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些中国人到越南工作,为什么不到半年就和越南女子结婚了
近代随着各国的经济繁荣发展,外交关系越来越好,不少中国人学到外国语言后都到国外工作谋发展去了,而有的人并非只选择去欧洲发达的国家,连我国周边的小国也列为自己的发展目标,特别是越南这个国家,虽然经济不比我国,但是中国人去到越南工作,其待遇是不一样的,据说有的国人过去半年就能迎娶越南女子,从而成家立业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越南的男女失衡原因,想一想我国因为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导致男多女少,最终剩下很多光棍单身族。而到了越南那边则恰恰相反,那里对男性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利,这个原因其实是越南的历史遗留问题,当初打二战,越南前后遭受几十年战火摧残,全国上下参军男儿战死者数不胜数,据粗略统计至少有300万至400万的越南男儿在二战中牺牲,因此就直接导致了越南的男女平衡被打乱。
两人一撮合,由于属于中途杀出的那种爱情,能开花结果的几率就显得比较低,所以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会选择去越南工作,而不是去英国美国,因为去欧洲发展除了很难找到亚洲脸孔的女子结婚,另外发达国家的妹纸也不是你想追求就能追求的,毕竟逛一次街吃一顿饭之后,估计你可能就得提早回国了。
㈡ 越南姑娘25岁是剩女吗
是的,越南女生很早就结婚,如果不读大学 17--18岁就会结婚了。如果读大学,毕业后一年或2年内就会结婚。
㈢ 越南人结婚一般几天才结束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京族(也称越族、或越司族)外,还有瑶、土、都依、巴拿、布标、沙、耶钲、苗、岱、傣等60多个民族。越南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多姿多采,十分有趣。
居住在越南中西部山区茂林地带的耶钲族,男孩到十五六岁、女孩到十三四岁要举行一次标志长大成人的锉牙仪式,从此便可成为村寨的正式成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可开始考虑婚姻大事。耶钲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自古以来村寨的人都乐意为这些人提供方便条件,每个村寨都建有公房,青年男女可以在公房里聚会,通过共同劳动和娱乐相互了解,谈情说爱。男女相爱到一定的程度,便向父母禀告,因为婚姻大事的最后决定权掌握在父母手中。当然,父母大多不会表示反对,他们相信儿女自己的择偶眼光。父母详细听取儿女所介绍的情况后,双方家长见面,认真商量有关事宜,并秘密进行准备工作。某一天,男女两家突然宣布举行订婚仪式,令亲友觉得茫然,邻居感到惊愕。原来,耶钲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订婚仪式越突然,婚后生活越是幸福美满。订婚仪式后男女双方开始为举行婚礼作准备。举办婚礼的时间多爱选择岁末年初之际,耶钲人觉得这样做富于辞旧迎新之意。
举行婚礼那天,客人们陆续到来了,各项事宜均已准备就绪,新郎新娘突然失踪了。新郎的父母急忙向村寨头人报告,头人紧急动员青壮年分头“搜捕”,他们爬高山,入密林,四处寻找,发现新郎新娘并将他们带回村的人,新郎父母要赏给他们一些钱。村寨的青壮年在寻找新郎新娘时,客人们围坐在一个大酒坛周围,酒坛里插着一根很长的吸管,人们轮流用管子从酒坛里吸酒喝。新郎新娘被“捉”回来后,相互面对面地坐着,中间放着一只鸡,新郎新娘和主婚人共同用手按在鸡背上,客人们依次用手触摸一下被新郎新娘按在那里的鸡,表明自己是参加婚礼的正式成员。随后将鸡宰杀并做成鸡肉饭,新郎新娘共同食下一碗鸡肉饭,同饮一杯酒,客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就是当地盛行的“波拉”成亲仪式。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举行“合卺”仪式。客厅中央放着一张宽的竹床,青年人们抓住新郎新娘往竹床上按,新郎极力推脱,新娘扭扭捏捏,最后因寡不敌众,被双双按倒在竹床上,并让两人同盖一床被子,表示两人从此已成为夫妻。青年人欢呼跳跃,上了年纪的人笑得合不拢嘴。婚礼仪式达到高潮。合卺仪式数周后,女方家给男方家送去一堆木柴,男方家郑重接受,并以竹制品回赠,这就是“送柴礼”。数月后,举行“大哇”仪式,宰杀一头肥猪,男女两家各一半,分别宴请所在村寨的人,新婚夫妇同全村寨人见面。接着要举行”大录”仪式,男女两家汇集在一起,邀请双方亲戚参加,新郎新娘拜会各位亲戚。最后还要举行“告别公房仪式”,新婚夫妇跪拜“寨神”,并同昔日朝夕相处的未婚男女朋友们告别,整个婚礼到此才宣告结束。
都依族青年男女的婚事由父母做主,包办婚姻由来已久。小伙子相中某家姑娘,其父母也觉得条件合适,便托人去女家说媒。女方家表示同意,两家便坐在一起商谈彩礼数额和接亲日期。彩礼一般约合人民币300到500元现金、100斤猪肉、100斤酒、几套衣服以及手巾、布鞋、袜子、绣花袖套、胸兜等。男方将彩礼备齐并送到女家便可接亲。如果女方家缺男劳动力,男方家是穷户,小伙子可以到女方家“上门”,并随妻姓。“上门”的小伙子也需付彩礼,但数额不大,只是象征性的,因一点彩礼不付,姑娘会被他人视为没有身价。
接亲要请巫师选定吉利时辰。接亲的队伍由新郎的兄弟、亲友组成,一路欢声笑语地来到女方家,接亲的人们在女方家吃饱喝足后请新娘上路,全村人都到路口送行,姑娘的母亲哭成泪人,妹妹、姐姐也都洒泪相送。来到男家,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跪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新婚第一夜,新娘要同姐妹、女友一道就寝。第二天清晨,新娘很早便起床,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给陆续前来道喜的人们敬茶倒水。中午,男方家大摆宴席,招待客人。下午,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七至十天后,新郎委托两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去女家将新娘接回来,男家再次设宴庆贺,婚礼到此结束,新郎新娘开始新婚生活。
越南境内的苗族人的思想则比较开化,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便身披彩条毡、手持芦笛,于夜间来到姑娘家附近,吹起芦笛,倾诉心中爱慕之情。姑娘如果有意,便走出闺房,同小伙子在月光下相会,通过讲故事、对歌、相互了解,建立情意。订婚时,男方家向女方家付一定彩礼。
婚礼在男方家进行,一般持续两三天时间。婚礼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到一定程度,小伙子便到姑娘家求婚,在征得姑娘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将姑娘带回家成亲;另一种是先带走姑娘成亲,再去征求姑娘父母的意见。后一种方式是在姑娘父母对婚事不满意的情况下采取的,一般很少采用这种方式。苗族人的婚礼简朴热烈,没有什么繁琐的仪式,男方家请客人喝坛酒、吃喜宴。苗族人讲究爱情道德,婚姻生活稳定,极少发生离婚的现象。
瑶族人的婚札要进行许多复杂的仪式,瑶族分为青衣瑶、白裤瑶、钱瑶、红瑶等许多分支,不同的分支有着不同的礼仪。瑶族人青年男女可以自由地选择意中人。小伙子遇上中意的姑娘,便托人到姑娘家求婚,若女方家同意,双方家长坐在一起共同草拟一份婚约,婚约的内容大致为:男女双方同意这门婚事、男方送给女方的礼品(钱、服装、肉、酒、米……)、迎送新娘的日期等。婚约用红纸写成,一式两份,双方各保存一份。不同的瑶人婚礼也有差别。
青衣瑶:按照婚约上商定的日子,男方家派出一个由11人组成的迎亲队伍——新郎、媒人(常常是新郎的哥哥)、两位伴郎和7名携带婚约中规定的彩礼的人,前往女方家接亲。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附近时停下来,携带彩礼的7个人将100斤猪肉、20只宰杀好的鸡和20瓶酒先送到女方家报信,并帮助女方家做好饭。女方家准备就绪,派人来传信,新郎等4人来到女方家。当新郎走近女方家大门时,两位少女拉着一条线挡住去路,双方展开对歌比赛。这时,两位伴郎走到少女跟前,分别给她们一些喜钱,少女眉开眼笑,将线剪断,让新郎进屋。新郎一行刚刚进屋,藏在屋里的新娘的女友们冲上来,抓住媒人就是一阵“乱打”。媒人手举一块红布,来回摇动,弯腰表示歉意,不得有丝毫反抗之意接着举行“合卺”礼,新郎新娘分别站在一只木箱两侧,木箱上放着一盏点燃的油灯,新郎新娘的脚下放着一些干草。仪式开始,媒人先按新郎新娘的肩一下,示意他们坐下,然后取出一杯酒,自己先喝一口,新郎新娘接着将杯中的酒喝尽。媒人转向灯,新郎新娘交换一下位置,“合卺”礼结束。新娘转身进入房内,新郎找一处偏僻角落,低头站在那里,待将彩礼交给女方家后,才转身同大伙说笑。
这时,屋里的气氛热闹起来,男女双方的代表出来对歌。对歌结束,双方代表举行泼水仪式,男方先泼,女方泼回来,交换位置后再相互泼一次。随后,众人入席。席间,男方代表将彩礼清单交给女方代表,女方代表检验无误,新娘的母亲最后接过收藏起来。此时,新娘和女方亲戚朋友热泪盈眶,有的人甚至放声大哭。新娘的女友们高声唱起传统的民族歌谣。
新郎一行离开女方家时,新娘的父亲或哥哥将地背出大门一段距离后文给新郎,新郎拉着新娘朝自己家走去。到达新郎家时,家庭所有成员、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聚集相迎。新郎领新娘进入大门之前,要经过一段放着剪刀的路,巫师已事先用剪刀将这条路刺过三遍,表示驱恶避邪。新郎新娘进入大厅,家人要宰杀一只活鸡祭祖,以告慰祖先家中添了一个新成员,而且从此会更加入丁兴旺。最后男方家设喜宴招待宾客。
红瑶: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娘由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送到男家,而且事先要选定“好时辰”才离家,并按双方商定的路线行走。当新娘尚未跨进男方家门时,新郎已躲到邻居家,待举行“红堂”仪式后才回来,红堂的形状象彩门,上面贴有彩纸和对联。男家杀鸡供祖先,告诉祖先家中正在办喜事,然后将“红堂”放在祖先的供台上。接着举行“红绳”仪式,巫师向新郎新娘撒扔红带或红绳,并诵读有关瑶族婚姻和生活的书籍,祈求祖先允许他们二人成为夫妻。随后客人们参加喜宴,但男女两方的家庭客人分别入席,而且相互不讲话。散席后,凡是参加婚礼的人均可领到一份肉和饼带回家。次日清晨,送新娘来的人返回家去。3天后,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回门,看望父母,并住上几天。新娘返回夫家后,开始婚后生活,只是逢年过节才回娘家看望父母和亲人。
白裤瑶:新娘随着迎亲的队伍向男方家行进时,穿着白色裤子和带刺绣的青上衣,头上戴着一顶绣花帽,临近男方家门时,用一件红色长衣服从头罩到脚。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时,巫师将事先做好的一只象征性的船放在门口,船的两头、中间都插满了小纸人,当新娘刚要跨过这只船进屋时,巫师用刀在新娘脚步之间狠戳三次,表示“解杀”。在室内举行“合卺”礼后,新婚夫妇出来拜见父母和亲戚。新婚第一夜,新娘合衣而睡,尤其是头上的帽子不能摘下来。
布标族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在逢年过节时给女方父母、兄嫂送去粽子、糯米饭、钱等物品。婚前准备工作就绪,男方送去三尺红布、四只小碗、两串饰珠等,告知女方婚期可以如期举行。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再给女方送去两担糯米饭、两大块肉和一只装满雨伞、头巾、衣裙等物的木箱,并将姑娘接来成亲。亲朋好友应邀前来吃一顿丰盛的宴席。客人纷纷向新娘赠送现金、银戒指、头巾等物。
巴拿族的婚礼比较简单,没有繁琐的仪式,男方不用送彩礼,女方也不准备嫁妆,婚礼费用双方共同承担,哪一方出的钱多,婚后便居住在哪家。经济困难的家庭,婚礼上一包米饭,男女各吃一半,就算完成结婚仪式。
摘自网络
㈣ 50岁的中国男人娶一个越南女子难不难
你好,没有什么难于不难的事情,
只能说只要有缘分就可以的,
但一定要合法才可以的,要是非法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㈤ 越南的民俗
越南婚礼习俗:居住在越南北部的莱州省的芒族(Mang),属于高棉语族的一个分支。芒族人口并不多,只有大约2300人。芒族人成年后,可以自由恋爱结婚,而不是由父母包办定亲,这种习俗在传统社会中并不多见。在结婚时,女方家长并不向男方索要聘礼,而是两家把各自的猪,鸡,酒,粮食等凑到一起,邀请全村的人来举行一个婚礼庆典聚会。
结婚后,新郎不能住在女方家中,所以一般都是新娘离开娘家到丈夫家去生活。如果丈夫早亡,新娘可以再婚,但是她不能带走自己的孩子,必须把孩子留给丈夫家的人抚养。
康族(Khang)人与芒族相距不远,但是风俗却大为迥异。康族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者叔叔安排的。根据他们的民族习俗,男方家长第一次到女孩家提亲时要给女方带两只小鸡,一只肥猪和一篮子大米作为见面礼。此后,这个男孩要到女方家中住上一段时间,至少是两年,多者长达十二年,一直到女方家长同意他与女儿结婚。然后,男方必须再次带着礼品到亲家,其中包括50公斤猪肉,4只小鸡,5公斤盐,40公斤大米,20瓶酒和一些钱。女方的父母必须把女儿送到新郎家中,告诉新郎和他的家人新娘有什么本领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然后新娘就正式成为丈夫家的一名成员了,并且改随丈夫的姓氏。
库哈族的婚礼
在越南的中部地区(广平,广治,承天-顺化省)居住着孟-高棉语族的另一个分支,库哈族(Khua),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当男孩子和女孩子双方同意结婚后,他们分别向自己的父母征求意见。如果双方都没有反对意见,就准备举办婚礼了。结婚庆典分为两个阶段,举办两次宴会。
首先是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新郎交往的一些小伙子到新娘家,把满面羞红的新娘子带到未婚夫家中。第二天早上,男方派两名代表到新娘家告诉她的父母新娘已经在新郎家了。他们还要带一把剑和一串玻璃珠子留在新娘家的前屋,并被犒赏一顿午餐。
第三天,新娘的家人被邀请到新郎家参加婚宴。然后,新郎和新娘一起带着四只鸡回娘家,正式向新娘的父母和亲戚朋友宣布他们结婚的消息。而且新郎必须在新娘家住3天。
以上是婚礼的第一阶段,基本上都是双方家庭的内部事务。第二阶段是请全村人参加的婚宴,由双方家庭共同准备。但是如果男方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他们也可以推迟举行全村的婚宴。
抢新娘
在越南北部山区居住的娄娄族(Lo Lo)举行婚礼只能在阴历每个月的第10天到第15天期间举行。娄娄族的青年男女示爱的方式颇为特别。他们用线把竹筒穿起来做成扩音器,男孩子通过自制扩音器向他爱慕的女孩传达信息,他说:“我非常爱你,我将向你敞开我的心扉。如果你也爱我,我就把你带回家做我的妻子。”
如果女孩也对男孩有意,她就回答:“你难道不知道我已经爱上你很久了吗?但是,你要记住,你的爱不应该仅仅表现为甜言蜜语。”
这样男孩就明白那个女孩已经同意了他的求婚,他应该去准备迎娶心爱的姑娘了。
然后过一些时候,女孩从自己的家里溜出来—这都是提前计划好了的—她的意中人伙同一群年轻的小伙子把姑娘“绑架”到男孩子家中,然后他们再到女孩家把情况通知她父母。
五天以后,男方的家长到女孩家里提亲。如果女孩的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就要接受罚款。
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女方要派两名代表到到新郎家中,并赠送一篮子黏米饭和一只煮熟的大公鸡。新郎和新娘都要到屋外迎接这两名代表,并一起吃他们送来的米饭和鸡肉。
在越南,不同民族的婚礼风俗都有各自的特点。
越南过年习俗:越南的春节从每年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开始,过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整个正月,用越南的民间说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乐”的月份。按越南民间传说,腊月廿三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洒扫庭除,改建家里一些不敢动的地方,准备过年了。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这与中国民间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显然同源。为了好好送灶王爷上路,让灶王爷汇报的时候高抬贵手,人们都要去放生鲤鱼———灶王爷的坐骑。
入除后就得准备年货。从“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这句民谣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年货内容。现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买很多肉以备过年还是必需的。生活再怎么好,这腌制的荞头还是留在人们的餐桌上,已经成为过年的传统符号。对联尽管还有人买,但由于汉字已不具备官方文字地位,已经不那么盛行了。蕃杆是免除灾祸的东西,不能少。至于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纸命令,废止了这个传统的过年方式。为了保留过年的气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组织施放礼花活动。年粽则是用于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只有1公斤左右,取天圆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里,春节期间有3样装饰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运的象征。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于气候原因,没有桃花,一般以黄梅花代之。作为一种装饰,不但家里有,商店里有,连各机关单位也都会摆放。与此同时,各单位都会在门口挂上迎接新年的横幅,就是庙宇等场所,也不例外,因为庙宇是越南人过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各文艺单位也会于除夕晚上,在街头组织演出,以营造过年气氛。作为法定节日,越南春节放假3天。家家都会在家里插上国旗,楼房住户就把国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果盆”是用于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种,在越南语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愿年年有余,丰衣足食,有钱使不完。
过年了,越南人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赶,就为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在旧年将过、新年来临之际,摆上香案,迎接新年,称为“年发”。除夕夜,越南人还有“求禄”的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另一种是带一些果品回来,也称之为“禄”,可以分发给朋友亲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要拜祭祖先,同时也拜土地、灶君、百艺师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红烧鱼、包肉团、炙肉、腌荞头、牛肉等。供拜完毕,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们则要给他们压岁钱。早餐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冲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个到自己家拜年的人。这个人被称作“冲年喜”之人。许多家庭年前都会托一个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活动:唱歌跳舞、表演戏剧、舞龙舞狮,最具特色的活动是下人棋。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手执木牌(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马、炮等)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由棋手调遣,旁人以鼓声催行,颇似金戈铁马的沙场,有较强的真实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年初一的禁忌也颇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还有不能干农活,否则会惊动土地神,庄稼会遭殃;初一还不能扫地,即使扫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后能动土时再倒。初二、初三两天,已成家立户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须向父母致以新年问候、敬赠礼品;若父母已去世,则要带上供品,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初四,人们烧化纸钱、纸衣,以祭送祖先。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顿团圆饭。正月期间,越南民间常有许多活动,统称为“赏春”。有赏水仙花、闹花灯、唱戏、民歌对唱、礼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越南各少数民族有各自的过节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习惯以齐放猎枪代替鞭炮,先到溪边烧香祭礼后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饭;吃年夜饭前要祭祖,饭后不能喝汤,认为喝汤会使庄稼受淹;春节期间,全村或几个村的人聚集在一起举行赛歌、跳民族舞、抛绣球等活动。
越南居住习俗:越南人的住房,各民族各具特色。越族人住房一般为土平房或砖瓦平房,住房直接建在地上,房顶是人字架。房屋布局,中为堂屋,两侧为耳房。房后常挖有池塘。房前大多建有院落,有水井、洗澡间和厕所等设施。房檐下常置有一排水瓮或修有储水池,用以接储饮用的雨水。房前屋后常有几棵槟榔树。屋内正房中央的墙壁设有供台,供奉祖先的牌位。
农村住土房或竹屋很普遍,上边覆盖稻草,墙用稻草和泥抹成。房屋正面一般开一扇窗,用油纸糊上,厨房一般紧连着畜舍。泰族、岱依族、侬族、芒族等少数民族,一般住竹木结构的高脚屋,楼上住人,楼下为厨房和家禽畜栏。
越族人的基本居住单位为村,几十户以至上百户组成一个自然村,竹丛和椰林又成为大多村庄的标志。多数村庄建有祠堂或宗庙,是村民平日闲聚和节曰举行庆祝活动的场所。竹丛、椰林、槟榔树和祠堂构成了越族人的村庄特征。
㈥ 中国人和越南新娘结婚要什么手续
如果是结婚以后在中国生活,那就按照我们中国的法律。让越南姑娘拿上她的户口本,来中国和你办结婚登记手续就行了。
㈦ 求一篇关于越南婚礼习俗的论文,感谢!!
越南的婚礼习俗。烟台婚礼策划的婚礼开始了,新娘薄施粉黛,秀发披肩,身穿越南民族服装---锦缎奥黛,银粉底色上面手绣橘红色的花纹,内着白色锦缎宽筒喇叭裤,将娇小的身段衬托得很优美。司仪在台上主持婚礼,无非是新娘新郎的概况和一些即兴调侃的话。奇怪的是,现场一直没见新郎的踪影。阿杜解释说,越南人结婚分两天办,前一天在新郎家,新娘新郎必须都出席;次日在新娘家办,新郎不出席。这与中国的“回门酒”风俗完全不同。这还不算什么,该国贡族的规矩更怪,男方要先入赘、后娶亲。首先由小伙亲友去提亲,如果女方家长同意,便商定男子入赘女方的年限。以前上门是8年至12年,现在缩短为三四年。
阿翠家的婚宴菜肴以冷盘为主,这与炒菜为主的中国婚宴差别很大。此外,越南人吃各种菜都喜欢沾着碾碎的花生米,甚至连吃水果也如此,他们认为这样味道最佳。席间上来一道点心,四四方方,上面点缀各种蜜饯丝,呈半透明状,香味奇特,甜糯适中。阿杜告诉我,这道点心里加入了越南特有的数种香料,法国香水就是采用越南出产的香料作为重要元素制成的,说话间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
在回仙山工业园区的路上,我问越方的阮主任,越南婚礼为什么要在中午举行?阮主任解释说,新人必须在太阳下山前圆房,否则不吉利。更有意思的是,在越南北部一些村落,姑娘要在新婚前夜找旧恋人共度最后一晚,作为对过去的告别。这种做法是被当地人的道德观所接受的。此后两人再不来往,女方要完全忠于丈夫。
从河内到仙山工业区大约20公里,途中不时看到街边临时搭起的蓝色大棚,不下十来个。阮主任说这些都是婚礼大棚,是周末的一大街景。这些婚礼大棚占据着人行道,交通管理部门基本不管,左邻右舍态度也很宽容。越南人结婚年龄比中国人小了许多,一般女子20岁、男子22岁就差不多成家了。越南政府规定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所以近年来越南人口暴涨,已达8000多万。
在越南工作期间,笔者参加了河内姑娘阿翠的婚礼,结果发现越南婚俗既有同中国的相似之处,又有些闻所未闻的古怪讲究。
新郎按规矩不在婚礼上露面
越南实行6天工作制,所以婚礼大多定在周日举行。一个周末的上午,笔者应邀赶到位于河内市的阿翠家参加婚礼。司仪把我引入临时搭建的婚礼大棚。我打量四周,婚礼大棚由钢管和海蓝布搭建而成,正面是主席台,挂着紫红色绒布幔,上面贴着银底的红色汉字———“双喜”,中间是表示婚礼具体时间的阿拉伯数字,边上点缀着常青树和白鸽,烘托出浓重的喜庆气氛。主席台右侧放着一台大彩电,背后是一套组合音响,都是中国货。电视里正在播放具有浓郁越南特色的滑稽节目,风格颇像上海的滑稽戏,围坐观看的宾客们不时发出笑声。与中国的大圆桌不同,婚宴使用长条形桌子,每张桌子围坐6位宾客,一共30桌。
翻译阿杜把笔者介绍给大家,新娘子的母亲一听说我是中国人,连忙走上来寒暄,高兴得合不拢嘴。阿杜告诉我,有外国人参加婚礼是件特有面子的事。我私下问他,越南有没有送礼金的风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我赶快掏出钱让他送过去,生怕失了中国人的礼数。
㈧ 越南姑娘嫁到到中国需要办理什么证件
外国人、外籍华人
1、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
2、我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件》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
3、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4、外国留学生中的中专、大专和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不得结婚。其他学生(进修生、研究生等)要求与中国公民结婚的,除持有上述证明外,还须持有所在院校的学业证明。
5、再婚者的离婚证件或配偶死亡证明(离婚证件需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由该国使领馆直接认证)。
(8)越南姑娘一般多少岁成家扩展阅读:
跨国结婚手续及注意事项:
1、申请
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上述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登记。
2、审查
婚姻登记机关接受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后,应进行认真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有三点:
(1)双方当事人是否自愿;
(2)当事人双方是否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
(3)双方都是外国人的,当事人还需提供本国法律在国外办理结婚登记有效的条文,以保证我国婚姻登记的有效性。
3、登记
经婚姻管理登记机关审查,认为当事人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应在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中国公民和外国人要求复婚的,按结婚的程序办理登记。
申请结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应向婚姻管理登记机关交纳婚姻证书工本费和登记手续费。所需翻译费用由本人自付。
4、只要符合中国《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就可以办理结婚证,并没有特殊的要求。
“外方人员只要出具以上2个材料就可以了,男的必须满22周岁以上,女的满20周岁以上,材料齐全10多分钟就能领证,但是目前登记机关只能在州级民政部门, 证书收费标准每对9元。”高凯这样说。
5、高凯还说,登记完跨国婚姻并不代表外方人员就能享受同中方人员同等的待遇,外方人员的管理依然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除非外方人员将户籍迁移至中国,但更改国籍比较复杂,很少有人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