天开始产卵,每天产卵4~6粒,第一批卵约30~40粒,孵化期26~40天。随着群体的不断发展,蚁巢不断地发生结构上和位置上的变动,使得蚁巢构造由简单逐渐复杂,并迁向深处。群体成熟期,开始有繁殖蚁及若蚁,出现菌圃和“王室”。菌圃分层并有泥质骨架,大小菌圃腔较多。群体发展到8~10年,巢体深度一般在2~3米。有“王室”菌圃的地方即为主巢,主巢深1~10米,有星罗棋布的副巢和空腔。通向主巢的蚁道一般3~5条,越近主巢蚁道越大。防治方法:利用泥被线、分飞孔、鸡菌等外露迹象追挖蚁巢;有翅成虫分飞季节用灯光诱杀;在蚁道上、副巢或主巢中直接喷洒灭蚁灵毒杀,或用烟剂薰杀;在白蚁经常活动的地方设置诱饵堆,诱来白蚁后撒以灭蚁灵粉,一般能在20天内引起全巢死亡;在白蚁为害严重的苗圃,用80%敌敌畏500倍液淋灌苗根,或用茶枯1公斤加水200~300公斤浸泡一天,于下午淋灌苗床,每隔一周淋1次。

黑翅土白蚁
1.兵蚁;2.有翅成虫前翅;3.有翅成虫后翅
黑刺蚁
(black spined ant)
(伍建芬)
学名:Polyrhachis dives F.Smith。又称松毛虫黑蚁。膜翅目,蚁科。成虫明显多型:①无翅型雌蚁:头、胸、腹特别大,体长9毫米,体黑色有光。触角膝状,13节。前胸两侧及后胸背面各有角状刺突1对。腹部第一节突起,在突起处两侧有叉状角刺1对,比胸部角刺长,第二腹节最小,第三、四腹节最大,往后渐次缩小。胫节、腿节、跗节比工蚁长大。②有翅繁殖雌蚁:体色黑、头部较小,胸部粗大,腹部细长,体长约7毫米,具膜翅。③工蚁及兵蚁:体躯比有翅繁殖蚁大,体长6.5~7毫米。兵蚁除上颚略粗外,其余特征与工蚁相似。(见图)分布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印度。捕食性天敌,对马尾松毛虫、有抑制作用。大多筑巢于树梢、枝梢、灌木丛,少数垒巢于地面草丛中。蚁巢不规则形,大小不一。每巢有蚁数千至数万头。食料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方,每树蚁巢可达三四个。巢内有工蚁和雌雄生殖蚁。终年有卵、幼虫、蛹、成虫。由于该蚁对幼龄松毛虫有捕食及骚扰使之跌落死亡的作用,故在蚁巢多的马尾松林中,被害较轻。利用方法:于清晨蚂蚁出巢少时,将蚁巢采下置于塑料袋或布袋、麻包袋内,移放于目标植物上;或将蚁巢采下,待蚂蚁安定不出巢时取回移殖。

黑刺蚁成虫

阅读全文

与越南哪些位置有黑蚂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移动100兆宽带多少钱 浏览:723
意大利邮局网银app怎么开通 浏览:863
印度最好的女人长得什么样 浏览:67
印尼有什么牌子咖啡豆 浏览:951
约翰逊为什么接任英国首相 浏览:444
伊朗怎么传上病毒的 浏览:805
印度海军经费多少亿 浏览:888
印度为什么要把脚放别人头上 浏览:641
伊朗出口的石油有多少 浏览:639
中国哪里要墨鱼壳做药用 浏览:152
英国海关一共有多少人 浏览:573
和平精英国际服充值在哪里 浏览:626
印尼白天温度多少钱 浏览:143
怎么煮蘑菇意大利面 浏览:26
越南人为什么喜欢使用人民币 浏览:86
意大利汽车玻璃怎么样 浏览:913
伊朗治愈率最高多少 浏览:939
印度双效和金戈哪个好 浏览:69
越南早期好多汉姓王为什么 浏览:725
美国跟中国用什么通信软件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