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越南战争的起因是什么美国为什么打越南最后的结果什么
越南战争起因:二战前,越南是法国殖民地,二战中,越南被日本人占领;二战后,日本投降,法国人卷土重来,妄想恢复殖民统治,结果被越南人民军打的落花流水。美军以“自由世界”领袖自居,因为中国变成红色的原因,总统等在国内饱受诟病,现在看到越南也有赤化的危险,而且受到中苏的支援,于是基于冷战的思维,决定支援法国打击越共,后来法国人退出,美国人全盘接手,就成了美国参与越南战争了。
后果:中国发出警告,美国人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否则中国就要像朝鲜战争一样参战。美国人始终没有能越过17度线,只能南打北炸,更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演化为政治战,无论南北,始终无法消灭越南人民军,陷入了泥潭之中。国内反战呼声很大,压力很大,尼克松凭借终止战争的诺言当选后下决心撤军,结束了战争。
㈡ 美国为什么要打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是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间冷战中,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美国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之一,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打了20年,花费超过2500亿美元。更是付出了近6万人死亡,30余万人受伤的代价,光飞机就损失8612架飞机。给越南和老挝等国造成的损失更为惨重,直接死亡100多万人,经济损失不计其数,中国和苏联为支持北越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另外还有大量的物资支援,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这场战争中,可以说美国是失败的,既输掉了战争,也输掉了民心,后期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更损失了大量的经济。
那么美国人为何又要不远万里,来到东南亚打战场战争呢?目的又是什么呢?其实目的非常简单,和朝鲜战争一样,目的在于扶持亲美政权,而且不管是朝鲜还是越南,地理位置和中国都接壤。一旦美国在中国和苏联的周边扶持起来大量的亲美政权,对我们来说将没有战略缓冲可言,处于亲美势力的包围圈中,经济发展将会受限,国防安全直接受到威胁,美国可以直接将军力部署在你的家门口,这样做可以为美国谋求霸权地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从二战结束后到今天,美国一直喜欢在全球拉小弟,拉帮结派,目的在于对抗竞争对手。在欧洲建立有北约组织,目的在于俄罗斯的军力、经济和政治发展,在中东有沙特、伊拉克和以色列等亲美政权,目的在于遏制伊朗、叙利亚的发展,控制中东石油,从而掌控世界石油市场。在亚洲,美国在韩国、日本、菲律宾和关岛等地建立有军事基地,目的是啥?很显而易见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这些国家就是美国的跳板,一颗棋子。
这就是为什么,二战结束后美国会在世界各地积极发动战争的原因,其目的就是围困对手,巩固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惜代价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和援助北越的原因。如果美国把军事基地建在了我们的门口,亲美政权建在我们门口,对我们形成合围态势,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所以,美国人为何要不远万里在越南发动战争,而且一打就是20年,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㈢ 美国那个时候为什么打越南最后是什么结果结束的
美国打越南,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
美国打越南的原因如下:
越南人潜水从水底炸毁了美国“卡德”号航母。三个月后,在北部湾公海北越海军向美国海军开火,据北越说,向美军开火,是美国海军故意引诱他们开火的。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举行了听证会,1964年8月6日,提出了一个报复北越草案,在众议院400票对0票,参议院81票对2票压倒性通过。但美军尚未立即报复。1964年12月4日,一个让人们应该记住的日子,越南军正式发动攻击,拉开了战争的序幕。战争从小规模逐步升级,但是美军始终把战争限定在“报复性突击”的范围内。
尼克松总统1969年上台,立即作出让步,向越南求和,在谈判桌上,始终处于下风。但他死守一条,美军撤出越南,中国和苏联的军队也必须撤出。越南政府希望打下去,经常借故中断谈判。忍无可忍的尼克松,为了迫使越南让步,于1972年12月18日下令实行“圣诞节大轰炸”。十天时间内对北越的河内、海防等地,实行24小时不间断轰炸。
战后东欧、东亚的越南、朝鲜,甚至越南停战后的东南亚次大陆都涌动着共产主义浪潮,美国称之为多米诺效应。为避免该效应进一步扩大,只有采取断然措施,阻止朝鲜统一、遏制越南对东南亚的影响。在朝鲜战场告一段落之际,越南就成为下一个目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发动越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㈣ 美国为什么要打越南谢谢!
到美国发动的对外战争,人们就不能不想起“越战”。这场战争是美国人心中一个永远的伤痛。然而,制造这个伤痛的正是美国政府。
1964年夏天,美国总统约翰逊请求国会给他授权,以武力还击越南北方政权的挑衅。约翰逊的理由是,停泊在越南北部港湾的美国军舰遭到了北越政权的无端袭击。国会最终同意了约翰逊的请求,美国出兵越南。到1968年,有50万名美国大兵在越南作战,他们中的5万人再也没能活着回国。然而,美国政府利用军舰遭袭事件发动越战的做法一直都遭到质疑。许多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越战前夕,美国中央情报局想方设法通过越南北部海湾向北越政权进行渗透,刺探情报,美国派驻此处的军舰遭袭并非如美国政府告诉老百姓的那样,是在没有发起任何挑衅行动的情况下遭到袭击的。
多年后,越战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反省那段沉痛的历史时说:“约翰逊政府有充分的依据将北部湾事件作为其后来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的理由吗?答案是:绝对没有。”以上例子只是越战中众多谎言中的一个。多少美国优秀青年就这样被政府“骗”上了战场,又把命丢在了越南。对此,美国人自己也深有感触。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好莱坞反战电影《生于七月四日》就描写了一名越战老兵从雄心壮志上战场到颓废沮丧回祖国的惨痛经历。主人公最终认识到,自己受了政府的谎言欺骗,并加入反战的队伍。如今,当伊拉克沙漠上的美国大兵因屡屡遭袭,而气愤地要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下台时,美国人似乎再次听到了越南战场上那些孤魂的呼唤。
㈤ 美国当初为什么打越南战争
美国出兵越南插手东南亚地区,就是为了制止苏联在这里的扩张。
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冷战,亚洲地区是两大阵营争夺的重点。
原本美国在这里是占优势的,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朝鲜战争的失败,美国在东亚地区碰的头破血流,于是把重点目标放在了东南亚地区。
在美国的支持下,法国在二战后从日本手里接管了越南、柬埔寨等地,妄图恢复在中南半岛的殖民统治。但北越政府在我们和苏联的支持下,经过9年抗法战争将法国人赶跑。
越南人多不怕死,而且是为了国家统一,打仗有底气,死了有人继续上。
但美国可耗不起,面对巨大的人员伤亡,美国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示威。美军也士气低落,许多士兵想不通他们为啥千里迢迢来这个毫不相干的国家来送死?
而战局也让美军看不到胜利的前景,最终美国只能在付出58000人阵亡的代价后于1973年全面撤军,这是二战结束后美军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
美军撤出后,南越政府的败亡已是时间问题。1975年,北越攻占西贡市,推翻了南越政府,并于1976年成立统一的越南政府。
而越南统一的的代价也是惨重动,近130万人死亡,南方基本成为一片废墟。
㈥ 美国当初为什么打越南战争
美国出兵越南干预东南亚,阻止苏联在这里的扩张。二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冷战。本来美国在这里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朝鲜战争的失败,美国在东亚发生了正面碰撞,所以把重点放在了东南亚。在美国的支持下,法国在二战后从日本手中接管越南、柬埔寨等地,试图恢复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统治。但是北越政府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在长达九年的反法战争之后,把法国人赶出了国境。
㈦ 美国为什么要打越南战争
其实不是美国要打越南,故事的开始有点像朝鲜战争,北越发动了统一战争,想统一南北,但是呢,思路和之前朝鲜战争不一样,不是直接大兵团南下,而是在南越搞游击队,搞得南越痛不欲生,美国觉得自己有义务遏制苏东集团的扩张。
据他自己描述,每周往死里打他两次,他的肩膀骨被越南人用枪托砸了个粉碎,有不少美国战俘常年被关在水牢里,下半身都烂了。不过麦凯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越战期间,越南人前后击落7000架UH-1直升机,其中中国帮忙打下来3000多架
㈧ 美国为什么打越南,理由是什么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这些所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南半岛。中南半岛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1948年12月30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一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即48-2号报告。该报告使美国坚定地建立了“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这份文件建议“对法属印度支那应给予特别的注意”。
1950年和1952年,从遏制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先后出台了《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 》和 《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和行动方针》,认为印度支那冲突是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根据这两个文件的建议,美国有责任在东南亚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在中南半岛的法国人,阻止共产党进一步扩张,以保护美国的安全利益。1954年4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使用 “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个术语,以说明阻止中南半岛“沦陷”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特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局部战争”。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决定向吴庭艳的南越政权提供援助,以遏制北越的发展,截至8月,艾森豪威尔共任命了300多人为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成员,在以后几年中,美国驻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在训练、装备南越军队并向其提供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尼迪主政时期, “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更是美国对越政策和全部冷战战略的指导思想。肯尼迪把越南看作“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拱顶石和提防要塞”。声称如果“赤色浪潮”淹没了越南,东南亚国家乃至印度、日本的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约翰逊时期,美国政府主张应当不断加强对印度支那,特别是越南的干涉和渗透。1960年11月,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继承了哈里·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位总统在10年前制定的介入越南战争的政策。
背景
越南在1885年至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大日本帝国趁法国战败占领法属印支,维希法国殖民政府仍然运作但其权力被当地的日军悬空。1945年二战结束前,日军发动三九政变解散法属印度支那殖民政府改建傀儡政权越南帝国,保大帝为皇帝,以及柬埔寨王国及寮王国等日本傀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3天后,中华民国国军及英军分别进驻了越南北部及南部将当地的日军缴械。1945年9月底英军撤离越南南部,并归还原本的殖民者一法国。
1946年5月中华民国国军撤出越北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世称“北越”。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
法国为重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以及其傀儡政权越南国进行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又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法国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控制西贡、河内等主要城市,但广大农村已经落在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游击队手中。
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
战事结束后,双方开始和平谈判,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1954年7月21日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挝九国外长,达成协议,称为《日内瓦协定》。根据日内瓦会议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统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
《日内瓦协定》内容重点是:法国撤出越南,并承认越南、柬埔寨、老挝为独立国;以北纬十七度为界,分割南北越南;南北越为中立国家,不得与任何国家缔结军事同盟,不得进口军火,不得依附任何集团国家;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实行普选,由普选再统一南北越。
按照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却没有举行。同时北方也没有同意进行选举。最后,美国和两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这样看来,分裂的越南似乎将成为常态,就像分裂的朝鲜半岛一样。
后来只有法国和北越签署这个协议。法国撤出印支三国之后,美国为了阻止北越的共产党势力向南越扩张,全力支持吴廷琰在南越建立反共政权,打算围堵共产党,1955年,吴廷琰在西贡发动政变推翻保大帝,建立越南共和国,世称南越,政权更动下选举机会渺茫。
面对西方国家再度来越南长期驻军,主张赶走西方势力的北越更获得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等共产势力的支持,武装冲突升级似乎在所难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越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