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访谈越南战役人物该问什么问题

访谈越南战役人物该问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11 05:53:51

Ⅰ 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些问题.

1、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的作战是攻入越南境内,惩罚越南对我国的挑衅,称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之后我军回撤边界我方一侧,越军随后返回曾被我军攻占的地区,并越界占领了少部分我方领土,并继续骚扰我方。随后为了收复领土,反击骚扰(其中包括即便越方未过界占领,但其一侧地形较我方有力,可以威胁我方安全,我方即进行的过界攻击和占领),牵制越南,也就是你所说到的“老山战役是84年打的.还有81年的收复扣林山等战役”,这些严格意义上属于中越边界战争,但由于其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延续,一般习磨历猜惯上也就叫越自卫反击作战了,另外官瞎型方好像也没有一严格的称谓,有时烂手候叫自卫反击,有时叫自卫还击,对越关系好的时候就叫中越边界冲突,连战争都不是了。
2、你说的这个事由于好多资料未解密,所以不知道,但是以常理判断不可能出现。
3、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真的不知道当时他们想的是什么,害怕不害怕,但是通过书籍、电视等资料的了解,不管是打过仗的人,还是没打过仗的人,一般在战前会害怕,真正打起来还在发抖害怕的并不多,估计真的像那些人描写的那样,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看着刚才还活蹦乱跳的战友,转眼间变的血肉模糊,你哪还有时间去害怕。
4、整个边界好像有好多烈士墓地,麻栗坡是比较着名的一个,大部分的烈士都葬在这些墓地了。
5、中国军队没有攻到河内,最远打下谅山。

Ⅱ 采访先进人物该问些什么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谨搭昌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祥扒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枝衫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参考资料:华人英才网

Ⅲ 采访身边的英雄模范,该问什么问题

1,是什么精神鼓舞他这样做;
2,贺喊在做这禅戚野件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他;
3,平日里仔团的生活是怎样的
4,关注一些什么样的人;
5,如何教育子女;
6,怎样把良好精神传递下去。

Ⅳ 采访身边的英雄模范,该问什么问题

1.问他们背后的故事,
2.英雄事迹及其当时感受
3.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是英雄

Ⅳ 如何看待中越战争面对记者提问,越南战神武元甲的回答一针见血

1990年9月,北京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开幕式上,一位身穿带有越南大将军衔军礼服的老人,引起全球媒体瞩目。这位老人是越南文武双全的大将武元甲,当时中越边境战争刚刚平息,越南将军就作为特邀贵宾来到中国参加活动,这让许多西方国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么,武元甲将军和中国之间有什么 历史 渊源?而那短短的15字回答又有何深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电闪雷鸣的年代,了解武元甲将军同我国的友谊。

要说武元甲有多闻名,这位昔日的“抗美名宿”在逝世时,以前的对手美国对其去世的消息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大多都是持敬重之情。一些美国人还将其与麦克阿瑟、隆美尔等军事天才并列,越南人更是高度评价武元甲是世界名将。

而武元甲和我国之间的友谊长达半个世纪,友谊的渊源就要从上世纪30年代说起。 那时的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加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当中,与不怀好意的日本侵略者进行较量。

等到了1938年的冬天,随着全面抗日战争逐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的进度出于日本最初所料,导致他们战线拉锯过长,兵力不足,无奈调整了战略。

就在这个时候,越南主要缔造者阮必成来到了中国,和我国人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在这段并肩战斗的时光里,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写了许多我国抗日的文章,然后将这些文章全部寄回到国内,并在报刊上进行发表。

当时的武元甲还是个文人,其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给他起名武元甲,别号文,希望他将来能够文武双全。

武元甲也是不负期望,在学生时期成绩优异,从大学毕业后,拿到了法学学士的文凭,然后进入到河内的一所中学当 历史 老师。由于这段经历, 武元甲会三国语言, 能流利地用越南语、法国和汉语跟外人交谈。

那时的越南还在法国殖民统治之下,武元甲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就用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反殖民的活动,时常给一些支持越南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报纸投稿。

武元甲的这些爱国心声,很快就被越南共产党管理的报刊所中意,吸纳他为编辑。在这里, 武元甲结识了阮,并于不久后加入了越南共产党,成为了阮最信任的同志之一。

在阮前往中国时,武元甲通过他的文章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做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除了我国外,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本野心勃勃,垂涎对这一地区包括南越。 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共产党决定建立武装力量,为同侵略者进行殊死对抗作准备。但是彼时他们的领袖还在中国,为了请示指令,武元甲同其他两人临危受命,出发前往中国。

1940年5月,武元甲一行人离开越南来到中国,在昆明见到了阮。不过当时阮并不着急给他们下达命令,既然要同侵略者作战,那就要有相关的军事基础。

于是,武元甲等人在阮的安排下准备前往延安,去学些军事知识。然而,就在他们等待期间,欧洲战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打败了法国,这对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越南是个好事,同样也是个不确定因素。

阮在意识到事情的紧急性后,暂缓了武元甲等人军事学习的安排,让他们赶紧回国准备进行战斗,迎接民族解放战争高潮的到来。

果然不出阮所料,日本趁着德国打败法国之际,不仅让自己的部队进入印度支那驻扎,还胁迫原本就在印度支那驻扎的法国军队。此时的局面对于越南军民而言极为不利,他们所要面临的敌人除了法国还有日本,要想打赢这场战争,是极为艰巨的。

武元甲遵照阮的指示回到越南后,便投身武装斗争,他的军事生涯从此开始。1944年12月22日,越南共产党的第一支武装部队成立,武元甲任总指挥。

在战争的千锤百炼下,原本只是擅文的教书先生、编辑出身的革命战士,逐渐成长为了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很快武元甲就被任命为越南解放军总司令。

1945年,越南宣布独立,武元甲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而他也成为了越南第一位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将领,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元甲虽然没能去成延安,但他在昆明、贵阳的那段时间耳濡目染,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越两国人民在患难之中建立起的珍贵友谊。

1946年12月9日,法国卷土重来,再次踏上越南的领土,越南抗法战争爆发。在法军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面前,武元甲指挥的越军节节败退。

等到1949年,我国奏响了胜利的凯歌,而越南仍在同法军进行殊死对战,越南军民处境愈发艰难。面对如此不利局面,阮冒着千难万险,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我国,希望我国能够提供援助。

我国本着国际主义精神,立即派出了我国的两员大将前往越南协助越军作战。 在我国的支持下,原本士气低迷的越军重振旗鼓,越南军民同仇敌忾,同法军进行了一场场游击战争。

到了1950年,武元甲已经在越北地区建立了一支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 总兵力达一万人。这年秋天,武元甲认为自己的力量已经很强大,足以向法国远征军发动进攻。

可尽管他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在之后的攻击战中,越军还是以失败告终。直到法国换了指挥官,武元甲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重新获得主动权。

1954年3到5月,越军在武元甲的率领下发动奠边府战役,共歼灭法军1.6万多人。这场战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军的进攻计划,法国承认战败 。由于抗法战争中的许多战役,其名义总指挥都是武元甲,这就使得他因此成名,头上开始悬起 “奠边府之虎” 的称号和 “世界名将” 的光环。

将法军赶走后,越南人民沉浸在胜利中。但谁承想,法国走了,美国来了。还不等越南人民喘口气,他们就又投入到了抵抗美军的战斗当中,抗美战争拉开帷幕。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仍一如既往地为越南提供援助。

在抗美战争期间,武元甲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指挥越军同美军交战。此外,为了从我国手中汲取作战经验,他开始频繁来往于中越之间,同我国领导人一起商讨抗美的作战计策。我国清楚长期的军旅生活有多艰苦,再加上越南的作战区域大多都是雨林,环境较为恶劣。

于是,我国鉴于武元甲在艰苦环境中得不到真正的休息,非常关心他的 健康 ,于是便多次邀请他到中国来作适当的休息和疗养。

在这期间,武元甲几乎走遍我国的辽阔山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国的许多地方他都去过了。而他与我国之间的情谊,也正是在这潜移默化下渐渐形成与加固的。

1969年,越南主要缔造者逝世,中越关系急转直下,虽然这不是武元甲愿意看到的,但他却无力阻止。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越南的军事实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渐渐地,越南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开始从一个最初的被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转换为侵略者身份,走上了侵略扩展的道路。

1978年年底,越南进攻柬埔寨,并且还加紧了对老挝的控制。同时,越军还不断在中越边境挑起争端,想要侵占我国领土。 就这样,原本是阮为了联合抗美救国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设想,到了此刻已经成为了越南对外扩张的依据。

武元甲始终念着中国的好,并且公开反对越南入侵柬埔寨。 但此时利益熏心的黎文润哪里还听得进去。就这样,越南在中越边境的动作越来越多,而武元甲也不断被排挤,渐渐地不再握有实权,只保留了一个头衔。

随着越南在边境的挑衅行为不断升级,我国对越南展开了反击, 中越战争就此爆发 。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越南非但没讨到什么好,国内经济还受到严重影响,持倒退趋势。 等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越边界冲突才渐渐平息,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

1986年,黎文润去世,此时的越南已经被柬埔寨战争拖得筋疲力尽, 为了尽快恢复中越关系, 1990年9月,武元甲作为越南代表,在我国邀请下作为特邀贵宾出席了北京亚运会。

对于这个问题,武元甲并未显露出任何不满,反而笑着回答道: 中国只是敲打他们,越南有自保能力。在当下那个场合提起中越之前闹得不愉快的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及到两国的关系。

虽然中越关系在当时已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还没有正式恢复正常。如果武元甲的回答有一点漏洞,那么就有可能被人误解。 然而,武元甲的回答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他的话不仅展现出了我国的强大实力,还展现了他对自己国家的强烈自信。

而他的看法,跟我国对越南进行反击的目的差不多,我们期望和平,但也不会任人欺负,越南屡屡在边境挑起冲突,必须对其进行警告,展开反击是希望以此来震慑住越南,让他们不要再糊涂下去。 在武元甲出席北京亚运会的第二年,中越关系便恢复了正常,这其中离不开武元甲为改善关系付出的巨大努力。

武元甲将军在他102岁那年与世长辞,数十万越南人民站在路边为其送行。总而言之,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国爱好和平,但绝不怕任何挑衅, 历史 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Ⅵ 人物采访时问什么问题好

你好!

作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经常要面对的一项工作。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庆喊重要。 俗话说,熟能生巧,从事记者工作多年的人,采访过各种类型人物的人,也能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心得。

高质量的提问离不开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对象做了哪些具体事情?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潜在动因是什么?他行为的背后有哪些深层社会原因?包括他的性格和为人,这些都要在采访前做好提问准备,还要尽可能通过各大新闻媒体、政府部门、网络等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多看、多思考,明确采访主题。记者在采访中要围绕采访主题提问,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那么究竟怎么提问呢?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三、要善于运用层层追问的办法来挖掘故事的细节、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被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的好多细节不以为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时记者就要以敏锐的眼光迅速捕捉住、追问下去。

四凳差轿、记者在遇到采访对象隐晦的问题时,可以采取迂回式提问的办法,避开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深入。比如,一个名模的成功受人注目,她成功的背后更引人关注。但这类问题她们是不会正面回答的。于是在采访时我们不去就事问事,而是从侧面了解她、观枣肆察她,从她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中看出她的处事之道。

人物采访中关于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比如采访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就要比较专业一点,那样才能和被采访对象拉近距离;当遇到被采访对象文化比较低、表达能力比较差时,记者要有耐心;当遇到被采访对象说话跑题时,记者要想办法引导他回到正题等等。总而言之,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记者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Ⅶ 越南战争英雄

这是一段历史各国都持有不同的理解和讲解,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告诉你我自己所了解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侵犯越南,越南共产党请求中国共产党援助,67中国《援越抗美》
1965年春,越 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秘密到达长沙。他到这里会见正在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毛泽东会见胡志明时开口便说: “胡主席,你来自越南,我来自湖南,咱们一家子嘛!有什么困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说。”这时,胡志明从口袋里掏 出一张绘制着越南河内以北要抢修、抢建的十二条公路的示意图,正是这张示意图,使中国调动了8万大军赴越南。中国派出 8万优秀儿女赴越南,为越南修筑工程、公路、铁路。他们冒着敌机的轰炸和酷暑的煎熬,千辛万苦,奋战不已,援越二支队 仅一次就被炸死27人。他们掩埋好同志的尸体又继续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越南方面对中国援军的工程表示非常满意。

自1965年8月1日至1968年3月,前后分5批入越轮战的中国高炮部队,连同配属援建工程的高炮部队总计15万余 人,3年中,共对敌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军飞行员42名,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 民的抗美救国斗争。20多年间,中国向越南提供的军事、经济和自由外汇的援助总值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包括足够装备 陆海空军200多万人的轻重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成百个生产企业和修配厂,2亿多米布匹,3万多辆汽车几百公里铁 路以及全部铁轨、机车和车厢;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千公里以上的油管以及几亿美元的现汇等。中国对 越南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绝大部分是无偿,一小部分是无息贷款。后来越美两国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吃到了苦果。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
但美国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宫向全国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他主张的“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的方针,遭到群众反对。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战性的电视演说,“结束越战新动员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向华盛顿进军”的抗议活动。在同一个星期里,类似的活动多达10余次。
不得已,美国在加强南越政权力量的同时,加快撤军步伐,驻越美军逐步减少。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着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美国人的恐怖记忆
越战过后中越在边界、国界问题尤其是南海岛礁问题上存在争议,70 年代末终于爆发中越反击战,后经共产国际从中调停才停战。但在领土问题上两国政府仍处于对持状态,两国人民也开始互相敌视。

阅读全文

与访谈越南战役人物该问什么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阮姓是越南第一大姓 浏览:236
中国改革后有多少海事部门 浏览:141
为什么印度码农多 浏览:630
印尼盾换多了怎么办 浏览:802
在哪里有批发越南拖鞋 浏览:575
学意大利语需要记什么 浏览:522
伊朗人为什么叫南方 浏览:728
伊朗和美国有什么新动象 浏览:46
意大利戏曲是什么 浏览:48
印度牛粪美食是怎么回事 浏览:345
英国游戏产值多少钱 浏览:658
中国人在越南租房怎么办 浏览:198
越南彝族是什么意思 浏览:627
中国男足对阵越南哪里可以看 浏览:36
伊朗买什么糖 浏览:244
印度男人喜欢吃什么植物 浏览:456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哪里的 浏览:816
伊朗和中国什么时候能结算 浏览:909
中国食品报刊手机台如何投资 浏览:832
去越南有哪些免签证的国家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