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布依族民歌概述
布依族,一个活跃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其名称在布依文中写作"Buxqyaix",国际音标为/,在越南语中则被称为Bố Y。在中国,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其中94.11%的人口居住在这里,其他如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和会理等地也有小规模聚居。尽管分布广泛,但以杂居为主。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布依族总人口为2,973,217人,位居民族排名的第11位。
越南也有布依族,作为该国54个民族之一,大约有1864人,主要居住在河江省的官坝县和老街省的孟康县。越南布依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他们是从中国贵州经云南迁徙过去的。然而,由于人数少和分布分散,越南布依族逐渐融入其他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越南,还有热依族,它源自布依族,但已融合了其他民族特性。
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莫家人和使用锦语的锦人虽然不使用布依语,但他们被划为布依族,属于中国未识别民族。尽管如此,出于民族政策的考量,他们被归类在布依族之内。布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僚”、“百越”、“百濮”等群体,唐宋以后被称为“西南蛮”、“仲家蛮”,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的民居特色鲜明,传统上多采用木质结构的“干栏”形式,房屋底层用于养牲畜和存放农具,楼上则是人们的居所,屋顶盖瓦或杉皮,大小不一。部分地区则以石头为建筑材料,被称为“石头寨”。布依族的文化艺术尤其以民歌着称,包括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多种类型。每逢节日,歌声回荡,有大调和小调之分,各地的民歌根据歌词、场合和演唱方式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过去没有本民族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中国政府为布依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布依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歌尤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有“大调”、“小调”之分。每逢喜庆节日,歌声昼夜不停。
⑵ 越南有多少个民族,具体的族称
越南政府公布的民族数为54个,分别是:
酰氐族,Ê Đê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巴那族,Ba Na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巴腾族,Pà Thẻn (苗瑶语族)
布劳族,Brâ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鲁-云乔族,Bru - Vân Kiề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依族,Bố 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朱欤族,Chu-ru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斜喂族,Tà-Ôi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傣族,Thái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齐族,Tà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于都族,Ơ-đ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尔曼族,Rơ-măm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芙萝族,Phù Lá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高棉族,Khmer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孤族,C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贡族,Cống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哈尼族,Hà Nhì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贺雷族,Hrê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华族,Hoa (汉藏语系汉语族)
加涞族,Gia-rai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京族,Kinh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抗族,Khá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唧呼族,Cơ-h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库族,Khơ-mú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唧啾族,Cơ-t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啰格莱族,Ra-glai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啰呵族,La ha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拉祜族,La Hủ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罗志族,La-chí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佬族,Lào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胪族,Lự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彝族,Lô Lô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麻族,Ma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芒族,Mườ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莽族,Mả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苗族,H'Mông (苗瑶语族)
穆农族,M'Nô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侬族,Nùng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普骠族,Pu péo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蕤族,Giá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汕斋族,Sán Cha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汕潮族,Sán dìu (汉藏语系汉语族)
初登族,Xơ-đă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斯丁族,Xtiê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土族,Thổ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蚩罗族,Si La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生椚族,Xinh-mun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艾族,Ngái (汉藏语系汉语族)
瑶族,Dao (苗瑶语族)
仡佬族,Cờ lao (壮侗语系加岱语族)
币族,Giẻ-triê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占族,Chăm (南岛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
织族,Chứt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诸由族,Chơ-r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⑶ 壮族、布依族的语言是不是和越南还有泰国的语言相近
布依族的语言与壮族北部方言相近,交界地方的布依族和壮族可以直接通话,事实上,北部壮族中有很多人的自称跟布依族一样,都是布依人,但布依族与泰国人、老挝人、越南人是不可以直接交流的,虽然布依语、泰语、老挝语同属于台语,有大量的同源词,但是布依语是北部台语,泰语、老挝语属于南部台语,二者是不能直接交流的,就像汉语北方方言的陕西方言是不能跟汉语粤方言的广西平话直接交流的一样。越南的主体民族是京族,京语是一种系属未定的语言,与台语差别很大,京语与布依语、泰语、老挝语是不能直接交流的,但是布依语可以与越南的布依族、热依族使用的布依语、热依语简单交流,此外,越南北部人数众多的侬族和岱依族使用的语言属于壮语南部方言,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布依族可以听懂一些壮语南部方言的词汇,但仍然不能直接交流。
⑷ 越南有壮族吗
有。岱依族(越南语:Tày;壮语:Bouxdaej),称岱族,在繁体中文社区有时使用越南语“Tày”对应的汉字而译为“齐族”,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 一。该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越南主体民族越族。 岱依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的高平、谅山、太原、广宁等省的河谷和山脚地带。该族在中国大陆属于壮族。
(4)布依族越南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民族历史
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中南半岛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亚洲大陆民族往南迁徙的走廊,历史上连绵不断的移民运动造成了该地区民族的复杂性。总的来看,越南民族的主体属于来自华南的南方蒙古利亚人种,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的民族均源于此,南岛语系的民族则与来自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越南岱依族、侬族与中国的壮族同源于古代百越,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迁徙到越南北部的; 越南泰族系从中国云南迁来,时间约在10世纪以前;赫蒙族、瑶族、哈尼族、拉祜族、夫拉族、山由族(汉族)、贡族、倮倮族、巴天族等则是在300多年前从中国西南迁来的。
一般来说 ,迁入越南较早的民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坝地区,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越族的影响。迁入较晚 的民族则大多居住在高原山区,因为平原已被先来的民族占据了,他们与主体民族的隔阂要 更深一些。
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民族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分布在越南南部和中部,其中占族在2世纪时曾在越南中部建立过强大的林邑国,后改称占城国,创造了发达的 占城文明。10世纪后,越族势力不断向南扩张,终于在17世纪将占城国之地并入越南版图。
华族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们共同体。越南政府将华裔越南居民统称为华族,而在70年代以前,则分为华人和华侨两部分。中华民族向越南迁徙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自19世纪中叶以来出现了新一轮移民高潮,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方,他们对越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拉格莱族Ra-glai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拉格莱族。主要居住在南部庆和省和宁顺省以南地区。拉格莱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与占语、埃德语和嘉莱语十分接近。经济生活主要为耕种山坡旱田、狩猎和采集土特产品。信奉天公神,每年收获季节组织隆重仪式祭拜天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越南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