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云南靠近越南的有什么地方
1、屏边苗族自治县
屏边苗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南接越南老街。汉代属牂牁郡进桑县,明代属临安府,清代属开化府。境内着名景点有烈士陵园、水观音、阿季伍火山口、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等。
2、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南与越南老街省及莱州省接壤,属热带季风气候。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3、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州,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东南部,南部与越南河江省接壤。因境内“以附近出产麻栗树,而街市适建于山坡“得名。着名景点有老山风景名胜区、半边寺、小河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等。
Ⅱ 越南占领的南沙具体情况!百度知道
越南是占领我国南沙群岛岛屿最多的国家,共占领了包括南威岛、景宏岛在内的29个岛礁,具体情况概述如下:
一、南威岛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1度55分,北纬8度38分,距尹庆群礁西礁西南18.5海里,日积礁东约12海里,南有奥援暗沙,西北有康泰滩。是南沙群岛第四大岛屿。
2、地形地貌
岛屿发育在一礁平台上,呈三角形,东西长约350米,东北到西南斜边长约750米,面积0.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2.5米。岛四周有沙滩,沙滩上有礁岩形成,向内是沙堤,高约5.5米,沙堤围绕中间低洼的礁盘部分,海拔2.4米。岛北端有一圆锥状礁石,高7米,最南端则有高5.5米的石塔。岛东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岛边,深达14米,是南沙群岛南部海区优良港口。岛上灌木丛茂密,鸟粪丰富。来往海鸟甚多,产卵也多。曾有椰树,后枯死。西端有我国渔民八十多年前挖的水井,水可饮。
3、历史由来
中国古代元、明、清的疆域图中将南沙群岛列于版图之中,并设行政管辖。我国渔民向称鸟仔峙,因此岛海鸟多,故名。1935年中国公布名称为斯巴拉脱岛或暴风雨岛。 1946年12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派遣海军上校林遵、姚汝钰率“中业号”、“永兴号”、“太平号”、“中建号”等四艘军舰接收南海诸岛,并建碑测图。1947年和1983年中国政府公布名称为南威岛,是纪念1946年接收该岛时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号慈威),兼有接收舰队威镇南海之意。 1956年,中华民国海军先后派出立威部队、威远部队和宁远部队三次巡察南沙群岛。在巡弋过程中,曾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
4、越南占领情况
1973年7月至1974年2月间,南越西贡政权派兵占据。 1975年,南越政权崩溃,北越军队登岛接受南越驻军投降。 1985年,越南国防部长文进勇至岛上视察。 2004年4月,越南政府开办前往南沙群岛的旅游团,让旅客乘坐改装军舰到多个岛屿旅游,其中包括南威岛。越南将南威岛更名为长沙岛,是越南在南沙地区的军事指挥和行政中心。随着越南经济迅速发展,对南沙开发的加速,将修筑各种旅游设施,试图把南威岛建成一个国际旅游区。岛上有越南移民,驻扎了一个营约550人的军队。越南政府修建有一条长6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及直升机坪,可起降小型螺旋桨飞机。岛上还修建了无线电发射塔、航空站,东南侧有两个码头。
二、 鸿庥岛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22分,北纬10度11分,中国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南部边缘,北距太平岛11.25海里,西为南薰礁。
2、地形地貌
岛形呈椭圆形。最高点海拔6.3米,为南沙群岛中海拔最高的岛屿。东北至西南长度为560米、宽180多米,总面积约0.08平方公里。处于一长条形礁盘偏东位置。岛上林木茂盛,有椰树,有海鸟群栖,还有淡水井,但水质欠佳,不宜饮用。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鸿庥岛,是为了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舰副舰长杨鸿庥。中国渔民向称“南乙”或“南密”。有些外文图书称为Namyit Island。另据考证,Namyit是外国人纪录中国渔民名称“南乙”(海南音Namyit)而来。
4、越南占领情况
1973年被南越政府侵占,1975年北越趁南越溃败之际,乘机袭击和“接管”了该岛,2006年4月越南VinaPhone移动通讯与越南海军一起在该岛建一座移动通讯卫星收发地面站,并在这些岛屿上开设手机通讯服务目。目前越南已在岛上建有直升机停停机坪等较完善的设施,驻军规模估计在一个连100人以上。鸿庥岛是越南控制郑和群礁和九章群礁的指挥中心。
三、南子岛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20分,北纬11度26分,双子群礁西部边缘,距离北子岛1.6海里,距奈罗礁2.6海里,在南沙群岛最北端,距离西沙最近,是进入南沙的门户。为南沙群岛第六大岛。
2、地形地貌
呈长椭圆形。海拔3.9米。东北至西南长600米,宽270多米。面积约0.125平方公里。潮间带100-300米,退潮时可见岛周白色珊瑚细沙环绕。岛上生长灌木丛,杂有乔木。东南部有中国渔民种植的椰树10余株,可作航海标志。岛上有椰子树、抗风桐树、枇杷树等。四周海产丰富,是海鸟的天堂。每年六七月间,各种海鸟在岛上繁殖,岛上遍布鸟卵,鸟粪堆积层很厚。海南渔民过去经常到那里捉鸟,他们把捉到的野鸟,只剜出胸脯上的那块肉晒干打包。捡到的鸟蛋则只破壳取出蛋黄腌在缸里,待运回海南后出卖。我国渔民在南子岛上也建有简易房屋,开有耕地,挖有水井,种有椰子树、木瓜、南瓜、番薯、牛洗及九尾粟等。
3、历史由来
南子岛在北子岛之南,故名。东北与北子岛相距1.5海里。岛呈长椭圆形。海拔3.9米。东北至西南长600米,宽270多米。面积约0.13平方公里。自古属于中国领土,在古代我国渔民就常到此捕捞。岛上有两口水井,水有涩味,勉强可饮用,因此我国渔民常住岛生产。1918年日本人小仓卯之助在该岛探险时见到我国渔民。1933年法国军队入侵时,该岛有七名我国渔民居住,其中两名是小孩。1949年文昌龙楼昌美村渔民陈大财就曾在本岛收获二千多个椰子和大批番薯。1947年公布名称为南子礁。中国渔民向称奈罗下峙或奈罗峙仔。1983年公布南子岛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1955年被南越占领,1975年后被越南占领。该岛是越南在南沙北部的重要据点,驻军规模在200人以上。岛上设施较完善,有兵营和渔民居所。建有简易码头、直升机起降平台、通信设施,还有足球场、蔬菜棚、牲畜圈等。1993年越南在该岛建造了一个38米高的灯塔。2008-2009年,越南在南子岛建立了港口。这是南沙地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港口。
四、景宏岛
1、地理位置
位于南沙群岛东经114度20分,北纬9度53分,在九章群礁西北边缘,距鸿庥岛以南17海浬。是南沙群岛第七大岛屿。
2、地形地貌
是九章群礁中唯一高于海平面的岛屿。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海拔平均约3.6米。岛西周有沙堤围绕,中间为低地,为九章环礁上的最大岛屿。岛上灌丛茂密,有海鸟栖息,故地表有鸟粪;淡水因受鸟粪污染,不能饮用。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辛科威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景宏岛,以纪念随同郑和下西洋的副使王景宏。我国渔民向称秤钩。
4、越南占领情况
1973年被南越政府侵占,1975年北越(既现越南)趁南越溃败之际,乘机袭击和“接管”了该岛并非法侵占至今。现在越南已在岛上建有较完善的设施,驻军规模估计有一个连约100人。
五、柏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3度18分,北纬8度10分,安波沙洲东北,西北海面有隐遁暗沙。南沙群岛中礁坪面积最大的礁坪。
2、地形地貌
是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的石排。长33公里,最宽处约5公里,面积66.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49.5平方公里,中间礁湖面积16.9平方公里。中间浅湖水深1.5-3米,无口门发育,船不能进。该礁礁盘大而水浅,为南沙群岛主要渔场之一。礁盘上礁头较多,东北端有一群礁石高出水面1.8米,称为“鸟鱼淀石”。西南端有高4.6米的大礁石,称为“单柱石”。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霸加那大礁。我国渔民向称海口线。1983年公布柏礁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柏礁1978年之后先被马来西亚侵占,1987年2月又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已在该礁上最少分三处建有三座以上的礁堡,驻军规模约两个排40人以上。
六、东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度36分,北纬8度49分。是南沙群岛西南部的一座珊瑚环礁。[
2、地形地貌
为一个环礁,东西长13公里,宽4公里,总面积41.6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5.1平方那公里,中间礁湖面积16.5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中礁坪面积最大的几个礁之一。环礁礁盘不连续,中间浅湖水深7.5米。口门发育在环礁西南端,有两个,可进50吨级渔船。礁盘西和南面有4个礁头露出海面。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东零丁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东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东礁。我国渔民向称大铜铳。
4、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在该礁分三处建有四座以上礁堡,驻军规模估计有两个排以上。与南威岛、日积礁、西礁、中礁是越南在南沙的中心区域,礁堡、灯塔、港口等各种设施众多,常驻人员多达350人以上。
七、西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度14分,北纬8度52分。是南沙群岛的一座珊瑚环礁。
2、地形地貌
西礁长约9公里,宽2.4公里,成美丽的孔雀屏形状。口门发育在南侧,水道广而深,浅湖水深11-15米,多有点礁发育。西礁礁盘东北部已有沙洲发育,沙洲由东北向西南伸展,长460米,宽24米,涨潮时仍可露出海面。由于沙体太小,而且每为大风浪淹没,故无淡水储存,也不生草木。
3、历史由来
西礁是尹庆群礁4座干出礁中的一座,位于其西部,故此得名。中国渔民向称大弄鼻。因该环礁形似鼻孔,海南俗语称窿鼻(注意词序倒装),与弄鼻同音。
4、越南占领情况
该礁于1978年被越南侵占。1994年6月越南在该礁修建了一座灯灯塔;2004年开始将该礁作为旅游线路上的景点之一;2007年4月,越开始在西礁施工建设码头、货场和海产加工设施,拟将该礁建成南沙渔业资源开发的后勤供给中心(该中心可能在西礁A礁),使越南渔民在南沙海域捕获的海产品可以就地进行初步加工和交易。目前越南在该礁分三处建有一座灯塔和六座礁堡,驻军规模约有两个排以上。
八、中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度22分,北纬8度56分,尹庆群礁中部,西礁东北方约5海里。南沙群岛西部的一座珊瑚礁,是尹庆群礁的4个干出礁之一。
2、地形地貌
长约900米的环礁。东端和西南角礁盘上都有一些水下沙洲发育,退潮时露出海面,但无草木和淡水。礁湖水深7.3—14.6米,口门发育在东南面,礁坡急陡。中礁位于航线上,又因破碎礁石与海浪冲击,使其不如东礁和西礁那样易于辨认,因此为航行险地之一。
3、历史由来
我国渔民向称弄鼻仔。1935年公布名称为中央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中礁。
4、越南占领情况
该礁于1978年被越南侵占,更名东长沙岛。是目前越南非法侵占我国南海的29个岛礁之一。越南在沙洲上建有各种建筑,多座碉堡,目前估计驻军规模在一个排以上。
九、无乜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39分, 北纬8度52分, 南华礁东北。
2、地形地貌
环礁,礁盘上有火山物质,说明该礁可能是在死火山基础上发育而来。环礁呈三角形。
3、历史由来
因周围水产较少而得此名。1983年公布无乜礁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被越南侵占,也是越南侵占南沙岛礁中最东面的一个。目前越南在该礁分两处建有一座灯塔和一座礁堡。约有近两个班的驻军。
十、日积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1度40分,北纬8度39分,在南威岛以西12海里。
2、地形地貌
长5.6公里,宽1.9公里,面积15.4平方公里。退潮露出,是一个干出礁,中央是沙质底礁湖。门口发育在南侧,20吨小船可驶入浅湖,为我国渔民在南沙捕捞作业时西部立足点之一。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拉德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日积礁。我国渔名向称西头乙辛,是因此礁在南沙群岛西部,且从南威岛来此罗盘上用乙辛方位,故名。
3、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越南为了阻挠我国在永暑礁建海洋监测站而抢占的。1992年中越曾经发生冲突,中国可能曾经进驻该礁,但后来又出撤出了。1994年越南在该礁修建了一座42米高的灯塔,目前越南在该礁分两处建有一座灯塔和一座礁堡,驻军规模约有一个排以上。
十一、大现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3度52分,北纬10度00分,郑和群礁西南方,在小现礁西18.5公里处。
2、地形地貌
是一东北向长条形环礁,长达13公里,面积24.8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0.7平方公里。低潮露出,高潮淹没。礁湖水深,但无礁门。
3、历史由来
我国渔民向称劳牛劳。1935年公布名称为大觅出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大现礁。
4、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2月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已在该礁上分三处建有四座礁堡,驻军规模约在两个排50人左右。越南在礁坪上开挖了一个人工口门,现在船只可以通过口门进入中间的礁湖。
十二、六门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3度54分,北纬8度46分。靠近南华水道。在毕生礁东南约12海里。是南沙群岛诸岛礁中面积第二大礁坪。
2、地形地貌
为一椭圆形环礁,东西延伸约20公里,中部宽约7.4公里,总面积72.5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36.8平方公里,礁湖面积35.7平方公里,仅次于柏礁,礁湖内有暗礁。
3、历史由来
因环礁西南部有六个大小不等的礁门,故我国渔民向称此礁为六门沙或六门。其中西端一礁门水深9米,几十吨的船只可以进出。1983年公布六门礁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开始被越南侵占,经过几次扩建现在越南在六门礁修建的礁堡分为A、B、C三处,共建有5到6个礁堡,驻军人数在两个排以上。这里属于越南重点加强的区域,为的是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继续向南部发展。
十三、南华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13分,北纬8度45分,六门礁东南约6海里。南沙群岛中部的一个珊瑚环礁。
2、地形地貌
为一环礁,退潮时礁坪露出,中间有泻湖,礁湖水深约9米,有零星礁石隐没湖中。南华礁南北长约10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礁坪面积22.3,中间礁湖面积11.7平方公里。礁门在东南部,宽约370米,水深约9米,20吨级的船只能够进入,因船只驶入困难,我国渔民称南华礁为恶落门。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康华里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南华礁。
3、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被越南非法侵占。越南在该礁上分两处建有设施,一处是两座礁堡,另一处是一座高脚屋,驻军规模估计在一个班10多人。
十四、舶兰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35分,北纬10度25分,敦谦沙洲东北约5.4海里,在郑和群礁的北端。南沙群岛岛礁之一。
2、地形地貌
礁形近椭圆,长约1.8公里,宽约1.3公里。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彼得来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舶兰礁。我国渔民向称高佛。
4、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在该礁上建有一座礁堡,驻军规模约一个班10人左右。
十五、奈罗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19分,北纬11度23分。双子群礁的西南端,与 南子岛相距2.5海里。南沙群岛最北部的岛礁之一。
2、地形地貌
高潮淹没水下,低潮露出海面。平时也有个别礁块出水1米左右。刮风时西南侧有激浪。
3、历史由来
我国渔民向称奈罗线仔。 1983年公布奈罗礁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1988年越南侵占我奈罗礁。目前越南在该礁上建有一座礁堡,驻军规模在一个班10左右。
十六、鬼喊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15分,北纬9度45分。九章群礁的西南端,东南与赤瓜礁相距仅1.7海里。是南沙群岛的九章群礁中的一个珊瑚礁。
2、地形地貌
位于九章群礁的西南端。东南与赤瓜礁相距仅1.7海里。呈四角形,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长约1.8公里。此礁出水不多,多暗礁、险滩。
3、历史由来
因风浪拍打,呼呼作响,中国渔民向称鬼喊线。1983年公布鬼喊礁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1988的314海战中我国海军531号舰在这里重创越南海军505登陆舰,该礁于1988年6月即314海战后3个多月后又被越南侵占。目前越南在该礁上建有一座礁堡,驻军规模约一个班10多人。
十七、毕生礁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3度42分,北纬8度58分,安波沙洲东北方。
2、地形地貌
为一个小环礁,长9公里,宽1.8公里,礁盘外坡急陡,小浅湖发育完整,南侧有口门发育,15吨船可入浅湖。退潮时礁盘出露,东北面有一小沙洲,高出海面2米。本礁由沙和礁石构成,没有草木。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名称为披尔逊岛。1947年公布名称为毕生岛。我国渔民向称石盘。1983年公布毕生礁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1978年被越南侵占,现在已经在东北部的小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另在该礁的西南有礁石出水的地方建有礁堡B,沙洲上驻军在30人以上。有简易码头。[
十八、敦谦沙洲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28分,北纬10度23分,太平岛东6海里多,西距中洲礁约4海里。
2、地形地貌
实为一圆形沙岛,周围珊瑚礁环绕。沙洲本身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0.09平方公里。海拔2.5—4.6米。洲上有4—5米高树木。与太平岛间还有一直径约1.3公里的圆形礁,高潮时淹没,此礁与敦谦沙洲之间有一条水深约10-18米的水道。有4~5米高树木,并覆盖着灌木等热带植物。
3、历史由来
1935年公布的名称为沙岛。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敦谦沙洲。是纪念1946年中国政府派往接收南沙群岛的中业号军舰舰长李敦谦而命名的。我国渔民向称马东、黄山马东。
4、越南占领情况
越南1974年占领敦谦沙洲,现驻军规模在一个排30人以上。
十九、安波沙洲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度54分,北纬7度54分,在南威岛东南约65海里。
2、地形地貌
在一约1400米长的礁盘之西南端。实为出水不久的小沙洲。长约300米,宽约14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约2米。洲上杂草丛生,但无树木,缺淡水。由于是一个出露海面的灰沙岩岛,故是我国最南的陆地。面积只有太平岛的1/28,南威岛的1/9。该礁盘耸立于深海之中,四周坡度大,礁盘在距沙洲900米内,水深7.5米,外缘水深17-32米。安波沙洲近圆形,无沙堤包围,只有草本植物覆盖,有鸟粪层。我国渔民常住洲上从事生产活动,用石子、珊瑚礁、木板、竹子和旧船料等搭屋。洲形似锅盖,故我国渔民向称锅盖峙。
3、历史由来
我国渔民向称锅盖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波那暗礁。1947年和1983年公布名称为安波沙洲。
4、越南占领情况
1973年被南越侵占,1975年河内军队接替。1995年越南在这里建了一座灯塔。在灯塔前方又长出一片沙滩,在这新沙滩边缘又建的一层沙堤,越南在这个新长出沙滩突出部开始建码头,目前小型登陆艇登陆还需要出动30人左右把船拉上岸。在灯塔旁边有一座3层碉楼,建筑主色调也由原来的白色变成了黄色,沙洲上也出现各种树木。目前已在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驻军规模在30人以上,是越南在南沙中南部的重要聚点。
二十、染青沙洲
1、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4度34分,北纬9度54分。属于郑和群礁,在牛轭礁西南5海里的一个小沙洲。
2、地形地貌
面积0.12平方公里。南端有黑色礁石露出。东南偏东约600米和东南700米各有水深6至7米的暗沙,海水变色,可以辨认。
3、历史由来
我国渔民向称染青峙。1983年公布染青沙洲为标准名称。
4、越南占领情况
1978年被越南非法侵占。现在越南以在岛上建有较完善的设施,驻军规模估计有一个排30人以上
Ⅲ 越南最奇特温泉,在淤泥中泡澡却有美白功效,这是为何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旅游这件事情都是非常向往的,尤其是出国旅游,但我们都知道出国旅游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大的,但如果去我国的一些邻国的话,可能需要的资金就并不是很大了,比如越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越南物美价廉,近些年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虽然很多人去,但是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不是每天都会泡,一天两天的相信效果也不会太过于明显,当然了也有人认为这根本就没有效果,甚至还非常的不卫生,那么脏谁能受得了,但小编认为,既然人家能流行起来,并且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那应该是有一定作用的吧,你认为呢?
Ⅳ 明明濒临南海,为何北海要叫"北"海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我们得先对这个濒临南海的北海有个基本的了解才行。北海,又被称作珠城,是广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省的南部,北海地势总体来说是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开阔。
作为我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北海还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颇具历史的文化名城。
通过对北海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我们得以知道它的地名的由来,从“朝沧梧而夕北海”,便有了北海地名的雏形,后来进入封建时期,北海因为其作用不同,于是多次改名,直到清朝康熙时期,才最终定名“北海”,于是,这个濒临南海的城市,便以北海的地名,沿用至今。
Ⅳ 越南岘港有哪些景美人少的景点
1. 巴拿山:位于岘港市以西约40公里处的巴拿山,是一座古老的火山,被誉为“越南的阿尔卑斯山”。这里自然风光壮丽,空气清新,是远离喧嚣的理想之地。游客可乘坐缆车上山,尽享山景和海景的壮观。山顶上的欧式建筑和花园,更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
2. 美溪海滩:美溪海滩是岘港市着名的海滩之一,也是越南最美的海滩之一。沙滩洁白细腻,海水清澈透明,是度假的理想选择。尽管旺季时游客众多,但淡季时人流量相对较少,可以尽情享受宁静的海滩时光。
3. 岘港大教堂:岘港大教堂是一座建于1923年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是岘港市的标志性建筑。教堂外观庄严,内部装饰精美,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宗教氛围,欣赏建筑艺术。
4. 龙桥:龙桥是岘港市着名的桥梁,也是越南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横跨岘港湾的桥梁连接了市区和美溪海滩,游客在桥上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海景和城市全景,尤其在日落时分,景色更是迷人。
5. 岘港博物馆:岘港博物馆是越南最古老、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这里展示了越南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古代文明、殖民时期和战争时期的展品。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越南的过去和现在。
总的来说,岘港拥有众多景美人少的景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能给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无论是喜欢大自然的登山者、海滩爱好者,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岘港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