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现任越南县长有哪些

现任越南县长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4-04 09:24:07

⑴ 清朝都有什么官级都相当于现在什么部门

清朝的核心级别,以干隆时期为准,是九品十八级制度。即总共分为九品,每品又分为正品和从品,共十八个等级。

但是,要另外加上皇帝、太上皇的一个特殊品级,即超超品。而亲王、郡王、贝子、贝勒,还有被赐封公侯伯爵位的功臣,以及公主额附(驸马)的级别都是超品,高于正一品,属于荣誉头衔,俸禄较高。还有一类,即不入流,是从九品以下的官府雇佣人员。所以,全部算起来的话,共有二十一级。

我国现在最新的《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人员,共分为12个职级,19个待遇级别。职务级别根据所担任职务来确定,如部、省、县长等来界定。

比如,现代的县处级正职(正县长、正处长)就是7级职务,跟清代的正七品县令级别正好对应。

最高职位的对应关系我们就不类比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数较少,比较清晰。

而清朝的不入流人员,类似于现在的公务辅助人员。虽属于公务人员,可以穿公务制服,但属于编外。

但是,清朝有一个核心机构,就是军机处。清朝军机处大臣的品级是不定的。如果是亲王担任,那就是超品,如果是尚书担任,那就是从一品。职责,类似于现代的中央常委,掌管全国一切事务的最终决策。

捡出清代的主要官职说明一下,以职责划分。

正一品,包括“三太”,即太师、太傅、太保,还包括各殿阁大学士、大将军。类似于现在的人大、国务院、政协、军委的最高长官,都是1职级正国级。这在古代全是殿阁大学士、大将军,加太师、太傅、太保衔。

从一品,“三少”,即少师、少傅、少保,外加“太子三太”,以及尚书(古代六部部长,现代被分为了两级,即2职级副国级,和3职级正省部级)、都御史(类似现代最高检检察长,属于2职级副国级,刑部尚书是最高法大法官)。

正二品,“太子三少”,总督(封疆大吏,负责一省或多省的地方军、政、法实权主官,现代没有对应的,军事上有点大军区总司令的意味,如果对应一省,就是3职级正省部级)、内务府总管(统管大内,很牛的)。

从二品,侍郎(六部副部长,职权相当于现在的4职级副省部级),巡抚(负责一个省的行政、司法和军事,类似于集中了省长、省法、省检、省军区的职权,职权大于3职级正省部级,又小于2职级副国级),布政使(各省主官,归总督、巡抚管,类似4职级副省部级,主管民政、税务的副省长)。

正三品,按察使(类似各省法院院长,4职级副省部级),大理寺卿(地位略低于刑部,主管案件复核,职责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庭长,有可能是4职级副省部级,或者5职级正厅局级),学政(相当于现代主管教育副省长或者省教育厅厅长,4职级副省部级或者5职级正厅局级)。

从三品,盐运史(现在也是专营,但是没有盐运史的职权大)。

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类似于现在最高法的副庭长,5职级正厅局级或者6职级副厅局级),鸿胪寺卿(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5职级正厅局级),道员(如布政使道员,类似于省属厅局的厅局长,相当于5职级正厅局级)。

从四品,知府(相当于现代的市级正职,5职级正厅局级,但是有副省级市,那就相应的提高职级为4职级副省部级)。

正从五六品,对应副市级,及市属各局,大多对应6职级副厅局级,或者7职级正县处。当然副省级市的副市级属5职级正厅局级。

正七品,知县,相当于县长,7职级正县处级。

从七品到从九品,县丞、知事、县主簿及其他人员,基本上对应8职级副县处、9职级正乡科级、10职级副乡科,及11、12职级的科员、办事员等。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来看,清代的四品官员,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正厅局级干部,特殊情况可能是副省部级,或者副厅局级干部。

(1)现任越南县长有哪些扩展阅读:

清朝退休制度:

据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规定,各部院属官凡年五十五岁以上者,堂官(指的是尚书、侍郎级别的)需详细甄别,最多不过七十岁。七十岁以后,便要勒令退休。七十致仕,特别对一些职位较高的官员,只是个大体界限,很多场合与本人的精力和皇帝或是上级官员的态度有重要关系。

清代官员致仕,一般由本人自行陈请,三品以上官可向皇帝直接上奏折,四品以下京官由所在部院堂官上奏。外官则通过督抚,经吏部求批。

官员致仕以后,便算开缺,需要立即请旨补官。但也有例外,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以“大学士职司赞襄”,有的又以“宣力有年”对于致仕的官员为其保留一个月的官职,表示“国家眷念旧臣,加恩辅弼”之意。

从待遇上看,致仕可分为“着令休致”即同意退休;以原官休致,也就是退休后保留原来品级的荣誉头衔。至于原官俸禄,也有具体规定。

通常情况下,凡大学士、尚书这一级官员,若以原官致仕,回乡后可给予全俸的优待;若因京察自陈原品退休的,给予半俸;部议致仕人员不给俸禄。但不管全俸、半俸或是不给俸,都不是绝对的,只要皇帝开恩,半俸也可改成全俸。

有的官员致仕以后,皇帝为了酬劳他任上的功劳酌予加衔、晋秩的恩宠。雍正十一年(1733年)七月,大学士陈元龙“以年老具疏乞休”。

雍正因陈元龙劳苦功高,又念他是康熙老臣,命“加太子太傅衔,以原官致仕”。这是加衔的例子。雍正元年初,雍正给老病乞休的吏部左侍郎李旭升加以尚书衔,则是属于晋秩的例子。

官员在请求致仕时,也有遇到另外情况的,就是皇帝认为有意怠慢,而给予处分的。干隆五年(1740年),工部尚书魏廷珍以“老病乞休”,干隆认为他到任以来,没有显着政绩,也无任何建树为由,下令将他革职回籍。

被皇帝勒令退休的情况时有发生,勒令具有处罚的意思,年龄和身体条件不是主要因素,它和自陈休致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

比如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新皇帝雍正发现翰林院和詹事府等秘书机构中,存在“结党营私”和“互为援引”的事。于是便令大学士张鹏翮、尚书田从典、徐元梦等有关官员,会同甄别,并将查处人员“解退回籍”。这些被解退的官员,就是属于勒休,当然也就不能享受挂职、俸禄等待遇了。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官员因犯过失受到弹劾,皇帝为了保全他的面子,令其休致以代处罚。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干隆时期,朝廷考试翰林院和詹事府编修、检讨以上,侍讲、侍读学士以下官,其中一部分成绩不好,皇帝便着令休致,也含有以休致代罚的意思。

致仕的官员得到皇帝批准后,也不是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在离职前必须将任内各项事务交代清楚。地方正印官还得清查钱粮仓库等项。完成交接工作,是休致前必须做好的工作。

当然了,官员致仕以后,也有因为皇帝需要而重新启用的,此类例子在康熙、干隆朝都有实例。总之就是皇帝不需要,官员就可以退休,皇帝需要,退休的官员也得重新回朝再次效力。

⑵ 孙权资料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汉族。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同年,汉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黄盖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东吴统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万人大败八十万兵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随即单刀赴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魏国大将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关羽被带到建业后,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取代汉室。孙权自立为吴王。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火攻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命大将徐盛火攻大破曹丕。226年,曹丕重伤而病逝。不久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
229年,孙权于武昌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今湖北鄂城),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
称帝后孙权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丞相顾雍无故被杀,丞相陆逊忧愤而卒。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孙亮为太子,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称帝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卒于神风元年(公元252年)。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长,代行奉义校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孙策遇刺身亡,时年二十六岁。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又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继位为讨逆将军,正式统治江东地区。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服甘宁,围剿灭了黄祖。 同年七月,汉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投降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夫人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临沮生擒了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被封为南昌侯。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改元黄初。黄初二年(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40岁的将领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用“火烧连营”之计大破刘备。黄初三年(222年),孙权自封为吴王,定都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建元黄武(即黄初、章武合称)。黄武二年(223年),刘备驾崩于白帝城,享年63岁。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联盟,共伐曹魏。黄武三年(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将曹丕烧成重伤。黄武五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40岁。孙权趁机率大军攻打江夏,太守文聘败退而逃。黄武八年(229年),孙权自称吴国皇帝,改国号大吴,改元黄龙。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大败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率大规模人航海,加强对夷洲(今台湾岛)、印度、东南亚等国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独断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于赤乌四年(241年)病逝,年仅33岁。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了第二任太子、第三子孙和,又赐死第四子鲁王孙霸,最后立第七子(幼子)孙亮为太子,孙亮之母潘氏为皇后。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神风元年(252年)四月,孙权驾崩,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统治中国南方地区53年,长达半个世纪。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碧眼紫髯,黄龙下凡】电影《赤壁》中张震饰演的孙权
传说孙坚在讨伐董卓时,于洛阳的一间茅厕,出现一道紫色气,便发现了孙权与传国玉玺,据称之所以孙权会被丢弃在厕所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孙权的蓝眼珠、紫头发,是个不祥之兆,但孙坚与孙策不相信,便将孙权带回家抚养长大,结果后来孙坚和孙策双双战死,大臣们因此非常地恐慌,纷纷计划离开吴国,也因此东吴变成了东无,也就是“无人才之国”,但周瑜独不离,反倒继续协助孙权,后来大臣们回返,而孙权也从此不再带来灾祸。另一传说是孙权之母吴氏夜梦红日东升,黄龙入体,不久生下孙权。孙权长得奇特,蓝眼睛,紫头发,人们说有富贵之象。《江表传》记载,孙权生来方颐大口,目光炯炯有神。孙权出生时,孙坚见他的容貌非常高兴,认为此子将来必有富贵前程。
《搜神记》:吴夫人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过夫人的说法后,喜不自胜的断言“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好酒为乐,广纳忠言】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吴晓东饰)孙权非常喜欢喝酒,酒喝多了,往往会耽误大事。不过,他有个特点,能虚心听取别人劝说,改正错误。这里介绍他能听讽纳谏的两则小故事。
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起身,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的大臣都吓得不敢上前劝阻,只有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去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与尧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
又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他叫人用水洒席上的大臣,并对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不可。当时,任辅吴将军的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于是立即撤了宴席。
【胆略超群,乘马射虎】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公元218年10月),孙权亲自骑着马去庱亭这个地方射虎,他所骑乘的马被老虎抓伤,孙权把双戟(古代兵器)投向老虎,老虎却停了下来,孙权用戈(古代兵器)攻击老虎,才把老虎抓获了。
孙权每次打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张昭变色而前曰:“你用什么抵挡它?为人君者,应该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如一旦有所危险,恐天下耻笑?”孙权谢张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于是做射虎车,间不置盖,一人驾驶,自己在里面射之。时有脱群之兽,犯其车,而权每手击之以为乐。昭虽苦谏,孙权常笑而不答。
[编辑本段]生平大事记
[公元196年] (建安元年) 孙权(青年)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行奉义校尉。
[公元199年] (建安四年)
孙权跟随孙策征讨刘勋、黄祖等人。
[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
孙策逝世,孙权继位讨逆将军。
张昭、周瑜等重臣全心辅佐孙权。
曹操上表孙权为会稽太守,屯居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孙权招贤纳士,开始统治江东。
[公元202年] (建安七年)
孙权母亲吴氏逝世。
[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
孙权西伐黄祖,水战大捷,但未攻占城池。
[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
孙权之弟丹杨太守孙翊被手下杀害,孙权从兄孙瑜代任。
[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
孙权派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
[公元207年] (建安十二年)
孙权西征黄祖,大胜而回。
[公元208年] (建安十三年)
春,孙权再次征讨黄祖,大将吕蒙打破黄祖前锋,淩统、董袭等人破城后屠城。
黄祖败逃,被冯则追杀枭首。
孙权派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
荆州牧刘表病亡,曹操举大军南下,刘琮举众以降,刘备进住夏口,派诸葛亮联合孙权。
当时百官大多劝孙权投降曹操,惟有周瑜、鲁肃和孙权同心,欲迎击曹军。
孙权于是令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领军两万,联合刘备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军,追击曹军至到南郡。
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围困,孙权用吕蒙计救出甘宁。
孙权亲自率军围合肥,派张昭等人攻打九江之当涂,两条战线作战不顺,孙权于是退军。
[公元209年] (建安十四年)
孙权(中年)周瑜打败曹仁,孙权任周瑜为南郡太守。
刘备上表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公元211年] (建安十六年)
孙权移治于秣陵。
[公元212年] (建安十七年)
孙权改秣陵为建业(今南京市),作濡须坞。
[公元213年] (建安十八年)
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孙权与之相拒月余。曹操远望孙权军,赞叹孙权军容齐肃,于是退军。
[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
五月,孙权征讨皖城。闰月,攻克皖城。
刘备收蜀。孙权派诸葛瑾讨还荆州诸郡,刘备不允,关羽驱逐孙权派出的南三郡长吏,两家矛盾激化。
孙权派吕蒙等人领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领万人屯巴丘以防关羽,孙权亲自驻扎陆口,为诸军节度。
吕蒙收复长沙、桂阳,惟零陵难以攻克,吕蒙利诱零陵守将赫普,于是孙权尽得三郡。
吕蒙与孙皎、潘璋、鲁肃几路军并进,和关羽相拒于益阳。
曹操入汉中,刘备孙权议和,再度结盟,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
孙权与淩统、甘宁等在津北和曹操军大战,被魏将张辽打败,孙权乘骏马跳过津桥逃走。
[公元216年] (建安二十一年)
曹操再次攻打濡须。
[公元217年] (建安二十二年)
春,孙权派都尉徐详诣曹操请降,两家暂时和解。
[公元218年] (建安二十三年)
十月,孙权亲自骑马射虎,老虎咬伤马匹,危急之际孙权用双戟击伤老虎,最终将之捕获。
[公元219年] (建安二十四年)
孙权向曹操表示愿意攻打关羽,曹操为使关羽孙权相争,命曹仁把孙权写给曹操的密信射到关羽军中,关羽陷入两难境地。
闰月里,孙权征讨关羽,吕蒙打破公安,俘虏将军士仁,后军到南郡,南郡太守糜芳投降。
吕蒙军据江陵,安抚百姓,释放于禁。
陆逊军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于是屯居夷陵,守峡口防备蜀汉援军。
关羽兵还当阳,西保麦城。
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军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逃出麦城,众人失散,只剩下十余骑,孙权派朱然、潘璋军埋伏于关羽等人前行道路。
十二月,潘璋部将马忠抓获关羽及关平、赵累等于临沮,孙权斩杀关羽,平定了荆州。
当年瘟疫盛行,孙权尽免荆州民租税。
曹操上表孙权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孙权派校尉梁寓奉贡汉室。
[公元220年] (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
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投降孙权。
[公元221年] (魏黄初二年)
四月,孙权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
五月,建业言甘露降。
八月,孙权与曹丕联盟,释放于禁等人。
刘备大军来攻打东吴,孙权以陆逊为都督,带领朱然、潘璋等人迎拒刘备。
[公元222年] (东吴黄武元年)
正月,孙权自称吴王。陆逊部攻下蜀五屯。
三月,鄱阳传言黄龙现世。
蜀军分据险地,前后连营五十余个。陆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蜀军,斩杀、俘虏蜀军数万,刘备逃回。
九月,魏将曹休、张辽、臧霸兵出洞口,曹仁兵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军围南郡,攻打东吴。
孙权派吕范等督五军,以水军迎战曹休等人,派诸葛瑾、潘璋、杨粲等率军救南郡,派朱桓在濡须迎战曹仁。
十一月,因大风,吕范军兵溺死数千,退回江南。曹休派臧霸用轻船五百、敢死军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死数千人。
东吴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回击了魏军,曹丕大败不久身亡。
孙权改夷陵为西陵。
孙权(老年)[公元223年] (东吴黄武二年)
正月,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
三月,曹仁派将军常雕等带兵五千晨渡濡须中州,并分军急攻朱桓部,朱桓严守,东吴将军严圭等击破常雕,魏军皆退。
四月,群臣劝进,孙权不允。
五月,曲阿传说甘露降。
戏口守将晋宗反叛东吴,数犯边境。
六月,孙权派贺齐、麋芳、刘邵等袭蕲春,生擒晋宗。
十一月,蜀派中郎将邓芝联结东吴。
[公元224年] (东吴黄武三年)
夏,孙权派中郎将张温出使蜀中。
八月,东吴大赦死罪。
九月,曹丕出广陵,望长江,感叹东吴有孙权,无法侵占,返回北方。
[公元225年] ( 东吴黄武四年)
该年江东连续地震。
[公元226年] (东吴黄武五年)
七月,孙权听闻曹丕去世,征讨魏国,围困石阳,夺得江夏。
苍梧传言凤凰现世。
孙权派全琮平讨山越。
[公元228年] (东吴黄武七年)
五月,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
八月,孙权至皖口,派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曹休于石亭。
[公元229年] (东吴黄龙元年)
春,百官劝进。
四月,夏口、武昌传言黄龙、凤凰现世。
丙申日,孙权即皇帝位。改年号黄龙,国号大吴。
追尊父亲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登为皇太子,顾雍为丞相,陆逊为上将军,诸葛谨为大将军。
三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东吴蜀汉再度联盟灭魏。
九月,孙权迁都建业。
[公元230年] (东吴黄龙二年)
正月,魏建造合肥新城。
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领兵卒万人,过海访夷洲及亶洲,得夷洲数千人而回。
[公元231年] (东吴黄龙三年)
二月,孙权派潘浚率军五万,讨伐武陵蛮夷。
东吴将军孙布诈降以诱魏将王淩,十月,孙权以大兵潜伏于阜陵,王淩察觉东吴计策后撤退。
[公元232年] (嘉禾元年)
吴魏争夺辽东。
十月,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向孙权称臣。
[公元233年] (嘉禾二年)
公孙渊反复无常和东吴翻脸,孙权欲北征,被部下劝阻,于是讨伐曹魏合肥等地,均无功而返。
[公元234年] (嘉禾三年)
五月,孙权派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孙权率大军围攻合肥新城,最终再次无功而返。
八月,孙权派诸葛恪讨伐山越。
十一月,潘浚扫平武陵蛮夷,孙权复曲阿为云阳,丹徒为武进。
[公元235年] (嘉禾四年)
夏,孙权派吕岱讨伐庐陵贼李桓、罗厉等。
[公元236年] (嘉禾五年)
二月,武昌传言甘露降于礼宾殿。
李桓,罗厉等被擒。
冬十月,东方出现彗星。
鄱阳贼彭旦等反乱。
[公元237年] (嘉禾六年)
二月,陆逊讨伐彭旦成功。
十月,孙权派全琮攻打六安,战事不顺。
诸葛恪平扫山越,北屯庐江。
[公元238年] (赤乌元年)
夏,吕岱讨伐卢陵贼。
八月,武昌传言麒麟现世。
孙权改年号为赤乌。
[公元239年] (赤乌二年)
孙权几动干戈,成功讨伐廖式等叛将。
[公元240年] (赤乌三年)
该年灾荒不断,冬十一月,孙权开库济民。
[公元241年] (赤乌四年)
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
夏四月,孙权派全琮攻打淮南、诸葛恪攻打六安、朱然围樊城,诸葛瑾取柤中。
五月,太子孙登夭亡。
司马懿亲解樊城之围。
[公元242年] (赤乌五年)
正月,立孙和为太子,改禾兴为嘉兴。
八月,立子孙霸为鲁王。
[公元243年] (赤乌六年)
正月,新都传言白虎现世。
诸葛恪征六安,打破魏将谢顺营。
十二月,扶南王范旃派使献乐人、特产。
[公元245年] (赤乌八年)
七月,马茂造反,被夷三族。
孙权再次下令屯田。
[公元246年] (赤乌九年)
二月,孙权派朱然征讨魏国柤中,斩敌千余人。
[公元250年] (赤乌十三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
十月,魏将文钦伪叛以诱朱异,孙权派吕据等人迎文钦。朱异待重以待,文钦于是不敢进。
十一月,孙权立孙亮为太子。派军十万,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
十二月,魏大将军王昶围南郡,荆州刺史王基攻西陵,孙权派戴烈、陆凯防御。
神人授孙权书。
[公元251年] (太元元年)
五月,孙权立皇后潘氏,改年太元。
十一月,孙权祭南郊返回后,开始生病。
孙权下诏省徭役,减征赋,除民间疾苦。
[公元252年] (太元二年、神风元年)
正月,孙权立孙和为南阳王,居长沙。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瑚邪王,居虎林。
二月,孙权大赦,改元为神凤。潘皇后被宫女缢死。
四月,孙权逝世,时年七十一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共24年。
七月,孙权被葬于蒋陵。
[编辑本段]【少年大志 十五而立】
孙权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字仲谋,父亲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只有十五岁。
[编辑本段]【临危受命 稳固江东】
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孙策被刺杀致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年仅二十六岁,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编辑本段]【龙图霸业 纵横捭阖】
辅佐孙权的大臣们中,除了张昭和周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鲁肃。他对于孙权就好像诸葛亮对与刘备一样,他也曾经像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那样为孙权分析过天下大势:“现在的汉朝已经无法恢复元气了,但是曹操也很难短期内将他清除。现在将军您最重要的是安定自己的后方,以便对抗曹操。稳固自己的领地之后,再等待有利时机,四处征讨,最终将长江两岸广阔的领地据为己有。到那时便可以称帝号令天下了。这其实就是当年汉高祖曾经创立的功业。”
【 剿、抚山越人】
孙权听从了鲁肃的谋略,开始稳固江东,适时地出击,扩充领地。首先他解决了山越人骚扰的问题。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的后代(百越就是古时候生活在现在江南和华南,以及西南的广西和云南的少数民族,现在的“越南”一名就是在百越之南的意思),为了逃避原来苛重的赋税,逃进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和社会,拒绝向孙权政权交纳租税。开始,孙权派兵镇压,但收效不大。为了集中兵力对外用兵,解除后顾之忧,孙权调集重兵开始对付山越人。大将吕范、程普、太史慈、韩当、周泰等领兵合围,逐渐将山越人的领袖抓获,其他山越人区别对待:强壮的青年人充实军队,老人、妇女统一管理,从事农业生产。孙权集中兵力终于解决了山越人的问题,后方得以彻底稳固,这为他下一步对外用兵奠定了基础。
【灭黄祖占夏口】
解决山越人之后,孙权开始进攻割据在长江上游的江夏太守黄祖。黄祖匆忙备战,他先将两艘大船横着排在江面上,船上有上千将士,准备用弓箭击退孙权的战船。同时,又用大绳拴上巨石沉到江里,以此来固定大船。这样,两艘大船如同水上的城墙一样横断了长江。
孙权的江东水军并没有畏惧,将军董袭率领敢死队,每人身上穿双层甲胄,猛冲到了黄祖的大船边,董袭用刀砍断了两根拴巨石的大绳。面对江东水军的强大攻势,黄祖赶忙派将迎战,结果被杀。黄祖只好败退,最后还是被追杀丧命。战胜了黄祖后,孙权将夏口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编辑本段]【赤壁大战 三分天下】
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孙权踌躇满志地想继续进兵荆州时,曹操却领兵南下,在他之前进入荆州地界。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当时的荆州牧(即荆州的行政长官)刘表刚病死,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不合,鲁肃建议孙权派他去劝说他们与江东合作,同时尽力联合暂时寄居荆州的刘备,共同抗击曹操,然后再寻机夺取荆州,奠定帝王大业。以后孙权的行动基本上是按照鲁肃的计策施行的。
鲁肃在历尽艰辛见到刘备之后,提出了联合抗曹的主张,这和刘备、诸葛亮的设想不谋而合。后来曹操从江陵东进,形势危急,诸葛亮急忙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分析了曹操兵力与江东和刘备兵力的对比,以及曹操长途征战的不利因素,加上水上作战江东占据上风。孙权听了很兴奋,便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恰好这时曹操送来了书信,说自己领兵八十万,要与江东决一雌雄。曹操的恐吓使张昭等文臣提出暂时投降曹操。孙权很不高兴,后来借口去厕所暂时躲出来,鲁肃追上他又进行劝说,说别人投降都可以,惟独他孙权不能,否则性命难保。鲁肃又提议孙权将周瑜请来商议。周瑜回来之后力主抗曹,这坚定了孙权的信心。刘备和江东终于联合起来做抗曹的准备。

⑶ 有关于孙权、吕蒙、鲁肃的资料

孙权(公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他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英雄。
孙权的父亲孙坚是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人,原先只是一县小吏,黄巾起义爆发后,他募得兵勇千余人拥兵自守,升为别部司马,继为长沙太宁,曾依附袁术巩固势力,192年在与刘表作战中中箭身亡,孙坚的长子,年仅17岁的孙策以孙坚旧部为基础占据江东,不到十年时间便削平江东各方割据势力,成为江东霸主。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暗杀,他的弟弟,18岁的孙权便成为江东的新主人。
孙权年轻有为,他注意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赢得了部下的支持,使江东名士张昭、周瑜、鲁肃、程普、太史慈等对他"委心而服事焉"稳定了东吴局势,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军,与魏、蜀成鼎足之势,219年,孙权索取荆州,袭杀蜀国大将关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229年他在南京称吴王。
孙权具杰出的领导才能和独到的政治眼光,还在称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广州设立郡县;242年又派兵攻占海南岛,此间还发兵一万柄横渡海峡到达台湾岛,基本上统一江南地区。他推行大规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航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东吴在孙权统治时期,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实力,成为三国中延续时间最长,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连同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曹操也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鲁肃(172~214) 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吴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协力抗曹,孙权采纳其建议,任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嘉鱼县境)。周瑜死后,任奋武校尉,代领其兵。他为人严格,生活节俭,治军有方,禁令必行,虽忙于军备,手不释卷,又善谈论,擅长文辞。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幼丧父,有壮节,好为奇计,喜击剑骑射。他与周瑜交好,孙策经营江东,他与周瑜同归之。孙策死,他继续辅佐孙权,为孙权所敬重。赤壁之战前夕,他力主与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之战后,又从大局出发劝孙权把南郡暂时让给刘备。周瑜死后,孙权任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周瑜统兵,继续维持与刘备的联盟。鲁肃死时,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蜀国为他发哀。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

⑷ 上思县的县长是谁

县长李疆 上思县以十万大山名声在外。十万大山是珠江的源头之一,是中越两国共有的山脉。自然、生态、天然氧吧是它最大的优势。在十万大山这个天然的旅游景区里,园内分布着完整的原始状态的亚热带雨林,可谓无山不绿、无峰不秀、无石不奇、无水不飞泉。这里不仅山清水秀石头美,而且植物种类有1890多种。空气异常清新,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16.2万个,而城市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一般达不到每立方厘米0.02万个,实为少有的人间净土。在十万大山区域内,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到十万大山旅游最大的一个功能就是洗肺、养胃、休闲、度假、回归大自然。在十万大山旅游区内还有许多自然的景观:青石谷河沟、狮山观海,“一山看两国,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就在这里。若晴天朗日,登高望远,可观北部湾苍茫大海、异国越南之景。登山还可以探索珠江源,同时还可以进行康体、健身活动。
十万大山是一个瑶寨,它具有很浓郁的民族风情,可以开展农家乐、篝火晚会。十万大山有青石沟和魔石谷两个景区组成,这两个景区各有特色,青石沟景区是一个清凉肺腑的天然氧吧,适合休闲、娱乐、会议考察、科普考察;魔石谷景区以神奇的石头、七彩河谷以及五色杜鹃着称。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在1996年获得国家林业部的批准

阅读全文

与现任越南县长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去印尼都需要带什么 浏览:839
缅甸有哪些中国品牌 浏览:168
中国哪里最能赚钱 浏览:455
在印尼怎么注册ngo 浏览:197
一个新加坡人在中国怎么生活 浏览:94
越南瘤疤沉香价值多少钱 浏览:878
白扣产在印尼的什么地方 浏览:339
华为去印尼需要什么手机 浏览:250
伊朗击落了多少侦察机 浏览:366
与中国差十个小时的时差是哪里 浏览:325
伊朗巴姆市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浏览:916
英国牛栏跟港版有什么区别 浏览:590
英国怎么走抗疫路 浏览:945
东印度公司属哪个国家 浏览:617
印度文感恩怎么写 浏览:236
印度怎么处理产能过剩 浏览:1002
中国中行存折在哪里 浏览:476
去英国留学需要什么样的词汇量 浏览:911
东京奥运会中国还有哪些项目夺金 浏览:740
中国四大古都是哪个省 浏览: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