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国家是一夫多妻制
1、喀麦隆
喀麦隆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有四五个老婆很正常,几十个老婆的还有,每个老婆住一座圆形的土屋,男人单独住,男人给老婆排一个值日表,每天晚上老婆按照值日表上的安排去男人的屋子里“值日”,长得漂亮一点的机会就多一点。
2、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有一个马赛部落,马赛人以牛的数量和妻子的多少来衡量这个男人的穷富,老婆是用牛换的,牛多了换来的老婆越多,这个男人就越有面子。老婆多了也就不珍惜了,闲着也是闲着,老婆和别的男人睡觉并不生气,只要孩子归自己就行。
3、尼日尔爾利亚
尼日尔爾利亚的犹罗巴族人也是一夫多妻,妻子越多男人地位越高,越受人尊敬,据说有一位名字叫阿布莱卡的酋长有400个妻子(够他忙活的,一晚上一个一年都轮不到头),妻子可以买卖,最低价在700美元,如果一个女人嫁给了只有一个老婆的男人,她就会认自己很不幸。
4、南非
南非的祖鲁人也实行一夫多妻制,南非总统祖马就是祖鲁人,他已经有五个老婆了,最近又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农村部落娶妻子还是用牛换,娶一个妻子要十几头牛。
5、阿拉伯
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但最多只能是四个。阿拉伯国家对妇女实行严格的限制,女人外出一定要穿深色的长袍子,只能露出眼来,女人不可以有婚外情,否则就会被绑在柱子上被乱石砸死。
6、孟加拉
孟加拉国实行娶老婆缴税制度,只要你有钱能缴税你就可以多娶老婆,第一个老婆免税,第二个老婆交1万塔卡,第三个老婆3万塔卡,第四个老婆4万塔卡......以此类推。
7、斯威士兰
斯威士兰是非洲一个面积很小的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的地位是世袭的,国王可以拥有无限个妻子,国王每年都要选妃子,青春少女都希望自己被选中。
国王亲临现场开始选妃子了,众多少女鼓掌欢迎,希望馅饼砸在自己头上,国王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妻子了。
许多妃子因为一年中没有机会受到国王的“宠幸”,耐不住寂寞,便会出现偷情的行为,一但被发现,妃子和偷情的男人就要受到这样的惩罚,这个被惩罚的人就是斯威士兰的一位部长。
8、伊朗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按伊斯兰教义一个男子可以最多娶4个妻子,一般可以可以娶四个老婆的都是伊朗的有钱男人,他们对待四个老婆要平等,一旦要离婚法律规定男人要弄得倾家荡产。
9、伊拉克
1991年海湾战争已经给伊拉克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中的伊拉克妇女,"一夫多妻制"已深入人心。她们很多人认为:一夫多妻制是一个好事,给妇女权力是"完全错误的",当前伊拉克妇女最紧迫的问题是能够结婚的有钱男人太少了。
10、塔吉克斯坦斯坦
目前在塔吉克斯坦斯坦,男女比例是1:7,这说明在塔吉克斯坦斯坦出现了"男人稀缺"的现象。塔吉克斯坦斯坦总人口约为700万,其中近100万人由于贫困和失业而流亡到国外,大多数是去了俄罗斯,另外,1992年至1997年的塔吉克斯坦斯坦内战造成了近50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为男性,这些原因对塔吉克斯坦斯坦的人口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造成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由于男少女多,使得一夫多妻现象非常普遍,尽管这是政府禁止的。
11、阿富汗
大部分阿富汗人认为,多妻是富有的象征,只要能够供养得起,就可以拥有多个妻子。依据伊斯兰法律,一个男子可同时拥有四个妻子,但需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平等地对待她们。多妻是富人的特权,一个穷光蛋拥有数个妻子是不可想象的。
12、美国
不要以为存在一夫多妻制的地方都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美国有个摩门教的教徒,不仅可以"一夫多妻",甚至可以"一妻多夫"。现在该教分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虽然已于1890年正式宣布结束多妻制度,并从1904年开始,将实行多妻制度的会友开除教籍,或禁止他们加入教会,但教会的标准经文中,关于多妻制度的《教义和圣约》第132章仍然保留着。
13、越南
越南人由于长年战乱导致男人数量减少,女人无依无靠,于是也出现"一夫多妻"现象。他们更喜欢用粮食来表示老婆在家中的地位。比如:他们把大老婆称为"大米饭",二老婆称为"二米饭",三老婆是"米粉",四老婆是"面条",五老婆是"方便面"。其寓意也颇为贴切:"大米饭"作为主食,人人不可或缺;"二米饭"虽然有变化,但终归还算主食;"米粉"则是点心,是主食的补充;"面条"是很饿时拿来充饥的;"方便面"却是很随意的东西,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放一边。虽然现在越南法律也已实行一夫一妻,但一夫多妻仍旧流行。
14、印度
印度东北部米佐拉姆邦的一个村庄里,67岁的印度男子齐奥纳共有39位妻子、94名儿女、14名儿媳妇和33个孙子孙女。他最年长的妻子扎琪安吉已69岁,掌管着其余38位妻子的日常生活,安排她们从事洗衣、做饭等家务。家里有自己的学校、操场、木工房、养猪场和养鸡场,还有一个能供应全家人的大菜园---这个超级大家庭每餐可吃掉30只鸡、60公斤马铃薯、100公斤的米,就连煮饭的火也得燃烧一整天。
锡安纳是世袭的查那教派教主,该教允许一夫多妻制,而他是这个教派的首领。锡安纳称,"照顾她们是很艰巨的任务"。
15、马来西亚
2010年2月,马来西亚的阿夏立的大家庭已有4个妻子和17名年龄介于7岁至21岁之间的孩子。43岁的一家之主阿夏立往返于妻子们分开的住处,每晚轮流替换,周末则是家庭共聚的时光。这个家庭的所有人相信,一夫多妻是治愈通奸与色情等社会弊病的良方。他们还加入"伊克万一夫多妻俱乐部",而这个组织以提升"一夫多妻"婚姻的名声为宗旨。
不过并不是全部马来西亚人都可以一夫多妻,华人不可以,华人是一夫一妻制的。
马来人和当地伊邦人最多可以有四个太太,但是后面三位都是要第一位合法妻子点头签字才可以娶的,若第一位妻子没有同意,则男子不能与其他女子结婚.
② 斗鸡脖子上为什么没毛
因为斗鸡比赛很可能一场是3到4个小时才分出输赢所以养鸡人为了能试鸡更好是扇热把他的毛剪了就留翅膀毛和背毛这样这样就更好维持战斗力;还有一般比赛的鸡主人还会训练鸡的时候要一些药水来察鸡身和热水和、来烫鸡的皮肤《这样会把鸡身上多余的水份吸干》史鸡更抗打
③ 哪些国家可以一夫多妻
1、喀麦隆
喀麦隆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有四五个老婆很正常,几十个老婆的还有,每个老婆住一座圆形的土屋,男人单独住,男人给老婆排一个值日表,每天晚上老婆按照值日表上的安排去男人的屋子里“值日”,长得漂亮一点的机会就多一点。
2、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有一个马赛部落,马赛人以牛的数量和妻子的多少来衡量这个男人的穷富,老婆是用牛换的,牛多了换来的老婆越多,这个男人就越有面子。老婆多了也就不珍惜了,闲着也是闲着,老婆和别的男人睡觉并不生气,只要孩子归自己就行。
3、尼日尔爾利亚
尼日尔爾利亚的犹罗巴族人也是一夫多妻,妻子越多男人地位越高,越受人尊敬,据说有一位名字叫阿布莱卡的酋长有400个妻子(够他忙活的,一晚上一个一年都轮不到头),妻子可以买卖,最低价在700美元,如果一个女人嫁给了只有一个老婆的男人,她就会认自己很不幸。
4、南非
南非的祖鲁人也实行一夫多妻制,南非总统祖马就是祖鲁人,他已经有五个老婆了,最近又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农村部落娶妻子还是用牛换,娶一个妻子要十几头牛。
5、阿拉伯
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实行一夫多妻制,但最多只能是四个。阿拉伯国家对妇女实行严格的限制,女人外出一定要穿深色的长袍子,只能露出眼来,女人不可以有婚外情,否则就会被绑在柱子上被乱石砸死。
6、孟加拉
孟加拉国实行娶老婆缴税制度,只要你有钱能缴税你就可以多娶老婆,第一个老婆免税,第二个老婆交1万塔卡,第三个老婆3万塔卡,第四个老婆4万塔卡......以此类推。
7、斯威士兰
斯威士兰是非洲一个面积很小的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的地位是世袭的,国王可以拥有无限个妻子,国王每年都要选妃子,青春少女都希望自己被选中。
国王亲临现场开始选妃子了,众多少女鼓掌欢迎,希望馅饼砸在自己头上,国王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妻子了。
许多妃子因为一年中没有机会受到国王的“宠幸”,耐不住寂寞,便会出现偷情的行为,一但被发现,妃子和偷情的男人就要受到这样的惩罚,这个被惩罚的人就是斯威士兰的一位部长。
8、伊朗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按伊斯兰教义一个男子可以最多娶4个妻子,一般可以可以娶四个老婆的都是伊朗的有钱男人,他们对待四个老婆要平等,一旦要离婚法律规定男人要弄得倾家荡产。
9、伊拉克
1991年海湾战争已经给伊拉克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中的伊拉克妇女,"一夫多妻制"已深入人心。她们很多人认为:一夫多妻制是一个好事,给妇女权力是"完全错误的",当前伊拉克妇女最紧迫的问题是能够结婚的有钱男人太少了。
10、塔吉克斯坦斯坦
目前在塔吉克斯坦斯坦,男女比例是1:7,这说明在塔吉克斯坦斯坦出现了"男人稀缺"的现象。塔吉克斯坦斯坦总人口约为700万,其中近100万人由于贫困和失业而流亡到国外,大多数是去了俄罗斯,另外,1992年至1997年的塔吉克斯坦斯坦内战造成了近50万人死亡,其中大多数为男性,这些原因对塔吉克斯坦斯坦的人口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造成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由于男少女多,使得一夫多妻现象非常普遍,尽管这是政府禁止的。
11、阿富汗
大部分阿富汗人认为,多妻是富有的象征,只要能够供养得起,就可以拥有多个妻子。依据伊斯兰法律,一个男子可同时拥有四个妻子,但需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平等地对待她们。多妻是富人的特权,一个穷光蛋拥有数个妻子是不可想象的。
12、美国
不要以为存在一夫多妻制的地方都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美国有个摩门教的教徒,不仅可以"一夫多妻",甚至可以"一妻多夫"。现在该教分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虽然已于1890年正式宣布结束多妻制度,并从1904年开始,将实行多妻制度的会友开除教籍,或禁止他们加入教会,但教会的标准经文中,关于多妻制度的《教义和圣约》第132章仍然保留着。
13、越南
越南人由于长年战乱导致男人数量减少,女人无依无靠,于是也出现"一夫多妻"现象。他们更喜欢用粮食来表示老婆在家中的地位。比如:他们把大老婆称为"大米饭",二老婆称为"二米饭",三老婆是"米粉",四老婆是"面条",五老婆是"方便面"。其寓意也颇为贴切:"大米饭"作为主食,人人不可或缺;"二米饭"虽然有变化,但终归还算主食;"米粉"则是点心,是主食的补充;"面条"是很饿时拿来充饥的;"方便面"却是很随意的东西,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放一边。虽然现在越南法律也已实行一夫一妻,但一夫多妻仍旧流行。
14、印度
印度东北部米佐拉姆邦的一个村庄里,67岁的印度男子齐奥纳共有39位妻子、94名儿女、14名儿媳妇和33个孙子孙女。他最年长的妻子扎琪安吉已69岁,掌管着其余38位妻子的日常生活,安排她们从事洗衣、做饭等家务。家里有自己的学校、操场、木工房、养猪场和养鸡场,还有一个能供应全家人的大菜园---这个超级大家庭每餐可吃掉30只鸡、60公斤马铃薯、100公斤的米,就连煮饭的火也得燃烧一整天。
锡安纳是世袭的查那教派教主,该教允许一夫多妻制,而他是这个教派的首领。锡安纳称,"照顾她们是很艰巨的任务"。
15、马来西亚
2010年2月,马来西亚的阿夏立的大家庭已有4个妻子和17名年龄介于7岁至21岁之间的孩子。43岁的一家之主阿夏立往返于妻子们分开的住处,每晚轮流替换,周末则是家庭共聚的时光。这个家庭的所有人相信,一夫多妻是治愈通奸与色情等社会弊病的良方。他们还加入"伊克万一夫多妻俱乐部",而这个组织以提升"一夫多妻"婚姻的名声为宗旨。
不过并不是全部马来西亚人都可以一夫多妻,华人不可以,华人是一夫一妻制的。
马来人和当地伊邦人最多可以有四个太太,但是后面三位都是要第一位合法妻子点头签字才可以娶的,若第一位妻子没有同意,则男子不能与其他女子结婚.
④ 越南为什么现在还是很穷,人均500美元
越南人好战,经济能发展吗?孙子说过,国虽大,好战必亡,何况越南只一个小国而已。越南先是打法国,然后是美国,后来又侵略柬埔寨和中国打,它老打仗,有时间发展经济吗
⑤ 中国所援助过的国家
1、朝鲜
1960年,中国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并供应其他项目。
1961年,中国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
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 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2、蒙古
1956年,中国开始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5亿元人民币。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两笔长期低息贷款,由于蒙古缺乏技术力量,援助项目都采取“交钥匙”方式, 即中国包揽一切, 全部建成后把钥匙交给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发电厂、毛纺织厂、玻璃厂、造纸厂、砖瓦厂、蔬菜农场、养鸡场、医院、疗养院、6座桥梁等21个项目,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3、阿尔巴尼亚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从1954年起,中国向阿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给每人达4000多元(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农民干一天才8分钱)。
至1978年6月底,中国帮助阿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碱、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料、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工业企业和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共计承担了142个项目,其中建成的92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
为建设这些项目,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 中国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1公顷地400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军援项目之繁、数量之大,也远超出阿实际需要。
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 1960年底,正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以来,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5)越南人怎么养鸡扩展阅读: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援助是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
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
一般物资援助是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
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
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是指由中国派遣专家,对已建成成套项目后续生产、运营或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就地培训受援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生产而进行试种、试养、试制,传授中国农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某一项专业考察、勘探、规划、研究、咨询等。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编织、刺绣等手工业生产,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地质普查勘探、经济规划等。
技术合作期限一般为1年至2年,必要时应对方要求,可以延长。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指中国通过多双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接收了大量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等国的实习生来华学习,涉及农林、水利、轻工、纺织、交通、卫生等20多个行业。
自1981年起,中国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了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举办官员研修班,培训的部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包括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官员。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和环保等20多个领域。
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此外,中国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
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为受援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医疗队,共1324名医疗队员,分别在57个发展中国家的130个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指中国在有关国家和地区遭受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现汇或派出救援人员,以减轻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国应对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对外紧急救援行动,并在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使救援行动更加快速有效,中国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7亿多元人民币。
近5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紧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紧急技术援助;就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厄瓜多爾尔尔登革热,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马达加斯加飓风,缅甸、古巴热带风暴,巴基斯坦洪灾等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
向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布隆迪、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援外志愿者
援外志愿者是指中国选派志愿人员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派出的志愿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
2002年5月,中国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泰国、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塞舌尔、利比里亚、圭亚那等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其中,向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实现连续派遣。2003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债务减免
债务减免是指中国免除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华到期政府债务。对于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中国政府从不施加还款压力。
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遇到困难时,中国政府一向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通过双边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负担。
中国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2005年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
先后6次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网
⑥ 为什么越南人爱吃鸡肉,不吃牛肉
越南人爱吃鸡肉,不吃牛肉的主要原因是越南的牛肉非常少,从传统上来说,牛肉也非常少,已经习惯了吃鸡肉
⑦ 为什么国外普遍当主食的面包, 国内却卖的这么贵
看了不少回答,充分说明一件事,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是错误的!
如果中国人不吃米饭馒头,只吃面包的话,你看吧,面包很快就能变的更便宜。
不过反问一下,国内面包真的很贵吗?我怎么没觉得呢?一张大饼2块钱,一代面包5块钱,也差不多两张大饼的量呀,贵的并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