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的文化习俗
一、饮食
越南菜肴既美味,雅观,而且营养丰富。在南方,人们可常吃到调味品浓厚的菜肴,而北方的食谱却带有中国清雅的风味。越南人主食米饭,此外,牛肉或鸡肉粉条也是越南人民的主要食品。由于海岸线长,越南的海产既多又新鲜,而且价格相当便宜。
二,服饰
越服形制类似中国的汉服。越南苗族、瑶族的服饰与中国苗、瑶族大体相似。进入寺庙或参加重要的仪式时不应穿着西装短裤、短衣。
二、语言
在越南,主要语言是越语,今日,学外语运动较为发展,尤其是在河内、胡志明市、顺化、岘港等大城市里英语、法语很通用,各家旅行社的导游会讲英语、法语、俄语、汉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三、过春节
亚洲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过春节和中国大致相同,越南便是其中之一。越南人家春节的时候必备的两样东西是是金桔和桃枝。金桔寓意吉祥如意,财源广进;桃枝则是用于辟邪,在这里春节是非常重要的阶梯,因此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越南过春节也有贴春联、除夕守岁的习惯。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
四、越南文化
越南文化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语言、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哲学、习俗等方面,随处都可见到汉文化的特征。越南也使用十二生肖,但其中一个生肖和中国不同: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
B. 以前万恶的旧社会唱戏又是什么意思呢
以前唱戏的被称为戏子,属于下九流的行业,所以旧社会的唱戏的社会地位很低
C. 说别人唱戏是什么意思
“说别人唱戏”意思是:会装,很会演戏,可以随时变化成为任何一个角色。
说说同桌的经历:
我的同桌,她平时看上去是不错的,但没有人真正的了解她。包括:她的性格、做事方式等等。
后来她谈恋爱了,谈恋爱这个事是她和我说的,可能是因为太幸福了吧,所以忍不住和我分享。她的男朋友是学计算机的,是一个直男,非常的沉稳。因为同桌喜欢这样的类型,所以两人进展很快。
后来有一天,她男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怎么感觉摸不到你呢,像唱戏似的,有一种虚幻感。”然后,同桌问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就结合她的情况,说了这样一句话:“可能是因为你的性格和做事方面不是很固定,所以,别人无法真正的摸透你,真正了解你。”
是的,如果给别人唱戏的感觉,那说明你的性格阴晴不定,很难拿捏,做事方式很难被别人真正的摸透,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D. 唱大戏什么意思
是一项隆重的活动,极大的享受。以前人逢重要活动或节日,村社凑钱请戏班唱大戏,是要遍请亲朋好友的。
E. 请问唱戏 意思
唱戏,也说成演戏、做戏。意思是,装假,装模作样。
例:
1、假的就是假的,别再演戏了。
2、面对老百姓,你这是唱的哪出戏啊!
3、地产富豪是不是“集体做戏”。
F. 越南的民俗
越南婚礼习俗:居住在越南北部的莱州省的芒族(Mang),属于高棉语族的一个分支。芒族人口并不多,只有大约2300人。芒族人成年后,可以自由恋爱结婚,而不是由父母包办定亲,这种习俗在传统社会中并不多见。在结婚时,女方家长并不向男方索要聘礼,而是两家把各自的猪,鸡,酒,粮食等凑到一起,邀请全村的人来举行一个婚礼庆典聚会。
结婚后,新郎不能住在女方家中,所以一般都是新娘离开娘家到丈夫家去生活。如果丈夫早亡,新娘可以再婚,但是她不能带走自己的孩子,必须把孩子留给丈夫家的人抚养。
康族(Khang)人与芒族相距不远,但是风俗却大为迥异。康族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者叔叔安排的。根据他们的民族习俗,男方家长第一次到女孩家提亲时要给女方带两只小鸡,一只肥猪和一篮子大米作为见面礼。此后,这个男孩要到女方家中住上一段时间,至少是两年,多者长达十二年,一直到女方家长同意他与女儿结婚。然后,男方必须再次带着礼品到亲家,其中包括50公斤猪肉,4只小鸡,5公斤盐,40公斤大米,20瓶酒和一些钱。女方的父母必须把女儿送到新郎家中,告诉新郎和他的家人新娘有什么本领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然后新娘就正式成为丈夫家的一名成员了,并且改随丈夫的姓氏。
库哈族的婚礼
在越南的中部地区(广平,广治,承天-顺化省)居住着孟-高棉语族的另一个分支,库哈族(Khua),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当男孩子和女孩子双方同意结婚后,他们分别向自己的父母征求意见。如果双方都没有反对意见,就准备举办婚礼了。结婚庆典分为两个阶段,举办两次宴会。
首先是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新郎交往的一些小伙子到新娘家,把满面羞红的新娘子带到未婚夫家中。第二天早上,男方派两名代表到新娘家告诉她的父母新娘已经在新郎家了。他们还要带一把剑和一串玻璃珠子留在新娘家的前屋,并被犒赏一顿午餐。
第三天,新娘的家人被邀请到新郎家参加婚宴。然后,新郎和新娘一起带着四只鸡回娘家,正式向新娘的父母和亲戚朋友宣布他们结婚的消息。而且新郎必须在新娘家住3天。
以上是婚礼的第一阶段,基本上都是双方家庭的内部事务。第二阶段是请全村人参加的婚宴,由双方家庭共同准备。但是如果男方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他们也可以推迟举行全村的婚宴。
抢新娘
在越南北部山区居住的娄娄族(Lo Lo)举行婚礼只能在阴历每个月的第10天到第15天期间举行。娄娄族的青年男女示爱的方式颇为特别。他们用线把竹筒穿起来做成扩音器,男孩子通过自制扩音器向他爱慕的女孩传达信息,他说:“我非常爱你,我将向你敞开我的心扉。如果你也爱我,我就把你带回家做我的妻子。”
如果女孩也对男孩有意,她就回答:“你难道不知道我已经爱上你很久了吗?但是,你要记住,你的爱不应该仅仅表现为甜言蜜语。”
这样男孩就明白那个女孩已经同意了他的求婚,他应该去准备迎娶心爱的姑娘了。
然后过一些时候,女孩从自己的家里溜出来—这都是提前计划好了的—她的意中人伙同一群年轻的小伙子把姑娘“绑架”到男孩子家中,然后他们再到女孩家把情况通知她父母。
五天以后,男方的家长到女孩家里提亲。如果女孩的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就要接受罚款。
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女方要派两名代表到到新郎家中,并赠送一篮子黏米饭和一只煮熟的大公鸡。新郎和新娘都要到屋外迎接这两名代表,并一起吃他们送来的米饭和鸡肉。
在越南,不同民族的婚礼风俗都有各自的特点。
越南过年习俗: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祖先,同时也拜土地、灶君、百艺师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红烧鱼、包肉团、炙肉、腌荞头、牛肉等。供拜完毕,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冲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人。这个人被称作“冲年喜”之人。许多家庭年前都会托一个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活动:唱歌跳舞、表演戏剧、舞龙舞狮,最具特色的活动是下人棋。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手执木牌(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马、炮等)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由棋手调遣,旁人以鼓声催行,颇似金戈铁马的沙场,有较强的真实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年初一的禁忌也颇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还有不能干农活,否则会惊动土地神,庄稼会遭殃;初一还不能扫地,即使扫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后能动土时再倒。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各少数民族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越南居住习俗:越南人的住房,各民族各具特色。越族人住房一般为土平房或砖瓦平房,住房直接建在地上,房顶是人字架。房屋布局,中为堂屋,两侧为耳房。房后常挖有池塘。房前大多建有院落,有水井、洗澡间和厕所等设施。房檐下常置有一排水瓮或修有储水池,用以接储饮用的雨水。房前屋后常有几棵槟榔树。屋内正房中央的墙壁设有供台,供奉祖先的牌位。
农村住土房或竹屋很普遍,上边覆盖稻草,墙用稻草和泥抹成。房屋正面一般开一扇窗,用油纸糊上,厨房一般紧连着畜舍。泰族、岱依族、侬族、芒族等少数民族,一般住竹木结构的高脚屋,楼上住人,楼下为厨房和家禽畜栏。
越族人的基本居住单位为村,几十户以至上百户组成一个自然村,竹丛和椰林又成为大多村庄的标志。多数村庄建有祠堂或宗庙,是村民平日闲聚和节曰举行庆祝活动的场所。竹丛、椰林、槟榔树和祠堂构成了越族人的村庄特征。
G. 水上木偶是哪国独具的特色艺术
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台戏,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偶戏,它稀奇的地方,就在于木偶戏于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必需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利用其强劲的臂力及纯熟的控绳技巧,让玩偶生灵活现的演出各项传说故事,其动静合宜的神态令人拍案叫绝。
越南的水上木偶剧是一项极富娱乐性质的艺术表演,通常都在越南乡村各处的池塘畔表演,观光客想看的话,在河内市有专门表演的戏院,每天晚上只表演一场。表演是在水上搭一座红瓦砖顶的小水榭,称为“水上神亭”,用一张竹帘从上垂到水面,操纵木偶的人就躲在竹帘后,木偶则固定在细竹竿的一端,另一端由人操纵,这些木偶的造型都非常可爱,也有鸭、鱼、船、青蛙等动物造型配合演出,戏的内容多取材自越南历史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如“斗牛”、“打秋千”等,演奏音乐和唱戏或对话的人则坐在亭子旁边。这项自越南李朝时期( Ly dynasty,西元 1010~1225 年)即开始出现的艺术表演,源自于湖泊、池塘遍布的红河三角洲一带,由于水上木偶戏是以水面为舞台,在乡间地区,那些天然湖泊和池塘,就是最佳的免费表演场所。自水上木偶戏创始以来,逐渐从越北地区传至全国,更在18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并且以多样化的剧目吸引观众,风靡全越。据说,在越南的李朝时期,水上木偶戏是一种向皇帝祝寿的艺术礼仪。在越南河南省维先县的热衣寺中有一块公元1121年立的石碑,碑文写道:“水上木偶戏最初是专用于给皇上祝寿的。”一般的人民不可能有机会观赏到如此独特的表演。过去,并没有所谓专业的水上木偶剧团,因此,这项技艺都是靠代代相传的家授方式流传下来,而今,这些老一辈拥有此项技艺的人,都成了越南各地水上木偶剧团的最佳导师。
目前,在越南的河西山( Ha Tay Son)省的师傅庙(Thay Pagoda)内的龙池湖(Long Tri Lake)上,还保留着一座古色古香 、近乎完整的水上木偶戏表演台,湖边并设有观众席,这是古早典型的戏台,不像现在的戏台都搭在人工水池上。水上木偶剧将木偶与水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剧情多以越南人的生活百态及民间故事为主,一场完整的越南版水上木偶戏表演,大约需2小时,节目内容真实刻画出越南人民的生活历史,有赴京中举的剧目出动木偶数最多,很有看头。
水上木偶剧都是在描写越南人面对大自然的威胁、或是敌人的侵略时,如何去保护自己国家的故事 ;也有描述越南的农夫在辛勤的耕作与收成后,如何去享受农暇的情趣;也有那科举考试获金榜题名者衣锦还乡的场面,另外像一些民俗活动如舞狮、仙女舞蹈、凤凰舞,以及还剑湖金龟索剑的越南神话故事…等,从这些剧目的内容,多少可以看出越南人民重视本土的艺术特质以及历史文化的态度。还箭湖金龟索箭是越南有名的传说故事。越南最具代表性的水上木偶剧团是河内的升龙剧团,并拥有自己专属的戏院…,位于河内还剑湖旁丁先皇街57号B的升龙水上木偶戏剧院,每天晚上,升龙戏院均安排二场演出,每一场有17个剧目,演出时间是90分钟。戏院里的设备很简单,在一个深及腰部的水池上,搭着一座似宫殿、庙宇般的戏台背景,下方是几片竹帘垂至水面,两旁有树木、芭蕉等乡村景致的装饰画板,观众就坐在水池的前方。戏院里约可提供300个座位,却几乎是座无虚席,前往观赏的人以外国游客占绝大部分。戏台的左方设有乐团席,这里表演的每一个节目,都由此一专属的乐团配乐或配音,他们演奏的是越南传统的乐器,有时也按剧情需要配上歌唱,整个现场气氛非常热闹。那些木偶的造型都非常活泼而且带着滑稽的笑容,木偶的手足都有活动的关节,操纵木偶的人站在竹帘的后方利用长竹竽及细线,让木偶或跳跃、或划船、或行走、甚至表演特技…等,都能活动自如,木偶在水上表演,竹竿则隐藏在水中。
每当一个剧目开始,各种造型的木偶自掀开的竹帘后面出来,结束时再退回帘后,像渔夫捕鱼、钓鱼、捉青蛙、捉狐狸、儿童游泳戏水、凤求凰、舞狮、仙女下凡、金龟索神剑等,都是非常普遍的水上木偶戏的剧目内容,全部的节目贯穿相当紧凑,往往把观众从一个惊愕带入另一个惊愕,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及开怀的笑声。
在外国人的眼中,欣赏一场水上木偶剧的谐趣以及表演艺术,要比每天晚上泡在那些舞场、酒廊、卡拉OK里要好太多了。表演结束的时后,操纵木偶的表演者会全部从竹帘后面走到前面来向观众谢幕,很多观众在此时才晃然大悟,原来这些表演者一直都是站在水中呢!不由心中对他们升起敬意。如果对这些可爱的木偶有兴趣的话,只要到河内市区的艺品店去逛逛就可买得到。除了河内的升龙戏院安排水上木偶戏演出之外,同样位于市区的文化古迹-文庙内也有一座白天开放的戏院,但与升龙戏院比较起来,不论是节目内容、表演者的技巧技术、或者戏台的精致程度都比升龙戏院逊色许多,不过,却也便于来去匆匆的国际旅客欣赏。因为升龙戏院的节目要晚上才演出,而文庙内的戏院,只要是文庙开放的白天时间内,不论何时皆可购票入内欣赏 虽然水上木偶戏源于北越,但在南越的胡志明市亦有水上木偶戏团,并且在推广方面不遗馀力。
过去,胡志明市有一家“幼笋”剧院,却不幸在1993年的一场火灾中付之一炬而被迫关门,直到去年该戏团才又另辟天地,在战争罪恶馆内的空地上重新搭建一座简单的戏院,便于到此一游的旅客顺道欣赏。想一睹越南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吗?水上木偶戏绝对不会令您失望,它会触动悸动的心,勾起对童年种种回忆,让旅程留下鲜活难以抹灭的记忆.
H. 越南人过年有什么习俗
★越南春节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春节活动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春节特色
◇贴春联、福字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喜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年糕
本地华人过春节必备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年粽做法跟我们吃的粽子一样,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爆竹
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爆竹,不过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间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守岁
华人过年有除夕守岁习俗,越南人也一样。除夕夜人们便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零时,当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还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会带来好运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文娱活动
除了亲友间互相拜访,新春期间越南各地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整个越南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越南过年习俗多
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祖先,同时也拜土地、灶君、百艺师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红烧鱼、包肉团、炙肉、腌荞头、牛肉等。供拜完毕,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冲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人。这个人被称作“冲年喜”之人。许多家庭年前都会托一个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活动:唱歌跳舞、表演戏剧、舞龙舞狮,最具特色的活动是下人棋。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手执木牌(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马、炮等)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由棋手调遣,旁人以鼓声催行,颇似金戈铁马的沙场,有较强的真实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年初一的禁忌也颇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还有不能干农活,否则会惊动土地神,庄稼会遭殃;初一还不能扫地,即使扫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后能动土时再倒。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各少数民族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I. 开港和唱戏是个什么意思
开港:就是港区开了,箱子可以进去了,早进就算查验就是有点查验费(货无任何问题),晚进的话,来不及查验,还要掉箱子,费用更多截港:就是说港区关了,这个时间你的箱子就不能进去了
唱戏是指包括对白、武打、唱腔等形式的戏曲表演艺术。唱戏需要很多技巧,唱戏也是主张深呼吸的。用鼻微吸,就能吸得深。要做到鼻微微一吸,腰围和横膈膜即有膨胀感觉,但千万别去下死劲膨胀它。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是四位杰出的旦角表演艺术家。他们是20世纪20年代起在京剧舞台上异军突起的四位艺术明星,他们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统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