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小论文(关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
首先海上丝绸之路是"迫不得已而行之".因为到了南宋时期北方敌人过于强大~金~西夏断掉了陆上丝绸之路所以南宋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
编者按:海南古代的经济贸易,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萧条。琼岛偏居海外,人口不多,但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一站。自宋以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和人员流动的频繁,海南岛逐渐告别荒凉。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古代中国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为海南岛带来瓷器、丝绸,带来商人、移民,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风气和生产方式。
扼守南海航道咽喉的海南岛,上千年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巨大驿站,过往船只在这里寄泊、避风或是补给后,继续驶向更广阔的大海。对于大部分商人而言,这里其实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但他们带来的大量移民和商品流通,却推动着这个曾经“孤悬海外”的海岛的开发和发展。
主要国内航线
输出主要以土产沉香、槟榔、椰子、小马、翠羽、吉贝为主,输入以米、耕牛、绢、纱、漆器、瓷器为主
主要国际航线
主要是中国大陆与南海诸国间的转口贸易
①东南亚—海南—广州或泉州(经琼岛向海外诸国输出较多的是粤、闽、浙等地出产的瓷器、铜钱等,从东南亚输入的主要是珍珠、香药等)
②海南(输出本地产沉香、黑糖、玳瑁等)—厦门—福州—宁波(载当地产瓷器、丝、布等)—日本长琦(从日本输入棉纱和棉制品等)
万宁大洲岛为古代商船停泊避风之处。图为清初一艘搁浅沉没的越南铁船。李幸璜 摄
在万宁市大洲岛前港的清澈水面下,一艘铁船静静地躺在水中。若遇上水浅时,铁船的轮廓清晰可见。据说,这是一艘清初搁浅在这里的越南贡船,其后人为了纪念先人,还特意在不远处修建了一座小庙……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附近的一片海滩上,随海水冲上岸的不仅有漂亮的贝壳,还有宋代的瓷器碎片。住在附近的人却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这里过去就靠近繁忙的海上通道,上千年来数不清的商船都曾经过这里,这些碎瓷片或许就是其中一艘沉船留在海底的……
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最早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是从西汉开始的,几乎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时开始。但一直到宋代,处于这一海上贸易通道的海南岛,才真正进入开发轨道。
当我们再回望那段历史时,时间已经划过了数百年甚至近千年!现在,仅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研究中心登记在册的数据,南海古沉船已经超过2000艘,从这些五代、宋、元、明、清的古沉船里,不仅发现了依然完好的瓷器,还有大量的银锭、钱币等重要文物。
这些多少年来一直躺在海底的沉船,似乎在用另一种方式向我们讲述当时那条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最早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是从西汉开始的,几乎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时开始。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乡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蒙乐生认为,其实一直到宋代,随着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南移,加之北方战乱使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才使以南方沿海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处于这一海上贸易通道的海南岛,也正是从这个时期才真正进入开发轨道。
时间转回宋代,广州和泉州的港口商船林立,操着各种口音的商人们正忙着指挥码头工搬运货品,这里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中国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是泉州放洋后,几乎都要经过南海海域,才能把这些精美的中国商品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精明的波斯商人把这些远道运来的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杨辑)
B. 一直没懂,铁船为什么在水里不会沉下去
因为铁船的仓室,仓室中是空气小于水的比重,最终船的仓室大到加上船体的的重量也比水的比重小时就不沉了。
C. 仁爱礁铁船走了吗
没有走。估计越往后面越难拖走,因为这艘船已经破烂不堪,有报道称该船下沉明显。不过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艘船一直在坐滩,不存在下沉。如果是船吃水线以下腐烂,上面的部分开始下陷还是有可能的,所以准确来说不是下沉,而是塌陷。就目前态势来看,中国可能是看它已经毫无战斗力,所以除了阻止菲律宾去加固以外就不用管它了。所以个人认为仁爱礁最终的结局是这艘船发生解体,完全垮塌,船上菲律宾留守人员落海,被中国海警救起然后遣返菲律宾,仁爱礁彻底被中国收复。
D. 拿破仑为什么不造铁船,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吗
拿破仑是19世纪法国历史上一位勇猛、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在他人生的巅峰时期,除了英国之外,欧洲所有国家都向拿破仑臣服或与他结盟。拿破仑一生中有两个最大的军事遗憾。首先,他没有征服英国。第二,他去俄罗斯的探险失败了。相比之下,拿破仑可能希望英国跪在他面前,高唱征服。
这两个国家没有被拿破仑征服纯属巧合,都要感谢他们的自然条件。俄罗斯的冬天冷得超出了人类抗冻的极限,冷兵器失效;另一方面,英国有一条看起来不算宽的英吉利海峡,却挡住了拿破仑的法国铁蹄。
数年后,拿破仑站在英吉利海峡边,但当他看到惊涛骇浪拍岸时,英国是如此遥不可及!他俯视海洋,回望过去,回忆自己让法国海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占领英国的想法落空了,因为法国海军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此时不知道拿破仑会不会后悔自己草率驱逐了伟大的发明家富尔顿。
E. 中国古代为什么不用钢铁造船
个人以为原因很多,一是当时人的思维没有,没有想到用钢铁造船,这可能是最小的原因;二、钢铁产量不足,可能还不满足兵器、日常器具等的用量,优先满足他们了,没有多余的钢铁;三钢铁质量不过关,大家都知道,如果质量不够的话,大块钢铁容易断裂;四、没有合适的连接措施,当时可没有焊接技术;五、成本问题,钢铁容易腐蚀,在当时的技术下,钢铁船的寿命肯定不如木质船;六,中国古代很少进行远洋航行,木质船已经满足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动力。
F. 鸦片战争时,英军用的是木帆船,英军是怎么来到中国的
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海军居当时世界之最,其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制风帆动力,但性能却远在清军水师之上,具有以下优点:①使用坚实木料制作,船体结实;②船体下部为双层,抗沉性好,还用金属材料包裹,能防蛀防朽防火;③船上有两桅或三桅,悬挂十余面帆,能利用各种风向航行;④安炮多,从10门到120门不等。
另外,先后投入战争有7~10艘的蒸气动力铁壳轮船,吨位都不大,但它们航速快、机动性强,大大加强了英国海军的实力。
解释说明:
1.英军主要是从印度殖民地出发,实际距离并不是太远;
2.17世纪以后,西方航海家已经完全开辟了环球贸易航线,可以利用季风和洋流迅速航行,开展世界贸易;如印度到中国的航线在宋代就已经十分成熟,被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英军将领从本土出发,如顺风顺水,仅用67天就能到达中国;
3.自15世纪以来,西方航海家已对帆船帆具和索具进行了成功的改良,使木帆船的可在逆风和微风下航行,同时大大减少操作水手的所需人数,从而创造了“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初,英军使用的远洋战舰所采用的木帆船技术已经是登峰造极,能够在世界各大洋上驰骋自如;
4.前面也提到了,英国的木帆船坚固耐用,抗沉性好,因此,在战争中遭遇了一次大风暴,虽沉没了一些船,但主力舰艇并未损失,仅仅稍事休整,就继续开展进攻。
注:由于是在沿海作战,而沿海地区由于海洋和陆地间存在热属性差异,存在持续“海陆风”,因此你说的无风情况鸦片战争中很少出现;另外,由于中国战舰全是木船,要无风,大家都动不了,因此,不存在你所说的“玩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