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越南槟榔产地在哪里
槟榔的原产地是南洋群岛属赤道性植物,它大约在1500多年前传入我国。槟榔树作为棕榈科植物,因其忌霜畏冷,五度以下即不能生长,故产地面积不大,主要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喜好温暖、湿润、多水分的环境。一般来说槟榔树要生长到七、八年之后才开始结果。在海南槟榔主要生长在万宁、琼海、屯昌、陵水、琼中等地区,海南岛的槟榔自古有:“以会同为上,乐会次之,儋崖、文昌、澄迈、定安、临高、陵水又次之”之说。台湾省也是主要产槟榔的地区。此外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少量种植。 槟榔其形状为圆锥形,大小跟鸡蛋差不多。味道涩,又略带点苦。槟榔常为药用,据相关医书记载其性温,具有降气、行水、截疟、利消化之功能。《本草纲目》对槟榔的药用也有所记载。槟榔对治疗口腔、牙病有极大的疗效。槟榔牙膏在海南就是一种常见的牙膏。
嚼槟榔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地方的人嚼槟榔的方法也不一样。海南人嚼槟榔的方法跟台湾人的嚼法差不多。他们在嚼槟榔的时候都要加一些其他的东西一同嚼,那里面包含着很多的技艺。海南人嚼槟榔的时候,先把槟榔切成三到四块,形状有点像一瓣桔子那样,然后再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掉(因为外皮不容易嚼烂,而果蒂有一种苦味)。这时 候一般还不能直接地把槟榔放到嘴里面,而是要搭配一种藤类植物的叶子,在海南俗称为“荖叶”,荖叶上面涂上一些石灰,将其包卷成一个三角形的。这最后才把涂上石灰的荖叶和槟榔一起放到嘴里面咀嚼。如果嚼槟榔的时候不用涂上石灰的荖叶,直接嚼槟榔的话,那就索然无味。“一口槟榔一口灰”就是这个这意思,所谓的一口槟榔在海南话里就是一块槟榔的意思。这种吃法可防龋齿、健脾开胃、精神舒畅,有治水肿杀虫之功效,吃时有甜感、微醉、有瘾,但无副作用。
槟榔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嚼法就是嚼槟榔干,所谓的槟榔干就是把槟榔用水煮过后(有些地方的人们还在水里面加糖,嚼起来有一种甜味)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跟槟榔干相应的直接采下来的槟榔海南话称为之“槟榔鲜”(这里的鲜是与熟相对应的“鲜”)。《诸蕃志.志物》称:鲜槟榔,即软槟榔。槟榔干可以直接嚼也可以跟涂有石灰的荖叶一同来嚼。两种嚼法各有各的妙处。槟榔加上涂有石灰的荖叶一同放到嘴里,稍微嚼了几下,全身马上就会有一种发热的感觉,整个脸都发热发红起来,当年苏东坡在海南曾就这种感觉写下“红潮登颊醉槟榔”。所谓“醉槟榔”是指一般第一次嚼槟榔或者不习惯槟榔那种独特味道的人,嚼几下马上就感觉到有点类似于酒醉的那种感觉,而且还会伴有头晕胸口发麻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地人都不敢嚼槟榔的原因。嚼槟榔的这种感觉跟吃辣椒倒是有点相似的。只是它没有辣椒那么暴辣,辣得生痛。会嚼槟榔的人,一口槟榔下去,马上就感觉浑身都是热量,再嚼几下,身上、额头上马上就会流汗了。再冷的天,几口槟榔下去也能让人感觉全身上下的血液流动加速,汗水直留。这种独特的感觉确实是妙不可言
㈡ 越南哪个省产槟榔最多
清华省。
1、 每年的农历8月到11月份,越南清化省的伯尺县、玉勒县、良政县的槟榔种植基地就开始采摘槟榔准备出口中国市场。帮助采摘槟榔出口中国市场,不仅解决了清化省的就业问题,还帮助该地种植基地每次收获季赚达5-7亿盾。虽然一年只忙3个月,但是却为当地的农民带来相对可观的收入。然而,采摘槟榔并销往采购点也并非简单的工作。
2、清化省玉勒县的种植基地最多,每天可采摘几十吨槟榔。今年52岁的裴文化表示,他采摘槟榔已经有20年了。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裴文化仍坚持采摘,因为每天的收入可达30-40万越盾,而他并没有其他固定的收入了。
3、每到槟榔的采摘季节,裴文化与其他几百名采摘者便骑着车奔赴附近的县、乡,向当地的槟榔采购商售卖槟榔。攀爬槟榔树是十分危险的事情。7年前,裴文化爬了清化省玉勒县的三棵树,三棵树都断了,幸运的是裴文化没有受伤。玉勒县的范文勇表示,他采摘槟榔也有10年了,每公斤槟榔售价为6-8万越盾,所以范文勇对他的收入感到比较满意。
4、此外,帮助整理槟榔果的农民每天收入也有20万越盾。摘好的槟榔果。整理好后准备烘干。玉勒县的一处烘干炉,每个月该基地收购150-200吨新鲜槟榔果出口中国市场。槟榔果在烘干之后,还要经过挑选和分类才能出口。售往中国的槟榔大多加工成糖果类零食。
㈢ 你是收越南中部的槟榔还是南部的槟榔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中部地区种植的槟榔,槟榔叶较小,米黄色,口感相对较硬、辛辣,有淡淡的苦味和草香味,呈现出清新的口感和回味。南部种植的槟榔,口感相对较软,而且甜味浓郁,且香味十分浓郁。
2、外貌有区别,南部种植的槟榔,叶比中部大一些,颜色也较深。
㈣ 越南产槟榔是那
以前整个越南都爱嚼槟榔,只是近年来宣传嚼槟榔有害才很少人嚼,供奉和提亲办喜事还普遍用,所以产区很多。我工厂邻近村镇也是主产区之一,大量出口青果和烘熏干果。模式大多是湖南或海南老板亲自到产区找收购商定收购合同,越南收购商收购好运至东兴或凭祥等边境口岸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