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稳外贸再发力 国常会出招订单减少等突出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决定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会议指出,稳外贸外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工作部署的重要环节。要围绕稳住外贸主体和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外贸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针对企业订单减少等突出问题,推出有效措施支持拓市场、增订单。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积极保障出运前订单被取消风险。推广“信保+担保”,为外贸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原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赵忠秀告诉第一财经,这是解燃眉之急的一条短期且直接的举措,效果不一定会立竿见影,毕竟订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积极寻找新市场和新订单,是破解当前难题的有效途径。
上海海斐欧工艺礼品有限公司的营销主管肖筱表示,该公司作为母婴用品及玩偶制造商,今年开始尝试开拓内销市场。5月份开始给东方明珠旗舰店以及罗莱家纺等品牌代工生产玩偶的内销订单,一下子缩小了今年上半年外销骤降7成的业绩缺口。
徐州海兰特桑拿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颜廷提到,因为疫情,公司经历了从国外客户反复催单到复工复产后海外疫情导致对方要求推迟发货甚至直接取消订单的过程。但国内一系列稳外贸的措施,让他们的线上订单出现明显增加。国外代理商也开始线上销售,在线下订单普遍推迟的情况下,线上订单占比已超过一半。
按照这样的趋势,李颜廷预计,今年的出口和营收不仅能和去年持平,而且还可能略有增长,这样就可以确保不用裁员。
疫情期间,奔波于各大外贸展会是外贸企业获取客户的主要方式。今年的疫情,让企业失去了获取新客的重要渠道,原本线下的展会也纷纷搬上云端。在首届云端广交会上试水后,不少外贸企业紧接着又参加了今年的线上华交会。
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楼小东表示,在今年一系列繁荣市场的“组合拳”中,到各省举办义乌小商品展销会,带动更多市场商户和商品“走出去”拓展内贸市场,是重要的举措。2020年6月以来,他们已经组团12批次237家企业864个国际标准展位,参加国内重要展会开拓市场。
会议还指出,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带动中小微企业出口。
赵忠秀教授认为,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发挥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实际上是要促进订单在国内转移,而不是向越南等东南亚地区转移。
义乌正在加快建设eWTP数字贸易枢纽。根据计划,义乌今年将增设3个eWTP数字中枢,覆盖更多的国际贸易路线,打造全球化的“数字丝绸之路”。
会议还指出,要发挥服务贸易对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到全国21个省份部分地区,围绕拓宽开放领域、提升便利水平进行改革探索,包括发展跨境商业医疗保险、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扩大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资格范围、在常态化防控下加强旅游和体育国际合作等,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赵忠秀教授表示,这次疫情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尤其大。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平衡我国的贸易结构,毕竟我国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偏低,逆差也较大,因此这也是优化贸易结构的必然选择。
㈡ 越南人最近遇到什么难处了,要向中国求助
这主要是年初越南农产品出口滞销的问题。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侧,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 ,是传统的农业国。农产品也是该国的重要的出口商品。去年越南对外出口的农产品总额达到了413亿美元,占到出口总额的15.3%。我国是越南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对华出口约占该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8%。
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国都限制了农产品出口,越南也是,不过主要是稻米出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沟通交流,争取互利互惠,才能攻读难关。中越农产品贸易依然还是有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