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百越是现在的哪里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又称古越族或越族等,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故谓之为“百越”。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
《吕氏春秋》统称这些越族诸部为"百越",其它文献上也有"百粤"、“诸越”等称谓。“越”或写作“粤”,因古代“越”与“粤”相通,到近代才较为区别。
汉朝之后其地改为郡县,此后"百越"这名称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岭南地区的南越、西瓯、骆越等部落演化为今天的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这块广阔大地上就已经有了古人类活动遗迹。
自远古至秦末时期,在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即当今的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这一带,局部还包括湖南、江西与安徽部分区域,世代繁衍生息着众多族群,这一带越人族群数量众多的地带,中原史籍称之为“百越”,百越的诸多族群统称为古越族。
先秦古籍对南方的众多部族,常统称为“越”,实际上这些“越”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南方众多部族的统称。
《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土着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着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或称“闽越”、或称“扬越”、或称“南越”、或称“西瓯”、或称“骆越”,等等。
这些部族在先秦时期曾存在过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实证表明,百越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自古流存下来的文献对有关百越记载甚少,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考古发掘的深入,考古出土大量的陶瓷、青铜、铁器、玉器等文物,见证了百越文明,填补了百越历史的空白。
在远古时代,古越人便创造出璀璨的高度文明,其冶铸技术、农业、制陶、纺织及造船业等等相当发达。考古研究表明,长江以南的原生文明,比如草鞋山遗址、河姆渡遗址、良渚遗址、奇和洞遗址和缚娄国遗址等文明遗存,不亚于同时期的北方文明,甚至比同时期的北方文明更璀璨。
在对百越良渚考古中发现,百越地区良渚古城规模远远大于同时期的北方中原黄帝城。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百越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难怪考古学家严文明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㈡ 百越什么时候被灭的
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随后,秦始皇展开了对南方百越地区的军事行动。百越,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位于江苏南部至越南北部长达七八千里的地区,涵盖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以及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方。百越之称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众多古越部族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
百越地区分布有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句吴、于越等众多越族支系。《吕氏春秋》将这些越族诸部统称为“百越”,文献上也有“百粤”、“诸越”等称谓。百越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指南方一大片地区。先秦时期,南方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原对这些地区的认知并不深入,因此,从中原的视角看,这些地区统称为百越。
秦始皇为什么要征服百越?其实,并没有复杂的原因,只是为了开疆拓土。春秋战国时期,东南沿海一带远离中原,被称为百越之地。这里居住的人群不是主流的华夏族,而是众多部族的统称,包括吴越、东瓯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越、骆越等。
秦始皇共有三次征百越的军事行动。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屠睢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出征,攻取东瓯、闽越(浙江、福建),以及广东、广西。然而,攻势进展不顺,最终不得不退兵。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入岭南,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秦朝版图,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赵佗攻瓯骆之战,实际上是第二次攻百越的延续。百越之战是秦朝在统一过程中的最艰难的战役之一,其程度甚至超过了灭六国之战。
秦始皇发兵攻打百越,一方面是因为看上了百越之地的犀角、象齿、翡翠、珠玑等产物,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追求国家统一的终极目标。第一次出征是秦始皇发兵最多,也是最为惨烈的一仗。秦军在此和越人相持了三年,伤亡惨重,屠睢战死。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派任嚣与赵佗率援军支援秦军,最终征服了南粤和西瓯(广东、广西),并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自此,从东至海南,北至向户,南至越南中部皆归于秦朝版图。
㈢ 秦朝时期的百越郡和交趾郡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百越包含了广东,但分布不止广东一省,而是广泛分布在南方的很多省份。南方的各省的越族人被统称为“百越”,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他们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很多支系。
趾地区,在先秦时期为百越支下骆越的一部分,范围大致就是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因为天下大乱,谁都想座皇位。自己有个小县城,都可以自立山头。那还不取个一点的名字。
最早的“交趾”说的是南岭以南。秦末社会动荡,南海尉赵佗(河北正定人)在岭南割据一方,并建立了南越国。
㈣ 百越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如今,我们提到“百越”的时候,总会有些茫然。这个名词远不像“匈奴”、“突厥”那样让人觉得清晰、具体。提到它,总会有很多问题涌出来,比如,百越是一个民族吗?或者百越是一百种越人的统称?这个让人听起来很古老、很混乱的名称到底具体指什么呢?
原始时期,百越人也建立过灿烂的文化,比如河姆渡文明、良渚文明就都属于百越人的杰作。此外,有句诗歌你一定熟悉,但是你未必知道它是百越人创作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秦朝,秦始皇曾经三次对百越作战,结果当然是大获全胜。中央政府在百越之地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郡下又设县,算是将百越之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两千多年过去以后,蛮荒的百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沿海诸省。这不能不说是沧海桑田啊。
㈤ 越南人跟中国人长相都是一样的,是不是同一个祖先
越南人长的特征和我们国家的广西人很相似,嗯,如果从古代发展来说越南也是中国一个附属国应当是同属一个同组同宗的民族,他们的人特点是比较矮颧骨比较高,嗯,比较瘦小,但现在也不一样,生活慢慢地跟咱们都一样,操作。
㈥ 听说越南的中北部在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是真的吗如果是,为什么后来分开了
吕氏春秋以及汉书都对越南有记载。一般称之为百越。在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均对南越有战争行为。后来吴国也曾一度占领南越为其一个郡。然而三国之后,南北纷争不断,中央王朝迟迟无法统一南北。中国历史书上的南北朝只是一小部分,但在中国历史上却长达30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南朝主要面向的是北方,一心想收复故都长安,洛阳等故国领土。加上自身实力的约束以及朝廷的频繁更迭,中央王朝对越南南方的影响渐微渐弱。之后的各个政权也面领着北方的频繁侵略问题,所以至今,我们对越南失去了影响和控制。隋朝虽然强大,不过时间太短,而唐朝一心收复的是五十州,这些绝大多数在北方。宋朝弱小,受到西面和北面的压迫而无暇南顾。在元明清曾经对越南进行过战争,不过没有取得成功。其中元朝在忽必烈时镇南王曾经3次攻入越南,不过由于越南实行坚壁清野的方法使得元军损失惨重,之后元朝一直没有对其发生过战争。而明朝在明成祖时曾经乘着内乱一度占领过越南,但是很快被赶了出来。清王朝在收复台湾之后也曾动过兵,但是也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