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准备了23年!汉武帝为了灭南越都做了哪些准备
秦始皇统一六国,派兵任嚣与赵陀征讨南方的越族,功成之后就在岭南一带设置了四个郡。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由于准备充分,各路势如破竹。到了公元前111年,就打到番禺城下,南越国彻底的归汉朝了,汉武帝设置了九个郡。至此为止,汉武帝经过23年的准备,终将南越划归了中国的版图。
2. 两汉时期对越南的关系
大致是西汉时期的”南越“国。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
南越国是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国都位于番禺(今中国广州市内),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国是秦朝灭亡后,由南海郡尉赵佗于前203年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前196年和前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成为西汉的“外臣”。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被汉武帝于前111年所灭。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封建制国家,它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使岭南地区落来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君主推行的“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汉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改变了岭南落后的文化状况。
南越国自前196年第一次向汉朝称臣后,共经历了两段臣属和两段抗衡的时期,一直到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
南越国首次臣属于汉朝是从前196年汉高祖派陆贾出使南越国,赵佗接受汉高祖的印绶开始,一直到前183年为止。在这个臣属期里一方面双方的政治、经济来往不断,两国都有收益,通过贸易,中原获得了南越国的特产,南越国获得了中原的铁器、马牛等。另一方面,两国又在互相提防,在两国交界的关口互相都有重兵布防。
南越国首次和汉朝抗衡是从前183年吕后对南越国实行禁绝关市的经济封锁,赵佗和汉朝绝裂开始,一直到前179年为止。在这段时间里,赵佗脱离汉朝,公开称帝,并出兵攻打汉朝的诸侯长沙国,吕后亦派大将和军队前去和南越国交战。在这场战争中,因为南越国的军队成功阻止了汉朝军队的南下,使南越国的声望大增,连闽越、西瓯和骆越都纷纷归属南越国。
南越国第二次臣属于汉朝是从前179年汉文帝派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国,赵佗再次去帝号归复汉朝开始,一直到前112年为止。这段臣属期维持时间非常长,共经历了四代南越王,总共6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开国君主赵佗外,其余君主都比较平庸,没什么建树,对汉朝的依附也越来越深。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在闽越侵犯南越时,甚至把汉武帝搬了出来,让汉武帝出兵来对付闽越。此举使赵佗时期就已经役属南越国的闽越,和南越国脱离了役属关系,而直接受制于汉朝中央,使南越国实际上被孤立起来。
南越国第二次和汉朝抗衡是从前112年丞相吕嘉反叛,杀第四代南越王赵兴、樛太后和汉朝使者开始,一直到前111年南越国灭国为止。此时的汉朝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大,曾在北方数次大败匈奴,迫使匈奴远走漠北。而此时的南越国内部分裂,樛太后和吕嘉之间的矛盾非常深,并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的互相残杀。所以这次南越国的反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被汉武帝大败,最终灭掉了南越国。
3. 好像汉武帝不光反击匈奴还打了个叫南越的国家 南越国是什么是越南吗
不是。
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是约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天中国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秦朝将灭亡时,由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后于约前203年建立南越国。
前196年,赵佗向西汉皇帝刘邦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的一个“外臣”。约前183年,南越国与西汉交恶,赵佗开始称帝,其后,闽越、夜郎、同师等国皆臣属于南越国,南越国的势力影响范围扩张至顶峰。前179年,南越国与西汉修好,赵佗再次向西汉皇帝汉文帝称臣。前113年,南越国第四代君主赵兴因向西汉请求“内属”,而和丞相吕嘉发生争议。吕嘉杀死赵兴,立其兄赵建德为新君主,并与西汉对峙。
前112年,西汉君主汉武帝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在前111年灭亡南越国,设置了九个郡。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
‘简单来说就是岭南地区。。
4. 中国什么时候占领过越南
越南在唐代以前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宋代独立,明代一度恢复统治,但最终独立,在清朝被册封为越南国至今。
1、 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辗转到达现在越南北部,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
2、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3、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裏,越南北部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古代政权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和南汉)的直接管辖。
4、独立
939年,吴权自中国五代南汉政权而独立(吴朝),越南古老的心脏地带——北部交趾地区告别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统治,但是并未建立国号与使用年号。968年,丁部领(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丁朝),两年后(970年)又自称皇帝与使用年号太平,定都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市),算是越南正式脱离中国而自主之始。后来接受中国宋朝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中国古代皇帝正式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直接管理的中国本土。
5 越南的统一
1407年至1428年,中国明朝成祖(永乐皇帝)趁越南皇朝内乱之际,出兵占领越南,并在升龙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进行直接统治。1428年,黎利击败明朝军队,自立为帝建立后黎朝,于是明朝从越南撤兵,并承认越南独立。1471年,灭占婆。1527年,后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控制。1592年,后黎朝复辟,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1771年,爆发西山三兄弟起义,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
6、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后接受中国清朝嘉庆帝的更改册封为“越南国王”,正式建立新国号为“越南”,这也是越南名称的由来。
5. 中国古代时期打过越南和韩国吗
越南第一次北属时期
前207年或前111年-39年是越南历史上被中国统治的一个时期。前111年,西汉攻灭南越国后,设南越旧地为交州,置九郡。为了便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汉廷非常关注在肥沃的红河三角洲的统治。
越南第二次北属时期
公元40年,在征氏姐妹的领导下,交州爆发了反汉的民变。43年,汉伏波将军马援领兵平叛,剿灭二征。交州重归汉朝管辖,第二北属时期开始。在这一时期,今越南地区曾先后被置于东汉、交州士氏政权、东吴、曹魏、晋朝、刘宋、南齐、南梁的统治之下。
越南第三次北属时期
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将刘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势力,将今越南北部直接置于隋朝的统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并继续统治安南,并设置都护府及节度使等军政官署,管辖当地。
唐末五代,越人逐渐取得自主权力,但以后越南都是中国的属国
朝鲜
箕子朝鲜(约前1122—前194)。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着《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伯父箕子(商人华族)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李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现代韩国,超心啊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而杜撰出“檀君朝鲜”。
卫满朝鲜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今首尔一带。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卫满朝鲜依然属于中国地方政权。 据《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公元前109年),伐朝鲜
汉四郡
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征服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中部和北部设置了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其中,玄菟郡设于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设于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临屯郡以及玄菟郡的东部被并入乐浪郡,分别设东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迁至高句骊县。东汉末期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析出乐浪郡南部都尉设置带方郡,并为曹魏、西晋所承继。
新罗时代
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丽进行的三次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公元660年,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其国都不下而返。公元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其国都(今平壤),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其首都故地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辖境东起日本海,西至辽河,北到松花江流域,南到朝鲜半岛的汉江流域;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设立了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护府,后合并为熊津都护府(今公州)。
6. 中国以前侵略过越南吗
没有,侵略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以及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等行为,而越南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的藩国,并不属于受侵略。
越南国名来源于中国清代嘉庆皇帝。历史上,越南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19世纪中叶后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中国和越南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中越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七十年代后期,中越关系恶化。1991年11月,应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率团访华,双方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6)汉武帝打越南多少年扩展阅读
中越历史关系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938年吴权在“白藤江之战”击败中国南汉,939年称王,史称前吴王,建立吴朝,是越南脱离中国之始。但吴权只有称王没有建立国号,而且未能有效统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独立。
北属时期之后的历史,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并且仍未脱离中华文化影响,使用汉字,采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个封建王朝。
7. 汉武帝平定百越是什么时候说下当时具体的情况,谢谢
在大秦帝国军消灭了东方六国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百越之地一般意义上也叫岭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在秦与百越的战争中,总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而已。总之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三次发生的秦军和两广土着军的战争,本文重点介绍其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秦与百越的战争,在历史上也叫“秦瓯战争”,但是在史书上记载比较少,只有《淮南子》等少数书籍中有少量相关记载,这主要的原因我想主要是秦将赵佗在公元前214年攻占百越后不久就与秦朝廷貌合神离,在秦末又拒绝派自己手下的秦军部队北上与反秦起义军作战,封锁了两广与中原的联系,并在秦灭亡后建立起了南越国,按照现在的说法南越国属于地方割据政权,现今历史学家对地方政权的历史了解历来都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对这次战争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少量史书的记载上。但是我们就从这不多的史料上也可以看出,这同样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秦军统一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惊人的。
历史上之所以也叫此次战争为“秦瓯战争”,主要由于百越土着部队的最初首领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西瓯国的位置在现在的广西),其实参战的百越军不仅仅是西瓯国军队,其他百越地区的越人其他土着武装也参加了战争,但是总指挥是西瓯国首领译吁宋、而主力是西瓯军而已,“译吁宋”这个名字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是百越土着军首领的名字,但是也有不同看法,说“译吁宋”这三个字很可能是百越军总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令,因为“译吁宋”这个三个字和现在两广的壮语和粤语的“一二三”都很相似,秦军是外来人,这次战争秦军并没有深入两广腹地,对西瓯军的底细应该也了解不多,所以有可能把百越土着军的指挥官在战场上喊的口号当作该指挥官的名字了。但是可以确定该战争的百越军首领确实为西瓯国首领,至于该首领是不是叫译吁宋?如果不是的话,那战争中西瓯国首领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西瓯军在战场上喊“一二三”?这些都已经无法考证。
在历史上一般都把秦军的对手称为西瓯军,但下文为了顾及到当时广东和广西境内的其他越族士兵,所以以下把秦军的对手统称为“百越军”,其实主要是西瓯国军队。(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则主要是广西的军队与秦军作战。)
秦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以及组成,在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说到秦军调动50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进攻百越,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但是这里也有疑问,五路秦军是同时进攻的吗?在广东和广西的地方志中记载,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一路和赵佗一路这两路一共20万人马最先发动进攻。但是那剩下的30万人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加入战争的呢?从史书上看,剩下的30万人应该在前线部队陷入战争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写部队缺粮的战报给秦始皇以前就出动了,因为在屠睢写的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而且根据考证,其中一路秦军开始攻击的是东瓯闽越地区(主要在现在福建),这路秦军也是五路中最晚才加入两广战场的一路。秦军这50万大军到底是那里的兵为主呢?根据我们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所动用的部队还是以以前灭楚国的部队为主力,但是为了适应南方作战,秦军这50万大军中也有不少于10万人的原楚国部队。
百越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则几乎没有任何史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只能从部分考古资料中看出百越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秦军,而且当时的岭南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当时的两广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当时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上下,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类似“百越土着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的说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军的兵力是占绝对优势的,秦军为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是不惜代价的。
关于战争的经过,秦军五十万大军虽然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在装备上更是要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令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艰苦和压力,在战前,秦军考虑到了粮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考虑到了南方炎热的气候对于大部分出生在北方的秦军士兵的不适应;但是秦军到了两广后才发现,战场环境的恶劣以及敌军的超乎寻常的凶悍顽强都是以前始料未及的,在史书上记载了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队的顽强抵抗,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越人的世居领地,在战争中,百越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百越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另外秦军还有一个最大的敌人---------炎热的气候,秦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大部分都为现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人,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士兵中瘟疫横行,直接影响了秦军的战斗力。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这时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这时的百越军,根据不少野史记载,仅仅只有数千人而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攻作战和3、4年的武装对峙中,百越那区区几万人马早就被耗尽了,最后秦军几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占领了全部岭南,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这已经算是第二次秦攻岭南的战争了。
秦瓯战争狭义上说是秦王朝与盘踞在广西的西瓯国的战争,但是实际上应该说是秦王朝与整个南方百越民族的战争,这次战争完善了中华的基本版图,从此以后,广西和广东成为了中华版图的省份,期间虽然在秦末汉初时期曾经由秦将赵佗建立了南越国而独立出去,南越军在汉初高祖和吕后当政时期也曾经数次击败汉军的进攻,但是南越军同样消耗很大,在汉文帝时期,南越国撤帝号,与汉朝修好,在汉武帝时期,10万汉军南下进攻南越国,南越国经过此前的对汉战争,伤亡已经很大,无力抵抗强大的汉军,最后南越王率领南越全国在籍的40多万老百姓投降汉朝,此后两广之地再也没有和中华大地分开。
但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且不说秦军在三次战争中前后了损失了30多万人马,两广地区的老百姓也遭到惨重的损失,在历史资料中记载秦军在第二次战争后的部队全部留在两广,这些秦人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现在的两广老百姓祖先的一支。这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为两广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在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期间,两广并不是战场,此时的两广几乎已经算是独立出秦王朝,但是在《中国各朝人口》一书中却记载着在秦末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两广人口只有40多万人,这里如果扣除那些留下的近30万秦军士兵,也就是说这时两广的原百越民族从秦瓯战争前的50万锐减到10万人这样,而这期间两广并没有什么瘟疫流行的文献资料,当然也不排除秦人在战争结束后还是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从而造成水土不服而人口下降,但我认为战争造成人口减少的原因应该是最主要的,在战争中,起码有近40万百越人或死或逃亡到东南亚。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在两广建立的南越国虽然说在建国初期有号称“百万带甲”,但是根据历史学家分析,南越国总人口最多的时候(大致是汉高祖以后的吕后当政时期)也不会超过80万人,士兵最多也就在10万人左右,“百万带甲”系为夸张而显示国威的说法,在最后投降汉朝的时候,南越人口在册投降的只有40多万人,如果算上那些不在册记录内的人口估计也不会超过60万人。
8. 汉武帝开发南越采取的历史背景
平定南越
南越国后期,汉武帝派人出使岭南说服国王赵兴“内属”,越人丞相吕嘉反对归附汉朝,于是发生了宫廷内乱。公元112年秋,汉武帝调遣粤人和江淮以南楼船将士十万大军进攻南越国。
汉军从水上分五路进军。平南越的主力为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从贵阳出发,下湟水,直达四会县,再顺流过石门直捣番禺;另一主力楼船将军杨仆从豫章郡下横浦关,入涢水,再顺北江而下到番禺;第三、四路领军郑严、田甲,原来都是越将,后投降汉朝,分别被封为戈船将军和下濑将军,他们率军从湖南零陵出发,一路走漓江,另一路走贺水,然后取道西江,直迫番禺城下;第五路为驰义侯何遗,也是一个越国降将,他率领巴属罪人及夜朗兵马,沿牂柯江向番禺进发。这条水路是番阳县令唐萌到岭南“风指晓南越”时发现的,可以说是一支轻骑兵,不料后来西南地区的“且兰”君长不愿率军远征,发动了叛乱,使驰义侯这一路贻误军机,没能赶到番禺参加五路水军的会战。
水军在水上遭遇南越国的顽强抵抗。激战持续了一年多,到公元前111年秋,楼船将军杨仆才率军攻陷寻峡,分别击溃洭口关、万人城、石门的南越精锐军队,并与其它三路水军合围,猛攻番禺。《史记》中对这场五路水军攻南越的战斗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会暮,楼船攻越人,纵火烧城。”看来,南越国都城在被汉水军攻陷后,又被一把大火化为焦土。当南越国被攻陷的消息,飞马报到正在河东郡(今山西境内)巡游的汉武帝,汉武帝一高兴,便把河东郡改名“闻喜县”。当他巡游到中乡(今河南境内),得到奏报已斩南越丞相吕嘉,又将中乡改名“获嘉县”。历史如水。如今,闻喜县和获嘉县县名犹存,而汉武帝与南越王一样早已化为泥土。
南越国在熊熊的烈火中灰飞烟灭。在御苑遗址的井中,可以看到被大火烧过的砖瓦、焦木,近井底处有一个被火烧焦的辘轳,宫苑西面也挖掘出大片被烧焦的造船木料。这些都仿佛在诉说着南越国的兴衰沉浮。
对于南越国的兴亡,司马迁感叹道:“成败之转,譬若纠墨”(《史记》列传第五十《南越尉佗》)。他是通过南越国的沉浮,来说明成与败、祸与福就像绳索一样交织在一起的道理。南越国自立为王,虽然有有悖于统一、离经叛道之嫌疑,但在客观上,却使广大的岭南老百姓避免卷入秦末战乱和楚汉相争的烽烟之中,偏安一方,得到了八、九十年的和平与发展。
南越国二代王赵胡本名叫赵(目末),""是个古字,至为尊贵。可这位南越二代王虽然在割据小国中至高无上,对汉帝国却只能俯首称臣,所以他在与汉朝廷的交往中改用"胡"字以避讳。由此也可看出南越君臣对汉廷既不服又畏惧的复杂心态。
南越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仿汉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赵氏还俨然以中央王朝的姿态,分封了几个王侯。其中最有势力的是苍梧王赵光,他是赵胡的兄弟,即赵佗之孙。当年赵佗平定桂林郡的叛乱后,为了强化对西瓯人的统治,将今广西梧州及其附近地区从桂林郡划出来,封给自己的孙子,根据两广地区的出土文物分析,南越国先后至少分封了五位王侯。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南越国安定社会、发展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
9. 汉武帝灭了多少国
秦皇汉武历来都备受史家的追捧和后世的敬仰,秦皇的丰功伟绩家喻户晓,而汉武的冠绝古今多是因为他征服四方、开疆扩土的大汉风骨,正是基于武帝这种强悍的风骨世界才真正认识到了汉族人的韧性和强大、其他种族才彻底领略到了汉文化的璀璨与博大,我们只知道武帝的一生超级能打,却不一定知道武帝时期的大汉铁骑到底征服和消灭了哪些政权和国家,下面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被武帝征服的国家,看看他到底霸气到了哪种程度。第一个匈奴:可以说自汉王朝建立以来,匈奴一直都是汉朝北部边境的心腹大患,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发动了漠南、河西、漠北等一系列的反击战,把匈奴人追在屁股后面打了四十四年,虽然汉朝最终因为攻打匈奴而国力衰竭,但这些战争彻底打垮了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匈奴蛮子,被武帝打完之后的匈奴虽然国尚存、民尚在,但相比没打之前的匈奴此时已经日薄西山了,匈奴人远遁以后汉朝北部的疆域线也从长城沿线延伸到了漠北地区。被汉武帝征服和灭掉的国家有哪几个?武帝到底霸气到哪种程度了?匈奴第二个闽越国:该国位于现在的广东、浙江一带,是春秋后期逃难的越国人和当地的土着民族所建,刘邦和项羽逐鹿天下之时,闽越人出兵出力助刘邦扫平了天下,刘邦登上帝位后闽越国成了刘邦首封的异姓诸侯国,该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国力达到了鼎盛,经济水平和军工冶炼技术日渐发达,成为了南方地区的割据小霸,武帝继位后闽越国国王余善刻玺称帝、举兵叛汉,武帝随即派出了十万大汉铁骑荡平了闽越地区,剿灭余善之后,武帝将闽越贵族们迁到了江淮地区,彻底瓦解了闽越一带的反叛势力。第三个大宛:汉武帝对大宛的征服之战极为高调的印证了“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的被执行到位了,大宛是中亚一代的文明古国,远在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塔吉克斯坦斯坦和阿富汗地区,汉武帝听闻大宛盛产汗血宝马后于公元前104年派汉使来到大宛商量换马事宜,大宛国王爱惜宝马,不肯交换,汉使大为不悦,说了点重话唬了唬大宛国王,国王生气之余就把汉使给杀了,汉使带的金银财宝均被大宛国王掠夺而去,大宛国王本来以为汉朝远在东方、两国相隔甚远,交战不便,汉军应该不会千里迢迢打来。被汉武帝征服和灭掉的国家有哪几个?武帝到底霸气到哪种程度了?西域诸国可汉武帝听到这件事后的反应却让大宛国王失望了,武帝闻之大怒,随即便派李广利向大宛杀来,因为路程太远汉军在赶往大宛的途中消耗极大,李广利曾谏言退兵,但武帝给他的回复是回撤即斩,公元前102年武帝在猛攻匈奴的同时,又调集部分兵力增援给了李广利,得到补充后的汉军围着大宛就是一顿猛打,大宛贵族们被打的受不了了就主动示好交出了自己的国王,同时将国内的良马尽数赶出,任由汉军随意挑选,此战之后被打痛、打服了的大宛成了西汉的附属国。第四个南越:南越就是现在的越南,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攻占了南越,在南越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个郡。第五个朝鲜:西汉初年有一个名叫卫满的原燕国人,率领着他的部属来到朝鲜半岛消灭了箕子朝鲜,建立起了卫氏朝鲜,卫氏朝鲜建立后实力愈来愈强、国力蒸蒸日上,强大起来之后的卫氏国王们非但不肯再向汉朝朝贡,而且还经常去汉朝其他的附属国捣乱,前109年汉武帝命汉军水陆并进灭掉了卫氏朝鲜。被汉武帝征服和灭掉的国家有哪几个?武帝到底霸气到哪种程度了?北伐匈奴第六个楼兰:公元前108年汉将王恢率领汉军七百人攻占了楼兰,并擒获了楼兰国国王,楼兰成了西汉的附属国。第七个滇国:公元前109年武帝出兵灭掉了西南的滇国。第八个劳浸:公元前109年武帝出兵灭掉了西南的劳浸。第九个靡莫:公元前109年武帝出兵灭掉了西南的靡莫。第十个夜郎:公元前135年武帝出兵攻破了西南的夜郎国。第十一个西域诸国:西域的小国比较多,这里的西域诸国主要是指西域三十六国,汉军在这一带的威慑力主要累积于远征大宛之时,当时汉军路经西域,西域各国都不愿向汉军提供食物和水,每到一地这些国家都是紧闭城门抗拒汉军,于是李广利令汉军将这些不开城门的国家逐一攻打,再有顽强抵抗者城破之后尽数屠杀,新疆维吾尔的轮台地区因为紧闭城门、拒迎汉军,在城破之后被汉军屠戮殆尽,经过了几番武力展示之后这些西域的小国再也不敢抵抗汉军了,且在之后的几年里纷纷都归顺了汉王朝,成为了大汉的附属国。被汉武帝征服和灭掉的国家有哪几个?武帝到底霸气到哪种程度了?西域诸国用“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来形容汉武帝的征伐之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在他的铁血政策下大汉军队从南打到北,从东打到西,四海之内皆被打服,骄横之国均被打怕,自此以后汉人的威名响彻古今,武帝的光辉震烁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