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的工业发展怎么样
越南工业很落后,能维持下来的仅仅国企!那个~~~个人素质也如此!
Ⅱ 越南出口“越战越勇”大幅超越深圳,越南哪些产品的出口量较高
越南的一些化妆品,首饰,还有鞋子以及衣服,绿豆和红豆这些产品的出口量是比较高的,大部分都出口到了我国。
Ⅲ 越南传统服装“奥黛”使用的是什么纺织面料
这个其实跟中国的旗袍一样,有很多种面料。不过通常会有丝绸、棉纱这两种面料的。
Ⅳ 你好,我想要一些越南纺织业发展的资料
你是想生产布料吗制衣服,以前越南都有进中国的衣服,现在都是越南自己厂都生产了,所以中国衣服去越南没有优势。建议你卖布匹过越南可以,他们目前生产布匹的原料还是得从中国进,但制衣厂的话越南工资低,都在那边生产了,但布料还是在中国进。那边棉花没有我们中国多。
Ⅳ 越南纺织业的情况(梭织布。如喷气,剑杆,有梭布机等)
具体的情况不清楚,太专业了。越南的纺织工业大多集中在NAM DINH 南定省,VIET CHI 越池省也有,台资企业不少。可以实地考察,也可以到行业协会了解。(几乎所有的行业协会都在河内,除了咖啡)
Ⅵ 越南纺织原料主要进口哪几个国家
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建议关注知名棉花网-顺风棉花网。
Ⅶ 要到越南那边去出差,熟悉那边情况的朋友说一下。
截至2000年底,越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165个。其中:国营企业187个(纺织企业70个,服装企业117个);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私人公司等800个(服装企业600个,纺织企业200个);外资企业178个(合资、独资),投资总额18亿美元,主要从事纺织、印染、服装、缝纫机零配件生产。
越南纺织服装企业共吸收了劳动力160万,占工业就业人数的25%。产值占越工业产值的9%左右,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15%(2000年出口20亿美元)。主要产品及产量为:各种纱85000吨,绸缎3亿平方米,针织品9000万件,服装4亿件。生产设备有:纱锭105万个,织布机1400台,针织机450台,缝纫机19万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老的纺织服装企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出口产品附加值很低(仅25%左右),棉花、布匹、化工材料、印染原料等大量原辅料均靠从国外进口;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专业化程度低,重复投资,产品质量差;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等。
在出口方面,目前世界上有四个国家和地区对进口越产纺织服装产品实行配额管理,即美国、加拿大、欧盟和土耳其。其中,在越美双方签订贸易协定后一年间,越输美纺织品大幅增长,达16亿美元。日前美越双方签订纺织品协定,规定美方将在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间对越输美120种纺织品中的38种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实行配额管理的纺织品贸易额每年不得超过17亿美元。
Ⅷ 越南制造业发达吗
越南已经是亚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仅次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越南当作除中国以外的第二个低成本生产基地。2005年,制造业收入已经达到越南GDP的21%. 越纺织业蒸蒸日上影响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足以和中国叫板,越南驶入全球贸易高速公路。
越南胡志明市的一个纺织工厂。越南制造业的总体成本比中国低35%。图/CFP
11月7日,越南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文件,成为该组织第150个成员。依靠低成本制造业快速发展起来的越南,现在已经是亚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仅次于中国。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越南当作除中国以外的第二个低成本生产基地。2005年,制造业收入已经达到越南GDP的21%.
去年越南成衣制品出口创汇达30亿美元,仅次于石油出口。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从越南进口的衣服大多是价值很低的T恤以及内衣等,基本对美国的纺织工人没有影响,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中国、孟加拉和墨西哥。
无论如何,越南正在崛起是个不争的事实。一些媒体甚至把越南称为跟中国和印度叫板的新生老虎。不少投资商转向越南,除了那里的成本低外,还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无疑,越南未来将吸引全球的目光。(
Ⅸ 越南人喜欢什么布料,
全涤仿麻 牛奶丝复合
Ⅹ 为什么东南亚国家的纺织原料需要进口
之前的纺织工业重心,一直都是在东南亚小国,尤其是像越南这种国家,更是纺织工业重心的重中之重。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它爆棚的人口、水平极低的经济发展度,因为劳动力廉价,所以一些厂子愿意搬到那边去,这样就可以缩小人工成本,从而更好地盈利。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某些方面机器渐渐代替了人类。因为科学技术的大面积普及,所以导致有些方面,机器的造价甚至要小于人工。再加上近几年,越南的劳动力也开始涨价。价格高了,效率又比不上机器,制作出来的东西的精美度、合格率也比不上机器,所以在几度权衡之下,某些厂子的老板渐渐将目光转移到拥有高技术人才的国家。
因为机器是高科技,是需要有技术的人才能操控的。所以说,未来的纺织工业的重心,自然是往拥有高技术、多人才的国家走。而且我相信这最终会成为一种趋势,不仅仅是纺织工业的重心外移,其他的也是同样的道理。