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在哪个朝代开始独立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通用越南语,华语与英语也被广泛使用。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而且唯一一个接受儒家思想的国家。
公元前203年南海郡尉赵佗在岭南建立南越国,首都南海(今广州),此时越南北部归南越国统治。公元前111年西汉击灭南越国,在其地设置交趾郡等九郡。自此,越南置于中国直接统治下长达1182多年,“交趾”开始成为越南的名称。从此开始,有大量的中国人以驻军和垦荒的形式迁居越南。东汉置交州(治番禺,今广州),越南北部属之。226年东吴将交州分为广州、交州2州。交州治龙编(今河内东),辖今越南北部和中国雷州半岛、钦州地区。280年西晋统一中国,交州降晋,之后依附于南朝各朝代。542年龙兴(今太平省)人李贲起义,544年建国号为“万春”,即前李朝。次年中国梁朝将其镇压。621年唐朝在越南设置了交州总管府。651年改称安南都督府(治今河内)。从此“交州”便正式被称作安南。866年改设静海节度使(治今河内)。从此,交趾成为唐末割据藩镇之一,并走向了割据的道路。
公元10世纪,五代十国时,交趾叛乱。938年,南汉派军来犯,吴权将之击退,次年称王,从此越南开始脱离中国统治,至968年越南丁朝建立,安南最终建立了国家,但一直作为中国的属国或藩属国。1010年迁都升龙(今河内)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1407年至1428年,明成祖趁越南内乱之际,出兵占领越南,并在升龙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行省),进行直接统治。越南的主要朝代为李朝(1010年—1225年),陈朝(1225年—1400年),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
② 越南相当于中国哪个省的面积
越南相当于中国中国云南省面积。
越南的面积与中国云南省面积相近,越南的全称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坐落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云南面积38.33万平方千米,越南的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越南北部毗邻中国,在古代长期属于中国的藩属国,行政区划多少会受到中国的影响。19世纪中毁毁叶,越南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由春逗于越南纤森备人口众多,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4个民族,为了方便管理,便将越南拆分成了60多个省和直辖市。
越南地形地貌:
越南地形狭长,略呈S形。南北最长处约164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600公里,最窄处仅50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等两大平原,面积分别为2万平方公里和5万平方公里,是主要农业产区。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
越南河流密布,其中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达2860条。较大的河流有红河、湄公河、沱江、泸江和太平河等,越南海岸线长3260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越南
③ 古代中国和越南的关系是怎样的请尽量详细一些,谢谢!!
中国是越南的宗主国。
——————————
以下文字来自维基网络【越南历史】条目:
根据越南的神话传说,越南历史可从现代上溯至4000年前。越南人的族渊可上述到百越民族,越者粤也。今日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几乎皆百越族活动的范围。百越族裔分为东瓯、闽越、南越、山越、以及雒越等部落联盟。秦汉时期中原军队逐渐兼并了越人的领地,并向当地殖民,部分越族与迁徙而来的汉族融合,或者迁居到南方至今日的越南一带。在前1世纪至10世纪的大部份时间中,越南是在中国古代各政权的统治之下。968年,丁部领统一境内的割据势力而建国,在李朝建立后受中国宋朝承认其主权。在脱离北属之后的历史中,越南成为中国的朝贡国或藩属国。
大蒙古国时期,越南曾击退蒙古人的入侵。元朝建立后,越南又曾两次击退元军的入侵。在中国明朝建立后,由于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夺,国内混乱,明应陈朝的遗臣请求推翻胡氏政权,明军占领越南后便着手进行直接统治,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在越南推动儒学,尝试重新推动汉化统治。不过在明成祖死后数年,黎利将明军赶出越南,但承诺维持与中原政权的宗藩关系,之后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又重新恢复独立。
在19世纪中叶后,法国开始入侵越南,并在西贡设立殖民政府;中国为确保对越南的宗主权导致了中法战争,结果清朝战败,双方签订了中法新约,使越南正式成为法国殖民地,是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占领了越南。战后,法国企图重新控制越南,但最后奠边府失守,法军退出越南。
日内瓦会议把越南分割成南北两部份,并承诺将推行越南统一的选举,但这选举并未举行。在越战时,北越由苏联及中共支援,而南越则主要由美国支援。这场战争不仅导致几百万名越南人死亡,美军也伤亡惨重。1973年3月美国撤退。1975年4月西贡(今胡志明市)被北越军队占领,战争结束。在越南统一之后的10年间,越南赤贫,国内政治压迫、国外经济孤立。1986年,执政的越南共产党开始改变其经济政策,学习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投资的模式,此政策称为“革新开放”。
④ 清朝中期时国力强盛,为什么不收复越南
在清朝鼎盛时期,越南、朝鲜、琉球、缅甸等周边国家,都是清朝的藩属国,其中朝鲜、琉球、越南是三个最核心的藩属国。在19世纪之前,清朝的宗藩体系十分稳固。但是在19世纪中期,这一体系开始土崩瓦解。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曾经的大清国一败涂地。清朝的东亚宗藩体系开始崩溃,而清朝根本无力维持。当时,印度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清朝被暴打之后,英国开始从印度染指缅甸。而法国的动作也不慢,法国开始对越南进行渗透。
法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让清朝十分敏感,因为在此之前,西方列强还都是仅仅在东南沿海地区活动,清朝认为自己的腹地还是太平的。但是现在法国人开始染指越南,越南与清朝的广西、云南接壤。如果任由法国控制越南,那自己的西南地区也将不会安宁。出于这个方面的考虑,清朝决定援助自己的藩属国越南。不要以为清朝这是自不量力,清朝的家底并不差。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清朝自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清朝拥有了自己的近代军工业,军队的装备也已经鸟枪换炮。到了80年代,清朝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主场作战,完全有能力与法国较量一番。就这样,1883年,围绕越南问题,清朝与法国开始大打出手。
法国当时是什么家底呢?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国。法国海军舰艇总吨位达到53万吨,是北洋水师的6倍多,更何况,当时北洋水师还没有成立。中法战争爆发之后,由于清朝的战备不足,福建水师被法国舰队全歼,清朝丧失了制海权。随后,法军占领了澎湖列岛,并开始染指台湾岛。也幸亏台湾岛上的刘铭传死守,法军才没有得手。在西南陆地战场,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前线的清军一败再败。从参战的兵力上看,清军有25000多人,而法军也超过了2万,清军并没有多少兵力优势。在火炮数量上,清军远远不如法军。战争真正爆发之后,清朝才发现自己还差得远。不过事已至此,清朝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
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人不得不说,那就是老将军冯子材。冯子材老将军在镇南关打败法军,围歼了法军近千人,对于法军确实是一个挫折。但是镇南关大捷仅仅是一个局部的胜利,清军在整条战线上仍十分被动。法军损失了近千人,但是法军的总兵力超过2万,这点损失还是可以支撑的。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决定见好就收与法国进行和谈。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因为这次战争,法国内阁垮台的事情。但是垮台的原因不是因为前线的失败,而是这个内阁不同意扩大战争规模。1885年,清朝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清朝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在此之后,越南逐步成为了法国人的殖民地,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一直延续到了1940年。
⑤ 越南最大最发达的胡志明市,放在我国是什么水平
越南,是我们国家的邻国之一,和我们国家有着深远的渊源,越南也算得上是被中华文化影响十分深刻的国家之一了。在两千多年以前,越南还属于我国的一藩属国,直到后来才独立成国,目前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综合情况而言,越南最发达的城市胡志明市,离中国最发达城市还是有很大的距离。不过在我看来,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不应该片面的去判定比较。有可能一座城市在经济上发展滞后,但风景却是格外美丽呢?在一部分人看来,可能这些环境极好的城市才是真正的“准一线”也说不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胡志明市呢?对于这座城市,你又有何印象呢?欢迎在下发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⑥ 越南与缅甸的经济发展潜力哪个更大
越南,越南号称南洋三国之首。越南未来经济发展的上限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上限!越南最大的优势是地缘优势!只要越南政局稳定,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就可以带动越南经济发展。
越南(越南语:C_ng hòa X_ h_i Ch_ ngh_a Vi_t Nam,英语: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中国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越南国名来源于中国清代嘉庆皇帝。历史上,越南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968年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均为中国藩属国。19世纪中叶后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越南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三产结构趋向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
拓展资料
越南自然环境
1、区域位置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8°10'~23°24'、东经102°09'~109°30'之间,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柬埔寨王国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为50公里。陆地面积329556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黄连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为越南最高峰;西部为长山山脉,长1000多公里,纵贯南北,西坡较缓,在嘉莱-昆嵩、多乐等省形成西原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东部沿海为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海拔3米左右。
3、气候特征
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两季分明,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越南气候属热带气候,整年雨量大、湿度高,北部受中国陆地气候的影响因此或多或少带有大陆性气候。东海对陆地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巨大影响。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越南领土有不同影响,因此越南不同地区有不同气候特点。越南气候随着季节、南北、东西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深受东北季风的影响,越南年均温度低于亚洲同纬度一带各国的年均温度。
越南气候可以分为两大截然不同的气候地区。
(1)北方——在海云山(HAI VAN)以北的省份位于显出明显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热带季风气候,其受从亚洲陆地来的东北风及东南风影响、湿度高。
(2)南方——在海云山以南的省份,由于少受季风的影响,因此其的热带气候比较温和、四季高温并分成旱季与雨季的两个季节。
与此同时,由于地形结构不同,因此越南还有其他不同小气候地区。有的地方呈温带气候,如老街省沙巴(SA PA)、林同省大乐(DA LAT);有的地方呈大陆性气候,如莱州省、山罗省等。
⑦ 中国与越南有什么历史
中国与越南山川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两国经历过同志加兄弟的美好时光,也经历过反目成仇的岁月,如今,中越关系虽早已走上正常化,但争端和摩擦不断,兄弟之情难再,网上关于越南的信息不少,但缺乏系统性,不才特地搜集资料,编辑成文,向大家再现中越百年的恩怨情仇。
越南古称交趾、交州、安南,中国宋以前历代王朝均设郡府管辖。五代后晋时,归南汉政权管辖的交州发生变乱,爱州(今越南清化)牙将吴权出兵讨平,公元 938年,吴权在海门镇设伏邀击,打败南汉静海军节度使刘弘操,自立为王,这是安南独立的滥觞。元末战乱时,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如嶅、庆远、渊、脱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晓谕安南陈朝国王陈日焜,令将五县之地返还思明土司,但陈朝此时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焜,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1407 年中国明朝出兵灭胡。在越南广置府县。越南又归入中国统治。越南18世纪前,越南官方文字采用汉字及越南根据汉字创造的喃字。越南历史记载一律采用汉字,越南以奉中国做宗主国为荣,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国明朝皇帝正式册封黎仁宗安南国王后,历代新君执政,只有得到中国政府的册封才能算是正统。作为中国的藩篱,越南统治者对中国称安南国王,而对内则自称大越皇帝。
19世纪法国天主教势侵入越南。英法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开始武力侵占越南南部(南圻,西方人称为交砃支那),使越南南部六省沦为法国殖民地。接着就由西贡出发探测沿湄公河通往中国的航路,在发现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不适于航行后,即转向越南北部(北圻,西方人称为东京),企图利用红河作为入侵中国云南的信道。1873年11月(同治十二年十月),法国派安邺率军百余人侵袭并攻陷河内及其附近各地。越南国王阮福时请求当时驻扎在中越边境保胜地方(今老街)的中国人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协助抵抗法军侵略。同年12月,黑旗军在河内城郊大败法国,击毙安邺,法军被迫退回越南南部。1874年3月15日,越南在法国侵略者的压迫和讹诈下,在西贡签订了《越法和平同盟条约》,即第二次《西贡条约》,越南向法国开放红河,并给予法国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种权益。 1875年5月25日,法国照会清政府,通告该约内容,意在争取清政府的承认,从而排除在历史上形成已久的中国在越南的影响。6月15日清政府复照,对该条约不予承认。
1882年3月,法国政府命交砃支那海军司令李维业指挥侵略军第二次侵犯越南北部,4月,侵占河内城砦,进而以兵船溯红河进行侦察,直到河内西北的山西附近。次年3月,又攻占产煤基地鸿基和军事要地南定。越南朝廷一再要求清政府速派军应援。清政府鉴于形势变化,命令滇桂两省当局督饬边外防军扼要进扎,但强调“衅端不可自我而开”。5月19日,刘永福率黑旗军在怀德府纸桥进行决战,李维业及副司令卢眉以下三十余名军官、两百余名士兵被击毙。法军被迫退回河内。法国利用李维业之死,竭力煽动全面的侵越战争,除增援陆军外,成立北越舰队,调兵遣将,积极部署。8月间,法军一面在北越加紧攻击黑旗军,一面以军舰进攻越南中部,直逼越南都城顺化。8月25日,迫使越南签订《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法国侵略者为实现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及早达到据越南而侵入中国西南的目的,开始以全力来对付中国。中法之间正面冲突的危机日益逼近。
越南向法国屈服的《顺化条约》签订后,中国成为法国占有越南的惟一障碍。法国决定消除这一障碍,立即禁绝了越南与中国的一切关系,并强迫越南撤退包括黑旗军在内的抗法军。于是造成了与中国直接对峙的形势。
法国首先想用外交方式达到其目的。9月15日,法国政府向中国提出一个解决越南问题的方案,即以划出一个狭小的中立区的办法使中国撤出驻越军队,承认法国对整个越南的殖民统治,并向法国开放云南的蛮耗为商端口,为法国打开云南门户。方案为清政府拒绝,谈判毫无结果。这时,鉴于中越两国的特殊关系和法国侵越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以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为代表的主战派,力促朝廷采取抗法方针;但掌握清政府外交、军事实权的李鸿章却一意主和。清朝最高决策机构举棋不定,在军事上,一面派军队出关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训令清军不得主动向法军出击。在外交上,一面抗议法国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图通过谈判或第三国的调停达成妥协。这种自相矛盾的举措,大大便利了法国的侵略部署。10月25日,法国东京海域分舰队司令孤拔受命为北越法军统帅。12月初,决定向红河三角洲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
中法战争是从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战开始的。法国的军事行动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山西。山西的防军主要是黑旗军,同时也有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滇军。法军于14日发起攻击,中国驻军被迫实行了军事抵抗。法军依靠优势的装备,16日占领山西。
1884年2月,米乐继孤拔为法军统帅,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人,图谋侵犯北宁,筹划给中国军队更大的打击,从而迫使清统治者完全屈服。时清政府在北宁一带驻军约四十营,但由于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调,军纪废弛,兵无斗志。3月12日,法军来攻,北宁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军进驻兴化。法国利用军事胜利的形势,对越南和中国都展开了进一步的政治胁迫。6月,法国政府与越南订立最后的保护条约。清廷得悉前线军事挫败的消息后,以撤换大批疆吏廷臣掩饰败绩。全面改组军机处,恭亲王等被黜退,以礼亲王世铎代之。贝勒(后为庆亲王)奕迖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而实际大权操在醇亲王(光绪帝生父)的手中。授权李鸿章与法国代表举行和谈。5月11日,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又称《李福协议》)。主要内容是:中国同意法国与越南之间“所有已定与未定各条约”一概不加过问,亦即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法国约明“应保全助护”中国与越南毗连的边界,中国约明“将所驻北圻各防营即行调回边界”;中国同意中越边界开放通商,并约明将来与法国议定有关的商约税则时,应使之“于法国商务极为有利”;本约签订后三个月内双方派代表会议详细条款。17日,福禄诺交给李鸿章一份节略,通告法国已派巴德诺为全权公使来华会议详细条款,并单方面规定在越南北部全境向中国军队原驻地分期“接防”的日期。李鸿章没有肯定同意这个规定,又没有明确反对,亦未上报清朝中央政府。
6月23日,法军突然到谅山附近的北黎(中国当时称为观音桥)地区“接防”,无理要求清军立即退回中国境内。中国驻军没有接到撤军命令,要求法军稍事等待,法军恃强前进,开枪打死清军代表,炮击清军阵地。清军被迫还击,两日交锋,法军死伤近百人,清军伤亡尤重。这次事件史称“北黎冲突”或“观音桥事变”。法国以此为扩大战争的借口,照会清政府要求通饬驻越军队火速撤退,并赔偿军费两亿五千万法郎(约合白银三千八百万两),并威胁说,法国将占领中国一两个海口当作赔款的抵押。清政府虽然认为这是无理勒索,但仍派两江总督曾国荃于7月下甸在上海与巴德诺谈判,以求解决争端。谈判未有结果,法国重新诉诸武力。
法国派巴德诺与曾国荃进行谈判的同时,继续制造事端,再次挑起战争。从1884年5月《简明条约》签订前后法军攻击基隆起,到1884年8月马尾海战结束为止,为中法战争第二阶段,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越南北部陆上战争也在继续。
法国将它在中国和越南的舰队合成远东舰队,任命孤拔为统帅,乘机分别开进福州和基隆,一方面胁迫中国接受法国条件,一方面准备随时发动攻击,占领这些口岸。8月5日,法舰轰击基隆,强行登陆,中国军队在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统率下顽强抵抗,使法军不得不退回海上待机再举。随后,法国议会授权政府“使用各种必要方法”使中国屈服,法国政府拟定新条件向中国勒索,要求赔款八千万法郎,十年付清。清政府没有接受。中法外交关系正式破裂。23日,法国以先期驶入福州马江以内的优势兵舰向中国船舰猛烈攻击,中国水师仓卒应战,顷刻间,战舰十一艘或沉或伤,官兵殉难者近八百人。法舰又炮轰马尾船厂(福州船政局),将其击毁,并连日对马尾至海口间的岸防设施大肆破坏后驶出闽江口,集结于马祖澳。
福建海军马江惨败,中国朝野震惊。在主战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于8月26日正式对法宣战。鉴于海上难以与敌争锋,在"牵敌以战越为上策"的思想指导下,确立了东南沿海防御、北圻陆路反攻的战略方针。法军则企图东攻台北,西取谅山,据地为质,勒索赔款。10月初,法国远东舰队主力扑向台湾北部的基隆、沪尾(今淡水),守将刘铭传撤出基隆之兵,使法军轻易占领基隆;但进犯沪尾的法军受挫,败回海上。此后台湾战事呈胶着状态,法国的战略企图未能全部实现 (见基隆沪尾之战)。1885年1月,为打破法舰对台湾海峡的封锁,南洋海军派出"开济"等5舰援台,孤拔亲率7舰进行拦击。2月底3月初,法舰为追歼中国援台舰只,侵入镇海(今属宁波)海面,浙江提督欧阳利见督率守军利用预设海防工事顽强抗击,击退入侵之敌,取得镇海之战的胜利。
越南北圻战场方面,东线清军再次出关,一度克郎甲及其以北地区,旋即遭到法军反攻,连战失利,于1885年2月下旬全部退入广西境内。再度入越的西线清军在云贵总督岑毓英的指挥下,发起宣光之战,1884年12月~1885年3月,以主力围攻宣光,顿兵坚城之下,未能破城,法军援兵大至,不得已撤围休整。 3月23日,滇军和黑旗军于临洮附近大败法军,西线局势才有起色。与此同时,东线清军在帮办广西关外军务老将冯子材的正确指挥下,依托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内关前隘附近有利地形和野战防御工事,于3月23~24日取得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战局。之后,东线清军乘胜克复谅山,并向南挺进,前锋进逼郎甲、船头(今陆岸)一带。
战争结局与中法议和中法战争中,双方逐次增加兵力,法军总兵力最多时约2万余人,武器装备先进,特别在水面舰船方面居明显优势;清军参战兵力则达十余万人,但主要以陆军为主,武器窳劣,冷兵器仍占相当比重。中国军队取得了数次作战的胜利,特别是镇南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发动此次战争的茹费理内阁被迫于3月31日辞职。然清政府未能充分利用当时的有利条件,发展大好形势,反而采纳李鸿章等人"乘胜即收"的主张,于4月4日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随即强令前敌将领限期停战撤兵。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于天津签订屈辱的《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至此,中国永远失去了这个曾经的属国。
中越百年恩仇录之二——共同革命
19世纪末,法国已经把越南变成它的殖民地,除了横征暴敛之外,又在越南加紧进行以掠夺为目的“开发”活动。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纷纷破产,沦为廉价劳动力,饱受着极其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胡志明诞生和成长在越南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胡志明来到巴黎。探索救国的真理。
1920年12月,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法国社会党在都尔召开代表大会,社会党发生分化,左翼社会党人退出社会党,成立了一个属于第三国际的法国共产党,胡志明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为各殖民地民族的解放而斗争的党,成为法国共产党的首批党员之一。
当时,在巴黎的中国党、团组织,机关是合一的,领导机构也是统一的。总部设在巴黎南部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旅馆内,中国旅欧党、团组织建立后,曾派人同法国共产党、法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联系。法国的党、团组织曾派人给中国同志做报告。法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活动,也常常吸收中国同志参加。于是,就在这洋的交往活动中,胡志明与中国党旅欧支部的负责人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1956年11月21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欢迎周恩来总理首次正式访问越南的宴会上,曾当众介绍周恩来说:“周恩来是我的兄弟,我们曾在一起共甘苦,一起做革命工作。他是我30多年来的亲密战友。”
1923年年底,胡志明从巴黎来到莫斯科,在东方大学学习,并进行理论研究二作。 在莫斯科期间,胡志明曾主编《中国和中国青年》一书。张太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驻少共国际的代表,为胡志明撰写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活动情况的文件和材料。
1924年底,胡志明离开莫斯科,来到中国的广州。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实行反帝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广东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成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胡志明来到广州的时候,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胡志明一面积极参加中国的大革命,一面通过多种渠道,领导着越南人民的斗争。
在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胡志明在广州成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和举办特别政治训练班,应胡志明的邀请,周恩来、张大雷、陈延年李富春、彭湃以及领导省港大的一些同志,曾到特别政治训练班讲课,当时周恩来是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并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利用这个条件,胡志明在举办训练班的同时,还挑选了一些优秀青年到黄埔军校进修,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学习军事、政治。其中一名学员回忆说:“那时候,中越两国的革命者真是志同道合,亲如兄弟。当时政治训练班没有饭堂,我们每天都来农讲所吃饭,常常和中国同志一起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随后,胡志明带领学成的学员回国闹革命。
胡志明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于1929年10月由泰国赴香港,准备以共产国际东方部委员和东南亚司负责人的资格召议,将越南的三个共产主义组织统一成一个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在香港的秘密组织的帮助下,“统一会议”于1930年2月3日在香港九龙城举行。在胡志明的直接领导下,各个共产主义组织的代表经过认真的讨论和协商,最后一致同意把三个共产主义组织合并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取名为越南共产党。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9月3日,法国向德国宣战。1940年9月22日,日本派兵攻打谅山,同时以 6000名军队在海防附近的涂山登陆。经过在越中边境地区几个小时的较量,越南总督戴古慌忙向日军投降,接受日本对印度支那的控制。从此,越南的控制权易手。
1941年2月,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回国,在高平省北坡建立印支共产党中央的秘密指挥机关。在这里培训干部,发展组织,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武元甲(后任越南武装力量总司令)等人则继续留在中国的广西靖西,巩固和发展越南革命的海外基地。
北坡游击根据地,属越南高平省河广县,与中国广西靖西县和那坡县毗邻。从30年代开始,越南革命分子黄国云、黎广波、陈山洪等,就在靖西、那坡县越中边境进行革命活动,结识了不少中国边民,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依靠中国边民的帮助,越南革命分子开辟了从北坡到中国广西的若干条交通线。每一条交通线,都有中国边民的家作为越南革命者的秘密联络点。
北坡游击根据地1941年底成立了12个武装工作队,1941年2月、9月和1944年2月,相继成立了越南救国军3个中队。1944年12月,成立了由游击队骨干组成的越南解放军宣传队,集中大部分武装为成立主力部队打好基础。
1945年6月4日,越南救国军与越南武装宣传队合并为越南解放军。在高平和北山开创了两块游击根据地,高平革命根据地由胡志明、范文同、武元甲、黄文欢、武英等人领导。北山一武崖根据地由冯志坚、梁文芝和朱文晋等人领导。1943年,这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为后来的解放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945年8月11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越南人民总起义的客观条件成熟了。从8月14日至18日,高平、北、谅山、宣光、太原、安沛、富寿、北江、永安、福安、北宁、河东、山西、海阳、兴安、建安、宁平、太平、清化、义安、河静、广义、庆和、美萩、沙沥等省的城乡军民,纷纷举行武装起义,并先后夺取乡、县以至省一级的政权。8月16日,由武元甲指挥的一支解放军从新潮出发,解放太原市。8月19日、23日和25日,河内、顺化和西贡三大城市相继解放,8月13日,阮氏王朝的末代皇帝保大被迫退位,把这个王朝统治的象征——金印和镶有五颗宝石的金剑交给越南临时政府。
1945年9月2日,临时政府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独立。在河内巴亭广场的50万人庆祝大会上,胡志明主席宣读了《独立宣言》。就在同一天,中国政府接受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
在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会议上,同盟国美、英、苏决定把印度支那分为两个受降区,以便在日本投降后进来解除日本军队的武装。北纬16度线以南由英军负责;16度线以北则由蒋介石军队担任。
在当时的越南土地上,有6万多日本军队,而且还有新近开进来的20万蒋介石的军队,5000名英印军队,与此同时,几万法国远证军也陆续开了进来,在印度支那吃了败仗的几千名法军又被重新武装起来,准备恢复对越南的统治权。
1946年2月28日,中法签订了协定。中方承认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保护权,以换取法方把上海、汉口、广州的租界和广州湾交还中国。并把滇越铁路转卖给中国。
抗战初期,越南政府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制止法国侵略,采取了以和求进的策略,与法国进行谈判。1946年3月6日,越法双方签订了“初步协定”;9月14 日,又签订了“临时协定”,从而出现了近一年的缓和局面。但是,1946年12月19日下午,法军开始向河内发动总攻击。至此,法国已完全撕毁了和平协定,对越南发动了全面战争。
经过4年的战争,法军始终无法消灭在深山中的越南游击队,1949年9月,在中国的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时候,胡志明主席派人来中国同中共中央直接联系,并请求援助。后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南下的胜利进军,中越边境的交通线终于建立起来了。
1950年1月14日,胡志明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庄严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是越南全体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为了人民的普遍利益,越南民主共和国准备与任何愿意在平等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及领土的基础上与之合作的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以谋共同保卫世界的和平与民主。”1月15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黄明鉴致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宣布“承认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交换大使”。周恩来总理于1月18日复函越南外长黄明鉴,表示欢迎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于是,中国成为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
至此,中越两国共同革命共同建国的阶段结束,应该说,越南的独立建国运动是和中国的大力协助分不开的,没有中国,就没有越南独立。
⑧ 为什么同是附属国,越南可以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
感谢大家于百忙之中,还来看小编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编都在辛勤劳作,只为等您到来!小编会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分享各类穿衣搭配,观看辛苦了,谢谢,祝您阅读愉快,天天有个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欢小编的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关注小编吧
越南君主称帝有两次,一次是嘉庆七年(1802年)阮福映开创阮朝并称帝,另一次是1945年法越《巴德诺条约》废除后阮福??建立越南帝国并进位越南皇帝陛下。后一次的越南帝国只是日本控制下的傀儡国,而阮福??“在位”两个多月后便在发表“愿为独立国之民,不作奴隶帝王”宣言后退位,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越南君主称帝单指阮福映称帝事件。
后黎朝于1789年灭亡,而阮福映于次年便称王,人称“阮王”;在经历一系列军事胜利之后阮福映建立阮朝,定都顺化,正式登基称帝。这一年是嘉庆七年(1802年),但下一年便发生了一件关于皇帝名分上的大事。
嘉庆八年(1803年),阮福映遣使至清朝请封“南越”国号。这一举动与朝鲜李朝立国时请求朱元璋赐国号一样,相当于承认了中原王朝的宗主地位,也便意味着在宗藩体制内阮福映甘愿当“藩王”并承认嘉庆皇帝的统治。在嘉庆皇帝眼中,阮福映不过统治了交趾故地,远远称不上“南越”国王,所以便封其为“越南”国王,这也是越南国名的起源。
所以,阮福映虽然已经称帝,但当他接受嘉庆皇帝越南国王的印绶之后,在宏观的东亚宗藩体系中便只是藩王而非皇帝。而至于其“嘉隆帝”之称呼,只通行于越南内部——最多影响到了东南亚一些小国;而在对清朝的外交中,这个“嘉隆帝”也只自称为“越南”国王,哪里敢露出一点帝王姿态。
相对而言,朝鲜受明朝国恩之重,一直以明朝的后继者自居,也没有称帝,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建立“大韩帝国”,当然这个“大韩帝国”很快为日本吞并。
越南称帝源已与其自认为自己是华夏南方正统,越南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势,南北各帝一方。越南的人文始祖是雄王,雄王是炎帝的子孙,所以越南历代是视自己为华夏,是中国,和北朝(越南称中原为北朝)是平等的,就是朝贡也只是一种邦交策略而已。
而这样内帝外王(对中国)越南称帝最早的要追溯到南越武帝,南越国时期也是个汉朝平起平坐的对等国家。越南丁朝自立以后就延续这样的制度。
越南朝代更新的标志除了称帝还会建国号改元,越南最早使用大瞿越国号,后李朝改为大越、后有大虞(胡朝)、大南(阮朝)等国号。历代越南君主称帝也改元建立年号表示自己是正统,如第一个皇帝建年号太平,末代年号为保大。越南地处南边,距离中原王朝远,中原王朝就是知道越南这些僭越也无可奈何。
越南称帝是自立以后实行,只是在对北方中原王朝朝贡称王。这开始于越南第一代皇帝丁朝丁先皇自称安南都护,接受宋朝册封为郡王。但在国内和对其他邻国都是以华夏天子自居,越南陈朝和后黎朝君主就自称华夏天子,视邻国是夷人。甚至越南自身也以皇帝的身份建立朝贡圈,要求邻国老挝、高棉、占城等国对其朝贡,越南皇帝并以天子身份册封这些国家君主。
而朝鲜并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基础,也没这样的地理条件。地处中日之间,不能如越南那样有开拓的空间,只能老老实实称王事大。而越南凭着自己的理论自信(同为华夏子孙后裔),以及地理位置(距离中原王朝统治中心较远),周边国家很小,有开拓空间,可以自行称帝以天子自居甚至建立自己的朝贡圈并推行汉化。
这其实只是越南人在玩文字游戏而已,对内称帝,对外称王,阳奉阴违之故罢了。
在古代东亚朝贡体系之中,只有一位皇帝。那就是中国的皇帝,而其他国家的君主只能称为国王。古代越南也是如此,在阮朝以前,越南最高封建统治者在中原王朝获得的正式封号是安南国王。
到19世纪初阮朝统一越南后,阮朝创立者阮福映一度主张将国号改为“南越”,但当时中国清朝政府认为历史上的南越国涵括了华南地区,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范围不符,经交涉最后决定将国号改为“越南”并沿用至今,而阮福映亦被清嘉庆帝正式册封为“越南国王”。
但是,对内越南最高封建统治者则自称大越皇帝。这也是历史造成的。越南和中国的关系自古便不和谐。越南独立之前,曾经有千年的北属时期。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可能是无所谓的。但对于越南人来说,却无法忘记。并时时刻刻的警惕着北方的邻居。而后来的王朝,对于越南下手的也不少,元朝,明朝,清朝都曾经攻打过越南。也难怪越南对中国的不信任。
而同样作为朝贡体系一员的朝鲜,则大大不同。和中越关系相比中朝关系要亲密的多。宋元之前暂且不提,也没什么好说的,分分合合而已。而中原王朝过渡到明朝的时候,当时仍然忠于蒙元的高丽王氏政权螳臂当车想要出兵攻打明朝。可是下面的大臣可不傻,早已存心政变的的李成桂从鸭绿江边威化岛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史称威化岛回军。后来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又向向明朝称臣进贡,并请皇帝给他的国家起名字。于是朱元璋正式为其定国名为朝鲜,任免李成桂为“权知朝鲜国事”。后来任命他的儿子为朝鲜王。
相当于明朝的郡王。从法律上说,朝鲜国是明朝的一部分,明朝政府委派朝鲜王统治朝鲜。所以每个朝鲜王即位的时候都要经过明朝批准。在清兴起以前,朝鲜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亲密关系。可是随着满清强大,l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李氏国王在国家存亡之际,迫于无奈,接受了清军的条件投降,停用明朝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
朝鲜王朝的几百年间一直奉行事大主义,因而朝鲜亦是中国明朝和清朝最典型、最亲密的属国。事实上,朝鲜王朝本身就是在事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朝鲜太祖李成桂也将事大主义奉为基本国策,几乎与朝鲜王朝相始相终。《明史·外国传》和《清史稿·属国传》中名列第一。《明史》称“朝鲜在明虽称属国,而无异域内,故朝贡络绎,锡赉便蕃,殆不胜书”。这和阳奉阴违的越南是完全不同的。
最后总结一下,越南和朝鲜一样,都是国王。不过越南对华貌合神离阳奉阴违,对内偷偷称帝。而朝鲜则事大甚恭,恪守藩国之道,所以对内是称王的。
公元1802年五月,阮福映在越南富春筑南郊坛祭天自称皇帝,改元嘉隆史称嘉隆帝。而他的儿子阮福胆即位后则称明命帝,以后则有绍治帝、嗣德帝等等......一直到越南阮朝的末代皇帝保大为止。
越南人自元代以来就认为中国已经灭亡于异族真正的中国已经转移到他们越南了(这一点和日本很相似)明朝占领越南期间他们称明朝为“贼”而自己为“中国”到了清朝时期更是如此。
1842年春天一个越南使团来到北京被清政府安排到一个叫“越夷馆”的地方去住,气的越南使团的人打碎了那个“夷”字才气鼓鼓的进去住。由此可见一斑。
反观朝鲜,自1392年太祖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鲜后直到1897年为止朝鲜王朝在这500年期间其国君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则一直称王。有一次朝鲜太宗李芳远坐在一个黄绫褥上面和大臣对话,这时太宗的政丞李舒告诉他:“这是违制只有皇帝才能享有这一待遇”时吓得太宗李芳远一头大汗。赶紧把黄绫褥撤了下去。
第一看距离,朝鲜太近,不老实就收拾他,很方便,这个附属国很牢靠。
第二看历史,朝鲜的历史和文化经济基本上都是抄袭我们国家,所以他在民族认同感认为自己是王,不是国。第三看实力,越南土地广阔,平原富庶,实际上军事实力很强大,人口也多,导致他开始膨胀,朝鲜则不是。
⑨ 越南在哪里,是什么省,市呢
越南是个国家,不是某个省和市;越南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
1、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越南地理坐标为北纬8°10'~23°24'、东经102°09'~109°30'之间,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为50公里,陆地面积329556平方公里。
(9)太平藩和越南哪个发达扩展阅读:
1、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
2、1976年1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统一越南共和国,定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贡市被更名胡志明市,越南战争结束。
3、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为自己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4、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为圆形、红底,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前身是越南民主共和国于1955年11月30日启用的国徽,齿轮下有越文“越南民主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