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打赢所有战役却输掉了战争,美国是怎样失去越南的
越南战争(英文:Vietnam War)其本质为越南反抗美国入侵的战争,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间冷战中,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战争中利用计谋取胜是拥有军事智慧的表现,而利用重大节日取得战争胜利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各国对于自己的传统节日都倍感珍惜,而战斗的士兵也难免有如此情绪。而在历史之中,利用重大节日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的空挡,出其不意制胜的情况竟也发生在强大的美国身上。但是,美国并不是此次战争的胜者。
倾尽全力的一搏,此时的北越可想而知。当游击队用尽之后,就是消灭北越最好的时机。但是此时世界上关注的更多是平民的伤亡,对于美军最高挥官维斯特莫兰的所有言论,俨然已经失去了兴趣。在日常战役中,北越普遍是游击队进攻农村和山区,而此次却一改往常进攻了西贡、顺化等大城市,这让美国措手不及。美国打胜了所有战役,却输掉了越南。最终在1975年北越胜利。
作者:苦尽甘来
㈡ 越南战争美国为什么输
从纯军事角度而言,美国实际上并没有输
看一下统计就能发现,美国人赢了每一次营以上规模的对抗,而且战损比相当不错,越南人时尚惨重
但美国军队的行动被政治束缚了手脚,比如不许攻击北越,不许越境追击越南部队
这样的话,军队无法主动出击,职能被动应付,陷入了游击战的泥潭之中
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所有物资都要从美国运过来,成本太高
又影响了美国在欧洲的布局,更糟糕的就是在溪山战役后,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高涨
美国被迫撤退
㈢ 在越南战争中,为何实力强大的美国10年都没有取得胜利
美国虽然实力强大,军事实力强大,但是遭到了越南军民的极力抵抗。到战争越越南的军队依靠着地形优势和美国的绝对进行抵抗。美国军队在越南,非常的不适应。
越南战争的失败给了美国非常惨痛的教训。美国军队虽然有着世界上先进的军事武器,但是这些军事武器在越南没有很大的作用。越南军队依靠着复杂的地形优势。和美国的军队进行抵抗。
㈣ 越南战争后的越南人为什么不仇视美国人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发生的战争,美国和越南因此成为死对头。而此次美国“华盛顿”号航母,以及以曾参与侵越战争的美国海军将领“约翰·S·麦凯恩”命名的导弹驱逐舰,访问越南,令美越军事关系迅速升温,甚至有媒体说美越进入“历史蜜月期”。
美越这一迅速接近的举动,令外界颇为惊讶。难道越南人已经忘记了美国战机曾经在头顶上的狂轰滥炸吗?如果说,越南人因为那场战争而仇恨美国,那就是一个严重的误会了。笔者自小在中越边境长大,近十多年来经常去越南采访,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包括越南历史、政治学者,甚至军方官员的亲属。对于那场战争,他们不断表示,“过去已经成为历史,现在越南要全面发展,没有必要总强调历史旧账,那样会让外界觉得越南人很狭隘。”还有越南学者说:“美国军队当年来越南,是为了支持南方的政府,而不是为了占领越南,即不是单纯的侵略行动,所以只要他们离开了,越南人也就不太在意了。”
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个例,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据笔者观察,这既与越南民族的传统性格有关,也与政府的历史教育有关,甚至可以说与其曾经被西方殖民者的统治历史有关。越南的学校已经很少对年轻一代刻意进行“仇美教育”,相反对美国的一些先进科技、现代文明等深为赞许。
越南的这些表现让美国安心,因此更加积极地伸出了合作之手。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曾经被美国支持的越南南方后来虽然被北方武力统一,但是传统上南方人对美国的了解和感情是一直存在的,甚至不乏多重的政治、文化认同,经济上更是仰慕不已。而随着近几年越南南方的干部大量进入国家权力的中枢,对美国的好感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展示。其中重要的一点,地理遥远的美国不会在陆地、海洋上与越南发生关联与争执,这样的现实局面足以让越南高层和民众放心。而如果将同样的情况与中国的关系对比,显然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历史恩怨,以及现实中的海洋边界纷争等矛盾,却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务实的越南人早已经抛弃意识形态和历史恩怨的束缚,与美国不断接近。无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有所考虑,并且希望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获得更多的收益。
作为一心重返东南亚展现实力,甚至希望与该地区正在崛起的中国力量角力的美国,自然很乐意与务实的越南进行多方位的合作。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2010年7月下旬表示,美国将在安全、经济和环境问题上加强同越南的合作,表明了将介入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存在主权之争的南沙群岛问题的姿态。
于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驶入了越南的海港,这不但表明这对昔日敌人之间的军事关系进一步升温,更证明了越南人并不仇视美国的真相。
㈤ 越南战争后越南人为什么没有像中国仇视日本人那样仇视美国人
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你在外部感觉不到罢了。1971年中美改善关系,是中越发生裂痕的第一步。他们内部批评中国是叛徒。越南的历史片反美是主要的。只是中越战争冲淡了他们对美国的仇恨。清朝时期中国与越南朝鲜的关系是十分亲密友好的,新中国外交水平远不如清朝。
㈥ 越南战争中美军得到了什么教训
不是考试题啊
美国在越战教训告诉了我们,尽管自己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企图的时候,却不清楚如何运用自己的军事优势服务于自己的政策目标,这不仅是不明智的,而且十分危险的。
㈦ 越南[战争]最恨的是美国还是中国
必须是美国
事隔二十多年后,美国对亚洲的记忆仍旧是忽视越南,回避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越南有至少十分之一的人口死于这场战争。显然,同越南相比,美国的战争代价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据目前能得到的最新资料,至少有320万越南人死于这场战争,其中尚不包括南越223,748军人死亡数字及在战争中失踪的大约300,000名越共士兵。在这320万死亡人数中,只有三分之一属越共正规军或游击队员(110万),剩余200万则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妇孺。更有甚者,由于美国在越南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导致大约50,000越南儿童先天残障。此外,尚有同美国人在越南并肩作战的5,200名来自南韩、澳大利亚、泰国的军人战死越南56。美国人的现代记忆中,很少包括这些受害者。毋庸置疑,越战的最大受害者不是美国,而是越南人民,特别是南越人民。他们中许多人家破人亡,失去家园甚至国家。整个越南经过长期战火及美国人的无情摧毁,几乎是焦土遍地,弹痕累累。自1954年以来,美国信誓旦旦要保卫西贡政府,但在1973年,美国事实上单方面抛弃了西贡政府。当时越南的总统指责美国是“不人道的盟邦”,其最后出卖西贡政府的作法是“不人道的行为”。纵观美国的越南政策,这位南越最后一位总统喟然感叹:“成为美国敌人尚易,做其朋友实难。”571983年在美国首都的伍德罗.威尔逊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前南越驻美大使在总结越战教训时评论到:“我对寻求美国援助的弱小国家的劝告是,警惕美国。因为最终受害最深的不是美国,而可能是我们这些小国。”他以越南的教训为例说,事态一旦不可收拾,美国即自行脱身,尽管弱小国家人民亡家亡国,美国则可以用一句“充其量,它是美国历史中令人不满意的一页而已”了结58。
美国人这种对越战记忆的单项性和自我情结,有时危险地导致有选择的忘却甚至故意歪曲记忆。有选择的忘却甚至故意歪曲记忆在新闻媒体、电影业及政客中尤多。许多政客要麽仍纠缠于谁应对失去越南负责这类问题,要麽则声称越战之失败有其特殊性,不应用来影响美国未来外交政策,因此越战的教训就是美国不应吸取其教训59。对越战教训的总结大多是学者们在书斋中进行的,一般美国人及政客直到今天仍不愿正视或漠视越战的真正教训。当代美国人关于越战的主要印象要麽来自于电影(如Deer Hunter, The First Blood, Apocalypse Now, Platoon, Forrest Gump等等),要麽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越战老兵)。但好莱坞从未真正面对越战的阴暗面及严肃性。所制造的电影大多流于浮浅,缺乏深度。其或者把战争浪漫化、庸俗化,或者个人英雄化,把越战商品化。制片人所关心的不是越战的深层含义,而是如何叫座。诚如着名作家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指出:“在面对严肃主题时,电影业历来是臭名昭着的骗局,在越南问题上体现尤甚,电影业巨头们采取典型的逃避现实的态度。”60美国人由此得来的关于越战现代记忆,必然是片面的甚至浪漫的。另一方面,越战老兵及当年反战份子仍沉浸在个人情感之中不能自拔,很难冷静思考战争的真正内涵。笔者曾有幸参加麦克纳马拉于1995年4月25日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一次演讲,主题是其新书内容。在听众提问期间,济济一堂的大厅空气紧张,充满强烈的火药味,情感成分之大,令人咋舌。麦克纳马拉本人甚至一度失控,大声斥喝一位穷追不舍的提问者“住口”。麦克纳马拉后来对一位记者说:“没有人问我有关〔越战〕教训问题,但教训是非常重要的。”61在这种环境下,美国人对越战的真正检讨尚待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