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有什么风土人情
1、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相似。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和送灶王节等。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的节日。
夏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就算进入春节了,届时,各家女主人都要赶制新衣,连日准备年货,还要清扫房屋。除夕晚上,全家吃团圆饭,燃放鞭炮。春节主要吃用苇叶包的糯米粽子。
2、越南的国服是奥黛,又称为越南“长衫”,分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着奥黛更为普遍。奥黛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两侧开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当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节日、外交和会客等正式场合穿着奥黛。
3、古代越族人从择偶到成亲要经过六个主要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币和迎亲。如今这些仪式已被简化,仅剩下提亲、订亲和迎亲。
(1)如何看待越南的平民生活扩展阅读
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1.年初、月初忌穿白色、蓝靛色衣服,白色、蓝靛色是丧服的颜色,年初、月初穿白色、蓝靛色衣服怕成为凶兆。
2.在喜庆和祭祀活动中,忌讳穿白色服装,办丧事除外;
3.夫妇俩忌讳用一条洗脸毛巾;
4.夫妇俩忌讳互递牙签;
5.忌讳除自己丈夫或妻子以外的人用自己的梳子;
6.忌讳床上的席子反着铺;
7.忌讳背对供桌而坐;
8.忌讳在屋内戴斗笠;
9.照相时忌讳三个人合影,据说中间的人将遭遇不吉利;
10.忌讳在年初打扫屋子。这样做,据说会一年办事不顺利;
11.妻子怀孕时,忌讳丈夫杀生或打桩;
12.怀孕的妇女忌讳宰鸡宰鸭;
13.忌讳孕妇从外地回家里生孩子;
14.家有产妇,忌讳外人进屋;
⑵ 越南的风土民情谁知道
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民风淳朴,人民文明礼貌。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称。越南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目前全国佛教徒约2000万人。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财神。一般百姓家里都设有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中进行祭拜。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姓名与称呼】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陈、吴、黎等。与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多数是单姓双字名,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越南人在称呼中,除了第一人称较常用中性的“我”(发音为“堆”)外,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她介都没有中性的人称代词,通常根据对方的辈份或身份来称呼,以表示亲热或尊重。如对父辈的人,第二人称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称则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问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见”,通常都用一声“召’朝上称呼来表示。例如见面时说“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别时说“召同志”是“同志再见”。越南人称呼对方时,一般是称呼与最后一个名字连用,很少带姓连名都叫,那样被认为是不礼貌。如一位名叫阮兴强的男子,可根据他的年龄和亲疏程度,称为“强伯”、“强叔”、“强哥”、“强弟”或“强先生”、“强同志”。
【服饰】古代时,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到了中世纪,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葛衣。到了15世纪后,富者通常穿锦罗沙葛,参加祭扫和宴会时穿红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们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国人进入越南后,平民的衣着开始有了较大变化,妇女穿结纽上衣和裤子。进入现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装,妇女穿花色窄油长袍。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啊娜多姿,下摆舒展,开权至腰际,活动方便。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阈、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 【阳核挪与牙之美】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种嚼食滨榔的特殊爱好。他们常将按椰擦上一点石灰膏或碱发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产生化学反应,汁不吞咽,顺嘴角流出,嚼到无汁时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提神醒脑,除积消肿。京人还把摈榔当作信物,无论求婚、请客,均送上一颗摈榔。嚼模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风,过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染牙。按照他们的习俗,开始嚼按榔、染牙,便象征已经成年可以成亲了。从此,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参加当地举行的任何娱乐聚会,参加对歌,选择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风已日渐衰微,但在越南农村,你依然还可以看见不少老年妇女的牙齿被染得又黑又亮。在他们眼里,保持牙齿洁白如玉是品质不良、作风不正的表现,而将牙齿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节日】越南也使用阳历与阴历,除了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元旦、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外,越南也过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与中国人一样,阴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有一句民谣“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意思是,春节到了,要为过节准备丰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门口贴上大红对联,高高的幡旗随风飘扬,爆竹鸣响。从这句民谣中,可见越南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在新年与旧年交接之时,越南人也有守岁的习惯。除夕夜,人们通常要睡歌供土兵娱乐,后传人民间。所谓的军鼓实际上是一只木桶或洋铁桶,在村头立两根柱子,用麻绳或钢丝绳将桶绷紧后固定在柱子上,用棍子敲打绳子使其发出鸣鸣的响声,男女双方各站一边,边敲边对歌,笑语欢歌汇集在一起,气氛欢快热烈。一些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建立感情,确立恋爱关系。 【祖先崇拜】越南人也和其他东方人一样,注重孝道。在每一个家庭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识。对死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笃,因而对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视,世代承袭,形成规模。人们认为,亲人虽然死去,但他的灵魂仍然存在,对后人还起着保护和督促作用,主宰人们的一切活动,人间许多灾害祸福,都要依靠先灵庇佑与解脱。越南人每家每户都没有神龛、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坛,是敬奉祖先神的圣地,任何人不可触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秽。在城里,由于住处狭窄,祭坛的设法小型多样。如在墙上钉块板或使用柜顶作为供奉祖先的祭坛。祭坛中央摆上一个香炉,两旁是两根香烛。香炉前摆上用细腰红漆木盘或塑料。玻璃盘盛放的水果,此外还摆上一对花瓶和若干祭把用的杯碟。在一些家庭的祭坛两边还贴有对联,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孙贤万代昌”、“福生礼仪家堂盛,禄发荣华福贵春”等。
越南人视祭把供奉祖先为重大之事,用以感激祖先的养育之思。许多家庭尽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供奉祖先是不可忽略的。春节来临前,必须重新布置祭坛,插上香烛,摆上供品。春节三天期间,祭坛总是香火擦绕,合家吃团圆饭前,家长和族人都要祷拜。越南人对祖先的崇拜还表现在忌名上。平时,子孙忌提到祖辈、父辈的名字,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些名词与祖辈、父辈的名字相重,要回避或用同义词代替。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让其知道先祖的名字,以防孩子乱喊,对先祖不敬。如果被别人指着先祖的名字奚落或辱骂,被奚落或被辱骂者会认为是受了奇耻大辱,会激起深仇大很。近年来,忌名在城市已少见,但在农村,这一习俗仍保持。除了崇拜祖先,古代越南人普遍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风水、精灵等。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河流、湖泊、高山、大树、野兽、刮风下雨等,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有精灵寄寓其中,应当供奉祭扫,以求祛灾降福。如在河内栋多郡的金莲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立于 1510年的高山大王神碑铭。在农村,通常供奉的有土地神、榕树神、蛇神、老虎神以及村里的中心石。中心板等。人们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祭把它,而且言谈举止中不能冒犯它,低声称它为“山大王”。如遇上老虎,不但不能打死它,还要供奉上各种祭品。古代越南人普遍崇拜四季常青、枝繁叶茂的古树,他们认为这些长期经受狂风暴雨、雷电袭击的大树能存活下来,树下必定有神灵,因此经常有人在树阴下,尤其在榕树下摆设香案或在树旁空地建盖庙宇,风水先生和占卜者也常聚集于此。
⑶ 越战结束后北越是如何对待南越人的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最终以北越的胜利而告终。在战争结束后,北越为了彻底消灭原资本主义制度,于是对南越地区进行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期间,南越的人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另外还有很多华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首先,将西贡市改为胡志明市。
为彻底清除南越痕迹,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越南将西贡市改为胡志明市。同时把西贡市内所有雕像推到,到处树立胡志明的雕像。
其次,对南越官员、士兵、学者进行集中劳改
对于曾经的阶级敌人,越南有必要让他们变成真正的越南人。南越官员、士兵和学者被分配到经济新区参加集体劳动建设,还要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从内心到肉体完成改造。平民百姓也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教育。
第三,没收资本家和商人的财产,完成经济公有化改造。
许多资本家和商人的财产被强制没收充公,并让他们参加集体劳动,越南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公有化,国有企业大量出现。在改造过程中,许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同时越南对数百万华人也进行了大规模迫害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当时有数百万华人生活在越南地区。起初我们支持越南革命时,华人在越南的生活还比较好,不过越南统一后,领导人黎笋成为彻底的亲苏派。而当时中苏关系紧张,黎笋为了讨好苏联,于是进行大规模排华运动。
1977年开始,越南要求所有华人返回祖国,而且每人必须上交12两黄金方可安全离开,否则会遭到毒打,甚至丢失性命。150万华人要么通过陆路,要么通过水陆返回祖国,许多人在途中或死于饥饿疾病,或死于抢劫胁迫,能安全回到国内只是极少数人。
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末才得到改变。
⑷ 越南人为什么最喜欢广东
广东越南人最多城市
广东越南人最多的城市是广州,分布于广州的南沙区,番禺区,增城,从化。主要从事制衣厂,再生资源处理,家具,种植。也有少量越南人分布于与广州接壤的清远,东莞,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工厂。
是东莞市。最近几年,东莞这边的越南人是比较多的。这些越南人在东莞主要从事业务员,普工等职位。由于收入比在越南高,所以这些越南人就留在了东莞。目前,在东莞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不少的越南人。东莞由于厂矿企业比较多,所以也有工作机会。
广东越南人最多城市中山市,我国广西是接壤越南的省份,在那里生活的越南人也是非常的多。然而要说起最令越南人羡慕的中国城市,其实并不是广西里面的任意一座城市,而就在中国广东的一座城市中山市。中山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这些背井离乡的工人不仅有国内的,也有外国的,其中越南人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看着自己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繁华都市,自然就会心生羡慕了。
越南人为什么最喜欢广东
从世界历史来看,越南是东南亚地区一个强悍的国家,这个国家虽然真正建国时间只有一千多年,但是因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所以表现出强悍的发展力和爆发力。
尤其是二战后,越南在越南战争打败了美国,让世界都为之敬佩。
而且越南此后更是掀起了东南亚的大战,差点建立了大越南,最终在我国的反击下梦碎。而直到现在,越南都是一个不安分的国家。
而且越南人对我国的两广地区,那是念念不忘的,甚至到现在,你去越南,很多越南人依旧会将我国的两广地区,看作是越南的故土,认为这块地那是它们的。
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越南人是非常喜欢广东的,因为他们把两广当作故居
越南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广东
越南人喜欢广东有明确的原因,解释如下:1. 广东与越南地理接近:广东位于中国的南部,与越南毗邻,地理位置十分接近。
这种地理接近使得越南人在交往和往来上更容易和方便与广东人进行商贸、旅游等活动。
2. 文化和历史联系紧密:越南和广东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联系。
两地在古代曾经有过频繁的交流和往来,这导致了两地人民在语言、饮食、宗教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越南人对广东的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因此对广东有着亲近感。
3. 经济合作和商机: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
广东在经济发展、贸易和商业机会方面提供了许多机遇,越南人可以通过与广东的合作和交流,获得更多的商机和经济发展机会。
总结延伸:因此,越南人之所以喜欢广东,既有历史文化的渊源,又有经济合作和商机的吸引力。
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使得广东和越南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促进了两地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合作。
我想在广州批发点服装尾货去越南卖,大家觉得怎么样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批发服装到越南卖挺好的,不过在这之前应该先了解越南的行情服装市场怎么样。越南的消费水平跟中国相比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要先规划好是你的消费人群是什么平民的还是高档的。越南人年轻人大部分爱打扮可以考虑做他们的声音。还有一点就是语言的沟通如果你是自己是销售员的话那需要会越南语比较好,因为销售还是需要口才的,你亲和力好会说话也好卖些。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⑸ 别再埋汰越南了,为什么这个佛教古国也不再淳朴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下,逐渐地就开始流行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很多人都不在追求大鱼大肉的生活,而是那种刺激与休闲结合的生活方式,所以才造就了旅游业的兴盛,来填补人们的精神空缺。但旅行并非就能事事顺心,在现在旅游坑人的事情,一直都层出不穷。
总的来说,其实这些都比较像我们日常看见到的“小套路”,但却被缅甸人学个精光,打个恰当的比喻,缅甸的旅游业者宰客的门道其实类似于新手,也像是婴儿,蹒跚学步的感觉。虽然很明显,但是初生牛犊也不怕虎,下手都不轻。
⑹ 越南有哪些风俗习惯
1、饮食习惯
越南北方的京族有严格的饮食礼仪,从平时餐桌上家庭成员的座位,到宴席上菜式的摆设都很讲礼仪。烹饪方法非常讲究,原料和调料搭配备受重视,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南方人性情豪放直爽,餐桌上比较随意。
2、节日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的传统节日与中国相似。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盘古节和送灶王节等。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的节日。夏历正月初一日为春节。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节”开始,就算进入春节了,届时,各家女主人都要赶制新衣。
3、服饰
越南的国服是奥黛,又称为越南“长衫”,分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着奥黛更为普遍。奥黛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两侧开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当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节日、外交和会客等正式场合穿着奥黛。
4、婚俗
古代越族人从择偶到成亲要经过六个主要仪式,即: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币和迎亲。如今这些仪式已被简化,仅剩下提亲、订亲和迎亲。
5、礼节
越南人很讲究礼节。见了面要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对长辈称大爹、大妈或伯伯、叔叔,对平辈称兄、姐,对儿童称小弟、小妹。在国家机关、工作单位和越军部队里,一般称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间,也有称兄道弟,而不称同志。见面时,通行握手礼,苗、瑶族行抱拳作揖礼,高棉族多行合十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越南人
⑺ 怎样和越南人做生意
越南这个国家的平民百姓对中国人还是比较尊重的。这点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就可以感受出来.但是,无论是联营合作还是贸易方面的来往.他们都存在以下几个特别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方.
一,对合作伙伴的依赖性.这是越南人多年以来养成的恶习.从他们的独立战争到解放战争.没有一场战争能和中国的支持分开的.一直到他们的国内大型项目的建设,都是和中国的援助息息相关.(大型的造船厂、发电厂等等)。中国人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善良温驯、开朗大方、大手大脚。所以他们和中国人谈生意的时候,往往都流露出孩子一般的幼稚和“无赖”,令人哭笑不得。往往在酒宴上唱一曲“中国越南山连山、水连水……”就以为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在洽谈的时候,付款问题以及合作方式的问题,他们往往以为中国方面会做出很大的让步……
所以,我建议中国公司或者个人要到越南去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要被中越友谊的万古长青所迷惑。唱歌还是要唱的,协议嘛,还是慢慢来,应当以风险同担、利益共享为原则的。
二、企业领导缺乏专业知识。许多的有前景的合作项目,都是因为这一点原因而夭折。越南目前还是国营企业为主的天下。私营企业还不能在越南的经济舞台上展露头角。因为他们缺少银行的支持。(令人高兴的是,这一点现在正在逐渐改变)……
我们公司和越南政府一家公司是合作单位。但是,当我们中国方面责任已经完全履行的时候,越南方面却还是迟迟拿不出一个推广和宣传的计划。这使得我很恼火。他们的公司领导一般来说,都没有受过销售、贸易方面的专业训练。当你在大发雷霆的时候,他们还往往眨巴着无辜的眼睛,不知道你生气的原因。
建议:事业受阻,要坚持到底。因为,这样的问题你可以遇到,你以后的继续者也要碰到。这需要长时间地与企业领导沟通、甚至给他们上课。另一方面,利用你公司技术方面的权威性,培训越南方面的工作人员,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树立说一不二的高大形象……
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办事处和个人在越南做生意没有被骗过。他们往往在事情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给你一个令人兴奋的答复。使得你进入越南后上天无门,下地无路。从运输费用到办理相关手续,无一不是翻着倍的来给你增加负担还不说,接触到了实质性的业务后,却发现离你的想法相差很远。
我的一个浙江朋友和北京朋友就因为这样被害得很惨,浙江的朋友更因为受骗而生意一蹶不振。最后被迫回国。
建议:慎重考虑、寻找规范的合作伙伴,不要相信他人说得太好的话。需要他拿出专业性的东西来。
最后,我还是来谈谈涉及目前越南市场的一般特征。
因为越南的生活水平和我们国家一样,存在着畸形的病态。所以,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老百姓的购买力相对来说,还不是很高。所以到越南来要从事赚钱很快的行业,除了越南空白的项目之外,(必须要进口的产品贸易),其他的项目还要从培养消费群体开始。
比方说餐巾纸,越南的餐巾纸到目前还没有普及;饭盒,也是一样,有的四星级别的宾馆打包都用塑料袋……有的中国商家也曾经考虑干过这一行业,但是,往往在生产原料以及产品推广、销售方面缺乏手段而受挫。令人遗憾!……
⑻ 越南人有什么风俗习惯
越南人见面时习惯打招呼问好,或点头致意,或行握手礼,或按法式礼节相互拥抱,年龄相近者多以兄弟姐妹相称。
越南人服饰穿着比较简单,正式场合男士普遍着西装,女士穿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
越南人饮食习惯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饭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受汉文化影响颇深,多信奉佛教,天主教也有较大影响。越南人普遍供奉祖先,信城隍、财神,传统节日多与中国近似或相同,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春节。
越南人忌讳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别人。
(8)如何看待越南的平民生活扩展阅读
入境越南的注意事项:
根据海关规定,入出境时随身携带货币越盾不超过1500万,美元或等值外币不超过5000美元,超出部分须申报并提供合法来源证明。国内团组、中资公司、公民个人来越时,如超出限额须填写入出境申报单,妥善保管,以便出境时备查。
越海关禁止入境者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放射性、有异味物品、各类食品、各种黄色书刊、影碟、未经检疫的动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出境时只能带1瓶酒,2条香烟,入、出境时,请勿为陌生人携带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