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有什么戏剧人物

越南有什么戏剧人物

发布时间:2023-05-13 01:56:28

❶ 在越南人眼中,三国的哪十个人是最有名的


最后闲扯一句,当问及为什么将吕布垫底时,越南人的回答也出奇地一致。他们认为,吕布武艺高强,这是值得称赞的地方,可是,吕布这个人一点也不忠诚,经常来回换主人,这是让他垫底的直接原因。在这个问题上,越南人对吕布的评价,与国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❷ 越南北方派和南方派代表人物是谁

北方是阮富仲,南方是总理阮晋勇。广西东兴市越南语翻译考察旅游为你解答。

❸ 越南戏剧的剧种类型

嘲剧《观音氏敬》
嘲剧的产生和早期流传情况,在越南古籍中未见记载。据越南戏剧研究者们推测,可能于李陈朝(11~13世纪)时期即已流行民间,陈朝后期传入宫中,成为宫廷娱乐项目之一。到了黎朝,它在宫中的地位下降。但因它的剧目内容反映现实、音乐明快轻松、唱腔接近民歌,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有很强的吸引力。到20世纪初,西方文艺思潮传入越南,在城市里嘲剧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20世纪初河内的嘲剧院全部被迫关闭。
1952年越南劳动党中央提出了挖掘民族艺术遗产的方针,嘲剧的情况得到改善。编导者们创作出许多新剧本,为抗战和土改服务。在第三联区(中部),还把中国电影脚本《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改编成嘲剧。1954年和平恢复后,嘲剧获得显着的发展,成立了嘲剧研究会,民族歌剧学院也设立了嘲剧系。
嘲剧中总有丑角的滑稽表演,富有讽刺特色。它还比较注重情节发展,剧情曲折丰富。 改良剧是法国占领越南以后产生的剧种。发源地在南圻永隆省。原是一种由一人说唱并配合一些简单表演的曲艺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殖民者出于搜刮民财的需要,组织一些改良剧剧团进行巡回演出。这些剧团用古乐伴奏,演出效果好。于是,一些剧作家把一些名着改编成剧本,并按剧情需要,将原由一人说唱的形式改为由多人扮演的多出本戏,演出很成功,从此便逐渐推广。改良剧的鼎盛时期仅只10年(1920~1930)左右,在此期间,越南几乎举国争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改良剧开始走向衰落。
1951年文艺界贯彻越南劳动党中央的文艺方针,改良戏推陈出新,使其题材和现代革命内容日趋接近,有些剧本深受欢迎,如《红土上的姑娘》、《一位南方的女演员》等,改良剧从此得到了复苏,并逐步发展。 话剧是从西方传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进步学生和公务人员把《一杯毒药》、《安南法国大人》等剧搬上了话剧舞台,为越南话剧奠定了基础。
1931年后,革命处于低潮,越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陷入彷徨之中。这种思想在话剧舞台上得到反映,出现了表现个人哀伤、怅惘感情的剧目,如《乌江上的笛声》、《荆轲》等,故事虽仍取材于中国,情调却反映了越南当时的现实。
1936年后,话剧舞台演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剧目,如《没有回声》、《金钱》等。后殖民者对越南文化加紧控制,1940年日本军国主义踏上越南国土,话剧受到摧残。八月革命成功后,话剧不断向前发展,其内容及时而尖锐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60、70年代,反映抗美救国斗争、北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剧目竞相出现,如《郡长》、《一条人命》、《放冷枪的姑娘》、《后方之火》、 《前线在召唤》、《一双眼睛》、 《来自长山》、《你的爱》、《祖国》等等,其中《哪儿有敌人咱冲向哪儿》曾获文艺奖。
(颜保)

❹ 红派艺术创始人

红线女(粤剧一代宗师、红派艺术创始人)。

原名邝健廉,女,汉族,祖籍广东开平,中国当代着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人物生平

1924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开平水口泮村。家住广州西关,常随母亲到戏院看戏,回来在家中仿效演唱。红线女1938年因日军侵华而失学,同年7、8月间,随母亲经澳门赴香港,拜舅母何芙莲为师,正式学艺,取艺名小燕红。1939年春节,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

从此,她在戏班中练者枣功、学唱,夜场演出扮丫环、宫女的角色。在香港郊区演出日场时,也担任一些戏份不多的配角,在“天光戏”中,还有机会演主角。 1940年,红线女随何芙莲临时搭班于靓少凤的金星剧团演出。1941年在上海演出,红线女当上了第三花旦。1943年,她在肇庆演出,在内地第一次用“红线女”这个艺名。从此,她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

以后到抗战大后方广西等地演出了许多马派剧目,如《苦凤莺怜》《斗气姑爷》《软皮蛇招郡马》等。 抗战胜利后,搜搏红线女定居香港,成为影剧两栖演员。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并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52年,她在演出《一代天骄》《王昭君》,改编《蝴蝶夫人》和莎翁名着的实践上,根据自己的天赋,嗓音条件,在传统旦角的基础上,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了“红腔”。

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世嫌祥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20世纪50、60年代,红线女曾随团赴朝鲜、越南演出。 20世纪80年代,面对粤剧舞台演出的不景气,为振兴粤剧,她重排旧剧,编演新戏。1988年国庆前夕,红线女率广州粤剧团到北京举行了“红线女专场”;1994年,红线女又在北京主演《白燕迎春》,成功地塑造厂一个外科医生沈洁的艺术形象。 2009年,红线女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2013年12月8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8岁。


❺ 亚洲三大最有影响的木偶戏是什么具体点细说

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而临高木偶戏就是中国木偶艺术中稀有的剧种,艺术独特,其最大特点是人偶同台,演员与木偶同扮一个角色,表演有时以偶为主,有时以人为主,演员的唱做念打饶有风趣,广为群众喜爱,被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

临高木偶戏是一种民间小戏。用临高方言(属泰语系)演唱,重比兴对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流布于海南省临高县和澄迈、儋州部分地区以及琼山的博片、遵谭、十字路,海口市郊区的长流、荣山、秀英等临语地区。2006年临高人偶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独特 多姿多彩

临高木偶戏唱腔,主要以〔啊哈〕、〔朗叹〕为主。后来从临剧中吸收了〔快板〕、〔哩哩妹腔〕、〔七字板〕、〔丑脚板〕、〔小放牛〕、〔嗳嗬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腔〕、〔哭板〕等以民歌、民间音乐经整理、创作而成的唱腔。此外,还吸收了琼剧的〔程途〕、〔叹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板腔。

早期的乐队建制有五人,乐器有大、小唢呐,三弦(或秦码梁琴)、椰胡、竹笛和打击乐。六十年代后,乐队增至十人左右,并增设了扬琴、二胡、月琴、笛子、秦琴以及西洋乐器大提琴、黑管等,打击乐也由原中鼓为主转为以大小木鱼为主,兼用板、鼓、镲、钹、锣的击乐结构。

在表演上,由于“人偶同演”和“单纯人演”两种形式同时并存,互相促进。演人偶戏,注意发挥人与偶,偶与偶,人与人等人偶之间互为一体的多姿多彩的表演方法;演临剧则吸收了广西桂剧、壮剧、琼剧等兄弟剧种的水袖功、扇子功、手巾、台步等技巧,使表现手段更趋丰富。

早期的人偶戏演出,各行当角色的演员均不化妆勾脸。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不论各行当角色的演员均为化淡妆、俊扮,不勾画脸谱。但木偶偶像的脸谱则较丰富。如老行中老夫、花脸(老父)、山贼和丑行中的官丑、小丑,均勾画脸谱,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旦都塑造得十分俏俊美丽,丑角则都被雕刻得非常丑恶,胖者肥头肥脑,瘦者皮包骨头,对比十分鲜明。在色彩上,有红脸、白脸、黑脸、五彩脸几种,人物身份不同,分别漆上不同的颜色。

中国木偶戏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别是北齐时代(公元550至577年)。

相传,南宋时期,木偶戏从大陆传入琼岛后,很快在海南繁衍发展。在临高县,民间的驱魔逐妖、去病除灾、祀神还愿等活动,多请木偶参与。这种开始纯为祭神的活动在后来历代的发迟枯运展中逐渐成为人们借以娱乐的方式。

早期的偶像,多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头,故又称“佛子戏”。其后,偶像逐渐增大并人形化。如民间败乎老艺人陈和成几代相传的二十多个木偶像,其中三个脑后刻有“康熙”字样。因其艺术特点为演出时不设布幛,人与偶同台表演,即表演者手撑木偶,化装登台,唱念做打,均与所持木偶同演一个角色,其表演形式,或操作木偶做戏,木偶为上半身,演员配以身段步法,或以演员的表情补充、丰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间称此木偶戏为“人偶戏”。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
元、明、清以来,木偶戏由城入乡,多种风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艺术,也因地域不同,出现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泉州嘉礼戏,漳州布袋戏,广东杖头,潮州铁枝,合阳线戏,吴桥扁担戏,四川大木偶,花样翻新。或行当齐备(生、旦、净、丑俱全),或工艺精良,或精雕细琢,或旷达写意,风韵各异,出现了江加走、徐子清这样闻名于世的雕刻大师。民国以后,尤其近几十年,木偶戏由民间走向专业化,演出由露天走入剧场,木偶造型逐步现代化,雕绘工艺达到了相当高 度,就整体而言,当今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

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轨迹,大体分三个阶段:

⑴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⑵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均属这两个阶段。

⑶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这是中国木偶造型艺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元以降,即流传于泉州地区,俗称“嘉礼戏”。经数百年传承,逐渐形成一整套完整成熟的演出规制、表演“线规”、偶像制作工艺及丰富的演出剧目和独特的剧种音乐—— “傀儡调”。

木偶戏数百年来已成为泰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泰国木偶以精致的形象而不同于欧洲的木偶戏。它被认为是亚洲最有影响的三大木偶戏种之一。

泰国木偶身高40厘米,是半身形木偶。由头部、木偶主骨架与肩部构成,以特制衣服掩饰,衣袖两边都由内细骨架结成手部,泰国木偶戏是由人与木偶同台演出,木偶戏表演时演员左手握着主骨架,右手却握着细骨架同时进行表演,演员的默契配合必须花数年时间培训的。

1998年,泰国木偶家艺术团( Bann Tookkatoon Hoon Krabok )成立。继承了木偶戏表演艺术精华,并使泰国木偶戏走向全球。

对东南亚的人民而言,木偶戏象征着童年、欢乐与传统文化;随着观光业的兴盛,越南独具特色的水上木偶戏,得已视为国宝耀眼的展现于观光客的面前,一出出扣人心弦的剧目,独特的表演方式 ,在在显示其与众不同的魅力,是游客畅游越南的首选节目。

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台戏,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偶戏,它稀奇的地方,就在于木偶戏于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必需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利用其强劲的臂力及纯熟的控绳技巧,让玩偶生灵活现的演出各项传说故事,其动静合宜的神态令人拍案叫绝。

越南的水上木偶剧是一项极富娱乐性质的艺术表演,通常都在越南乡村各处的池塘畔表演,观光客想看的话,在河内市有专门表演的戏院,每天晚上只表演一场。表演是在水上搭一座红瓦砖顶的小水榭,称为“水上神亭”,用一张竹帘从上垂到水面,操纵木偶的人就躲在竹帘后,木偶则固定在细竹竿的一端,另一端由人操纵,这些木偶的造型都非常可爱,也有鸭、鱼、船、青蛙等动物造型配合演出,戏的内容多取材自越南历史故事,以及民间传说如“斗牛”、“打秋千”等,演奏音乐和唱戏或对话的人则坐在亭子旁边。

这项自越南李朝时期( Ly dynasty,公元 1010~1225 年)即开始出现的艺术表演,源自于湖泊、池塘遍布的红河三角洲一带,由于水上木偶戏是以水面为舞台,在乡间地区,那些天然湖泊和池塘,就是最佳的免费表演场所。自水上木偶戏创始以来,逐渐从越北地区传至全国,更在18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并且以多样化的剧目吸引观众,风靡全越。

据说,在越南的李朝时期,水上木偶戏是一种向皇帝祝寿的艺术礼仪,一般的人民不可能有机会观赏到如此独特的表演。过去,并没有所谓专业的水上木偶剧团,因此,这项技艺都是靠代代相传的家授方式流传下来,而今,这些老一辈拥有此项技艺的人,都成了越南各地水上木偶剧团的最佳导师。目前,在越南的河西山( Ha Tay Son)省的师傅庙(Thay Pagoda)内的龙池湖(Long Tri Lake)上,还保留着一座古色古香 、近乎完整的水上木偶戏表演台,湖边并设有观众席,这是古早典型的戏台,不像现在的戏台都搭在人工水池上。
水上木偶剧将木偶与水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剧情多以越南人的生活百态及民间故事为主,一场完整的越南版水上木偶戏表演,大约需2小时,节目内容真实刻画出越南人民的生活历史,有赴京中举的剧目出动木偶数最多,很有看头。

水上木偶剧都是在描写越南人面对大自然的威胁、或是敌人的侵略时,如何去保护自己国家的故事 ;也有描述越南的农夫在辛勤的耕作与收成后,如何去享受农暇的情趣;也有那科举考试获金榜提名者衣锦还乡的场面,另外像一些民俗活动如舞狮、仙女舞蹈、凤凰舞,以及还剑湖金龟索剑的越南神话故事…等,从这些剧目的内容,多少可以看出越南人民重视本土的艺术特质以及历史文化的态度。还箭湖金龟索箭是越南有名的传说故事。

越南最具代表性的水上木偶剧团是河内的升龙剧团,并拥有自己专属的戏院…,位于河内还剑湖旁丁先皇街57号B的升龙水上木偶戏剧院,每天晚上,升龙戏院均安排二场演出,每一场有17个剧目,演出时间是90分钟。戏院里的设备很简单,在一个深及腰部的水池上,搭着一座似宫殿、庙宇般的戏台背景,下方是几片竹帘垂至水面,两旁有树木、芭蕉等乡村景致的装饰画板,观众就坐在水池的前方。

戏院里约可提供300个座位,却几乎是座无虚席,前往观赏的人以外国游客占绝大部分。戏台的左方设有乐团席,这里表演的每一个节目,都由此一专属的乐团配乐或配音,他们演奏的是越南传统的乐器,有时也按剧情需要配上歌唱,整个现场气氛非常热闹。

那些木偶的造型都非常活泼而且带着滑稽的笑容,木偶的手足都有活动的关节,操纵木偶的人站在竹帘的后方利用长竹竽及细线,让木偶或跳跃、或划船、或行走、甚至表演特技…等,都能活动自如,木偶在水上表演,竹竿则隐藏在水中。

每当一个剧目开始,各种造型的木偶自掀开的竹帘后面出来,结束时再退回帘后,像渔夫捕鱼、钓鱼、捉青蛙、捉狐狸、儿童游泳戏水、凤求凰、舞狮、仙女下凡、金龟索神剑等,都是非常普遍的水上木偶戏的剧目内容,全部的节目贯穿相当紧凑,往往把观众从一个惊愕带入另一个惊愕,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及开怀的笑声。
在外国人的眼中,欣赏一场水上木偶剧的谐趣以及表演艺术,要比每天晚上泡在那些舞场、酒廊、卡拉OK里要好太多了。

表演结束的时后,操纵木偶的表演者会全部从竹帘后面走到前面来向观众谢幕,很多观众在此时才晃然大悟,原来这些表演者一直都是站在水中呢!不由心中对他们升起敬意。如果对这些可爱的木偶有兴趣的话,只要到河内市区的艺品店去逛逛就可买得到。

除了河内的升龙戏院安排水上木偶戏演出之外,同样位于市区的文化古迹-文庙内也有一座白天开放的戏院,但与升龙戏院比较起来,不论是节目内容、表演者的技巧技术、或者戏台的精致程度都比升龙戏院逊色许多,不过,却也便于来去匆匆的国际旅客欣赏。因为升龙戏院的节目要晚上才演出,而文庙内的戏院,只要是文庙开放的白天时间内,不论何时皆可购票入内欣赏

虽然水上木偶戏源于北越,但在南越的胡志明市亦有水上木偶戏团,并且在推广方面不遗余力。过去,胡志明市有一家“幼笋”剧院,却不幸在1993年的一场火灾中付之一炬而被迫关门,直到去年该戏团才又另辟天地,在战争罪恶馆内的空地上重新搭建一座简单的戏院,便于到此一游的旅客顺道欣赏。

想一睹越南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吗?水上木偶戏绝对不会令您失望,它会触动悸动的心,勾起对童年种种回忆,让旅程留下鲜活难以抹灭的记忆。

日本国内文缤纷多彩,有的是泊来事物,有的却是历史悠久的古典娱乐。例如:

能剧:它是一种极高尚的舞台艺术,朴素的抒情的戏剧,演出于神道节目的宗教祭典。

台词的押韵和情节的朗诵,古典音乐和演员象征性的动作等等,便是能剧的特征。演员所穿,是十五世纪当时的古装。主要的角色还带面具,表示其各个的特征。

能剧舞台的台顶,很象神道寺院的屋顶。设备简洁,很适合能剧的本质。

歌舞伎:歌舞伎是比能剧更大众化的一种戏剧艺术。与能剧不同,它的成功,来自于广大观众的欢迎和支持,能剧的成功,是受到当初幕府和宫廷方面的赞助的。歌舞伎迥然不同的特色是:押韵的台词、奇妙的舞蹈、悦耳的音乐、豪华的服饰、多彩的化妆以及其他精心设计的饰物。而最令外国人士惊异的是,剧中的女主角总是由男人扮演。大的戏院,都有附注英文的节目单。

文乐剧:这种木偶剧是日本另一种舞台娱乐,不但日本大众爱好它,还享誉国际。木偶戏大都是由三个人来操作,每一个木偶用三条操纵杆来使木偶表演生动的动作。伴奏是固有的音乐和传统的民歌,他们的服装是很华丽动人的。

樱花舞:樱花季节的樱花舞,盛行与京都,穿着鲜艳和服的舞踊人士,其舞姿,在日本传统音乐的声浪之中,分外动人。最闻名的是都踊(四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与鸭川踊(五月一日至二十四日和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七日)。

歌舞剧:在日本很兴盛,着名的有宝冢、松竹等歌舞团,演员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年青女子。

芭蕾舞及音乐会:在各大都市都很活跃,剧院或音乐厅的设备也好。着名的歌舞剧团或交响乐队都有定期的表演节目。世界着名的管弦乐队或独唱家,也常来日本演奏或演唱。

日本及外国电影:和世界各大都市一样,日本大都市都有很多放映国际影片的电影院,专门上映日本电影的电影院也很多。影片内容有很新的,也有富于历史意义的古老剧情。日本片都用日文,外国片除用原来的外语以外,加有简短日语说明。

购票订座:日本把此种售票处,叫做“P1ay Guides”(娱乐指南)。闹市街头或百货公司多有此种售票场所。售票范围,除戏票以外,还广及各种运动表演的集会。旅游服务中心及大旅社都有那种售票处的电话,需要时可就近一询

http://..com/question/823132.html?si=6

这种木偶剧是日本另一种舞台娱乐,不但日本大众喜爱它,而且享誉国际。木偶戏多由三个人操作,每一个木偶有三条操纵杆来使木偶表演生动的动作。伴奏的是传统的音乐和民歌,木偶的服装都很华丽动人。

依此日本吧。

http://..com/q?word=%D4%BD%C4%CF%CB%AE%C9%CF%C4%BE%C5%BC&ct=17&pn=0&tn=ikaslist&rn=10&srs=0&srsod=1

❻ 越剧的王派传人有哪些啊

姓名:王文娟
生日:1926.12.19
籍贯:浙江 嵊县黄泽镇坑边村
职务: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华东灶贺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二团、上海越剧院主要演员,上海越剧院小红楼剧团团长。
艺术角色:越剧青衣
艺术成就:越剧王派创始人
【艺术人生】
王文娟、徐玉兰《西园记》 父亲是个乡村教师。两个舅父,一个会拉琴,一个会敲鼓,母亲又爱看戏。后在沪、杭一带演出。
1939年离家至上海,师从表姐--越剧小生竺素娥 [3]。初习小生,2年后,改学花旦。开蒙戏是《投军别窑》饰王宝钏。
1944年受竺素娥提携,与其搭档演出《碧玉簪》、《盘夫索夫》等戏,脱颖而出。
1945年下半年,与小白玉梅、邢月芳合作。
1947年与陆锦花合作,成立少壮越剧团。
1948年春与尹桂芳搭档,演出了《双枪陆文龙》等戏。
1948年秋,进玉兰剧团与徐玉兰合作,首演《风潇潇》洞辩改。从此二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
上海解放后,与徐玉兰合作演出《白毛女》、《信陵公子》等剧目。
1952年7月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
1952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饰演《西厢记》中崔莺莺,获演员二等奖。
1953年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获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司令纳判部给予的二等军功章。
1954年春,随团参加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
1954年秋,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春香传》中扮春香,获表演一等奖。由于在该剧中出色地表演了朝鲜少女的情怀而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赏,成为她的成名作。
1955年随团入上海越剧院。
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
自50年代中期起,多次随上海越剧院赴朝鲜、越南、泰国、新加坡和香港、台湾(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为越剧艺术光扬海外作出贡献。
徐玉兰、王文娟《红楼梦》 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下半年,徐玉兰与王文娟主演的《北地王》、《红楼梦》正式上演
1958年8月,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
1958年后与徐玉兰主演的《追鱼》、《红楼梦》[1962年7月]、《西园记》先后被摄制成电影或电视。
1960年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与徐玉兰合演的《追鱼》、《红楼梦》,曾多次招待国内外贵宾。
1962年,与徐玉兰一起赴朝鲜辅导朝鲜唱剧《红楼梦》,受到金日成主席的接见。
文化大革命后,在现代剧《忠魂曲》中饰演杨开慧、传统剧《西园记》中饰王玉贞、《孟丽君》中饰孟丽君。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1996年领衔主演了10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
80年代中期,积极投入剧院体制改革,曾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
至60年代初期,艺术上日臻成熟,扮演了神话剧《追鱼》中的鲤鱼精、《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角色;在现代剧《忠魂曲》中饰演杨开慧、《西园记》中饰演王玉贞、《孟丽君》中孟丽君等角色,都以演技精湛、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在观众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被行内名家赞为善于塑造人物的性格演员,有“王派”之称。

王派传人有单仰萍(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志萍(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钱爱玉、洪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何炯华(诸暨越剧团)、吴洁、姚建平、钱世娥、陈晓红(杭州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舒锦霞(浙江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珺、徐璐等。
【代表人物】
单仰萍、王志萍、陈晓红
【梅花奖获得者】
周云娟: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单仰萍: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舒锦霞: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陈晓红: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李 敏: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❼ 越南最出名什么传统又特色的

越南菠萝蜜干
越南菠萝蜜干采用越南及中国南方特产水果--木菠萝精制而成,味清香甘甜,香而不浊、甜而不腻。

越南芭蕉干
越南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湿润的天气给芭蕉的生长创造了很好的自然条件。芭蕉大国出产的芭蕉干味道可不一般哦,入口爽脆,嚼一口感觉清甜、再嚼一口香气四溢。

越南红薯条
清脆爽口,清香味甜的特具越南风味的薯条一定能让您大饱口福。 越南芋头条 酥香清脆,芋香浓郁。

椰汁花生
椰子和花生都是越南的特产,椰汁花生融合了两者的特点,香味独特。 蔬菜花生 松脆的蔬菜花生,富含各种维生素,既香脆可口,又不上火,最适合又贪咀又怕长暗疮的MM!

越南绿豆糕
产品采用当地农民手工种植的纯天然绿豆,按历代相传的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和色素,是老少咸宜、可四季常食的美味佳肴,有爽滑可口、清甜甘冽之感,既可解谗又可解饿,是当地人居家常备的首选食品。

越南咖啡
越南是东南亚最大的咖啡产地,所产咖啡品质优良,与雀巢公司合资生产。

越南特色商品
到越南旅游,供旅游者购买留念的越南商品,以工艺品为主。主要有银器、漆器、丝绸制品、刺绣、象牙雕刻,多为用热带珍贵树木、牛角、竹等原料制成,兼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用越南上好硬木制成的筷子,其木料选用黑木,无漆、无毒、无异味,经久耐用,放人消毒柜中高温消毒不会变形。用橡胶制造的拖鞋,价格低廉,十分耐用,也受中国游客的欢迎。

大多数游客常常会在越南选购木雕工艺晶。越南木雕工艺品久负盛名,造型有菩萨、人物、动物等,大小不一,形象栩栩如生。这些木雕工艺品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工艺晶商店一般都能买到。这些工艺品选用优质檀香木和楠木,陈设家中,芳香缭绕。选择檀香木、楠木或其他一些带香味的木料刻制的木雕时,最好不要上漆的,这样香气才能散发出来,抚摸日久,会愈加光滑。在越南还可以买到木制花瓶和木制首饰盒。这类花瓶和首饰盒,一般都用上好硬木制作,木头表面用贝壳镶嵌以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图案,再涂上生漆,打磨得光亮照人。

河内、胡志明市等地工艺品商店,还出售银器工艺品,如银碟、银碗、银筷、银制酒具等,这些银制工艺品带有浓郁的越南民族风格。选购银制工艺品时,要注意纯银与镀银之分。河内、胡志明市的金铺,出售当地加工的金银项链、手镯、耳环、戒指等。越南的金饰大多选用沙金,成色较低。

磨漆画是越南特有的艺术品

❽ 为什么独立时期是中越间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

越南独立后,构成千年间中越两国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除了频繁而持久的贸易活动,更有广泛而深人的文化交流。

宋代,中越两国间的贸易以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朝贡形式下的官方贸易,谓之“大纲”;另一种则是两国接壤处富商大贾(gǔ,商人)们所从事的博易场贸易,即民间贸易,谓之“小纲”。当时,广东钦州既是两国使者出入的必经之地,又是两国间的贸易中心。其时,使臣往往负有贸易使命,一身而兼二任。

明代,中国与安南间的使节往来十分频繁,双方使节除携带贡品和回赐品外,也多携带商品进行贸易活动,这对两国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宋代一样,安南国王在政治上求得封号以自重,同时又可在经济上得到实惠。据史籍记载,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十年(1637年)间,越南遣使人贡达79次之多。

清代中越贸易,分水陆两路。海上贸易多是大宗贸易,陆路贸易则主要是边界零星贸易,以日用品为主。中国出口物品多为布匹、绸缎、纸张、铁锅、颜料、烟、茶、药材等,进口物品则有大米、槟榔、胡椒、冰糖、砂仁、竹木、香料及海产品等。

清初,越南广南中部重要商港会设有“大唐街”,全长三四里,在那里居住和做生意的都是渡海到越南谋生的福建人。据《福建晋江专区华侨史调查报告》:清朝从雍正到嘉庆年问,晋江县出国华侨以往安南的为最多。例如雍正年间,出国32人,其中往安南的18人;干隆年间,出国73人,往安南的37人;嘉庆年间,出国29人。往安南的20人。

越南独立时期,中越间的文化交流,涉及语言文字、音乐戏剧、水利、建筑、医药、风俗等许多方面,它既是过去基础上的继承与延续,也是更广阔领域里和更深层次上的前进与发展。

语言文字汉语与越语(京语)均属单音语系。汉至五代1000多年间,京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据语言学家的调查,在越语词汇中所保存的汉语词或源于汉语的词,约占总数的一半。在现代京语中,其所保存下来的汉语借词仍然大量存在。汉字,越南人又称“儒字”,约于公元前2世纪传人越南,是越南人使用的第一种文字。它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六世纪中叶之前,为初播阶段,这时的汉字是越南的官方文字;第二阶段是10世纪中叶之后,越南虽已号称“独立”且建立国家,但仍继续使用汉字,是为借用阶段。

大约在13世纪初叶,越南人民感到汉字不能适应自身需要,于是采用汉字的结构和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俗字,即“字喃”(Chu Nom;或称喃字,意即“南国之字”)。李朝时期,有人开始在书写碑铭时夹用字喃。越南史书上记载的第一篇全用字喃写成的作品,是陈朝文学家阮铨(quán,又名韩铨)创作的《祭鳄鱼文》(此文今已失传)。14世纪后,字哺开始系统化,并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字喃文学盛行于17、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字喃作品已在越南文坛上占据优势地位。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中国的隋末唐初。唐中叶以后逐渐盛行,并先后传人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13世纪时,越南的印刷术也得到了发展,并对本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北宋出版儒家经典及《大藏经》后,越南当权者曾多次请求赐送。早在前黎朝时就向宋真宗求过《九经》(指九部儒家经典)及《大藏经》。李太祖时,又向真宗皇帝求《大藏经》及《道藏经》。在将近80年的时间内,越南先后从中国请去三部《大藏经》和一部《道藏经》。1288年,陈圣宗也曾派遣使臣陈克用人元求取《大藏经》。到了15世纪中叶,越南开始刊印《五经》官定本。后黎朝太宗绍平二年(1435年),官方正式出版《四书大全》。15世纪末叶,因为所印儒家经典版本日多,朝廷特命在文庙内造书库贮(zhù)藏。

那时,越南虽没有像朝鲜那样工程浩大、刻工精良的《大藏经》,但民间的善男信女们所刊刻的佛经,数量却相当可观,仅前河内远东考古学院保存的,就有400多种。民间的印刷品中,除经书外,还有儿童读本、诗文集、家谱以及史书。小说、传记等,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河内向来是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刻书中心。到19世纪初时,旧阮京城顺化取代了河内,一跃而成为新的政治中心,刻书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后黎朝探花(科举制度中殿斌一甲第三名)梁如鹄(hú)曾于1443年、1459年两次奉命使明。他学习了中国人的刻书方法,回国后传授给乡人,依样仿刻经史版本,印行于世。500多年来,越南整个的雕版之术都受他的影响。越南的刻工们饮水思源,时刻不忘梁如鹄的功绩,尊奉他为刻字行的祖师。19世纪中叶,越南向中国购买木活字一套,开始用活字版印书;后来又出现套版,套印彩色的年画。越南的年画虽然几乎就是中国年画的翻版,但却充满南国情调,具有独特风格。

音乐戏剧中国音乐很早就已随移民南传。士燮时“出入鸣钟磐”(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陈朝时,越南盛行一种集体舞蹈,所用歌词有《庄周梦蝶》、自居易《母别子》诗等,所用乐曲有《降黄龙》、《宴瑶池》等,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元朝初年,中国优人(旧时称演戏的人为优或优伶)李元吉曾到越南“传戏”,丰富了越南人的文化生活。李元吉长期居留越南,凭着他的智慧和创造力,吸收越南民间故事作素材,编成生动的戏剧,再传授给越南人演唱。演员穿着绸缎戏装在台上,伴着音乐或唱或舞,使观众受到感染。

越南的旧戏,从音乐、服装、脸谱、道具乃至演出方式,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和中国的旧戏(如京剧)十分相似。过去的越南伶(旧时称戏曲演员)人即奉东方朔(公元前154~公元前93年,西汉文学家。为人正直,滑稽善辩,后世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为始祖。中国的剧目,往往被越南戏剧家所采用。《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厢记》、《西游记》等书在越南流传甚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伍子胥、蔺相如、关羽、曹操、诸葛亮、宋江、李逵、张生、红娘、孙悟空、猪八戒等则是越南人民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戏剧舞台人物。

历法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与王恂(xún)、许衡等人共同编制的《授时历》(公元1281年开始实施),是中国历法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历时达364年之久。明朝颁行的《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授时历》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日为一年,29.530593日为一月;将一年的1/24作为一气(节气),推算出24节气,用以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它打破了古来制历的习惯,被认为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元朝派遣使臣出使越南,把《授时历》赠送给当时的陈朝。《授时历》的传人,对于越南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都起了积极作用。这种历法一直沿用到明朝末年。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廷又赠越南《大统历》。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钦天监奉旨重修《西洋新法历书》,编成《历象考成》一书。越南阮朝嘉隆八年(1809年),越使臣阮有顺到北京,购得《历象考成》一部,回国后,阮有顺参照该书,奏请朝廷颁行《协纪历》。越南历法也便从此正式确定了下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天文学家的杰出创造,直到今天仍在民间延用,特别是对于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越南阮朝所颁行的《协纪历》,对此也加以采用,其名称与中国历法完全相同。中国古代历法的另一创造“干支纪日”,也同样为《协纪历》所采用。“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它拿十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十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已、未、酉、亥”相配,共配成60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在中国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

医药三国时代,有一位名叫董奉的神医,字君异,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人,曾南游交趾。《三国志·吴书·士燮传》注引葛洪《神仙传》,记录了他为土燮治病的故事:“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中医的发展与中越间药材的互换是分不开的。宋元之际,中药成为对越贸易的一种主要商品。史载:宋成淳十年(陈圣宗宝符二年,即公元1274年),宋以“缎子、药材等物,买卖为市”;宋德拓二年(陈圣宗宝符四年,即1276年)春二月,圣宗陈晃“遣陶光往龙州,以买药探元人情状”。越南陈朝除了有专为王公大人治病的太医外,还建立了与平民大众疾苦相关的医司——“广济署”。政府还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因而培养出了不少有名的医生。

中国的针灸法,14世纪时已被越南医生广泛采用。明清两代,越南所需药物也主要靠中国供应。黎仁宗时,曾派使臣来中国,请求用土产香料交换药材和书籍。明天顺元年(1457年),越南使臣黎文老曾上表奏,请求仍循惯例,以越南土产香料等物品换取中国的书籍和药材。明英宗批准了这一请求。19世纪末,越南从中国输入川芎(xiáng)、白术(zhú)和当归等多种中药,年约10万担(dàn,重量单位,100斤等于一担),数量可观。

中国医药文献浩如烟海,现存中药将近8000种,是人们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隋唐时,《内经》(《黄帝内经》的简称,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脉经》(魏晋间王叔和撰)等中医学书籍就已传人越南;明代医学家李梃(chān)的《医学入门》、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也先后传人越南,对越南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越南医书流传到中国的却很少。1962年,北京书馆与中医研究院合编了一部《中医书联合目录》,收入了中国国内59家大书馆所藏的全部医书凡7000多种,其中录有数百种朝鲜和日本的汉文医书,却没有一本出自越南。实际上,越南医生在对中医中药进行深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不但有所发挥,而且颇有成就。《本草拾遗》、《中越药性合编》、《南药神效》等便是学术价值或文献价值很高的医学着作。

现存越南古代医药书籍约有二三十种,其中最有名的当推黎朝末年黎有卓所着《懒翁心领》(或称《海上心领遗书》、《海上懒翁》、《海上医宗心领全帙》(zhì)。该书共28集,66卷,内容丰富而完备。理论方面,《懒翁心领》采用《内经》经义;用药方面,则一半采用中国药,一半采用越南药,因地制宜地为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货币越南东山出土文物中有汉代五铢(zhū,古代重量单位)钱。五铢钱很可能是在汉平南越时传人交趾的。在其他地方的发掘中,也发现了古钱币,如“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元和通宝”等,皆是唐代币制。据《旧唐书》记载:唐初,仍然沿用的是隋代的五铢钱。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五铢钱,铸“开元通宝”币,并在洛、并、燕、益、桂等州设置钱监。唐代桂州与越南近在咫尺,桂州设监制币,制作方法和技术传人越南,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越南古代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铜钱,或称制钱。如今传世最古的钱币是前黎朝黎桓天福五年(公元984年)所铸的“天福镇宝钱”,背文有一“黎”字。越南史书称此为“南钱之始”。黎氏天福钱,宋代曾在广州流通,称为“交趾国黎字钱”。越南自主后的历代天朝均以汉、唐币制为依据。以汉、唐铸币技术为基础先后铸制而成的越南货币,陈朝有“绍丰通宝”、“隆庆通宝”、“重光通宝”;后黎朝有“顺天元宝”、“洪德通宝”、“光顺通宝”、“昭统通宝”;阮朝有“泰德通宝”、“光中通宝”等。阮世宗阮福映所铸“嘉隆通宝”,不但在国内使用,而且大量流入中国,冲击了中国市场,引起中国统治者的密切关注。

❾ 越南戏剧舞蹈有哪些概括

戏剧艺术继承和发扬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的精华,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了表达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蹈动作体系和人体美学法则,同时形成了与故事情节、唱腔读白整体配合得十分和谐的外在形态,具有与一般民间舞蹈所不同的艺术特征。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在戏曲表演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戏剧舞蹈是用戏剧结合舞蹈动作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戏剧舞蹈中,每个演员的动作都有规定程式和含义,动作要求膀不摇,肩不动,裙边儿不散,足尖不露,快而不乱,稳而不慢,既有敏捷度又需保持美感,舞蹈有感情、有节奏、有层次、有章法,基本以表现戏剧故事为重点。戏剧广泛吸收越南民间音乐舞蹈,从封建社会直至近代形成的地方戏有不少是直接由各地的民间歌舞发展演变而成的。越南戏剧有很多程式化的舞蹈动作与中国戏曲是相似的,如上马、跑马、射箭、划船等,但中国的戏曲里的各种跟斗,近于特技的动作在越南戏剧舞蹈里就很少看到。越南传统戏剧里一些基本的舞台形式,直到19世纪才基本固定下来,如走成―条线,坐放丁字步,舞有回还等,戏剧舞蹈节奏鲜明、动静结合,用舞蹈的形式讲述故事,深受越南观众喜爱。两国戏剧唱与舞的结合方式都是边歌边舞,与昆曲“无歌不舞,无舞不歌”的特点相似。

❿ 越南的戏剧舞蹈从何演变而来的

越南的戏剧舞蹈是在越南戏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越南戏剧的产生发展较为复杂,根据现状推测,是以中国元杂剧为基础,吸收了一些越南流行歌曲后形成的,内容为传统的古代戏,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演出。唱词和说白全用越汉音,唱腔缠绵悱恻,舞蹈性较强,所演多为忠臣孝子等故事。

有记载的最古老的表演形式是trohe,是前黎朝时期由LieuThuTam创作的一部滑稽剧。陈朝出现了两种新的戏剧类型:hatgiaumat(即戴面具的表演)和hatcoitran(即穿比较少衣服的表演)。今天的戏剧是宫廷戏剧、民间表演和外国舞蹈的混合,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表演:cheo、hattuong和cailuong。

阅读全文

与越南有什么戏剧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来华求购什么武器 浏览:824
意大利米兰有哪些商场 浏览:324
意大利森淼培训班哪个好 浏览:534
中国绿卡是什么 浏览:519
意大利国际英文单词怎么写 浏览:138
伊朗每年进口多少大蒜 浏览:808
现在的越南军队如何 浏览:508
98印尼为什么不派兵 浏览:914
意大利钢铁工业分布在哪里 浏览:698
中国哪些城市属于特区 浏览:188
在越南如何去曼谷 浏览:875
印度甩饼怎么画 浏览:645
印度尼西亚和印尼印度有什么区别 浏览:637
天津哪个婚介能有越南媳妇 浏览:812
意大利和美国哪个城市大 浏览:973
意大利爱吃的美食有哪些 浏览:447
英国脱欧程序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690
意大利旧绿卡长什么样 浏览:356
原油宝事件中国损失多少 浏览:587
中国录音师协会如何加入 浏览: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