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边疆伤亡多少

越南边疆伤亡多少

发布时间:2025-04-10 15:50:51

A. 中国和越南的战争

中越战争是于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短暂侵入越南北部之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胜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恶化,并使大量华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苏分裂

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依然紧张,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中国当局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但当时的国际上多数国家却认为是中国入侵越南,当时的联合国人权组织还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指责。

战争过程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约20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十六个地方团及四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应战。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越军相差甚远。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完成各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击退了入侵中国云南、广西两省边境的越南军队;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侵略军预备队。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据战后中国军方发表的统计:中国军队死6954人,伤14800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000人。越南官方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而当时负责该项破坏任务的中国军人透露,被中国军方破坏的设施多数是中国在抗美援越期间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战争评述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由于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从其发动背景来看,应该是一场中国对内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的战争。

对内: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对外: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按照战后综合各方发布的战争评述:“中国军队在战争发动后仅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将越军逐回国内”来看。越南确实是占据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只不过占据是象征性和少量的。不然以当时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没可能在120分钟后就能将越军逐出国境。而且中国在“教训越南”的目的达到后,在越南国内没有“占据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双方都退回到实际控制线内,不存在“侵略占领越南领土”的情形。但是该次战争并没有使中越边境恢复到和平态势。中国军队在撤军后,越南军队重新回到边界线上,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两国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边境战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战役)。战后中国军方总结了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这场战争为中国西南地区创造了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

后果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着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恐惧。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双方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这场战争还造成在越的华裔受到歧视并被迫移民。他们从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亚、欧洲或北美的其他亚裔社区。

http://hi..com/qqtaoli521/blog/item/09a643382fe835f5b311c7ca.html

B. 越战美国打了20年最后还败了,为什么不选择用原子弹呢

说到越战其实大家都知道的,前前后后真的是打了好多年,话说有个20年左右了,那么大家也知道的,最后美军还败了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美国当时那么强大,为什么不用用原子弹试一试呢?这个就出现了问题了,美国宁愿战败,也不使用原子弹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其实越南南北之间的争端在二战结束后就已经初见端倪,当时胡志明在越南北方建立了北越的前身,而越南的传统势力则在法国人的支持下,在南方建立了南越的前身。

那个时候他们都以越南的正统自居,一直到了50年代法国人撤退前,他们互相之间才以北纬17度线划分起了南北,就是那时起,南越和北越之间才初步确定好了边疆线。

原本南越背后的靠山势力是法国人,而在法国选择退出越南这盘大局之后,法国的大哥美国开始介入了越南,成为了南越新的靠山。

越南战争的时间跨度

越南战争实际上是从1955年开始爆发的,然后一直到1975年随着南北的一统,才彻底地告终。

这其中经历了20来年的风风雨雨,越南也在这场战争之中饱受疮痍。

不过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越南战争爆发了20年的时间,但是美国军队在其中介入的时间却不到20年,他们其实只在越南战争中参与了10来年的时间。

在50年代的时候,美国军队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越南北方的战争中,他们仅对南越进行了资金、武器支援。

美国人是从60年代开始,才真正介入到越南战争中的。

而且在65年之前,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力度也并不是特别大。

65年之前他们只派出了少量特种部队以及空军力量侧面支援了越南人,在那段时期里,南越人仍旧是和北越作战的主力。

后来一直到了1965年,美国人才积蓄力量全面出击,派遣出了数量庞大的陆军部队攻入越南,然后出动了大量的轰炸机,对越南实行了大规模的轰炸。

一直到1973年,美国人才把所有军队撤出了越南,结束了对越南的作战。

美军撤退的两个原因

1973年美国人之所以撤兵,主要跟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本身反越战情绪的高涨,从60年代后期开始,深受越战影响的美国人就产生了浓烈的反战情绪。

同时在反战情绪的影响下,美国各个大城市也由此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示威。

在反战游行越演越烈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最终才选择了妥协。

第二个原因则跟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连选有关。

在1972年的时候,美国总统的换届选举开始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能获得民众的支持、继续连选总统之位,他就选择了向民众妥协,于是这才有了1973年美军的撤退。

越南战争仅局限在越南南部地区

除此之外,我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也是不容大家忽视的。

在越南战争中,战争其实一直局限在越南的南方地区,越南的北方除了人员伤亡之外,他们实际上没受到多少战争的影响。

首先在越南战争前期的时候,是北越主动出击对南越进行战争的。

在北越士兵不要命的狂暴进攻下,南越一直被迫地防守着。

在美国全面参与进战争后,因为有着我们美国敢跨过北纬17度线,我们就出兵的警告,美国人愣是在多年的越南战争中一直没有让陆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出击北越。

而是让他们的军队在南越对那些从北越入侵到南越中或者南越投靠到北越中的可疑目标或者百姓进行了攻击。

越南战争中一共有600多万人死在美国人手下,而这600多万人全都是葬身在南越的。

美国人之所以没用原子弹的原因

讲完越南战争的大概之后,我们再来讲一下提问中提到的问题,美国人之所以一直迟迟不对越南使用原子弹,并不是他们自己不想用,而是他们根本无法使用。

因为当时的世界上不只美国一个国家拥有原子弹,当时在越南的背后除了苏联这个能和美国直接掰核手腕的国家之外,还有着我们这个1964年就成功制造出自己原子弹的国家。

如果美国选择对越南使用原子弹的话,那他们的本土就势必会遭受到来自苏联或者我们的原子弹威胁。

原子弹就相当于一扇潘多拉之门,一旦打开,就相当于打开了地狱通道,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是不会轻易打开的。

而且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伤亡也并不是特别大,在他们杀死600多万越南人的同时,他们的士兵仅死了5万多人,惨烈程度还不足以让他们使用原子弹。

所以说这就是美国人一直到撤退都没有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一旦对越南使用,他们也会被别人使用。

C.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敌我双方的伤亡数字是多少。

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伤亡问题以及敌我伤亡对比

这是网友们争论的焦点,也是许多别有用心者攻击我人民解放军之处。许多人片面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伤亡,以此来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力低下。甚至把这场战争看成中国军事的一大失败和耻辱!下面,我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澄清。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我军的伤亡人数,越南媒体报道说是消灭我军3万多人,这显然是个夸大的数字。我军参战部队总共二十万,在消灭了我军六分之一的情况下还会丢失越北,这显然只能说明越南军队的怯懦了。3万人的数字显然是过分了。我军《解放军报》报道说是伤亡4000人,这个数字也显然是缩了水的。对于具体的数字,开始我也迷惑不解。去年年底去北京广播学院参加考研专业辅导课学习的时候,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原济南军区作家李存堡(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这个谜团才得以解开。

李存堡老师79年时曾作为战地记者,随部队开赴越南作战,亲眼见证了战争的真实情况,后来为创作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得以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特许,查阅了许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许多秘密档案。因此,他得到的消息应当是客观真实的。

据李存堡老师介绍,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伤亡的真实数字应当为27000人,其中阵亡将士为6000多人,负伤战士为21000多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6000多阵亡将士里,有500多人并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当时我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文革时期,部队也受到冲击,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武器低劣,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据李老师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就在尖刀连队采访,当时我们的手榴弹扔过去不爆炸,冲锋枪开两下就卡壳甚至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许多战士都因此牺牲了,在受伤战士中,因自身武器质量问题而负伤的战士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后来李老师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里悲愤的记录了这一景象,并因此招来了国内多家兵工厂领导的责骂和攻击。但事实就是事实。

同时,在救护伤员方面,我军也与以往有不小的改进,随着战斗的进程,大批直升飞机24小时连续工作,将伤员陆续运回国内救治,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而在战斗进程里,初期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10几个人,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御坚固的原因,但也确实是因为我军战士没有参战经验所致。但即使如此,在初期战斗中,越南的伤亡也是高于我军的。这是由于我军采取的打法的原因。在美越战争里,美国通常使用重炮和轰炸机来攻击越南阵地,这使得越南的地堡在躲过美国轰炸后依然可以重创对手。越南东溪的315高地,当年美国动用了三十多架轰炸机,两个团的兵力,围困一星期,付出伤亡三百多人代价才勉强拿下,得到的只是20多个越南人的尸体(美国电影《汉堡包高地》正是根据此战斗改编)。同样是这个315高地,我东线反击部队只用两个连战斗3小时即拿下。因为我军采取了轻重型炮火相结合的办法,广泛使用小型无座力炮来摧毁越南地堡,而且我军炮兵也不怕死,敢于在几百米的距离向越南地堡平射,即炮兵常说的”拼刺刀“,结局虽然是和越南地堡同归于尽,但有效的减少了我军的伤亡,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是美国人学不来的。

看了这么多关于中越战争的帖子,心头可以说是感慨万千,但是也有一些帖子给人带来些许的不快,许多人企图淡化这场战争里我军的战果,仅仅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大肆攻击,企图为攻击我军寻找口实。现在,作为一个长年与部队老首长打交道的文艺工作者,我有必要以详实的证据来反驳这些观点,还各位一个真实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而在我军拿下同登,老街,东溪三城之后,战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以说,对于越南的全面进攻态势已经形成,而这一段战斗我军的伤亡率已经大大下降。原因是越南西线的战略要地已经丢光。有人说假如当时越南调回驻柬埔寨军队对我军实行侧翼突击,我军将全军覆没。这是严重缺乏军事常识的说法,事实上我西集团军在拿下沙巴后,就已经切断了侵柬越军回援的所有通道,若越南军绕开沙巴走,那要么成为我重炮的靶子,要么就走进我军的包围圈。若要强攻沙巴,那好啊!我西线杀红了眼的十几万将士正严阵以待,不说战斗力,即便是我军优势的炮火也能把他们打回姥姥家。我军对越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围魏救赵,也就是通过设置包围给越南侵柬部队做口袋,争取全歼,可惜越南没有上当。所以,越南之所以不肯调回驻柬埔寨军队,除了表示其政治强硬外,更多的则是避免最大伤亡的考虑。

平心而论,单从战果上比较,我东线集团军的战绩要强于西线部队,东线集团军谅山战役全歼敌王牌13师,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大战果。但说到伤亡,东线集团军却远远大于西线,甚至还出现了整个一支连队被敌人俘虏的局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有越南人的防卫比较强有关,但指挥员却也要负责任的。许世友因为急于建功,向各穿插部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穿插要求,甚至连越南地区的地形也没勘察清楚就盲目出击,导致了各部队在穿插过程里损失过大。许多连队遭越南优势兵力包围,损失惨重。原本速战速决的包围战变成了消耗战。后来还是装甲部队铤而走险,冒死翻越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复和山,从敌人背后捅了一刀,才彻底扭转了不利的战局。但装甲部队却遭受了惨重损失,大量坦克摔下高山,成了越南人的战利品。还有许多搭乘坦克的步兵为防颠簸把自己绑在坦克上,成了越南机枪的活靶子。后来打到谅山,却因中央电令使进攻时间迟滞了两天,使越南及时完成了对谅山的防御部署,造成了不应有的伤亡。但即使这样,东线军还是给越军更大的重创。谅山战役把越南王牌13师成建制围歼,歼灭敌人2万4千人。为整个对越反击战的最大战果。相比之下,西线的杨得志就显得谨慎的多,几次推迟总攻时间,尽量做到各方面准备万无一失,进攻采取稳进的办法,积小胜为大胜,有效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但同样也是由于过分谨慎,失去了全歼敌316A师的机会,让其从我军两个师之间溜走了。

关于越军的伤亡,越南方面一直是含糊其词。我军初期所宣传的歼敌70000也有夸大的嫌疑。但越南的含糊其词也正表明了其伤亡之惨重。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咨询了李存堡老师,据李老师说,他查阅的83年时候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说歼灭敌人近6万人,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这个数字主要是我军与越南正规军的交战结果,包括成建制消灭越南第6师和第13师以及第25师,成建制消灭包括其“英雄团”再内的十三个团。以及重创其316A师等多支部队,其地方民兵与公安部队与我军的交战记录还没算在内。敌被俘伤兵不治而死的数据也没算在内。单从战果统计看,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准确的。此外,据1979年越南劳动报公布的平民损失的数据,越南在此次战争中损失平民为50000人,因此可以推算,越南在79年战争中的伤亡,绝对在10万以上。

我军伤亡27000,越南伤亡10万,你们说,这样的战斗我军打的漂亮不漂亮,这样的战斗,我军是胜了还是败了?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D.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敌我双方的伤亡数字是多少

1. 关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国军队的伤亡,官方数据显示,共计伤亡约27000人,其中阵亡6000多人,负伤21000多人。在战斗中,我军共击毙敌军42000多人,击伤10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
2. 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中国官方的称呼中,常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来表述,而在民间,人们更习惯称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方面则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在国际上,该战争也被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这场战争发生于1979年2月至3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越南军队在中越边境的挑衅和入侵行为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
3. 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了敌对行动。为了自卫,中国采取了军事行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多个重要城市和县镇,并在一个月后宣布撤军。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后,双方都宣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4. 这场战争导致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两国之间的军事对抗持续不断,边界冲突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持续了十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初,两国关系开始逐步恢复,陆地边界问题也得到了最终解决。
5. 经过十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中国成功维护了西南边疆的稳定。对于越南而言,战争的影响深远,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长期受到破坏,最终迫使越南改变了对华政策。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过程中回收了之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事设施、公路、铁路和矿山。

E. 越军官方资料披露,越军内部对1979年中越战争,存在不同看法

1979年2月至3月,中国和越南之间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境局部战争。从越南的角度出发,他们把这场短暂而激烈的边境战争,称之为“北部边界保卫战”。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越南方面遭受了相当惨重的损失,武装力量伤亡5万人以上,有21个重要城镇(包括3个省会)被攻占,边境地区针对中国的军事设施和防御体系完全被摧毁。

严重的失败,极大地挫伤了自诩为世界第三的越军的军心和士气,其内部对于战争的方方面面长期众说纷纭,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为此,越军《全民国防》杂志1988年第2期发表了署名为“军事”的评论员文章,就一些主要的意见分歧进行了分析。

一、关于战争结束的原因。 越军一些人认为,“79.2战争”之所以能在1个月之内结束,主要取决于中国的战略意图有限,军队行动有限。该评论员文章认为,中国出动60万大军,意图在于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以保卫河内,而不仅仅是为了“警告”和“维护体面"。战争结束的原因是中国遇到了越南军民的坚决抵抗。

作者点评: 我军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从1979年2月17日开始到3月16日结束,前后总共历时28天,是一场典型的有限时间、有限空间、有限规模的有限战争。之所以只打了一个月就全部撤军,主要是由当时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和战场环境所决定的。

就国际环境而言,苏联和越南于1978年11月3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这实际上是一个明显针对中国的,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我们出兵教训越南,就有可能引发苏军的干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必须控制好南线作战的时间,使苏联来不及作出大的反应。

就国内环境而言,在进行对越作战准备的同时,召开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着名全会,做出了转移工作重心的战略决策。既然已经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显然不可能同时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几十万人参战的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

就战场环境而言,越南北部浅近纵深地区属于典型的热带山岳丛林地,地形复杂,道路条件恶劣,不便于重型装备机动和大兵团作战。况且进入4月份之后,越南北方就是大雨连绵,道路泥泞的雨季,更加不利于大兵团和重型装备的机动与展开,不利于组织后勤保障。所以,战争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结束。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因素,从一开始,军委打这一仗的指导思想就是较短时间、浅近纵深、有限规模、速战速决的有限战争。因此,越军评论员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关于何种武装力在战争中起主要作用。 越军一些人认为,在这次战争中,一线地方部队和民军起了主要作用。该评论员文章认为,这种看法不全面。在这次战争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二线诸省直接支援下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民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除当地力量与机动主力兵团之外,军区或总部主力部队扼守最重要方向的防守区域,是这次战争在兵力部署方面出现的一种新情况。

作者点评: 和越军前一种观点一样,我方也有不少人认为,越军在战争中投入的主要是地方部队和民军,主力部队少之又少,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越军的作战指导思想非常明确,那就是“决心从第一仗和第一线就取胜。边打、边巩固、边建设”,“诱敌深入的战略是错误的”。为了贯彻“一线决战”、“一线取胜”的战略指导思想,越军不断加强中越边境地区的兵力部署。

1979年2月我军发起自卫还击作战时,越军在北方边境六省一共部署了6个步兵师(316A师位于莱州省、345师位于黄连山省、346师位于高平省、3师和338师位于谅山省、325B师位于广宁省)占当时越军北方主力部队总兵力的66%。作为越南国家武装力量的骨干,作为越军正规军的主体,步兵师在战争中居于主导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地方部队和民军是配合步兵师作战的。

以高平方向为例,越军在这一地区担任防御任务的核心力量是步兵第346师,下辖步兵第246团、第677团、第851团、炮兵第188团,全师兵力8000余人,占整个高平地区越军正规军兵力的70%。

三、关于战争指挥的问题。 越军中有不少意见认为,从组织指挥角度看,边境六省的作战属于自发性质的零星战斗。该评论员文章认为,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次战争预先已形成了总体战争阵势,三种武装力量是根据统一意图和统一计划行动的。

作者点评: 自70年代中期开始,越南因为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在中南半岛各个战略方向全面出击,企图建立印支联邦,从而导致中越关系恶化之后,黎笋集团对于同中国可能发生的战争,是早有准备的。在战争爆发前一个多月,越军最高统帅部就已经发出了加强战备的指示,要求全军,特别是位于我国广西当面的第一军区和云南当面的第二军区以及北部边界各省,必须处于最高战备等级状态。

越军总政治局在1978年颁发的《教育提纲》中也明确指出:“把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军三种力量结合起来打,小打、中打和大打相结合,游击战和正规战相结合,当地力量作战同机动部队作战相结合”。

在战争进程中,按照指挥程序,越军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在河内总参谋部的统一指挥下,又分别指挥所属武装力量与我军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作战。越军先后投入的总兵力(含民军)达20余万人,这绝不是什么自发的零星的战斗。

F.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牺牲了多少女战士

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牺牲了多少女战士?回答:有文字描述的目前发现“仅有一女兵牺牲”案例!也有后人补充的说明有人医院被敌方发现死了几个女兵,个人认为不能作为正确资料信息来源来证明他的真实性,说白了不是官方信息,信息与判断不准确性高,不科学,一般不釆纳。

仅有一女兵牺牲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指于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1]。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

中国采取自卫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宣布撤出越南。中国边防部队撤出越南之后,双方都宣布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通过十年中越边境战争,维护了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对越南方面来说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国力遭到了长期消耗和破坏,最终不得不改弦更张。1979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资,并沿途摧毁了越北地区的军事设施、公路、铁路、矿山

阅读全文

与越南边疆伤亡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的家具有哪些 浏览:258
中国播音学是属于什么样的专业 浏览:589
5万越南币等于中国多少钱 浏览:879
印尼医疗和中国哪个好 浏览:644
印度白糖什么时间种植 浏览:808
越南春卷里的猪肉如何做 浏览:113
去印尼怎么打电话便宜 浏览:881
伊朗总理和总统哪个权力大 浏览:263
伊朗最高战略是什么 浏览:499
中国式离婚冷静期多久 浏览:42
唱中国的歌曲有哪些歌曲 浏览:644
意大利英语音标怎么写 浏览:806
意大利vs西班牙在哪个场地 浏览:347
怎么评价印尼这个国家 浏览:979
印尼市场适合卖什么 浏览:903
印尼椰蒂盘了是什么颜色 浏览:361
大连海中国房子怎么样 浏览:602
越南斗鸡体型多少钱一只 浏览:79
在意大利生活拍自媒体的有哪些人 浏览:831
印尼要用什么转换插头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