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芳皇后是亚洲最美的女人,皇室为她打破百年惯例,为何产下5子后遭抛弃
美,是天下人都所向往的,美女更是人人都喜欢的,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不仅要长的美丽,更是从内在散发出来的那种魅力,正所谓魅力四射,气质非凡,还有一句古话是用来形容美女的力量,自古以来,就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一语。所以说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喜欢美女,那是一种同类的美,是一种欣赏,羡慕的态度去品味着造物者的强大,所以天下人都喜欢美女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可是到后来由于国内内战,最后被越南的共产党给夺下政权,于是这位皇后就带着子女跑到法国去生活,为什么没有带安南国王呢?因为在南芳皇后怀孕期间这位国王好色之心也显现出来,抛弃了母子,于是独自一人来到一个小房子里,突发心脏病去世。
2.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女皇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女皇?
中国武周王朝(共1位)
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即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武周皇帝;14岁进入唐帝国皇宫,因美貌和胆识为太宗所赏识,后与太子李治(后来的高宗)有染;649年太宗死,高宗即位,以先帝嫔妃身份入感业寺出家;651年奉诏重入唐宫;经过一系列宫廷斗争,于655年成为高宗皇后,开始干预朝政,创垂帘听政制度,称“天后”(高宗称“天皇”),掌握实际权力;684年其夫高宗死后先后立其子中宗和睿宗为帝,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继续掌权;690年迫睿宗李旦退位,遂革唐命,自立为女皇帝,称尊号“圣神皇帝”,建立大周,史称“武周革命”;705年因“五王政变”被迫内禅于皇太子李显,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亦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死后谥号多次改动,其孙唐玄宗时定谥则天顺圣皇后。她自从成为高宗皇后起就开始掌握最高权力直到退位,历时50年;在位期间对外战争多数胜利,巩固并拓展了中华帝国的版图;开创殿试和武举,发展了科举制度;继续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国家较贞观之治时期更有所发展,史称“武周之治”。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国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奥四世死后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为帝,为皇太后,掌握实际大权;797年又废儿子,自立为女皇;802年被废黜,伊苏里亚王朝告终。她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男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女皇帝(希腊语:βασίλισσα,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称“正统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皇帝罗梅纳斯三世皇后,拜占庭帝国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助其登位为米海尔四世;1041年米海尔四世死,她立侄儿兼养子米海尔五世为帝;米海尔五世图谋将她排除,但她被忠诚于马其顿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拥立,废米海尔五世,作为马其顿王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位皇帝共同执政。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庭帝国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与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三位皇帝共同执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两人执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无嗣,1056年临终前指定米海尔六世即位,马其顿王朝告终。
越南(共1位)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称昭圣公主;1224年因惠宗长女顺天公主已嫁,又无男嗣,乃立其为皇太女;同年权臣陈守度废惠宗,立其为帝,时年仅七岁,实际权力掌握在守度手中;1225年嫁守度侄陈日煚(即陈太宗),同年禅位于夫君,降为昭圣皇后,李朝为陈朝所取代;因无子嗣,于1237年被陈守度逼令太宗废其后位,复称昭圣公主;1258年太宗内禅于太子陈晃,是为陈圣宗,圣宗遂娶昭圣公主为皇后,为乱伦之举,同年生子陈昑(即后来的陈仁宗);死后谥昭皇帝。她做过女皇,后又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皇后,儿子也是皇帝,是越南史上的传奇女性。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共4位)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全名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后,俄罗斯帝国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为立陶宛一农民之女,在大北方战争中为俄军所俘虏,旋为彼得一世所宠,成为他的情妇;1712年正式成为彼得一世的皇后;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后得到近卫军支持,成为女皇。在位时间短,政治上无所建树;她与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与此女长大成人,次女即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无男嗣,令继孙彼得二世继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全名安娜•伊凡诺夫娜,俄国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罗斯帝国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与库尔兰公爵结婚,但不到三个月其夫死,遂以遗孀身份成为库尔兰女公爵,以后终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后无嗣,遂即位为女皇;在位期间长期对外用兵,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亦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联合对抗波旁王室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并取得胜利,但在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四次俄土战争)中受挫;以风流着称,无后,令其甥孙伊凡六世继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其甥孙伊凡六世,自立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继承人自居;在位期间鼓励商业发展,使俄国经济有所复苏;资助文学艺术创作,创建莫斯科大学和艺术院;对外参加七年战争,与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结盟,对普鲁士作战屡屡获胜;但她给贵族以特权,使广大农奴处境更加艰难;亦以荒淫着称,终身未婚,死后无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继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全名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三世皇后,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本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于后来的彼得三世为妻;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死,无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皇后,同年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为女皇。其在位期间发动第五、六次俄土战争并取得胜利,击败奥斯曼帝国,吞并克里米亚汗国,获得黑海的出海口;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使俄国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地跨欧亚大陆的全世界最大帝国,故被尊称为“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另一个是彼得大帝);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旧保守,反对法国大革命;亦以风流着称,男宠众多,两个儿子(包括后来继帝位的保罗一世)都有可能是她与男宠之子(因为其夫彼得三世没有生育能力)。
日本(共8位、10代)
(这个存在一定争议,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开始改称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称号应为大王,所以推古天皇及皇极天皇应不在此列。)
推古女帝(592年—628年在位):钦明天皇之女,敏达天皇妹、皇后,崇峻天皇妹,日本历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杀害后被拥立为天皇;即位初立侄儿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推行改革;在位期间限制贵族权力,推崇佛教,4次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开创飞鸟时代;屡次发兵朝鲜半岛,讨伐新罗,未果。
皇极女帝(642年—645年在位,重祚为齐明女帝,655年—661年在位):舒明天皇皇后,孝德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后被权臣苏我虾夷拥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发动宫廷政变,灭苏我入鹿,乃内禅于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后于次年重祚,而实权掌握在儿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统治后期奢侈挥霍,广营宫室;在位最后一年发兵朝鲜半岛,支援百济,对抗新罗和大唐联军,未交战先病逝。两年后(663年),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
持统女帝(690年—697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后,日本历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后临朝称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于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内禅于其孙文武天皇,称太上天皇;统治期间日本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开始了白凤时代。
元明女帝(707年—715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持统女帝妹、儿媳妇,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亲,日本历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孙、也是儿子的文武天皇死后,由于其侄儿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5年内禅于其女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715年内禅于女儿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
元正女帝(715年—724年在位):草壁皇子与元明女帝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内禅,乃即位;724年内禅于其侄儿圣武天皇,为太上天皇。
孝谦女帝(749年—758年在位,重祚为称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圣武天皇内禅,乃即位;758年内禅于远房表弟淳仁天皇,为太上天皇,仍掌握实际大权;764年因藤原仲麻吕之乱,废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间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国,是“奈良时代”的全盛期;晚年宠信道镜法王,颇多弊政。
明正女帝(1629年—1643年在位):后水尾天皇与德川和子之女,日本历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后水尾天皇内禅,乃即位;1643年内禅于异母弟后光明天皇,为太上天皇。
后樱町女帝(1762年—1770年在位):樱町天皇之女,桃园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园天皇死,由于桃园天皇之子英仁(后来的后桃园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内禅于侄儿后桃园天皇,为太上天皇,继续辅政。
印度帝国(共1位)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77年—1901年在位),即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之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属印度皇帝,英属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女皇”称号的君主,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侄女;1837年其伯父威廉四世死后即位为英国女王;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击败大清帝国,签订《南京条约》,开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先河;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称号;其在位期间英国空前强盛,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殖民统治方面,使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第一个是西班牙帝国),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如今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其子女众多,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有“欧洲的祖母”之称。
阿比西尼亚所罗门王朝(今埃塞俄比亚,共1位)
佐迪图(1916年—1930年在位):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异母姐妹之子埃雅苏五世继位;1916年埃雅苏五世被废,遂即位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马康南亲王摄政并立为皇储;后与摄政王在改革还是守旧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秘密策动前夫发动地方叛乱,但被摄政王镇压;1930年4月在惊恐中病逝;摄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
3. 欧洲各国历史上有哪些着名的女王
英国
玛丽一世(苏格兰、在位:1542年 - 1567年)
玛丽一世(英格兰、在位:1553年 - 1558年)
伊莉莎白一世(英格兰、在位:1558年 - 1603年)
玛丽二世(英格兰·苏格兰、在位:1689年 - 1694年)
安妮(在位:1702年 - 1714年)
维多利亚(在位:1837年 - 1901年)
荷兰
威廉明娜(在位:1890年 - 1948年)
朱丽安娜(在位:1948年 - 1980年)
贝娅特丽克丝(在位:1980年 - 2013年)
西班牙
乌拉卡(卡斯蒂利亚、在位:1109年 - 1126年)
佩德罗尼拉(阿拉贡、在位:1137年 - 1162年)
伊莎贝拉一世(卡斯蒂利亚、在位:1474年 - 1504年)
胡安娜(卡斯蒂利亚、在位:1504年 - 1555年)
伊莎贝拉二世〈在位:1833年 - 1868年)
葡萄牙
玛丽亚一世(在位:1777年 - 1816年)
玛丽亚二世(在位:1826年 - 1828年、1834年 - 1853年)
瑞典
克里斯蒂娜(在位:1632年 - 1654年)
乌尔丽卡·埃利诺拉(在位:1718年 - 1720年)
波兰
雅德维加(在位:1373年 - 1399年)
安娜·雅盖沃(在位:1575年 - 1587年)
拜占庭帝国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
其他
玛格丽特一世(丹麦,挪威和瑞典女王−卡马尔联合女王、在位:1375年–1412年)
阿玛拉逊莎(东哥特王国、在位:534年)
玛丽亚·特蕾西亚(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在位:1740年 - 1780年)
4. 古代越南王室
http://tieba..com/p/1675465736
5. 皇室公主名号都有哪些
正一品:欣幻公主、水幻公主、雪幻公主、柔幻公主
从一品:晗月公主、雪月公主、竹月公主、珍月公主
庶一品:若云公主、若思公主、若玲公主、若水公主
正二品:竹安公主、竹柔公主、竹阳公主、竹明公主
从二品:芊柔公主、芊月公主、芊雪公主、芊晨公主
庶二品:凌香公主、凌珊公主、凌欣公主、凌蝶公主
正三品:韵菲公主、依菲公主、涵菲公主、玉菲公主
从三品:雨然公主、风然公主、晴然公主、佳然公主
庶三品:落萍公主、落珠公主、落玉公主、落宁公主
正四品:怡梅公主、怡荷公主、怡桃公主、怡菊公主
从四品:秋夕公主、秋璐公主、秋蓉公主、秋德公主
庶四品:佳阳公主、佳明公主、佳德公主、佳仁公主
正五品:霜兰公主、霜池公主、霜星公主、霜叶公主
从五品:语月公主、语琪公主、语芊公主、语兰公主
庶五品:风盈公主、风蓉公主、风依公主、风婕公主
正六品:景莲公主、琴莲公主、玉莲公主、雅莲公主
从六品:咏泉公主、咏然公主、咏阳公主、咏竹公主
庶六品:雅双公主、雅蓉公主、雅水公主、雅倩公主
正七品:菲燕公主、雨燕公主、罗燕公主、凌燕公主
以下的公主封号:一字取其母名,一字取其宫殿名
尊品或超品是太后生的公主(皇帝的姐姐或妹妹)
皇后所生的公主是正一品
其他妃子生的公主品级都比其母低三品
正一品:清惠长郡主、明惠长郡主、丽惠长郡主、玲惠长郡主
从一品:清欣郡主、明欣郡主、丽欣郡主、玲欣郡主
正二品:芸晨郡主、思晨郡主、兴晨郡主、悦晨郡主
从二品:芸珠郡主、思珠郡主、兴珠郡主、悦珠郡主
正三品:宁欣郡主、佳欣郡主、灵欣郡主、乐欣郡主
从三品:宁舒郡主、佳舒郡主、灵舒郡主、乐舒郡主
正四品:珂水郡主、惜水郡主、颜水郡主、凌水郡主
从四品:珂柔郡主、惜柔郡主、颜柔郡主、凌柔郡主
正五品:琴雨郡主、棋雨郡主、书雨郡主、画雨郡主
从五品:琴芸郡主、棋芸郡主、书芸郡主、画芸郡主
正六品:贤霞郡主、惠霞郡主、德霞郡主、丽霞郡主
从六品:明清郡主、惠清郡主、德清郡主、丽清郡主
正七品:允琳郡主、允荷郡主、允香郡主、允璐郡主
从七品:德阳郡主、淑阳郡主、惠阳郡主、贤阳郡主
正八品:雨竹郡主、欣竹郡主、秋竹郡主、露竹郡主
刚生下来时品级比其母低二品,以后按功过升降品级
6. 越南李氏王朝统治越南多长时间共多少皇帝
公元11 世纪初, 越南前黎朝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发动政变, 篡黎立李。李氏得国伊始, 在政治上, 仿唐宋官制, 首次确立了较为完备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度; 在经济上, 实行土地国有制, 重农扶商, 诏定税制; 在对外关系上, 遣使晋见宋王, 请求宋王册封其为安南君主。在国力步入强大时, 则推行北犯中国、南侵占城、西掠哀牢的政策, 称霸南疆, 但最终国力衰败, 李氏天下覆亡, 陈氏代之而起。 李朝(1010~ 1225) 是越南第四代封建王朝, 它在前三代(吴、丁、黎朝) 奠基和发展的基础上, 经40 余载, 至11 世纪中叶, 开始步入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的强国。国势强大的原因除前三代赐予它的深厚根基之外,还在于在大宋的全力支持和辅助下, 李氏开国君主李公蕴李太祖至第四代国王李乾德李仁宗这几代君主都颇有政治远见, 有所作为并初显成效, 实行了一系列的内外政策, 为李氏的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使李朝在越南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又受到后来历代统治者和当代越南学术界的赞许。 李朝和宋朝大致处于同一时代, 宋、李之间的关系时而和好时而紧张。依历史事实记载, 双方紧张的原因并非在于宋朝。因为宋朝建国初期, 国力较弱, 它一方面要全力治理五代十国遗留下来的残破局面,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北方辽、金和西夏的侵扰, 无力南顾, 对李朝的多次寇边, 宋太宗和宋仁宗, 仅是采取“抚宁荒服, 不予问罪”的宽宏大量的睦邻政策。斯时, 双方不和的责任在于李氏统治者奉行了北侵中国(从1014年至1076 年间寇边之事, 不绝于书)、南犯占城国(从1020 年至1104 年间, 李朝军队多次侵入占城)、西掠哀牢(从1011 年至1048 年间, 李朝发兵侵掠哀牢) 的政策。但这一政策,最后导致李朝在内外矛盾重重和失道寡助的情况下覆国, 后被权臣陈守度篡权, 取而代之, 陈朝立。 在越南历史上, 李朝所推行的内外政策,既超过前三代, 又为后五代(陈、胡、后黎、西山朝和阮朝) 所效法, 所以李朝所作所为影响匪浅。对它所实行的政策及其后果, 以前中越史学界鲜为人评价, 为此, 本文较为详尽地加以论述, 对初学者会有裨益。 前黎朝末年( 宋大中祥符二年, 1009年) , 黎龙铤暴虐无道, 荒淫过度,“是年冬, 终于为其下属所杀。”[ 1 ]幼子方10 岁, 其弟明提、明昶发兵争位, 交趾一时大乱。在前黎朝旧臣陶甘沐和万行的策划下, 权臣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乘前黎朝嗣主冲幼, 遂杀明昶,篡夺王位, 1010 年(宋大中祥符三年) , 改元顺天元年, 定都升龙, 建立了李氏王朝(1010~ 1225)。 李公蕴即帝位后, 遂即向宋真宗上表请求册封。宋真宗认为李公蕴既然已经即帝位,已无法改变现状, 于是在大中祥符三年二月,封李公蕴为静海军留后、检校太傅、安南都护、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交趾郡王。同年三月, 李氏遣使入贡。宋再次进封李公蕴食邑3 千户、实封1 千户、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特赐推诚顺化功臣, 赠予袭衣、金器、钱币等。 宋如此进封新王朝帝王的一系列封号以及珍贵赠品, 对刚刚建立的李氏王朝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李氏在国内的政治威望, 而且在东方封建国际关系上得到了公认, 特别是中国和安南的国家关系上, 一度处于和平友好、互通有无的新阶段。 李氏王朝的统治时期长达215 年, 是越南封建社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最长的王朝。 李朝时期, 越南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在越南历史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 李朝开国皇帝李公蕴执政后, 颁布了一系列的治国政策。 (一) 迁都升龙城。李公蕴于顺天元年所颁布的第一项政策, 就是将都城从华闾迁到大罗城并将其改为升龙城(即今河内城)。李公蕴下令迁都大罗城, 确有其原因:“朕披观地图, 高骈故都大罗城, 居天下中, 有龙蟠虎踞之势, 四方辐辏, 人物蕃阜, 诚帝王之上都也。朕欲乘此地利, 以定厥居。”李公蕴在朝堂上征询诸大臣的意见, 群臣皆曰: 陛下言及,此天下万世之利也。帝大悦, 乃自华闾徙都大罗城。御舟至城下, 有龙见焉, 命改其城曰升龙城。定都升龙后, 李公蕴集全国之资产, 按中国的建筑风格, 大兴土木。“天德府升龙京内起朝殿, 左置集贤殿, 右置讲武殿。左启飞龙门, 右启丹凤门。正阳启高殿, 皆曰龙墀, 墀内翼以回廊, 周匝四面。乾元殿后置龙安、龙瑞二殿。左建日光殿, 右建月明殿。后有翠华宫。城之四面启四门, 东曰祥符, 西曰广福, 南曰大兴, 北曰曜德。又于城内起兴天寺, 五凤星楼, 城离方创胜严寺。…… 3 ]与此同时,建寺于天德府。再者“发钱二万缗, 建寺八所,皆立碑记功于升龙, 城内造兴天御寺、太清宫、万寿寺, 城外造胜严寺、天王寺、兴圣寺、天光、天德、乡邑诸寺。观有颓毁者, 悉令修之。”[2 ] 李公蕴要把升龙建设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升龙位于红河流域平原, 这里乃是资源丰盛的大平原, 且距大海较近, 作为李朝立国肇基的中心, 一方面能摆脱旧都城山地部落牧农经济的限制, 另一方面作为政权集中、国家统一的核心, 对新王朝的统治十分有利。 2007-7-10 22:42 回复 220.176.133.* 2楼 (二) 分封李氏及提升有功之臣。据《越史略》卷二载:“顺天元年冬十一月, 王即位, 大赦天下, 焚纲罗狱具。……德为太后, 册王后六。立长子玛(佛玛) 为太子, 余皆侯爵,王女十三人皆公主。以长女安国公主嫁于陶甘沐, 封为义信侯; 王兄某为武威王; 弟为翊圣王; 陈镐为相公; 吴丁为枢密使; 归硕辅为太保; 邓文孝为太傅; 裴车磊为左金吾; 谭坦为左武卫; 杜间为右武卫。”这样, 皇亲国戚、贵族功臣各有其位, 使之效忠于李氏。李公蕴又在他之下设文武大臣, 官分九品, 各司其位, 各恪守职责, 从而巩固和加强了中央机构, 颇有利于李家天下的长治久安。 (三) 改组地方政治机构。在前黎朝时全国分为十道, 各道由武将统辖。其弊病有二,一是拥有军权的将领, 分兵割据, 时有反抗中央之举; 二是全国仅分为十道, 权力过于集中, 而地方行政大权, 往往受将军所左右, 从而使各将领既有兵权又有政权, 最后导致前黎朝被将军们所推翻。有鉴于此, 李公蕴将全国分为24 路行政区。路的长官称知府, 委派文官治理。路下设州、府、乡、社等行政机构。 社为最低机构, 设社官掌户籍。山区设州、寨,特称爱州、欢州为寨。太宗时改知府为州牧,军、政实权均集中于州牧一人手中。尔后又将中央朝廷官员分为文武两班——以尚书为首的文官班和以都统为首的武官班。并将各级官员确定了1 至9 品的品秩。这一措施不仅使官职有了严密的组织, 而且各守官品履行公事。太宗为了使各级官员效忠于朝廷, 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盟誓。李朝皇帝又分封各个王子为王, 令其直接镇守各重要地区。例如爱州、欢州、谅州均由其王族统辖。由以上可见从组织到思想, 李朝都有严格的规定, 导致李朝形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封建国家。 李朝诸帝对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山区,采取的统治政策与内地不同。在南部边远的欢州、爱州设寨, 实行军事统治。这是因为这两个州邻近占城国, 地方封建贵族常有反抗,并往往联合占城国或者占城国支持他们反叛李朝的统治。对北部山区某些较强大的土酋,则采取怀柔政策, 将帝王的公主嫁给他们。例如, 太宗佛玛于天成二年(1029 年) , 以平阳公主嫁给谅州牧申绍泰为妻; 后来的金城公主嫁给峰州牧黎宗顺为妻; 长宁公主嫁给上威州牧何善觉为妻; 李乾德李仁宗, 在英武绍胜七年(1083 年) 以钦圣公主下嫁谓龙州牧何彝庆, 其目的在于笼络这些有权势的酋长,使之团结在李朝的周围。 (四) 立佛教为国教。李公蕴出身于僧侣,年幼时游于六祖寺。曾就学于僧万行。在废黎立李的政变中, 僧万行立过汗马功劳。所以李公蕴登基为王后, 僧侣在各阶级中处于特殊的地位。首先是在各地大建庙宇、寺塔。前已述:“发钱二万缗建寺八所”。李朝每隔5 年就派遣使臣入宋求《大藏经》。每年春、秋两季举行大法会、花灯佛会作为国家大典以示庆祝, 并设置了法事道场。在李朝统治时期, 共建造寺庙万余处, 其建筑亦十分复杂而豪华。 可供当今人们参观李朝时的古刹有河内市的一柱寺、镇国寺; 河北省的章山寺、佛积寺和河东省的天福寺、永庆寺等寺院。 李朝的重大特点之一是佛教曾发展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文化力量。在全体居民中,“百姓大半为僧, 国内到处皆寺。”安南佛教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大禅宗派别乃是灭嘉禅宗派(即南方派)、无言通禅宗(即观壁派)和草堂禅宗派(即雪窦明觉派) , 均流行于世,直至李朝末年才告衰微。 僧侣参与朝政并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僧万行(? ~ 1018) 是“南方派”第12 代禅宗, 曾因扶助李公蕴创立李朝有功而被封为国师。 史云:“李朝诸帝, 尊祀僧流, 最为隆重, 太祖之于万行, 仁宗之于明空、觉海, 或崇以国师之号, 或加尊者之称, 给户数百, 赐田千顷, 故天下靡然趋之”[4 ]。僧人参政, 享受封邑, 这是李朝统治中的一大特点。 李朝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是以诗歌为主体, 但传世之作多身为佛教僧侣的诗人。文以载道、诗句有志。其作品就是“道”与“志”, 即诗与禅的汇合交融, 或者说是诗的禅化, 成为李朝文艺作品的重要特点。 2007-7-10 22:42 回复 220.176.133.* 3楼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很有启迪作用。他说:“宗教往往利用艺术, 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 ……于想象。”[ 5 ] (P130) 李朝僧人的“禅诗”, 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宗教真理”。例如以下几首“禅诗”, 足以使人有丰富的“想象”。 僧万行的一首诗(偈) 是南方派的代表作: 身如电影有还无, 万木春荣秋又枯。 任运感衰无怖畏, 盛衰如露草头铺。 觉海禅师的一首诗(偈) 是观壁派的代表作: 不觉女① 头白, 报尔作者② 识。 若问佛境界, 龙门遭点额。③ 李朝的几代君主都曾出家为僧并对佛学颇有研究, 写有着述。审视李朝留下的诗歌作品, 禅诗占有很大的比重, 曾影响了李朝一代文坛。如李朝的君主、太后、公主也多信佛并皈依佛门, 也有禅诗传世。例如太宗李德政(1028~ 1054) , 着有《观诸禅老参问禅旨》、《追赞毗尼多流支禅师》; 玉娇公主(1041~1113) 出家为尼, 法号妙因, 着有《生老病死》一诗; 倚兰太后(?~ 1117) , 着有《色空》一诗。 为了更清楚知道李朝第二代君主李德政的禅诗内容, 现录于后: 般若真无宗, 人空我亦空。 过现未来佛, 法性本相同。 ——《观诸禅老参问禅旨》 创自来南国, 问君久习禅。 应开诸佛言, 远合一心源。 皎皎楞伽月, 芬芬般若莲。 何时临面见, 相与话重玄。 ——《追赞毗尼多流支禅师》 由上可知, 李朝的文化艺术受到佛教的影响非常深刻, 但佛教文化虽然很兴盛, 然而毕竟是在儒学的深厚基础上, 才有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李朝效法宋代尊崇儒学。公元1070 年8月, 李圣宗李日尊下诏在全国修文庙, 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 召集画家绘制七十二贤像, 四时祭祀。这是越南首次在建立独立的封建国家之后第一次修建文庙。后来历代皆尊儒学, 汉文化也就日益处于支配地位。 (五) 实行科举制度。 中国的科举考试源于隋火易帝大业二年(606 年) , 以分科取士之法, 代替魏晋以后实行的“九品中正制”。越南统治者从李朝开始意识到儒学思想对建立封建大一统国家的重要性。李圣宗神武二年(1070 年) , 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需要, 在全国实行尊儒, 取得重大成就。到了李仁宗太宁四年(1075 年) ,“诏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 黎文盛中选, 进侍帝学[ 6 ]”。从此, 越南开始实行科举制度。1076 年(英武昭胜元年) 李仁宗在升龙设立国子监, 选文职官员识字者入内习文。1077 年, 试官员以书算刑律; 1086 年成立翰林院, 试全国有文学之才者充翰林院官; 1195 年(李高宗天资嘉瑞十年) , 举行三教考试。至此, 中国的科举制度已在李朝奠定基础。李朝开科取士主要在三代国王(仁宗、英宗、高宗) 时期取得初步成就。例如李仁宗, 在位55 年, 开科仅一次, 取10 人; 李英宗在位38 年, 开科一次, 取士不知; 李高宗在位35 年, 开科一次, 取士20 人。 安南仿中国分级考试, 考试有2 级和4 级。2级分为乡试(地方州县考试) 和京师考试(省试)。4 级考试分为: 一是科试(小考) , 在县举行, 及格者称为秀才; 二是乡试, 在省会举行,中试者为举人; 三是会试, 在京师举行, 及格者称为贡士; 四是殿试, 会试及格者参加殿试, 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及格者称为进士。 李朝时期的考试仅有2 级。直到后黎朝时, 才有4 级考试, 实行3 年一科(3 年一大考)。 科举制度产生于李朝, 这与李朝私有土地制度的发展和地主阶级的兴起有关。从李朝起, 国有土地虽然占据支配地位, 但同时私有土地制却正在全国蔓延, 因凡中试者皆入官位, 赏赐封土。实际上李朝为了本身的经济收入并为繁荣经济, 大力鼓励其发展。 儒家与佛家有一点不同之处就在于: 儒家务实。正如我国朱熹对儒家之所求则是“吾儒万里皆实[7 ]”。而佛家则务空, 即朱熹所说的:“释氏万里皆空[7 ]”。孔孟之道中的“礼法刑政”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科举制度的出现委实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历史之必然。 2007-7-10 22:42 回复 220.176.133.* 4楼 六) 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安南的土地制度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土地国有制是李朝实行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全国的土地均由中央王朝来支配, 当时的土地占有制形式有4 种: 其一, 坊 邑, 即由战俘或囚犯开垦的庄园, 其产品皆归王室所有; 其二, 拓刀田, 是由朝廷将一部分土地分封给有功之军政大臣; 其三, 汤沐邑,乃是王室将部分土地分封给各个公主; 其四,寺田, 是由皇帝特赐给各级僧侣、寺庙的, 其庙产相当庞大。 2、公社土地制。它是农村广为流行的公有地, 乃是全公社的财产, 国家政权赖以存在的牢固基础。公社在很多方面尚保留着广泛的自治权, 公社将土地分给公社成员耕种, 他们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仅向国家缴纳部分产品、服一定时期的劳役、兵役并纳税。但公社成员只有土地的使用权, 公社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属于皇帝。公社的农民属于皇帝的臣民,他们是公社的主要生产力。 皇帝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有权将土地和依附于土地上的农民分封给各级官员,受封者被称为“食封户”和“食邑户”。凡食邑户要向受封者纳税, 有时还要服劳役和兵役。 例如, 李朝的太尉李常杰受封4 千食封户和1 万食邑户; 诸侯李冉再受封1 千5 百食封户和6 千7 百食邑户; 太傅刘庆覃受封3 千食封户和6 千7 百食邑户。王子和公主受封的户数更多。 凡有功于李氏的贵族、官员, 皇帝均赐给“拓刀田”, 又称“斫刀田”。据《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二,《李纪》一记载…“奉晓(即黎奉晓) 爱州冰山乡人, 少雄勇, …太宗南征为前锋, 大破虏兵, ……凯还定功。奉晓曰: ‘不欲爵赏, 愿得立冰山, 远掷大刀, 验刀坠官地内, 赐以作业。’从之。奉晓登山一掷, 远10余里, 刀坠多糜乡, 即以赐之。”此即常说的“拓刀田”来源于李太宗的功臣黎奉晓。他要求皇帝允许他站在冰山(清化) 上向下掷刀,刀落之处的土地周围均归于他。这反映了因功受封土的情况之一。 李朝分封土地的制度是很普遍的。大片大片的沃土分给贵族、官吏, 他们受封的采 邑, 除了一部分不受中央支配成为私田外, 大部分采邑只有使用权, 也可以让其子孙享受 采邑权, 但国家也有随即收回的权力, 所以安南封建社会早期没有像西欧那样的世袭领地, 也无世代相传的贵族领主, 然而有一点,一旦到了一个王朝行将灭亡或到安南封建社会晚期, 也会出现世袭领地, 受个人支配的私有土地, 国王无权问津。 封建主对公社农民的剥削量, 基本上是按习惯势力分配的。例如, 一等田, 每亩缴一百升; 二等田三亩一百升; 三等田四亩一百升[8 ] (P82) 农民蒙受的剥削,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定, 但不管如何变迁, 农民受到的剥削和压迫, 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 否则社会就会发生农民起义, 统治阶级被迫退却, 减轻 农民的负担, 从而社会才能向前发展。此外,还有国库田, 由国家直接管理, 并由战俘、罪 犯以及部分农奴耕耘。例如, 一等田六百八十升, 二等田四百升, 三等田一百升[8 ] (P82)。由此可知, 国库田对劳动者的盘剥要比公社田、采邑田都重。不过随着李朝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土地日益集中在豪绅贵族手中, 尤其是土地的买卖、典当和抢占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李朝时期, 封建贵族家中常畜养一部分家奴, 供其使用, 或加以买卖。买卖奴婢的现象是李朝封建社会的又一个特点。 李朝立国后, 下诏定税例, 征课有度。 1010 年12 月, 李公蕴下诏:“赦天下三年租税, 积年逋欠者, 即除之[ 2 ]。”至1040 年(李太宗乾符有道二年) , 李太宗下诏免半税;1044 年(李太宗天感圣武元年) , 下诏再免半税。二帝尚制定官吏收纳赋税的条例, 制止某_些官员贪污舞弊, 危害和有损于国库收入。李公蕴虽免征租三年, 但绝不是免征一切租税, 而是还征收其他六种税例。《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二载:“癸丑四年(1014 年) , 春二月, 定税例。一潭池田土、二桑洲钱、三山源产物、四关隘讥察碱盐、五蛮獠犀象香料、六山头材木花果, 定例征收, 赐王侯公主所管有差。”
7. 欧洲国家王室公主全名
列支敦士登的玛丽阿.斯特里德和玛丽亚.安温萨塔公主
日本爱子公主
纪宫公主
西班牙公主 Olivia Enriqueta,1974出生
约旦公主哈娅·宾特·侯赛因
泰国公主诗琳通
8. 韩国总统为什么自认为是越南皇室的后裔
对韩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可能听说过这么一个概念:本贯,这是朝鲜半岛上的氏族概念,用以区别朝鲜族内部同姓氏族间的差异,本贯实际上是一群拥有相同父系血缘的宗族,现在这成为朝鲜民族姓名的一部分。
不过,朝鲜民族的本贯,有些是属于外来的,外国人移居和归化入朝鲜民族,会带来或创立了新的姓氏或新的姓氏本贯,对于朝鲜半岛来说,最多归化本贯当然是来自于中国,比如曲阜孔氏(孔子后代,孔子五十四世孙孔绍的后代,也是《孔子世家谱》所收录的唯一海外支派,孔绍14世纪作为元朝公主的随臣进入朝鲜)、苏州贾氏(跟随明朝军队派来征讨壬辰倭乱的将士贾维钥的后代)、罗州罗氏(始祖罗富是高丽时代来到朝鲜半岛的中国商人)。
有一个很诡异的事情,就是韩国第一任总统李承晚,他在1958年11月6日访问南越时,曾向当地媒体称自己是李龙祥的后裔,不过这应该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了,因为李承晚的本贯事实上是全州李氏,不过这个本贯也比较特殊,这是朝鲜王朝王室的本贯。
9. 现代异国王室公主王子的身份是什么
现在存在王室的国家大多实行君主立宪制,比如英国,一般这样的国家不设总统而是首相,王室公主或王子与首相并无血缘关系。王室更多的是一种国民的精神支柱,他们与中国的古代帝王属于一类——贵族,但现在的王室象征权利,却并没有很大的政治实权,因为不是专制时代了,国家主要由首相及其集团治理,当然王室对政治活动也是有参与和干预的。
至于说为什么中国没有云云,这只是适合度的问题,个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思想至今作用很深,现在都有很多人在下意识的遵循行三纲五常的标准,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很有可能到最后还是发展为个人专制,因为这种处世准则已经深深刻在国人骨子里了。加上清政府末期的软弱无能,由此带来的十几年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使国人对君王制也失去了信心。
这些都是历史问题,查查近现代的中外史料,就会明白了。
10. 谁知道玛格丽特的详细资料
徜徉在欧洲最古老的王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随时会领略到国际都会气息与欧洲传统风格的和谐交融。丰富的文化资产、深厚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哥本哈根浓郁的古都魅力和艺术气息。1996年,这座北欧名城当之无愧的地被评选为欧洲文化首都。为她所独具的不仅是安徒生童话中举世闻名的美人鱼铜像,享誉欧洲的各类艺术场所以及众多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绘画、建筑和音乐成就,还有一位兼具特殊身份的艺术家和设计家——当今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玛格丽特二世女王是欧洲最古老的王室代表,也是深受丹麦民众尊重和爱戴的国君。在丹麦人心中,“玛格丽特”即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但最先使它名垂青史的并非当朝丹麦女王,而是600年前一位叱咤风云的铁腕女子。她从未登基受封,却被誉为丹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她诞生在女性无权继承王位的年代,而后人始终将一个响亮的称谓留给了她——玛格丽特一世。
玛格丽特一世是丹麦国王瓦德玛五世的幼女,嫁给了挪威国王。1375年,瓦德玛五世驾崩。由于国王膝下无男性子嗣,玛格丽特5岁的儿子奥拉夫被推举为新国王,接任外祖父登基,玛格丽特辅佐年幼的国王执政。1380年,挪威国王身故,10岁的奥拉夫子承父位,兼为挪威国王,大权在握的仍然是母后玛格丽特。奥拉夫17岁时病故,雄心勃勃的玛格丽特不甘心就此引退,她巧妙地指定姐姐六岁的儿子埃里希为王位继承人,得以顺理成章地继续掌理朝政。玛格丽特当政时期,丹麦成为北欧卡尔玛三国联盟的霸主,势力蔓及瑞典,同时夺得波罗的海海上霸权。1412年,丹麦和荷尔斯泰因公爵为争夺弗伦斯堡开战,埃里希指挥这场战争并获胜。玛格丽特迁入弗伦斯堡。时值瘟疫肆虐,玛格丽特未能幸免,卒年59岁。
玛格丽特去世后,丹麦日渐衰落。几十年后,德意志奥登堡王朝的克里斯蒂安一世在丹麦登基即位。从那时起,丹麦国王只有两个名字——克里斯蒂安和弗雷德里克,这一传统沿袭至今。丹麦当朝女王的父亲即弗雷德里克九世,祖父为克里斯蒂安十世,她的长子自然取名弗雷德里克。1863年奥登堡王朝退出丹麦王室,格吕克斯堡王朝成为丹麦王族。1864年爆发了丹麦历史上最后一场战争——争夺公爵领地石勒苏益格之战。普鲁士联合奥地利打败了丹麦,丹麦被迫放弃了在石勒苏益格的全部权益。
二次世界大战中,丹麦遭德军突袭,不战而降。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及王室留在了丹麦。德军侵入丹麦的一个星期后,王储夫妇的第一个孩子玛格丽特·亚里山德丽降临人世。虽然国土失陷,但王室和丹麦民众并没有俯首称臣,他们和德国占领者展开了另一场较量。聪明的丹麦人赢得了政治自治,德国人一旦试图染指丹麦时政,必遭抵制;而德方如若提出任何政治要求,等待他们的只是冗长的谈判。国难当头,克里斯蒂安十世没有失却国君的尊严,他每日骑马出行,不带任何侍从和卫士;在他72岁寿辰之际,希特勒发来了长达165个字符的庆贺电报。克里斯蒂安的复电上却仅有冷冰冰的四个字:谨此致谢。希特勒是否暴跳如雷不得而知,而丹麦人却为国王的气节而欢呼。
二战结束时,玛格丽特公主年仅5岁。当时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捧着柠檬果汁度过二战胜利之夜、不识忧愁的小女孩有朝一日会成为丹麦历史上第一位女王。1944年和1946年,玛格丽特的两个妹妹出生。克里斯蒂安十世去世后,玛格丽特的父亲弗雷德里克九世登基。鉴于国王没有男性子嗣,丹麦政府于1953年提出动议,修改王位继承法案,允许女性继承王位。倡议获得了绝大多数丹麦人的赞同和支持。身为长女的玛格丽特公主成为了女王储。为使女儿日后承担起王室重任,弗雷德里克九世对女儿进行了全面而严格的教育。中学毕业后,玛格丽特先后在哥本哈根和巴黎、伦敦的大学攻读哲学、法律、社会和政治学专业。1965年,玛格丽特在伦敦与法国驻英国大使亨利·蒙佩兹伯爵结识并相爱。两年后,二人在哥本哈根弗雷登斯堡教堂按照丹麦传统习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为了能在婚礼上尽情翩翩起舞,特别是将四对舞跳得出色,玛格丽特特意让人设计了一款能将裙裾摘掉的礼服,亨利伯爵还专门去上了舞蹈课。当然,对亨利伯爵来说,做未来丹麦女王的丈夫,要学的远不只是优雅的舞步,要去应付的太多了:他学过中文、越南语,现在却要恶补丹麦语;他从小接受的是天主教寄宿学校的严格教育,如今却要一次次地跨入丹麦路德新教教堂,更改国籍和姓氏、头衔更是不言而喻的——亨利伯爵成了亨德里克亲王。一年后,两个小王子弗雷德里克和约阿基姆相继降临人世,亨德里克亲王成了忙碌而快乐的父亲。无疑,他乐于出任这个角色,在哥本哈根最古老的游乐园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亨德里克亲王带着儿子们嬉戏的情景,父子三人一起坐旋转木马和回旋滑道。这幅其乐融融的亲子图为亨德里克亲王赢得了慈父的名声,丹麦人也越来越喜爱这个可亲可近的亲王。
几年后,弗雷德里克九世去世,玛格丽特于1972年1月15日正式加冕登基,逾千年历史的丹麦王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玛格丽特女王虽不掌握任何政治实权,但她极为关心丹麦时政和世界风云,在她的新年讲话中,经常会谈到环保、现代民主制度等颇有争议的话题。然而,真正令玛格丽特二世饮誉欧洲王室的是她的多才多艺。在众多艺术领域里,女王都显露出难能可贵的艺术天赋:她的水彩画和油画在丹麦和瑞典展出,博得一片赞誉;她为托尔金童话故事集《圆环老爷》绘制了全部插图,为安徒生童话剧《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设计了戏装,还为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出演的剧目制作了服装和布景。当芭蕾舞团团长向观众介绍这位女士时,观众对她的艺术贡献抱以热烈的掌声。当法国作家蒙娜·德·波伏娃的《人总是要死的》的丹麦语译着问世时,谁也搞不清译者“H.M.维热别克”是何许人士,后经证实:这本译着正是玛格丽特二世夫妇的联袂之作。
生活中的玛格丽特女王是一位自然亲切、不愿拘于礼仪的女性,她热爱孕育她的国土和人民,经常乘坐游艇巡游于列岛之间,秀丽典雅的丹麦风光是她各种艺术创作中最喜采用的素材。玛格丽特女王及王室一家居住在哥本哈根的爱玛莲堡宫,每逢4月初,迁往行宫弗雷登斯堡。建于18世纪的弗雷登斯堡宫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庄园,庄园迄今仍保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来访的客人们可以用钻石笔在玻璃窗上刻字留念。宫内的玻璃上至今仍留存着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手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德国前总统冯·魏茨泽克的大名也在其中。每年夏季,玛格丽特女王陪同丈夫回法国故里波尔多省度假。满山遍野的葡萄园构筑了宁静和谐的田园美景,玛格丽特女王总是尽情享用难得的消闲时光。每逢亲王亲朋来访,女王总是亲自上街采买,亲自下厨,准备一顿地道的法餐,并用自家葡萄园中出产的葡萄酒款待宾客。
两个儿子是玛格丽特女王的骄傲。王储弗雷德里克在大学主攻法律、政治和经济,他愈来愈多地帮助母亲分担着各项王室义务,例如出席各种仪式和庆典活动。作为欧洲最古老王室的王储,弗雷德里克无疑重任在肩。他接受了全面而严格的军事训练。自由跳伞、马拉松,种种高强度的训练练就了王储健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性格,而这些是作为丹麦国王必须具有的素质。1995年,弗雷德里克王储还加入了丹麦皇家海军蛙人特种部队。小王子约阿基姆似乎对农业颇感兴趣。完成中学学业后,约阿基姆到澳大利亚一家农场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学习农业经济学。和兄长一样,约阿基姆也接受了军事训练,成为一名预备役军官。在香港接受商务培训时,约阿基姆结识了亚里山德拉·曼丽。曼丽年长王子5岁,是位干练出众的白领,有1/4的中国血统。相识后不久,曼丽和王子喜结良缘。曼丽相貌清新端丽,甜美的笑容是她的标志,这笑容不但征服了她的白马王子,也同样征服了丹麦人的心。丹麦民众满心欢喜地接纳了这位“微笑公主”作为他们的王妃。在北欧各国政要云集一堂的婚宴上,玛格丽特二世女王对曼丽说:“你的婆家是整个丹麦。”1999年昆明世搏会上,约阿基姆王子作为王室代表出席了丹麦馆日的庆祝活动。他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他们所熟知的安徒生童话世界展,还有一个由他亲自宣布的好消息:曼丽不久将为丹麦王室增添一名新成员。
“公主嫁给了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在丹麦这个古老的童话之国,人们似乎可以聆听到一曲动听的人间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