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还记得在海南北部湾借了给越南的白龙尾岛小岛记得取回。
浮水洲岛(BechLongVi),也称为白龙尾岛,位于北部湾,原为中国领土,岛屿上生活有百余居民。1957年,中国政府将该岛交给越南。2004年,中越签署协议,正式将岛屿划归越南。
浮水洲岛坐落于北纬20’01’,东经107’42’,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岛呈椭圆形,东西长轴4.5公里,南北长轴2.1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岛西、南部为平坦沙质土地,东北部为山岭,最高点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为耕地,山岭部分则为茂草。近岸为广阔的岩礁底浅海,是鲍鱼、海参等海珍品生物栖息地。浅海以外,则是富饶的拖网渔场,盛产红鱼、鱿鱼、石斑鱼等名贵鱼类。
岛上居民在1954年法帝勾结国民党残匪劫迁之前为135户,518人(男262人,女256人),1955年解放时,有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儋州(海南儋县)话。老年居民多是20世纪初从海南儋县迁来的。定居日久,许多居民已是本岛出生。岛民分住在两个村庄,大村名“浮水洲村”,小村名“公司村”。岛民生计以近岸渔业为主,用极简陋的工具,裸体潜水采捕鲍鱼、海参,加工成干品,销往中国内地,换取粮食及其他日用品。也经营农业,全岛共有耕地500余亩,种植旱稻、蕃薯、高粱、豆类、蔬菜、西瓜等,粮食不能自给。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的人士,曾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该岛大规模种植西瓜,这正是“公司村”得名的由来。可惜,后因法帝侵略及抗日战争爆发,公司业务未能开展。
1955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交给越南。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B. 为什么在东南亚老挝的水稻面积最小
水稻种植,对老挝国民经济和粮食供应很重要[1]。老挝主要的水稻品种是糯米。
稻米是雨季期间生长的主要作物,在通常情况下,降雨量足以生产水稻。但是,如果在水稻种植周期的关键时期停止降雨数周至一个月,产量将受到显着影响。旱稻品种虽然适应较低的水分需求,但也受到间歇性降雨的影响,因为农民无法在其田地中储水。
整个1980年代(除了1988年和1990年代初期),稻田占农业用地的80%以上,占主要农作物总产量的73%至84%。低地稻田(那)的灌溉沟里也产鱼。1974年至1986年间,大米产量翻了一番多,从不到70万吨增加到140万吨;然而,1987年和1988年的干旱使年产量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达到约100万吨,迫使政府依靠外国粮食援助来满足其国内需求[1]。1988年和1989年,约有14万吨大米被捐赠或出售给老挝。随着天气的改善和逐渐放弃农业集体化,1989年稻米产量激增40%。产量的增加反映了农业部门对经济的重要性,并对老挝经济复苏负有主要责任。
1990年,产量继续增加,但速度要慢得多,达到了水稻自给自足的程度:达到创纪录的150万吨。然而,国家一级的充分性掩盖了相当大的区域差异。湄公河南部的甘蒙省,沙湾拿吉省和占巴塞省定期丰收,万象和乌多姆赛省也是如此,但因运输系统不足,往往使得某些省份从泰国或越南购买大米比从其他省份购买大米更容易[1]。据一些消息来源称,从1986年到1991年,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比例逐渐下降了30%以上,这是政府鼓励的趋势,因为它倾向于增加出口导向型生产[1]。然而,一些人担心这种趋势会威胁到粮食的持续自给自足,这是政府的另一个关键目标。然而,持续的自给自足更可能取决于农业投入的持续增加,例如化肥和改良水稻品种,而不是实际参与种植的工人数量。
整个1980年代稻米产量的总体增长是每公顷生产力提高的结果,而不是稻米种植面积的增加; 事实上,稻米种植面积在1980年代有所下降,从1980年的732,000公顷减少到1990年的657,000公顷[1]。然而,由于农民很少使用化肥或灌溉及倾向只种一造,尽管政府努力促进双季稻的使用,但大多数土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仍然只产出一造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