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主席胡志明曾有几位中国妻子
越南主席胡志明曾有几位中国妻子?
根据史料,胡志明年轻时曾在越南国内有过一个妻子,但不幸过早牺牲。后来他长期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并与中国姑娘产生爱情,还结了婚,回国后他便终生未娶。但是这个中国姑娘究竟是谁?笔者查了不少文章,竟然出现了两个名字——曾雪明和林依兰。黄铮、李永军、孔可立等人认为是前者;染益新、袁方等人则认为是后者。
那么,到底曾雪明和林依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还是本来只有一个人,却混淆成了两个人?又或者本来只有一个人,而另一个人根本就是瞎编的?若是一个人,她是曾雪明还是林依兰?看这两派文章的说法,都似乎言之凿凿,难分对错。历史就是这般扑朔迷离。
我个人认为有两人,即曾、林是两个不同的人。
1:先看曾雪明一说。
曾雪明1905年生于广州,原籍广东梅县松口镇,1926 年与胡志明举行婚礼,婚后两人一起生活了半年多时间。1927 年5 月胡志明离开广州后,就与妻子失去联系而未能再相聚。从此,这一对有情人,一个未再嫁,一个未再娶,天各一方,都过着独身生活,生死相恋,直至辞世。
1925年曾雪明在广州一医务所任助产士。当时广州正处于中国大革命的高潮及中心地,何香凝、邓颖超、蔡畅开办了妇女运动讲习所。受革命思想影响,曾也时常去妇运所听演讲,参加活动。
胡志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受共产国际派遣任中国顾问鲍罗廷的翻译,于1924年11月来到广州,化名李瑞。1925年的一天,曾雪明去妇运所找蔡畅,下楼时在楼梯拐角处巧遇正要上楼的李瑞。不经意的礼让和对视中,李瑞被这位长着鹅蛋型脸,皮肤白誓,文静端庄又显聪慧的广州姑娘所深深吸引,禁不住询问蔡畅她的芳名及有关情况。蔡畅见李瑞情有独钟,便会意地介绍了曾的情况,并与邓颖超一起做红娘(还有一说红娘是越南革命青年林德树的中国妻子梁惠群),使这对有情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当时曾雪明仅知李瑞是鲍罗廷的翻译,越南革命党人。旧中国封建意识浓厚,女性绝少自由恋爱,更何况李瑞是越南人,35岁“高龄”尚未结婚,曾家能否同意这门亲事?好在曾家还是比较开明进步的。为考证李瑞的人品才学,其二哥曾锦湘(早年留学美国,并和孙中山是故交,精通5门外语,文笔精绝,曾应孙中山之请为其撰写文章)专程请李瑞作了一次长谈。李瑞的谦朴、务实、自信、热忱、远见卓识、献身精神、丰富的阅历及精熟纯正多国外语令曾锦湘深为折服,他代表曾家同意了这门涉外婚姻。
1926年10月曾雪明与李瑞在广州正式举行婚礼,地点在市中心财厅前的太平餐馆,这也是一年前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请客的地方。邓颖超、蔡畅作为证婚人、媒人主持了婚礼。苏联顾问鲍罗廷、顾问助手张太雷到场祝贺,婚礼热烈而隆重。这短暂的不到一年光阴,婚后的生活幸福而甜蜜。曾对李瑞的饮食起居照顾得颇为周到,堪称标准的贤妻良母,使这个21岁就离家出走,浪迹天涯的“游子”,在15年后又有了“家”的温暖感觉。这也是胡志明年谱中唯一没有文字记载的近一年空白时间。
1926年6月至12月曾雪明在妇运所继续学习了半年。此年底她怀孕了。李瑞喜出望外,盼望尽快做上父亲。但曾的母亲梁氏得知此事后,深恐女儿有了小孩会随夫离去,力劝她堕胎。父亲早亡,母亲暮年孤独,曾母命难违,为尽孝道,顾不了丈夫李瑞的苦苦相求,忍痛含泪做了堕胎手术,留下了终生遗憾。
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1927年4月蒋介石策划中山舰事件,彻底背叛革命,疯狂围剿捕杀共产党人,白色恐怖血腥的屠杀震惊了世界。在严峻形势下,因共产国际指示无法携带家属,李瑞只好独自随苏联顾问团经武汉转上海,后经海参崴赴莫斯科。自此天各一方,夫妻分离。由于曾雪明过去认识的革命志士相继被捕或转移,无法再与李瑞取得任何联系。悲伤绝望之余她只得来到母亲身边,在顺德县当助产士。这期间,李瑞曾从外地两次托人带信和寄信与曾联络,都没有成功。
1929年12月胡志明到香港从事革命,化名宋文初。1931年6月他被港英政府逮捕,关押在维多利亚监狱。为打这场官司,宋找到曾雪明的群姐,得到了她的热情援助,群姐请律师帮他打赢了这场官司。曾从群姐那里得知宋文初就是自己丈夫李瑞时,曾专程赶到香港探监,但未能谋面,伤心而返。后当群姐落魄时,曾为感激她曾援助过自己丈夫的侠义心肠,亦倾囊相助。
曾雪明痛下决心,守节如玉,从一而终。她冥思苦想夫妻再相聚的一天能够到来。日月如梭,转瞬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5月,她在《文汇报》上看到越共主席胡志明的肖像、毛泽东主席发给胡60大寿的贺电、胡的生平事迹文章,才意识到自己多年来魂牵梦萦的丈夫就是胡志明。为证实这个想法,曾通过种种途径想设法与胡取得联系,但均未能如愿。1953年曾到广州西区第八保健站工作,1958年并入广州西区大联盟保健站继续任产科医生至退休。
同年,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蔡畅肯定了李瑞即胡志明化名,并证实曾、胡的婚姻关系。广东省委书记区梦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也先后会见了曾雪明。但此事终究涉及两国关系,胡志明是否知道妻子尚在人世,为何不通过中共中央寻觅失散多年的爱妻,就不得而知了。
胡志明主席经历了与曾雪明饱受磨难的婚姻之后,由于联络中断,又一心报国,亦是独守终生不曾再婚。其实,他以“志明”为名,就有了记在心中,永沫不忘(曾雪明)之意。他多次向陶铸等中共同志打听过曾的下落,只是毫无结果,从此对寻妻、娶妻之事心灰意冷,坦然过着独身生活。年深日久,这一段至死夙愿未偿的国际婚姻的内幕,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知情者寥若晨星。
1969 年9 月胡志明与世长辞。听到这个消息,在广州的曾雪明悲痛万分地在自己寓所南面墙上挂了胡的遗像,像框上披着黑纱,遗像前设置香烛台,点上香烛,摆上鲜花。她向单位请了丧事假,一连几天面对胡志明,时而站着,时而坐着,默默凝视着,万般哀思尽在不言之中。
曾雪明孤身一人直至1991年11月饮憾去世,享年86岁,遗体火化,洒向大海。人们在清理她的遗物时,看到有保存完好的胡志明像,1949 年上海八月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传》,195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胡志明》小册子,1960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狱中日记诗抄》,以及数页已发黄的刊登有胡志明资料的剪报。此外,还有她写给胡、而胡无法收到的信函底稿。
2:再看林依兰一说。
1923年冬,正在莫斯科学习的胡志明,任凛冽的寒风和冰凉的雪水钻入脖颈,泪水悄无声息地从眼中涌出,打湿了指间的信笺。这封信带来的是噩耗:他的忠实伴侣阮清玲被敌人杀害了!
胡志明和阮清玲是在上世纪20年代第一个春天认识的。那年,胡到欧州寻找真理和革命火种,搭船回国途中两人在海上邂逅相识。阮不顾家里反对,毅然投身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传播革命火种,成为胡的忠实伴侣和得力助手。阮在越南妇女界一呼百应,是位有魄力和威望的妇女领导人。可万万没有料到,就在胡前往前苏联学习革命经验之际,由于叛徒出卖,她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引诱、威逼,阮坚贞不屈,至死不向敌人低头。
在当晚的留苏越南青年同志会会议上,胡志明当众宣布:“清玲同志已经壮烈牺牲,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她的鲜血决不会白流,更多的人会沿着她走过的路继续前进。有这么多好战友,我相信越南的革命事业一定能够完成。我要向全世界宣告:越南不解放统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他没有想到,这句落地有声的话,将成为自己日后婚姻生活的一座大山,压得他不堪重负,痛苦不已。
1930年中国正处在白色恐怖当中,各地正加紧搜捕“共党分子”。胡志明就在此时到达广州开展革命工作。出于安全考虑,他向中共广东地下省委求助。于是,广东地下省委通过陶铸安排中共女党员林依兰和他假扮夫妻做掩护。这天,胡志明见到林,顿时惊呆了,眼前的女子分明便是自己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阮清玲!他差点失态了。
胡志明在日记中写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和清玲完全相同。在那目光相撞的瞬间,我发觉自己已不再是个纯粹的无神论者。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促成我们见面。我想,一定是我的真情感动上苍,让清玲的化身得返人间。现在我要百倍于从前地爱护她,我决不会让她再一次离开我。”
为掩护胡志明在广东、香港开展工作,林依兰以一个“妻子”的身份,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两人渐渐产生了爱意。但胡担心时机尚未成熟,怕遭到她的拒绝,始终不敢表示爱意。林在胡向她倾谈心声时,也早已芳心暗许,可她认为还没到捅破窗纸的时候。
不久由于叛徒出卖,胡志明被捕。临别时他拥抱了林依兰:“坚强些,别让敌人笑我们软弱,好吗?”说着,取出贴身珍藏的日记本交给她,“我把心留下来陪你,收下吧!”
3天后胡志明被营救出来。林依兰盯着他那有棱有角的脸孔,说:“志明,你受苦了!为什么不等我去接你?”“我也想更快见到你。”说着,胡送上兰花,“送给你,喜欢吗?”看到林表情困惑的样子,他又说:“看过我的日记了吧?我相信心中的兰花永远不会枯萎。”林接过花束,情不自禁地扑入胡那宽厚的怀里。
不久后胡志明回国继续他未竟的革命事业,并担任越南党政主要领导人。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解放,林依兰已是广东省高级领导干部。几年后胡应邀访问中国,毛泽东主席立即致电广东省委及陶铸、林依兰等人到北京与胡会面。当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时,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个人久久凝视着对方,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1958年在越南河内,胡志明郑重地对陶铸说:“我已年逾花甲,和依兰相恋20余载,想尽快同她团聚。请你回去后询问一下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对这件事的看法,倘若他们赞成,我想把依兰接到河内秘密举行婚礼,了结多年的夙愿。”陶铸也非常支持他。回京后,陶铸向党中央、毛主席转达了胡的意思。毛沉吟片刻,说:“我们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不过,这事关连中越两党两国的关系,不能掉以轻心。”周恩来说:“我认为应该跟越南共产党的同志们协商一下,假如他们不反对,我们决不做绊脚石。”
但是,越南方面却阻力重重。在北越中央政治局会议室里,胡志明终于拍案而起:“我受够了!我不想再按别人意思生活!这一次你们休想说服我!”总书记黎笋没有动怒,心平气和地说:“老胡,别太冲动!凡事从长计议。我这么劝阻也是为你着想。你曾说过越南不解放就终身不娶,这句话影响很大,一旦你违背诺言,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解放南方的神圣事业。所以我宁可被你指责憎恨,也不能让越南老百姓骂我们是千古罪人!”这事也就只好不了了之。胡无力回天,默默无语两眼泪,悄悄吞下了这枚苦果。
胡志明与林依兰之间无果的恋情,对林的精神打击太大,年年望眼欲穿,盼来的却总是失望,只能独自低声饮泣。1968年她病情恶化,告别人世。临终前,她没有忘记把胡赠给她的那本“爱情日记”托人交给他,并嘱咐他节哀顺变。胡惊闻恋人去世,痛不欲生,泪如雨下。时隔一年,胡亦溘然去世。弥留之际,他还念叨着林的名字。这段上世纪中叶最令人瞩目的恋情,终以悲剧而止。
B. 越南有什么水果
越南特色水果:
1.西番莲:非常香甜,还有点酸酸的味道天然西番莲果汁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化痰止咳、治肾亏和滋补强身的功能。
2.莲雾:别名辇雾、琏雾、爪哇蒲桃。莲雾,原产马来半岛及安达曼群岛,是桃金壤科(Myrtaceaa)赤楠属的热带常绿果树,目前仅东南亚地区有经济栽培,品质以台湾最佳。
3.蛋黄果:未熟果为绿色,成熟时为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光滑,外果皮极薄,不易与果肉分离。中果皮肉质、肥厚、柔软、蛋黄色,含水量少,味甜,似煮熟的鸡蛋黄。
4.三丫果:里面一般有三瓣或者四瓣,有些呈白色有些呈粉红色,核比较大,但是有些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关键是都是野生的,在云南卖的非常便宜。
5.羊奶果:羊奶果是云南省德宏州的特产。羊奶果为胡颓于科植物蜜花胡颓子的成熟果实。多年生常绿攀缘植物,成熟果实鲜红色至紫红色,鲜果生食,可食部占91 %,甜酸,适度可口,水分充足,颜色鲜艳,可做果汁、罐头、蜜饯。
6.滇橄榄:又名云南余甘子,是大戟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余甘子的果实。植物春季开花,花小,单生黄色,雌雄同株。果实肉质,扁球形,熟时呈红色。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部常见。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7.龙葵:又名老鸦眼睛草、天茄子、天茄苗儿、天天茄、救儿草、后红子、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天泡豆、七粒扣、乌疔草、野茄子、黑姑娘、乌归菜、野海椒、黑茄、地泡子、地戎草、山辣椒、山海椒、野茄菜、耳坠菜、野辣角、天茄菜、狗钮子、野辣椒、野葡萄、酸浆草、水苦菜、野伞子、飞天龙、黑天天、黑星星、黑黝黝(音)、黑悠悠(音)、黑油油(音)、龙葵草、天茄子、苦葵、黑茄子、野茄子、野辣椒、野葡萄。
8.番石榴:成熟的番石榴为浅绿色,果皮脆薄,食用时一般不用削皮,果肉厚,清甜脆爽。
9.酸木瓜:俗名小叶木瓜,酸多李皮、楂子树,属常年乔木,果实呈卵圆形,成熟后淡黄色或黄色,味酸,可以入药。澜沧人喜欢把多依果舂碎,拌以各种调料吃。
10.红毛丹:红毛丹是热带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也是着名的热带水果,在中国能适合种植的地方不多,属珍稀水果。红毛丹果实营养丰富,供鲜食和加工制罐头,此外还可制蜜饯、果酱、果冻和酿酒。
11.野草莓:云南人大多叫“泡”,云南各地都有,到了夏季去农村山上很容易吃到!还有一种叫白泡的比较常见,有奶油的香味,真的太怀念那个味道了。
12.傣家苦果:傣族生活区域很常见的一种野果,傣家人用来做菜,把果子油炸了拌着吃,味道有点像茄子,但别人不这么觉得。。。汗,里面有小颗粒的种子。
13.黄泡:每年黄泡成熟的季节就是我们骚动不安的季节,总盼着去摘黄袍,那个味道充满和味蕾和整个童年的记忆。
14.多依果:一些人可能吃不惯,可开胃。澜沧人喜欢把多依果舂碎,拌以各种调料吃。现在也制成了各种果脯和饮料。一般是偏绿(带点橘红),腌制过的偏黄,味酸,带涩,买到好吃的话是酸甜的,而且不算硬,好咬(云南方言叫做“pao”第一声)。
C. 为什么越南文使用过汉字
历史上,越南中北部地区长期是中国领土,在986年越南正式脱离中国走向独立,后来一直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藩属国,近代时期被法国殖民者殖民,1945年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越南实现统一。
越南停用的货币
短期来看,废除汉字确实对越南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承古老的文化也逐渐成为越南大局肩上的重任,但是他们现在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许多古老的典籍都是汉字书写,大街小巷也都残留着汉字的痕迹,而越南的新生一代极少有人能够拼写汉字,意味着越南发掘自身的文化困难重重,不得已陆续开办汉语学堂,在我们看来这番举动着实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一个国家的独立并不意味着语言就需要彻彻底底的变革,举个例子,美国、澳大利亚也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两个国家独立以后,仍旧保留着使用英语的习惯,国家和社会依旧在健康发展,可见,越南当时的领导人还是对自己本国古老文化的不自信,一度用狭隘的思维来认为使用中国汉字就会威胁到本国的国家声望和安全,但事实上却为自己埋下了苦果,不能正视自己,反而会失去的更多。
D. 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战争伤亡
战争长达12年,美军死亡5.6万余人,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给美国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经过武装斗争和起义,先后取得了独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内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并积极采取行动恢复越南的统一。
与此同时,在越南南方,一直坚持反共的吴庭艳,于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在西贡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为防止吴庭艳政权垮台,美国派遣100名代号为“绿色贝雷帽”的所谓“特种部队”进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4月30日,美国副国务卿乔治·鲍尔宣布了一个名叫“战略村”的计划,把越南南方游击队渗入比较严重的地区再划分为较小地区。主要村庄要用带刺的铁丝和?望塔围起来,进村的人将受到仔细盘查,其中的居民将被迁入集中营。随后,美伪军对各“战略村”进行疯狂的扫荡和围剿。
越南南方游击队进行了反“战略村”、反扫荡的战斗。据统计,从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的反扫荡斗争进行了40余次,美军伤亡达2000余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击队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万人口,美国军事介入严重受挫。
战争逐步升级
美军在南越的军事受挫激怒了美国统治集团。1963年底,美国总统约翰逊在一次会议上说,吴庭艳政权没能阻止“红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势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这种状况“极不令人满意”,“必须有所改观”。
1963年11月1日,美国在南越策动军事政变,杀了吴庭艳,换上了新的傀儡杨文明,并积极寻找扩大战争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国政府宣称,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即北部湾)离最近的陆地大约65海里处的公海上进行巡逻时,遭到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
事后证明,这是五角大楼为扩大对越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美国政府趁机出台了“逐步升级战略”,即所谓“有限度地扩大战争”。
接着,美军开始推行“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与此同时,美国还不断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军人数超过50万。
游击战让美军吃尽苦头
美军和南越军队对革命的绞杀激起了更多的反抗。在南越许多作战区,每家每户都组成一个战斗单位。屋内挖有防炮洞,野外挖有防空洞、藏粮洞和藏牛洞。每村每乡都是一个战斗堡垒,村有民兵、乡有游击队。大部分村、乡,尤其是那些靠近敌占区边缘地带的村乡,成了布防森严的战斗村和战斗乡。战斗村组织严密,村民有各自的战斗岗位。游击队和民兵站岗放哨,一有情况立即投入战斗。1965年以后,随着战争的扩大,大量游击队员开始转变为正规军,投入到前线与美军作战。
1965年4月3日和4日,美军在清化战役中遭受重创。4月3日上午7时,停泊在南海海面上的美国第七舰队的飞机,约400架次分批侵入清化省上空。美国飞机对着清化省北部的一些居民区、民用工程和经济设施进行狂轰滥炸。越南北方清化防空部队和地方民兵自卫队,在敌机俯冲下来的一刹那,使用各种火力一齐射向天空,组成强大严密的火力网,敌机一架架被击中,冒着浓烟倒栽下来。这一天,他们击落17架敌机,生俘1名美国飞行员,创造了一天击落美军飞机最多的纪录。
4月4日,美军又出其不意对清化突袭,不料当地武装早有准备。这一次美军失败得更惨。清化军民这一天共击落敌机30架,活捉1名美国飞行员。这次战役后,美国的轰炸行动陷入窘境。
从1964到1965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军和游击队机动作战,进行了一系列奇袭战、伏击战、攻坚战、围点打援和反扫荡战。据初步统计,南方军民共歼灭美军近6000人,超过1961年到1964年12月底所歼灭的美军总数的一倍。在许多战场上和战斗过的地方,美军尸体横陈,发出阵阵恶臭。据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回忆,他1964年到位于西贡不远的古芝县采访报道,发现位于县城中的甘密河里漂着一具具美军尸体,无人处理,河水和血交融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恐怖的墨绿色。偶尔几个儿童经过,用长长的木棍拨弄着尸体,寻找值钱的东西。在美军的一个战地抢救部,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士兵躺在病床上。据护士胡斯小姐讲,几乎每天她都要处理掉四到五袋残肢。
1967年7月底,南越政府将武装力量增加6.5万人,总数超过100万,同时考虑把征兵年龄降低到18岁。在8月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总统约翰逊也公开宣布,把美军在越南的布防人数增加到4.5万到5万人,到1968年,美军各兵种将达到52.5万人。
1968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发起“新春攻势”。经过45天激战,歼灭美伪军1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逐步升级”战略。攻势还使美军士气低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沉重地说:“预料要进行一场长期、激烈和令人失望的斗争。”
尼克松准备从越南脱身
由于南方人民武装的坚决抵抗和越南军民团结一致,美国在越南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预想效果,遭致国内外一致反对。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迫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尼克松找到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希望他能帮助美国走出越战泥潭。于是基辛格开始积极奔走斡旋。
基辛格首次提出美国从越南脱身的计划,随后,与越南政府及苏联进行了接洽。1969年5月14日,基辛格把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请到白宫办公室。基辛格说:“要是把态度灵活误以为是软弱无能,把通情达理看成是没有决心,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我还必须十分坦率地说明白,要是这种无谓的痛苦继续下去,势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决定。这样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多勃雷宁把美方计划反映给苏联政府,苏联表现出冷淡态度。此后美国多方进行谈判,但进展缓慢。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万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尼克松在撤军问题上的犹豫不决终于吃到了苦果。
谈判不成,美国只得“体面撤退”。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提出:“应该加强南越军队,使之替代美军把战争进行下去。美军的撤离取决于南越军队承担美军作战任务的能力,‘越南化’是用越南人的伤亡代替美国人的伤亡。”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万人。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
但美国仍希望奇迹能够出现。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白宫向全国发表了一篇电视演说,他主张的“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的方针,遭到群众反对。为了回答尼克松具有挑战性的电视演说,“结束越战新动员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向华盛顿进军”的抗议活动。在同一个星期里,类似的活动多达10余次。
不得已,美国在加强南越政权力量的同时,加快撤军步伐,驻越美军逐步减少。1973年1月27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下了2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的海空部队,支援110万南越军队作战。
1975年春,越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着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了南越军队。1976年7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美国人的恐怖记忆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1973年美国在越南作战人数约54万),时间拖延长(前后12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
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
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资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印度支那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的错误。”
越战之后,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众多越战反省者的鼓励下,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