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曲艺生意怎么样

越南曲艺生意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9-06 01:23:22

① 三棒鼓的戏曲介绍

汉族民间体育活动之一--三棒鼓
三棒鼓,唐代就出现了,当时称为三仗鼓。曾经广为流行。三棒鼓,是以抛三根棒和敲锣打鼓得名,是土家山寨到处可见的一项以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合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形式。
三棒鼓流行于湖北天门、沔阳等地,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曾经广为流行。以抛耍三根特制的鼓棒击鼓伴唱而得名。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载:“吴下向来有妇人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尚见之。”说明明代已有此曲种,后流入湖北,并在竟陵(今天门市)一带盛行。清代末叶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及于湖北沔阳、天门、洪湖、潜江、京山、麻城、沙市、宜昌、恩施等地;并流传到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三棒鼓还随着艺人流传到过英、法、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
三棒鼓的棒法来自于生活,“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四套棒法具有浑厚的生活气息。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精力,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每年春节,艺人们都结伴走村串寨拜年,不论贫富,户户必到。遇见特别贫寒的渔家,表演者还会将别家赠送的礼品转送,意图希望人人过节都欢喜。在沔阳洪湖一带,三棒鼓颇有市场,因此,艺人颇多。1818年前后,沔阳洪湖有户人家的3个女儿都是优秀的三棒鼓艺人,她们结成戏班,所到之处,聚集观看的人群常常“翘首伸颈,围于堵墙”。
可是,洪湖一带水荒不断,导致民不聊生。为谋求生路,人们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三棒鼓成为洪湖人民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是洪湖人民手中的一个武器。
自1949年之后,除水害,兴水利,洪湖人逃荒流浪已成了永远的过去。三棒鼓敲出的便是洪湖人民的“三棒鼓新唱”,听一曲鱼跃蟹肥、荷绿藕白的新曲,便能体会洪湖人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三棒鼓如何使用
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艺术。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现对象不分贫富,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的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充分体现出土家人热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对加强民族间团结有一定的作用 。
三棒鼓 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长一尺,舞者左右各执一根,将另一根抛在空中,左右开弓,击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也有以刀代棒,以五刀代三棒的技艺。钢刀在空中欢跳,银光闪闪,左右穿梭。技艺高强者,突然把刀抛得及高,来一个腾空飞脚,转身外摆,继续接刀上抛,令人眼花缭乱,不禁称绝。打三棒鼓,通常有“闹春耕”、“收割打场”、“庆丰收”、“拜年节”四套,分“鲤鱼跳龙门”、“玉女穿梭”、“板岩漂滩”等项目。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高度集中,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三棒鼓的道具少不了鼓和棒,也有短刀、钢叉。表演形式类似杂技。通常情况下,艺人多是女子。一般是3—5个女子组成艺术班子,表演时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鼓配乐,一人耍花棒。耍花棒者左右手各拿一根花棒,左右开弓,击打另一根抛在空中的花棒,使之不落地,但他的节奏必须和鼓点一致。也有以5把钢刀代棒的技艺,钢刀在空中左右穿梭,银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
三棒鼓是一种技艺独特的走唱形式。演唱不插道白,表演分单人和双人两种。单人表演者自己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击鼓伴唱,并敲挂在鼓侧的马锣。双人表演则一人丢棒击鼓,另一人奏马锣,二人对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径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长七寸,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嵌入铜眼钱。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丢打三棒鼓的技艺约二、三十种,有“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跛簸箕”、“砍四门”、“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双背花”、“织布”、“绞花”等。三棒鼓唱词通俗,词句简短,每段押韵。唱词结构各地不同,较常见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组。还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组。三棒鼓的声腔风格朴实,委婉低沉。由于抛棒击鼓有严格规律,歌唱时节奏平稳,变化不大。
打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师傅击鼓唱词,一人打锣,一人耍花棒、花刀。由一人表演,将鼓架摆在前面鼓架上,将锣挂在鼓架下面,用细绳系着锣棒套在脚板上,表演时,口唱词、手打鼓、脚踩锣,锣鼓节拍是按抛花棒、花刀速度的需要而定。三棒鼓的唱词是五言四句重复半句组成。即五字一句,四句为一节。每小节的第四句要重复半句。每一小节击响锣鼓四遍。前三句是每唱完击三响,最后一句唱完即每小节结束时击响十下。例如唱:学打三棒鼓,打锵锵锵;唱学又学得苦,打锵锵锵;唱三岁学到一十五,打锵锵锵;唱学起呀,学起走江湖,打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锵。这一小节,每唱一字为一拍,锵为锣鼓同鸣声,每声占一拍,标点符号也占一拍。每拍的快慢取决于花棒下落的速度,任何一个花棒下落一次均为一拍。因此,如果花棒抛得低,下落的频率就快,每拍所占时间就短,反之,花棒抛得高,每拍占的时间就长。三棒鼓的第二句和第四句都要求压韵,一句和三句可压可不压。
打三棒鼓的锣鼓曲牌不变,但唱词多种多样,除了固定的《十二月花》等唱词外,均为即兴编词随口而唱,唱三棒鼓歌的人,都是脑筋灵活、口才伶俐者。
打三棒鼓的技巧性很强,思想要高度集中,抛刀抛棒用力要适度,动作要敏捷准确,稍有疏忽大意,不但表演失败,还会被刀划破手脚或误伤他人。因此,凡是学打三棒鼓者,均需经常练习飞抛接技术,做到闭目均能抛接刀棒。因此,汉族青少年经常用三个卵石练习抛接技术,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不但会抛棒,而且能抛刀。
主要形式
三棒鼓又名花鼓子,在湖北来凤、湖南龙山、重庆酉阳普及程度极高,尤其是在来凤县旧司、大河一带,三岁娃娃随时随地都会即兴演唱几则。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曾经唱过的两则: 讲起打花鼓,硬是学得苦,三岁学到一十五,才会打花鼓。
刀刀三块铁,敢抛不敢接,落到脚上要出血,找药要一歇。
据查,三棒鼓,唐代称三仗鼓,明沈行符《顾曲杂言》曰:“吴下何来有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有见之也,起于唐咸通中(公元865年)”,约于明代传入本境,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每年春节,艺人们结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对象不分贫富,户户必到。如遇贫寒之家,表演者将别家赠送礼品相送,意在人人过节欢喜。
三棒鼓一般由3~5人组成,1人打鼓唱词,1人锣钹配乐,1人耍花棒。花棒有3根,长约33厘米,人左右手各拿一根,将另一根抛到空中,左右开弓,击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
天门、沔阳一带,由于地势低平、多水,往昔水灾不断,民众深受其苦。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东南亚国家,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哐哐,含着眼泪去卖唱,好不叫人痛断肠。”听来令人肝肠寸断,伤感万分!可以想象,历史上的沔阳,天门一带的地势是何等的低洼,水灾是何等的频繁,百姓们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贫穷。据《沔阳州志——地埋》记载,天沔一带因“土瘠民穷”、“十年九水”被称为“泽国”。自干隆三十年间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间,天沔共发生水灾五十四次,“水势横溢数百里,人畜淹死无数,老弱转移,十室九空”。因此,穷苦的人们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乡,穿林过市,沿门乞讨唱花鼓。由此可见,特殊的环境创造了三棒鼓艺术。清代末叶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更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
沔阳三棒鼓传说唐时已有,当时叫三杖鼓,由一人颈挂扁鼓,手轮三根小木仗,三杖轮次击鼓,并以一杖轮流抛掷空中。边舞边击边唱。发展到宋以后,从演唱小曲到中长篇,并从话本、鼓词中移植事故,如三国、水浒、封神、西游、薛家将等。声腔发展到后来, 除[平腔]、[悲腔]、[凤尾腔]、[杂花腔]、[鱼尾腔]外,还有[十枝梅]、[摘花调]。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三棒鼓”传到湖北沔阳、天门,融入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莲湘,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
据《沔阳实录》中载:“氏(陈友谅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脚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谅(陈友谅)编歌子队,演唱军兵间。” 民间羡慕其技艺精美,欲仿难学,通过不断探索改进,便用三把农村收割麦子的镰刀,将其锯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双手轮换抛丢,很快成了民间的一种演艺形式,由于水灾连绵,百姓为了讨米谋生,只有将镰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为“三棒鼓”。
《沔阳实录》又云:“清中业,三棒流行,城内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于茶楼”,可见“三棒鼓”在清中业期间,就遍及沔阳城乡。然而“三棒鼓”的演变公式基本是:武功--娱乐--杂耍--谋生,这就是“三棒鼓”的来由。
又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门华侨当时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如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国家,还有“华人花鼓剧团”及对这一艺术进行研究的组织。
渔鼓、三棒鼓在清末时就由逃荒糊口的演唱变为二人化妆三人化妆表演故事,进而组成草台班子参加农村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等聚会活动。在演出时用几张桌子搭成戏台,故农村称之为“平台花鼓戏”。大约1930年前后才进入洪湖的峰口,沔阳的杨林尾, 天门城关的茶园、剧场演出。在城镇演唱中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 、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三棒鼓是指①流行于湖北的一种曲艺形式。②侯宝林先生的相声段子。 曲艺中的三棒鼓又称为花招鼓。艺人所敲击的鼓不大,三寸多高,尺二来宽。是用三足支架架起,与京韵大鼓、奉调大鼓所用的支架平鼓相同。

② 越南戏剧的剧种类型

嘲剧《观音氏敬》
嘲剧的产生和早期流传情况,在越南古籍中未见记载。据越南戏剧研究者们推测,可能于李陈朝(11~13世纪)时期即已流行民间,陈朝后期传入宫中,成为宫廷娱乐项目之一。到了黎朝,它在宫中的地位下降。但因它的剧目内容反映现实、音乐明快轻松、唱腔接近民歌,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有很强的吸引力。到20世纪初,西方文艺思潮传入越南,在城市里嘲剧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20世纪初河内的嘲剧院全部被迫关闭。
1952年越南劳动党中央提出了挖掘民族艺术遗产的方针,嘲剧的情况得到改善。编导者们创作出许多新剧本,为抗战和土改服务。在第三联区(中部),还把中国电影脚本《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改编成嘲剧。1954年和平恢复后,嘲剧获得显着的发展,成立了嘲剧研究会,民族歌剧学院也设立了嘲剧系。
嘲剧中总有丑角的滑稽表演,富有讽刺特色。它还比较注重情节发展,剧情曲折丰富。 改良剧是法国占领越南以后产生的剧种。发源地在南圻永隆省。原是一种由一人说唱并配合一些简单表演的曲艺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殖民者出于搜刮民财的需要,组织一些改良剧剧团进行巡回演出。这些剧团用古乐伴奏,演出效果好。于是,一些剧作家把一些名着改编成剧本,并按剧情需要,将原由一人说唱的形式改为由多人扮演的多出本戏,演出很成功,从此便逐渐推广。改良剧的鼎盛时期仅只10年(1920~1930)左右,在此期间,越南几乎举国争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改良剧开始走向衰落。
1951年文艺界贯彻越南劳动党中央的文艺方针,改良戏推陈出新,使其题材和现代革命内容日趋接近,有些剧本深受欢迎,如《红土上的姑娘》、《一位南方的女演员》等,改良剧从此得到了复苏,并逐步发展。 话剧是从西方传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进步学生和公务人员把《一杯毒药》、《安南法国大人》等剧搬上了话剧舞台,为越南话剧奠定了基础。
1931年后,革命处于低潮,越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陷入彷徨之中。这种思想在话剧舞台上得到反映,出现了表现个人哀伤、怅惘感情的剧目,如《乌江上的笛声》、《荆轲》等,故事虽仍取材于中国,情调却反映了越南当时的现实。
1936年后,话剧舞台演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剧目,如《没有回声》、《金钱》等。后殖民者对越南文化加紧控制,1940年日本军国主义踏上越南国土,话剧受到摧残。八月革命成功后,话剧不断向前发展,其内容及时而尖锐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60、70年代,反映抗美救国斗争、北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剧目竞相出现,如《郡长》、《一条人命》、《放冷枪的姑娘》、《后方之火》、 《前线在召唤》、《一双眼睛》、 《来自长山》、《你的爱》、《祖国》等等,其中《哪儿有敌人咱冲向哪儿》曾获文艺奖。
(颜保)

阅读全文

与越南曲艺生意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药典通则哪些是强制的 浏览:460
中国饮食和美国饮食哪个健康 浏览:888
我们中国有什么武器 浏览:59
伊朗和中国哪个大豆最大 浏览:322
越南人在东兴做什么好 浏览:873
英国宰相是什么 浏览:470
不列颠和英国什么关系 浏览:839
意大利国徽是什么 浏览:817
印度国家象征上的狮子下面写什么 浏览:313
印度黄金一年多少钱 浏览:617
中国多少人没办护照 浏览:417
伊朗古代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58
在当代印度fbl是什么意思 浏览:252
如何用中国银行卡支付法郎 浏览:331
印尼哪里看星星 浏览:474
中国最美庭院是什么 浏览:520
印度老师挣多少钱 浏览:388
怎么在意大利买酒庄 浏览:328
越南语你怎么不理我了 浏览:118
汕头举报越南人偷渡有什么奖励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